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杰看影視

    原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出現了不少著名的間諜,他們潛入敵營多年,出生入死地為蘇聯獲取了大量的軍事、科技情報,為蘇聯取得戰爭的勝利和新型武器研製的成功立下了卓越的功勳。最近,長期從事過情報工作的俄羅斯總統普京表彰了一批以前的重要諜戰人物,授予他們“俄羅斯英雄”的榮譽稱號,其中有一位九十多歲的老人引起了世人的關注,這位神秘的“德爾瑪”在幾十年前的驚人事蹟也大白於天下。

    這位名為喬治·科瓦爾的年過九十的老人已離世,但是他的功績卻並沒有被忘記。一份由俄總統簽署的授勳公告表明,科瓦爾是前蘇聯惟一真正接近“曼哈頓計劃”的情報官員。普京讚揚其工作“極大地加快了前蘇聯製造原子彈的速度。”美國媒體13日報道稱,科瓦爾堪稱“20世紀最重要的間諜之一”。二戰期間,科瓦爾身為蘇聯間諜,代號是“德爾瑪”,曾在蘇聯軍事情報局接受過特訓。真正讓科瓦爾彪炳史冊的功績,是其親自參與了美國保密程度最高的研製原子彈的“曼哈頓計劃”,暗中幫助蘇聯研製出原子彈。

  • 2 # 兒歌八百首

    這類問題呵呵呵……能夠問出這類問題的首先就是沒腦子的傻大筆,動不動就打臉誰誰誰……我就納悶了,你特麼沒腦子嗎?那個經常被說成打臉的人家為啥總是越來越強大呢???特麼一個個典型的沙幣,黑黑人家有用的話美國佬早就垮了,可事實是你們這些沙幣羨慕嫉妒恨,嚴重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心

  • 3 # 諸葛臥龍

    原子彈,是二戰時候德華人研究的東西,後來德國戰敗,後,大批德國專家到美國研究出來原子彈,冷戰前後美蘇,原子彈已經到一定高度

  • 4 # 軍武最前哨

    1942年6月,美國總統羅斯福下令正式啟動以研製出原子彈為目的的“曼哈頓計劃”,為了確保該計劃能夠順利實施,美國不僅集合了眾多當時世界上最頂級的科學家、投入了鉅額的專案經費,而且還賦予曼哈頓計劃“高於一切行動的特別優先權”。

    經過三年緊鑼密鼓的工作,美國終於在1945年7月15號成功試爆了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並在不久後將另外兩顆原子彈投向了日本的廣島和長崎,這一舉動也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

    原子彈在廣島和長崎的爆炸不僅極大的震懾了當時的日本法西斯,同時也讓包括蘇聯在內的同盟國深感不安:因為斯大林十分清楚,華盛頓與莫斯科之所以能和平相處甚至合作,完全是特殊歷史時期下的特殊產物,戰爭結束後雙方將不可避免的重新敵對;而屆時擁有核武器的美國對於蘇聯來說將具有壓倒性優勢。

    其實,美國和蘇聯在二戰期間雖然身處同一陣營,但雙方卻從未停止過針對彼此的敵對活動,其中就包括情報蒐集。儘管研製原子彈的專案被五角大樓列為“最絕密計劃”,但這似乎並不影響蘇聯人獲得該計劃的相關資訊:早在1941年,蘇聯就已經開始有計劃的蒐集和分析從美國獲取的相關情報。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及一位蘇聯原子彈研製成功的幕後英雄:喬治·科瓦爾。他曾是蘇聯安插在美國曼哈頓計劃中的一名特工,併成功為莫斯科輸送了大量美國原子彈研製計劃的絕密情報;也正是因此,科瓦爾被外界稱之為“二十世紀最重要的間諜之一”,去世後由普京親自追授俄最高英雄勳章,並給予其極高評價:“科瓦爾是唯一成功滲透進入曼哈頓秘密工廠的蘇聯情報人員,他的工作極大的推進了蘇聯的核專案。”

    當年美國研製出並在實戰中證明了原子彈的威力後,就深刻的認識到這一武器將會成為美國製霸世界的重要戰略工具,因此彼時的華盛頓極力想要實現核壟斷;但不肯坐以待斃又同樣極具政治野心的莫斯科對美國核壟斷的企圖造成了嚴重的威脅。

