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淮濱小巷
-
2 # A通訊小磚家
不只是速度更快
在多數人的心中,5G 代表的是更快的網路速度。確實,5G 網路手機的速度會更快。有多快?比現在人們最常使用的無線網路還快,看電影打遊戲完全沒有壓力。理論上速率可達 10Gbps,差不多是當下無線速度的 10 倍,更直觀點說,1 秒內下載完一部電影是毫無壓力的。更為重要的是,5G 網路相比 4G,在網路效能的各個方面都有大幅提升:速率、時延、連線數、移動性、能耗等。
-
3 # 名字長真的可以中獎嗎
近日,工信部的苗圩部長明確表示,2020年將大規模投入到SA的5G網路建設上。這代表著,當其他國家都選擇以NSA組網,再過渡到SA的時候,中國堅定地選擇了SA獨立組網,打出了一手差異化競爭的牌。
眾所周知,5G作為一個高速度、高頻寬、低時延的資訊聯接技術,其意義絕非表面看來那麼簡單。尤其是對於中國的新興科技產業,5G更是意義重大。比如目前大火的汽車自動駕駛,又比如曠視科技專注的安防板塊,乃至於極鏈科技提出的視聯網模式,無不為5G的發展而震動。事實上,5G意義早已不僅僅歸屬於行業本身,甚至成為了賦能生產力的關鍵因素。
在過去的數十年間,中國已經經歷過1G、2G的空白、3G的跟隨和4G的同步。1G、2G先後由美國、歐洲主導。歐美商業化之時,中國技術幾乎空白,只能遙遙相望。2000年,3G標準正式公佈,中國提交的TD-SCDMA成為三大國際標準之一。在商業化上,雖然中國比歐美晚了8年,但已經能夠緊隨其後。4G時代,中國不僅主導了TD-LTE成為國際主流標準,還建成了全球最大的4G網路,實現了與世界同行。
如今來到5G的賽道上,中國自然拿出了所有力量,以史無前例的參與度投入到這場變革中。有機構資料顯示,截至2019年3月份,中國在5G通訊所需的必要專利申請數量中佔比達到34%,是現有4G標準的1.5倍以上,穩登全球第一的稱號。而南韓則排行第二,佔25%,美國、芬蘭第三,佔14%,瑞典佔了8%,日本佔了5%,其他國家的佔比都低於1%。
“目前日常使用場景其實並不多,而且很獨立,產品之間的聯動性比較弱。開關燈、拉合窗簾、控制掃地機器人、聽聽歌...僅此而已”,身為資深米粉的張亮這樣說道。
“我使用所謂的‘智慧家居’其實已經很久了,很多時候還是喜歡直接用手,更簡單快捷”,張亮隨即補充道,“因為技術上的一些問題,其實很多廣告片上的智慧家居場景仍是未來。”
智慧家居(Smart Home)起源於20世紀80年代,1984年位於美國康涅迪格州的世界首棟智慧建築成為了智慧家居的雛形。
2014年,谷歌、蘋果、三星等國際大廠相繼佈局智慧家居平臺,這一年也被稱之為“智慧家居元年”。
筆者瞭解到,受限於AI、IoT技術上的不成熟,如今各大廠商的智慧家居佈局仍處於“砸錢”階段,巨大的研發試驗成本也令很多小廠或者初創品牌只是曇花一現。
想要體驗完整的智慧家居體驗,光是現階段以語音互動為核心的智慧控制是遠遠不夠的。未來,一個眼神、一個動作都可能會影響智慧家居的狀態,如何讓智慧家居產品與使用者主動交流,如何產生類似人與人之間的自然互動仍然是目前智慧家居的行業難題。
同時,由於消費者需求的多樣化、體驗上的不足、以及高昂的成本,如今的智慧家居仍然針對精品房和精裝修等高階市場。
