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天府追夢人
-
2 # 讀書燈下
元宵節,又稱“元夕”“燈節”,為正月十五日,為春節年俗中最後一個重要節令。我們這邊稱元宵節為大年,正月十五過了,才意味著整個年過完了。
據資料顯示,元宵節真正作為民俗節日是在漢魏以後,但在此之前的西漢,這一天就已經受到重視。到了唐時,就已經盛極一時。
元宵節有多重要?從唐宋時它出現的頻率就知道這一天的熱度;元宵節有哪些活動?我們不如也從詩詞中來看一看。
唐朝詩人蘇味道有詩《正月十五夜》,可謂是將上元描寫到了新的高度,詩云: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遊伎皆穠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上元節,可以點花燈,可以不宵禁,想想,大學時候咱宿舍大節可以不熄燈的規定,就知道這一天可以點花燈、不宵禁是有多普天同慶了。
開篇火樹銀花,描寫上元節的燈景,這一晚,有燦爛絢麗的燈火,高高的樹上掛上燈盞,遠看,樹如火樹,燈似銀花,連成一片;星橋是洛陽著名的一座橋,武則天時期洛陽是都城 ,星橋北面是都城和皇城,這一天舉國狂歡,所以橋上的鐵鎖都打開了。戒備森嚴的皇宮似乎也與老百姓的生活連在了一起。
再看後面“遊伎皆穠李,行歌盡落梅”,有正處桃李年華的歌女邊走邊唱,載歌載舞,熱鬧的氛圍由此烘托出來。這街上觀燈的人,自然不止歌女,還有小夥子,以及平時不出門的姑娘,都出門來賞燈丟手帕,所以這一天也叫中國“情人節”。歐陽修《元夕》裡有“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也正是這一天的約會。
詩歌收尾“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便點出了這一日不宵禁的傳統。
宋代周邦彥《解語花·上元》中有:簫鼓喧,人影參差,滿路飄香麝。因念都城放夜。望千門如晝,嬉笑遊冶。這一日,大街小巷簫鼓喧騰,人影攢動,滿路芳香陣陣。想起當年京城的燈夜,“千門如晝,嬉笑遊冶”,真的是熱鬧非凡,令人嚮往。
後來,元宵節除了賞燈賞月,燃放焰火,猜燈謎,吃元宵等活動,還有的地方有耍龍舞獅等傳統。從古而今,元宵節是一個家家戶戶出得門來,共賞月華與燈火,熱熱鬧鬧舉國同歡的日子。而到如今,儘管路上、門戶中燈火通明,卻似乎再難感受到詩中所描繪的節日的濃烈氣氛,讓人也不由嚮往昔日舊時“千門如晝,嬉笑遊冶”的熱鬧場景。
最關鍵的是,得放假呀!!!