    蘇聯的間諜活動幾乎貫穿了整個曼哈頓計劃,美國雖然也有所察覺並在此期間逮捕了一些情報人員,但幾乎都是一些邊緣性角色,類似科瓦爾這樣的核心間諜卻鮮有被抓獲者。所以說,蘇聯之所以能在短時間內成為繼美國之後第二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從而美國竊取的情報居功至偉,但這對於主導曼哈頓計劃的羅斯福而言無異於一記響亮的耳光。

    眾所周知,標誌著美蘇冷戰正式開啟的歷史事件,是英國首相丘吉爾1947年的富爾敦演說(即鐵幕演說),而致使這兩個世界上最大的政治集團在二戰後不久就展開敵對鬥爭的原因並不只是單一的核問題。

    而是涉及軍事、經濟、外交、文化以及政治意識形態等多個方面。客觀而言,冷戰是美國政治和軍事野心極具膨脹和試圖進一步擴張的具體表現,其主要目的就是為了遏制蘇聯在戰後的崛起。

    毫無疑問,莫斯科對華盛頓核壟斷地位發起的挑戰確實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美蘇兩國的矛盾,但同時期美蘇的矛盾點還集中在戰後德國和日本的後續處理等問題上。因此,蘇聯研發原子彈只能說是促成冷戰爆發的因素之一,而蘇聯成功試爆第一顆原子彈時冷戰早已拉開序幕。

  • 5 # DasReich193864672

    民主制度視共產主義為洪水猛獸,共產主義以消滅資產階級為己任,戰字就必然存在,在都有核武器的前提下,一旦啟動熱戰就註定全都玩完,誰也不敢碰熱戰,因此唯有冷戰。

  • 6 # 問軍一杯酒

    起因

    1945年7月16日,美國第一顆原子彈實驗成功,在此之後美國又在日本扔了兩顆原子彈,驗證了原子彈的威力,全世界都被美國原子彈的威力驚到了。

    此時的蘇聯剛結束戰爭,國內情況也不是太好,不過看到美國原子彈的威力,蘇聯人開始擔心了。

    蘇聯對於原子彈的研究過程

    1.研發以及組建間諜網路“拿”核武資料

    蘇聯在原子彈研究很早就開始了,在1928年開始到1932年期間,蘇聯組建了完整的間諜網路,最先在德國收集情報。蘇聯認為,德國會率先研發出核彈,並加緊對德國情報蒐集,不過過很明顯,自二戰結束之後德國依舊沒有將核彈研發出來。在此之後,蘇聯徹底放棄了德國的情報網路,將主要的精力放在美英兩國身上。

    當然蘇聯也有著自己的研發中心,但在德國對蘇聯發動戰爭後,蘇聯對核彈研究一度停滯,但其情報網路一直在進行的情報收集工作。

    有兩大特工給蘇聯的核武研製提供了幫助

    第一位是麥克林。1941年9月25日,麥克林提供了第一份高價值核彈情報,就是英國“合金管”原子彈研製工程,他當時化名為“李斯特”任職英國的外交官。

    第二位是克勞斯·FOCUS。給與了蘇聯對核武研發的重大幫助。

    FOCUS原本是德國的一位科學家,受到納粹的迫害後,1933年移民到英國,在英國參與原子彈研究,並參與英國“合金管”研究。

    不僅如此,在1943年FOCUS參與了美國的 “曼哈頓工程”。在美國原子彈實驗成功僅過2月之後,FOCUS為蘇聯提供了長達33頁的原子彈製造資料,並被麥克林發展為蘇聯間諜。直到麥克林的身份洩露,併成功逃回蘇聯,這條間諜線才中斷。

    在1949年,蘇聯國內的情況開始恢復。隨後就實驗成功一顆原子彈,美國特別驚訝,蘇聯跟著研發速度太快了,美國開始懷疑有蘇聯臥底的間諜。直到蘇聯駐加拿大一位外交官變節,才讓蘇聯組建的情報網遭受重創。

