-
1 # 23實打實大
-
2 # 阿拉啦啦啦
搖晃哄女兒入睡釀悲劇
臺灣新北市一位新手父親生有三胞胎,因七個月女兒哭鬧不停,將其放在搖椅上搖晃哄逗,很快發現女嬰口吐白沫,呈昏迷狀態,夫妻倆趕緊將女兒送往醫院,可惜最終宣告不治。
據瞭解,幼兒無明顯外傷,醫院分析可能是“嬰兒搖晃症候群”,父親哄女嬰如果用力過度、劇烈搖晃,可能損傷嬰兒大腦。
解析
大力持續搖晃“傷腦”
家長一天上班下來很辛苦,如果孩子哭鬧不止,很可能想要透過快速搖晃的方式讓孩子儘快入睡。可是,如果沒有醫學知識,過度搖晃嬰兒,可能在沒有外部損傷跡象的情況下,造成嬰兒頭或腦的損傷,如腦出血。據悉,這種因此而產生的疾病,在醫學上叫做“嬰兒搖晃綜合徵”,也叫做“嬰兒搖籃綜合徵”。
資料
每年收治1-2例患兒
南京兒童醫院神經外科何俊平副主任醫師說,這類患兒他們科室每年收治大約1-2例。受傷較輕的會導致顱腦損傷,較重的可能留下終身殘疾,而更嚴重的會導致死亡。
據悉,1歲以內的孩子顱腦還在發育期,顱骨的生長速度遠遠大於大腦的生長速度,嬰幼兒的頭部約佔全身重量的25%(成人的比例為10%)。而且,嬰兒腦部比成人的腦部柔軟、脆弱。
新聞延伸
哄孩子入睡就是把他們抖“暈”?
童梅玲表示,這樣可能會讓孩子安靜下來,但如果抖動的幅度很大,抖動的頻率也很高,孩子大腦的確可能造成一定的損傷。
“現在好多家庭可能只有一個孩子,全家人爭搶著寶貝還來不及呢,一般不太可能出現這樣的病例。”童梅玲補充說,在他們科室很少遇到這樣的患兒。
如何更好地哄孩子入睡?
1、養成良好的習慣。好多家長認為,孩子哭鬧了就要去抱,其實不然。要遵循哭不要抱,不哭才抱的原則,這樣長久了寶寶才會安靜入睡。
2、訓練睡眠模式。可以從一開始就訓練寶寶的睡眠模式,一旦有睡覺的跡象時,就可以把寶寶放到床上了,在床邊陪到他們睡著。這樣可以培養寶寶自己入睡的好習慣。
3、輕輕安撫他們。陪著寶寶入睡是可以的,但前提是要讓寶寶先安靜地躺下來,你再陪著睡。有時寶寶睡眠淺,你可以輕輕安撫他。
聽大家說,寶寶三歲就應該開始學習漢字,所以我最近也開始讓他識字,認字。平常由於工作太忙也沒啥時間陪寶寶,更別說教他學習了,大部分時間都是爺爺奶奶在帶。買了一些卡片、故事集,但是兩位老人家地方口音重,就怕寶寶也跟著學,以後不好改(那段時間真是愁死本寶媽了)。
然後用手機給寶寶安裝了一些教學軟體,剛開始效果還不錯,但是用到後面都要各種收費不斷。(只能各種吐槽,然後放棄不用)
然後一個朋友給我推薦了她用的【貓小帥學漢字】,不說別的,就一次收費就能終生享受這項就非常的良心。APP也做的非常好,很多的冒險故事,寶寶特別愛聽,現在我下班回來還會說:“麻麻,我給你講故事”。還有一些簡單的小遊戲,不僅加深寶寶漢字的記憶,還讓我家好動的寶寶,乖乖的自己玩(自帶滑稽)。
-
3 # 奶粉和育兒
“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在所有人的印象中,哄寶寶睡覺最經典的動作似乎就是搖晃。那麼,你聽說過“搖晃”寶寶哄睡會傷腦嗎?這是真的嗎?請往下看。