-
3 # 雪絨花4870
這個問題提的非常及時,今天是正月十三,元宵節馬上就要到了。大家都知道元宵節又稱“上元節”,是中國重大傳統節日,該節在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被第一批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後,於2008年第二批被批准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元宵節除叫“上元節”外,另還有“小正月、“燈節”、“元夕”等鮮為人知的別名,系中國漢字文化地區及海外華人必過的重大節日,那麼,正如題主所問,元宵節到底是什麼時候開始的,它的由來又是什麼呢?下面我來簡單介紹一下:
一 . 元宵節的起始年代。
據史料記載,元宵節始於兩千多年前的漢朝,漢文帝時期,朝廷下令將每年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古代正月被稱為元月,稱夜為宵,正月十五恰是一年中的第一個月圓之夜,故稱元宵節。後漢武帝又將“太一神祭祀”定在正月十五。司馬遷建立的“太初曆”進一步將元宵節確定為全民重大節日,一直傳承至今,千年不衰。華人部分地區,在元宵節這天都有賞月、燃燈、放煙花、吃元宵、觀燈、猜謎、等活動,此後,在歷代的演繹中,不少地方又增添了如舞龍舞獅、踩高蹺、太平鼓、扭秧歌、劃旱船等各種豐富多彩的文娛活動和表演。
二 . 元宵節的由來及其相關野史。
元宵節歷經千年傳承,人們對其由來有著不同說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 . 傳說元宵節是漢文帝為慶祝平定“諸呂之亂”而設立。
漢高祖劉邦死後,劉盈繼位,卻因其懦弱無能,大權落於其母呂氏之手。劉盈死後,呂氏大權獨攬,朝廷上下敢怒不敢言,呂氏死後,呂氏諸黨羽在上將呂祿的召喚下謀權叛亂,宗室齊王劉襄與開國老臣周勃、陳平共同聯合平定了“諸呂之亂”,劉邦二兒子劉恆登基,故在正月十五這天,張燈結綵,舉國歡慶,後演變為元宵節。
2 . 始於上古時代民間。
上古時代,秋季豐收之際,人們會點燃火把驅趕蟲獸,保護莊稼和糧食,同時也會聚眾點燃篝火,載歌載舞,祈求或慶祝五穀豐登,風調雨順,以避邪納福,從而逐漸演變成了如今的中國傳統節日——元宵節。
據《歲時雜記》中記載,道教把一年中正月十五定為“上元”,七月十五定為“中元”,十月十五定為“下元”,並稱“三元”。道教又有供奉“三官”之說,“天官賜福,地官放罪,水官解厄”,並以“三元”配“三官”,故“上元”即是“天官賜福”之中,遂被稱為“上元節”,即“上元天官賜福之日”。
據文獻記載,佛祖釋迦牟尼“示現神變”,降魔之日是西方12月30日,恰是東土正月十五為紀念佛祖神變降魔,此日舉行燃燈法會(佛教中盛會都會大明燈火)。東漢漢明帝下令舉國在正月十五這天燃燈佛拜,?元宵節燃燈、觀燈廣為流傳,至今未衰,演變為今天的元宵節。
三 . 各代元宵節的傳承、演繹和特點。
1 . 唐代 :
元宵節賞燈之風盛行,處處張燈結綵,提燈、門燈、樹燈、懸燈、柱燈,形態各異,種類繁多,熱鬧非凡。
2 . 宋代:
君臣百姓在這一天同慶元宵節,觀燈、賞燈越演越烈,燈會變成了熱鬧的狂歡盛宴。大街小巷掛滿各式各樣的燈,且開始在燈上貼上紙條,紙條上寫謎語即“猜燈謎”,深受人們喜愛並流傳至今,觀燈持續五天。
3 . 元代:
元代比較特殊,據記載,元代統治者認為百姓該勤於勞動,工作便是最好的休息,遂取消了諸多節日,其中也包括元宵節。
4 . 明代:
元宵節慶祝時間最長,從正月初八一直持續到正月十七,整十天,以示太平盛世,其活動與宋代大同小異。
5 . 清朝:
滿族統治者命令宮中不再辦燈會,民間燈會仍然持續壯觀,元宵節被縮減為三天。活動形式與以上雷同。
-
4 # 善良平安
元宵節歷史悠久,它伴隨人們迎來新的春天。把元宵節張燈觀賞的風俗流傳至今。
漢代高祖劉邦死後,呂后篡權。漢文帝在呂后死後,和大臣周勃,陳平等人剷除諸呂勢力後做皇帝的曰孑是正月十五曰。所以,每逄這天晚上漢文帝都要微服出宮遊玩"與民同樂"以示紀念。
古代夜同宵,正月稱元月,又稱元夜丶元夕。漢文帝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的。
-
5 # 大順故事
