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史文今

    這首詩是李白奉命所做,以雲比衣裳,以花比容貌。以仙女比貴妃。就算趙飛燕也比不了楊貴妃。其實就是奉承文雅些。

  • 2 # 微客阿樸

    一、三首詞的創作背景

    在欣賞詩句之前,我們先來弄清楚創作的大背景。這三首詞寫於天寶三年,開元天寶之交,唐代的統治已經由最高峰折入下行階段,這個時候唐玄宗執政的第32個年頭,年齡59歲,“人生七十古來稀”,已經是接近花甲之年的“糟老頭”了。而這個時候,楊玉環才剛剛入宮當貴妃不到兩年時間。我們都知道楊玉環原本是唐玄宗兒子壽王李瑁的妃子,一次到驪山修行,被唐玄宗看中,唐玄宗先以為故去的母親竇太后薦福為名,讓楊貴妃出家當女道士,五年之後讓她還俗,納進了的後宮。可以說,唐玄宗對這個費盡周章得來的新歡是傾注了全部的寵愛,“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這話當時看是一點也不過分。在那個歷史時期,唐玄宗早把政事交給奸相李林甫,在他眼裡,李白和音樂師李龜年以及一班梨園弟子沒有區別,就是飯局上喝high了叫過來助興的優伶。但李白自己可不這麼認為,他是帶著滿腔的政治抱負來到京城求職的,當時作為翰林,他要把握一切機會顯示才華,以便以後平步青雲,得到重用。所以我們看,他的詩裡是極盡討好諂媚之能事,把個新寵貴妃碰上了天。

    二、《清平調詞三首》原文及翻譯

    其一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其二

    一枝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其三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

    意思是:

    其一

    見雲之燦爛想其衣裳之華豔,見花之豔麗想人之容貌照人。

    若不是在群玉山頭見到了她,就是在瑤池的月光下來相逢。

    其二

    像枝紅牡丹沐浴雨露散芳香,有楊妃不再思慕神女空自傷。

    請問漢宮佳麗誰能和她媲美,就算趙飛燕也要靠精心化妝。

    其三

    名花伴著絕色美人令人心歡,贏得君王滿面帶笑不停地看。

    春風中消解了君王無限悵恨,在沉香亭北共同倚靠著欄杆。

    三、整體賞析

    第一首, “雲想衣裳花想容,”把楊妃的衣服,寫成和霓裳羽衣一般,簇擁著她那豐滿的玉容,見雲而想到衣裳,見花而想到容貌,這樣互動參差,給人以花團簇擁之感,給予給了楊貴妃一個特寫鏡頭。接下去“春風拂檻露華濃”,進一步以“露華濃”來點染花容,同時也以風露暗喻君王的恩澤,烘托了在君王專寵之下,貴妃更加精神煥發。下面,詩人的想象忽又升騰到天堂西王母所居的群玉山、瑤臺,這樣的盛世美顏,恐怕只有在仙境才能見到,不露痕跡地把楊貴妃比作天女下凡,拍馬屁直接拍到了九宵雲上,皇上和貴妃怎麼可能不開心?

    第二首,起句“一枝紅豔露凝香”,不但寫色,而且寫香,色香味俱全。 “雲雨巫山枉斷腸”是指楚王與巫山神女歡會事,“枉斷腸”,意思是說他倆的合歡比起眼前皇上的貴妃差遠了。接著,開始埋汰漢成帝的皇后趙飛燕,趙飛燕可算得絕代美人了,可是趙飛燕還得倚仗新妝才能和貴妃媲美,這一句以壓低趙飛燕來抬高楊妃,有點不地道了。當然後來也有人說,李白性格桀驁不馴,本來不想參加皇上的party,但既然來了,就故意以趙飛燕之瘦,譏諷楊妃之肥。相傳趙飛燕體態輕盈,能站在宮人手託的水晶盤中歌舞,而楊妃則比較豐肥,固有“環肥燕瘦”之說。