原來,嬰幼兒的腦部柔軟,腦部神經還在發育期當中,頸部肌肉也沒有發育完善。如果家長經常採取搖晃哄睡的姿勢,就會讓寶寶柔軟的腦組織不斷地碰撞到顱壁,造成腦血管挫傷從而引起腦部出血,也就真的會引起前面所說的“傷腦”。由此可見,哄寶寶睡覺並不能採取搖晃的姿勢。為了讓寶寶能夠更好地入睡,除了搖晃,我們還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第一:陪伴寶寶入睡。一般有大人的陪伴寶寶更容易入睡,睡眠時間也會長一些。這是因為有大人睡在旁邊寶寶更加有安全感,入睡就會安慰;
第二:撫摸或者輕拍寶寶的背部和屁股。把寶寶放在床上,輕輕地撫摸或者拍寶寶的背部、屁股,也會讓寶寶更容易入睡。
第三:刻意營造睡眠環境。到了寶寶該睡覺的時間,家長就要關掉所有燈光,白天可以拉上窗簾,隔絕噪音,讓寶寶形成一種習慣,一見到這樣的環境就知道是要睡覺了。
回覆列表
兒科專家稱早就不提倡搖晃哄寶寶睡覺了,過度搖晃甚至會造成寶寶腦出血 “嬰兒不要再搖了!抱著孩子不斷抖動,哭得越兇,抖得越厲害,直到孩子睡去,實際上孩子是被抖暈過去了。” 最近,一條“搖晃嬰兒會傷害嬰兒腦部”的微博引起了很多人關注,這條微博“顛覆”了大家的常識搖一搖,哄一鬨,是新手父母們“對付”嬰兒哭鬧的常用方法,怎麼可能會對孩子造成危害?難道流傳於世的“搖籃曲”要成絕唱?而專家的答覆也是同樣令人感到驚訝,過度搖晃嬰兒可能造成腦出血!雖然臨床上搖晃嬰兒造成腦出血發生的機率很低,但南京市兒童醫院每年都會接診1到2例這樣的患兒。對於傳統的搖晃哄小孩法,兒科專家也表示,這個早就不提倡了!
1 新生孩子兒為什麼不能搖晃?
嬰兒腦部脆弱柔軟,腦部易受震盪導致腦出血 這條微博確實聳人聽聞,但在醫生的眼裡,這並不是一個新鮮事兒,因為有一種叫做“嬰兒搖晃綜合徵”的病,也叫做“嬰兒搖籃綜合徵”,是因嬰兒受到持續搖晃而對其腦部產生的損害,常常在沒有外部損傷跡象的情況下,造成頭或腦的損傷。 和微博相印證的是兩個多月前的一則新聞,臺灣新北市某位新手父親生有三胞胎,因七個月女兒哭鬧不停,將女兒放在搖椅上搖晃哄逗,很快發現女嬰口吐白沫,呈昏迷狀態,夫妻倆趕緊將女兒送往醫院,可惜最終宣告不治。警員表示幼兒無明顯外傷,醫院分析可能是“嬰兒搖晃症候群”,父親哄女嬰如果用力過度、劇烈搖晃,則有可能損傷嬰兒大腦。 對此,記者採訪了南京市兒童醫院神經外科王剛主任醫師。專家表示,因為晃動而造成孩子的顱腦損傷屬於比較極端的案例,兒童醫院遇到的比較少,但是每年都會有那麼1-2個,而且都是受傷比較嚴重的,有的甚至留下了終生的殘疾。 王剛主任解釋說,1歲以內的孩子顱腦還在發育期,顱骨的生長速度遠遠大於大腦的生長速度,由於嬰幼兒的頭部約佔全身重量的25%(成人的比例為10%),且嬰兒腦部比成人的腦部柔軟、脆弱,加上頸部肌肉較柔弱無力,所以在被搖晃時,會造成孩子脆弱的腦組織不停地和顱壁發生碰撞,從而導致腦部血管挫裂引起腦出血。
2 抖抖就能把寶寶抖暈嗎?