    蘇聯核彈之父庫恰爾托夫曾說了實話:“蘇聯獲得的情報為研製工作帶來巨大貢獻,使研製工作省了很多力氣,也解決了很多難題。”。當時負責蘇聯核武專案的莫洛托夫也曾說:“情報人員幹得太好了,把我們需要的東西都偷來了。”這句話雖然直白,但直接說明了蘇聯間諜的作用。

    可以這樣說,蘇聯的情報人員給與蘇聯的幫助是極其巨大的,將關鍵的東西都“拿”了過來,不然蘇聯不會這麼快研發出核彈。

    2.走模仿路線,速度加快

    蘇聯能在美國原子彈研製成功四年後就研製成功,主要完全是走了模仿之路,完全按美國的原子彈來仿製本國的原子彈。這也是因為這是一款能夠打破平衡的武器。

    因為蘇聯哪怕是經過了蘇德戰爭,但在原子彈沒有出來的時候,軍事實力依舊和西方國家沒多大差距,但原子彈出現後,成功打破了平衡,蘇聯感到了巨大的壓力。

    因為蘇德之間的戰爭,蘇聯對於原子彈的研發程序停過一段時間。不過在蘇德戰爭扭轉戰局後,又開始了核彈的研製。

    1942年9月28日,蘇聯內部發了一道《關於組織鈾研究》國防委員會密令。這是蘇聯核研究的紀念日,也是標誌者蘇聯正式上馬核工業。當時的蘇聯其實也不是特別重視這款武器,因為並不知道這一武器真正的威力,直到美國原子彈爆炸成功,蘇聯才清楚核武的威力,這時候就不得不加快研發速度。

    並且,關鍵的波茨坦會議讓蘇聯感覺美國就是在拿原子彈來恐嚇自己,就更加重視對原子彈的研發。

    波茨坦會議結束後,蘇聯領導人下達了一系列的命令,並且要求各項工作都圍繞原子彈研究展開,原子彈的研製工作大開“綠燈”。

    由於美國研發速度太快,如果蘇聯依舊按照自己的研發路線走,可能會影響進度。剛好蘇聯獲得了美國原子彈的一手資料,因此就直接使用了。

    蘇聯科學家尤里·哈里頓回憶:“當我們得知美國已經試爆成功,我們感到最好按美國的方案施行,否則按蘇聯思路,不可能完成。認為蘇聯仿製成功就,也就向世界證明的擁有原子彈。”可以說,蘇聯此時原子彈研製工作,與國際政治形勢貼得緊,是為國防政治格局而服務。3.研發成功,冷戰真正開啟

    史料認為丘吉爾在1946年3月發表的“鐵幕演說”,是西方冷戰的開始。不過這個時候美國本身是有原子彈,而蘇聯卻沒有原子彈,美國這個時候其實對蘇聯的打壓也不是那麼大。

    1946年3月,丘吉爾發表演講,當時美國擁有原子彈,美國敢於對蘇聯施加壓力,但蘇聯迫於美國的核武器,在這段時間的蘇聯和西方的爭執很少。

    直到蘇聯原子彈試爆成功,打破平衡。

    在美國當時總統是杜魯門,併產生蘇聯永遠都研製不出原子彈,因為美國掌握研究技術和原料,蘇聯想研製很難。但沒有想到蘇聯擁有的完整的情報網幫了蘇聯大忙。僅僅隔了4年,蘇聯原子彈就研製成功。

    隨後美國在1949年的4月成立北約,又一次給了蘇聯壓力,不過在1955年的時候,在蘇聯擁有原子彈以及氫彈後,華約成立。

    結束語:

    在北約與華約成立以後,冷戰才真正進入到白熱化狀態。而此前美國總統認為蘇聯無法研製成功核武的預言也是錯誤的,並且在這個方面,美國也“幫了”蘇聯很大的忙,雖然間諜網後來被瓦解了,但核武已經研製出來,依舊讓當時的美國總統杜魯門臉上無光。

    雖然說如今蘇聯已經解體,成為一個新的國家俄羅斯,並且軍事實力很明顯和美國,以及北約集團有著差距,但美國和眾多歐洲國家還是不敢逼得太狠,正是因為有核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獼猴桃澆水時間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