    第三首,從仙境返回到現實。起首二句“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傾國”美人,當然指楊妃, “帶笑看”又是極力吹捧皇帝對楊貴妃的寵愛,由於第二句的“笑”,逗起了第三句的“解釋春風無限恨”,“春風”兩字指的是君王,這一句,把美人動人的姿色寫得情趣盎然,君王既帶笑,當然無恨,煩惱都為之煙消雲散了。末句點明玄宗楊妃賞花地點在“沉香亭北”,花在闌外,人倚闌干,一派優雅風流景象。

  • 3 # 無敵小安小雅

    1、《清平調·其一》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這首清平調的意境很優美。彩雲像她的衣裳,花兒像她的面容,春風吹拂著帶露的牡丹。這樣的美景只有在女神王母娘娘住的群玉山頭才能見到,只有在她的宮殿裡,才會遇到像楊貴妃一樣美麗的人。

    這首詩借眼前的牡丹花來隱喻當時的第一美人,衣裳似雲霞,容顏似美麗的牡丹,春風吹拂著她,露珠滋潤著她;後來更以群玉山,瓊瑤仙境來襯托她的華貴與尊榮。極寫牡丹的臨風承露、風神搖曳,來讚美貴妃之風姿綽約、芳華絕代,說花即是說人,花與人融為一體。

    詩人用“雲想衣裳花想容”來描繪了楊貴妃的容貌及形象,美麗的衣服裝扮瞭如花似玉的面容,惹人愛憐。其中的這個“想”字用得很好,把衣裳想象成雲,把容貌想象成花,給人一種花團錦簇的感覺。“春風拂檻露華濃”,雍容的牡丹在晶瑩剔透的露水的點綴下更加豔麗,同時也暗指皇帝的寵愛。接著,詩人的想象又上升到天上王母娘娘所居的群玉山瑤臺中。這樣超越凡人的花容,只有在仙境中才可以遇到。詩人很自然的將楊貴妃比作仙女下凡,很是自然。

    “玉山”“瑤臺”“月下”這些都是天上的仙境,用這些詞形容楊貴妃,無形之中就將楊貴妃的容貌升到仙女的地步,精妙絕倫,足以見李白高超的技藝。

    2、《清平調·其二》

    一枝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首句寫紅牡丹受雨露沐浴更加芳香,亦是比喻楊貴妃受君王寵幸。後三句連用神、人兩個典故,“雲雨巫山”之典故說的是昔日楚王夢遊,與巫山神女相會之事,終究屬於虛妄,何如今之君王妃子相攜賞花,以此襯托出楊貴妃之沐實惠;漢成帝的皇后趙飛燕堪稱絕代佳人,猶自倚仗著新妝方能“得似”,襯托出楊貴妃的國色天香。詩人沒有直接實詠楊貴妃的容貌,而是用抑揚法,抑神女與飛燕,又用反問句式,更加襯托出楊貴妃的花容月貌及天然風姿。其語言濃豔,字字流葩,使人如覺春風滿紙,神往想象貴妃之美。

    絕代的飛燕還需要依靠新妝來獲取寵愛,而楊貴妃靠的是天然的素顏。採用巫山神女與漢宮飛燕二則典故,都意在渲染楊貴妃傾國傾城的美豔。

    3、《清平調·其三》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

    牡丹為名花,貴妃為傾國佳人,兩美交相輝映。牡丹、美人風姿動人,縱然有無限愁恨,一見之下都隨春風消解了。花在欄外,人倚欄杆,多麼優雅風流。將花與人合二為一,“名花”指牡丹,“傾國”指楊貴妃,“君王”指唐明皇,“兩相歡”與“帶笑看”將三者統一起來。動人的牡丹與美豔的佳人都消除了春風的無限恨。景美人更美,與首句“名花傾國兩相歡”遙相呼應。

    李白的《清平調三首》字字華麗美豔,襯托出人更美,將花與人相提並論,楊貴妃成了牡丹的化身,貌美可做“牡丹仙子”,花美即人美。三首從三個角度來寫,第一首隻寫人美,二首寫花美,三首合二為一,中間夾著神話傳說與歷史典故,將楊貴妃的貌美從人間上升至天上,可謂絕世之姿。