如不是劇烈搖晃沒關係,但不建議家長搖晃哄孩子 會不會像微博上所說的,家長抖抖就能把寶寶給“抖暈”?專家指出,這還要看父母搖晃的幅度和強度。只要不是晃動力氣太大,或者惡意搖晃,平時家長抱著孩子輕輕搖晃是沒有問題的。現在家裡就一個寶貝疙瘩,很少有父母會用如此高強度、高頻率的力度抖晃自己的寶寶。 但是一名醫生告訴記者,劇烈地搖晃嬰兒的情況也會出現在初為人父、人母的家長身上,有時嬰兒的啼哭聲往往會讓他們“抓狂”,甚至有些個別情緒失控的家長會把搖晃孩子作為發洩,這在急診中並非沒有遇到過。在西方某些國家,劇烈地搖晃嬰兒是虐待兒童的犯罪行為。 “對於傳統的搖晃哄嬰兒的方法,我們是不贊成的。”也有專家表示,如果孩子睡在搖籃中,建議家長也不要用同一頻率長期搖晃搖籃。因為孩子如長時間在同一頻率下晃動,也可能引起腦部震盪。所以無論什麼情況下,都不要搖晃嬰兒,特別是大幅度地用力搖晃。
3 還有哪些做法會傷害寶寶? 把寶寶拋上去再接住,會造成“搖晃綜合徵” 除了搖晃外,醫院還遇到過父母和孩子嬉戲的過程中,將孩子拋到空中再接住,這貌似愛的動作卻給寶寶帶來腦挫裂傷的例子。 專家解釋說,由於嬰兒顱骨比重大,而裡面的腦組織比重小,在把嬰兒向上拋和自由落下的過程中,兩者都可以產生速度差,使嬰兒堅硬的顱骨與脆弱嬌嫩的腦組織相互發生碰撞。 正確地看護孩子,重要的一點就是“輕抱輕放”,在寶寶的頸部可自行挺直前,抱的時候務必以手掌托住其頸部。另外,家長應避免下列的遊戲與動作,包括:一,用力拍打3月以下的嬰兒背部;二,抱寶寶起床,忽略支撐其頭頸部;三,抱或背寶寶,忽略支撐其頭頸部,造成頭部搖晃劇烈;四,抓著寶寶的肩膀前後左右擺動;五,將寶寶用力往床墊上或沙發椅上摔下,使其因受反彈力而上下振盪;六,寶寶搭乘轎車沒有固定在安全座椅上;七,逗弄寶寶將其用力往上拋玩;八,抱著寶寶如鞦韆般前後大幅擺動及突然停住;九,抱著寶寶旋轉;將寶寶架在大人肩膀上晃動;十,讓寶寶坐在大人膝蓋上或腳上,前後左右不斷搖晃。
4 如果不搖晃,怎麼樣哄寶寶? 固定的時間地點入睡,就寢覺醒時刻都要基本固定 有些寶寶白天睡得香,晚上怎麼哄都不睡。專家指出,除了擁有安全舒適的環境,瞭解孩子的睡眠規律也非常的重要。南京市兒童醫院兒童保健科毛春婷副主任醫師介紹說,新生兒尚未形成晝夜節律,大約從4周開始形成25小時晝夜節律,4個月基本形成24小時晝夜節律。所以新生兒需從嬰兒期開始培養良好的睡眠習慣,例如在固定的時間、地點入睡,就寢時間,小睡次數、長度和時間及就寢、覺醒時刻均要基本固定。 有的寶寶一直哭鬧不停,安撫了很久還無法讓寶寶停止哭泣,讓一些新當爸媽的束手無策。專家建議這時最好考慮送醫,因為在2~3個月大時,有嬰兒性腸絞痛的問題,5~9個月大則是腸套疊的好發年紀,需要專業的兒科醫師檢查,做綜合性的評估,才能真正解決寶寶的問題。 專家建議,從寶寶一出生就應積極鼓勵他獨自入睡,並養成習慣。即使是新生兒,也不應與媽媽同睡一個被窩。長期陪睡會令寶寶出現一種“戀母”心理,到了上幼兒園甚至上小學的年齡,與媽媽分離還會很困難。 另外專家還發現,嬰兒猝死綜合徵與睡眠姿勢有關,特別是臉朝下的俯睡最具危險性。因為嬰兒一般不會自己翻身,並且無法主動避開口鼻前的障礙物,呼吸道受阻時,只能吸收到很少的空氣而缺氧。因此三四個月前的小嬰兒,應儘量避免俯睡。
三歲之後就可以教寶寶開始識字啦,我閨女就是這個時候開始認字的,用了 很多方法培養她的興趣,最有效的還是用Apipi,你百度搜索【貓小帥學漢字】挺不錯的,我閨女用了1年多了,特別喜歡,現在還經常給我講故事,棒棒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