元宵節是農曆新年第一個月的月園之夜,中華民族傳統節日。元宵節又稱上元節,源自遠古時代的“火把節”,人們手持火把在田野驅趕蟲獸,希望減輕自然災害,祈禱獲得好的收成。
漢代“平呂”後,朝庭十分重視元宵節。公元前195年,漢高祖劉邦逝世,劉邦和呂后所生的兒子劉盈16歲繼承皇位,號漢惠帝,劉盈優柔寡斷,大權由母親呂太后撐握。漢惠帝在位7年後逝世,年僅23歲。呂太后違背劉邦“非劉家人不得封王、沒有功勞不得封王”的決定,封自己三個呂姓侄子為王,封六個呂姓家人為列侯,自己親自把持朝政。呂后姓呂名雉,是中國有歷史記載的第一皇后和皇太后,第一個臨朝稱制的女性。
公元前180年,呂太后逝世後,朝庭太尉周勃和丞相陳平等,一舉殲滅在朝當權的諸呂,擁立劉邦第四個兒劉恆為王,號漢文帝。為紀念“平呂”,漢文帝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元宵之夜,漢文帝微服私訪,與民同樂,天上明月高懸,地下彩燈萬盞,人們觀花燈,劃綵船,猜迷語,吃元宵,家家團聚,其樂融融。
元宵夜又是情人節,古代宵禁制度規定,不準普通人晚上出來玩,但元宵節之夜例外,男女青年都可以出來觀看花燈,在燈火闌珊的茫茫人海中尋找自己的意中人。人們習慣認為七月七日牛郎織女相會是情人節,其實不然,元宵之夜才稱得上古代真正的情人節。
宋代著名詩人蘇軾曾經賦詩,回憶元宵夜與人約會,“去年元宵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稍頭,人約黃昏後”。
宋代著名詞人辛棄疾作詞,感嘆元宵夜遇上意中人,“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
6 # 原卉詩詞
元宵節始於漢朝,漢文帝時下今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乙神祀定在元宵節,中國古俗,上元節為天宮節,中元節為地宮節,下元節為水宮節,合稱三元節。
-
7 # 希望星晨58298869
據可靠資料顯示:2008年6月,元宵節被選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元宵節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組歷部分,漢語漢字文化圈地區都盛行歡渡這個隆重的節日,現在飄洋過海,在異國他鄉謀生髮展的華人依然遵循鬧元宵的習俗,民間流行“正月十五大似年”的說法,體現了人們對元宵節的重視。
元宵節,又稱元夕或燈節,作為節日是指每年農曆正月十五這一天,是中國春節年俗諸節令中的最後一個,過完元宵節,意謂“年已過完”。
元宵節習俗自古以來以觀燈習俗為主,體現出的熱烈喜慶的喜慶氣氛;在 古代文人墨客還相邀出門賞月,吟詩作賦,是一展才華的機會;傳統習俗中,舉辦燃放鞭炮焰火、擬出燈謎競猜謎面,全家齊集共搓糯米湯圓,戶族聯歡喜拉兔子燈等活動。
“正月裡來鬧元宵”,廣大農村地區現在還流行舉耍龍燈,舞獅子戲,踩高蹺,跑旱船等有強烈地方色彩的活動,這幾年還增加了打太平鼓,廣場舞、扭秧歌等表演形式。
周邦彥《解語花·上元》中有:“簫鼓喧,人影參差,滿路飄香麝。因念都城放夜。望千門如晝,嬉笑遊冶。”這一夜,火樹銀花,萬人攢動,熱鬧非凡,令人神往。
元宵節在西漢已現雛形,史載漢武帝劉徹有在正月“上辛夜”,於甘泉宮祭祀“太一”的活動,開創了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河。但正月十五成為元宵節,作為民俗節日是在漢魏之後,興盛於大唐,薪火相傳於宋元明清,至今,仍顯示了旺盛的生命力。
回覆列表
元宵節,又叫“上元節”,是一年開始的第一個月圓之夜。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歷史比較悠久,在西漢的之後得到重視,漢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太一”活動,被認為是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聲,真正作為民俗節日是在漢魏之後。
元宵節有觀燈,猜燈謎,吃元宵的風俗,我們東北老家有撒燈,掛燈籠,放煙花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