  • 4 # 詩詞桃花源

    提起應制詩、酬唱詩,相比其他詩詞類別似乎就下了幾等,這一類詩詞一向不討巧,主要是難免肉麻地吹捧,難以寫出真情實感,而詩詞又講究獨抒性靈,這一類詩詞的命運也就可想而知。雖然這麼說,這兩類詩詞還是出了一些精品。僅以應制詩論,李白的《清平調詞三首》,贊貴妃之美,卻是無與倫比的傑作,你知道他是在拍,還是會給他一個大寫的服。應制水準,這應該是最高境界了。

    這三首絕句,都圍繞一句話來寫:楊貴妃很美。但詩人將這句話分拆三個場景從不同層面來說,既避免了單調,又讓楊貴妃美的立體。而不只是簡簡單單一句“她好美啊她好美”。

    第一首記初步觀感,尤其抓住了相見一刻的驚鴻一瞥來寫,那叫一個先聲奪人。詩人一剎那隻覺得天上的白雲都想穿上她的裙子,滿院的鮮花都想擁有她的容貌。如果把“想”看作“像”,這句話又可以說成是貴妃穿上華服(霓裳羽衣)就像是披上了雲彩,貴妃展一展笑顏滿院的花兒就像要像她那樣盛放似的。這裡人、花、雲渾然一體。打這之後,這句話就成了形容美人的千古名句。

    首句寫了貴妃的輕盈跟俏麗,第二句進一步借花寫其光澤。和光帶露,極為滋潤炫彩。也巧含了承恩之意。“春風”可引申為東君,暗含“帝王”之尊。有文藝功底的唐玄宗當是明白。這一句 “雨露恩澤”的表達真是恰到好處,可雅可俗,兩相其便。明裡暗裡,俱可解讀。

    三、四兩句詩人實際上是承接第一句來寫的,一句“雲想衣裳”已經讓楊貴妃飄到了天際,喜歡天馬行空的詩人當然不會放過這個幻想的機會,就勢讓她飄啊飄,一會兒群玉山,一會兒又到了王母瑤臺,很意識流。總之到哪都是仙氣款款的樣子啦。這一首是從神妃仙子的角度來寫的,很符合驚為天人的初見觀感。

    第二首詩人的觀察視角落到地上,但思維卻進入了歷史的天空。這一首的描寫著重點,在於對比突出。於是四句話裡,詩人引入了兩段典故。第一個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巫山神女與楚襄王的愛情傳說。從此“雲雨”、“巫山”、“陽臺(高陽臺)”都成了有特定意義的詞彙。詩人的這個對比,既貼合楊貴妃與唐玄宗身份,又在對比中以“枉斷腸”三個字秒殺了原版。

    緊接著詩人窮追不捨,在誰可比擬的自問中,引出“掌中輕”的趙飛燕。趙飛燕躺槍。因為她跟楊貴妃完全是不同型別的美,所謂“環肥燕瘦”,但詩人恐怕是有意的,他很明白,楊貴妃愛聽。

    第三首直寫貴妃之美。詩人的眼光終於落到現實世界,落到眼前,落到皇帝要他應制的當下。經過前兩首的鋪墊,貴妃之美已經是天上地下了,她很自然就能得到玄宗皇帝的寵幸,名花傾國,相映成輝。而君王“帶笑看”的滿面春風,又從側面證明了貴妃之美集三千寵愛於一身。詩到最後,詩人也沒忘了給貴妃娘娘來一個獨立“沉香亭”的特寫,至於是側臉還是背影,讀者自己去想象吧。

    從初見的驚豔到理性的欣賞,再到無限風情的被寵,李白寫貴妃之美,極具層次與豐富,三章之間三個側面,共同渾成一個主題,加之文辭華瞻,聯想飛動,藝術性極高,《清平調詞三首》因之成為大唐盛世代表作之一。畢竟這樣的名花、美人、才子、盛世,千年等一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侯景之亂是怎樣被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