對於普通消費者而言,沒有人會願意為體驗智慧家居全場景而將所有的傳統家電全部更換為與語音控制中樞相匹配的產品,這在當下既不現實也不值得。一份市場調研報告顯示,如果你想要更換一套智慧家居系統,那麼起碼要預留一份整套房屋重新裝修的預算,而體驗越好,預算則越高。
“當體驗好了,成本下去了,智慧家居離普及也就不遠了”,
IoT時代有著不同的玩法與百家爭鳴的業態,所有參與陣營都在嚴陣以待、厲兵秣馬,期望透過智慧家居硬體或軟體的方式獲得一杯羹。而智慧家居硬體的呈現形式簡單來說:一種是智慧家居單品,另一種是整合的智慧家居系統,目前對全宅智慧家居系統最熱衷的描述是“全屋智慧”。我們也可以這麼闡述定義,智慧單品是全屋智慧系統中剝離出來,僅指定專一功能的產品,同時可相容到全宅智慧系統的智慧化產品。
“我用的最多的就是小米,目前小米連線產品更多的是生態鏈產品,而對於海爾、海信這些友商品牌產品,目前小米無法做到完全開放,畢竟海爾和海信也在做自己的開放平臺,畢竟小米生態鏈也有冰箱洗衣機(笑)”,張亮表示。
“在智慧家居領域,一個看似非常簡單的連線,其實都需要協議、標準,你想在某一個時間點定時關燈,小愛同學和米家檯燈可以,但是如果你換了海爾智慧音箱和米家檯燈,那就無法實現,而美的空調、海爾冰箱、索尼電視這些不同品牌的產品更是無法互聯”,劉偉補充道。
5G或成契機?
“網路延遲、故障這些問題,非常影響體驗,目前智慧家居體驗上的問題一方面是源自技術上的不成熟,而另一方面則是現階段網路的高延遲”,劉偉坦言,“網路可以說是智慧家居流暢體驗的基礎。
” 就目前智慧家居行業發展來看,5G對於智慧家居行業的發展史百利而無一害的,如果說行業標準統一是推動智慧家居行業未來發展的發動機,那麼5G網路則是支撐這臺發動機的高品質汽油,至關重要。
具體來看,5G網路的高速傳輸徹底解決了4G網路下的卡頓問題,20倍於4G網路的傳輸速度為智慧家居產品帶來了流暢的使用體驗,無論觀看4K HDR電視,還是透過智慧門鈴影片通話,亦或是遠端操控裝置。其次,幾乎零延遲的反應時間令智慧產品在得到指令之後能夠迅速反應,變得更聰明,帶來更流暢的互動體驗。 我們要做的還有很多
-
4 # 何以解愁唯有學習
2019年作為5G元年加上最近華為、小米等手機廠商都正式釋出了5G手機,這都預示這智慧手機行業將面臨又一次變革和市場競爭洗牌,也許以前在4g時代活得好的企業未必在5g時代活得好,在5g這個萬物互聯的時代,對於智慧手機行業未來的發展,我們認為會有如下幾點發展趨勢:
首先,5g時代,智慧手機廠商,為應對技術風險,形成上下游產業聯盟是大趨勢。目前,智慧手機行業的市場份額相對集中,整體成相對壟斷競爭狀態,若要應對未來不確定的技術危機,產業鏈的上下游企業均不能獨善其身。典型如上游原器件供應商的產能不能被一兩家下游智慧手機企業完全消耗。同時,下游智慧手機企業對上游供應商的選擇權也是有限。智慧手機廠商上下產業鏈較為複雜,各個環節和相關原器件都有一定的技術門檻,未來的智慧手機企絕對不會再想單打獨鬥做到產業鏈掌控並不現實。因此未來透過上下游廠商企業的交叉持股,在整個產業鏈上形成比較密切的戰略聯盟,是未來智慧手機行業形成戰略聯盟的關鍵和主要手段。
其次,5g時代智慧手機產品品牌價值打造上,應從產業鏈到生態鏈,做到品牌價值延伸。上下游企業的每個價格區間內,各品牌產品的技術引數非常接近,未來,價格競爭日趨激烈。因此,在這種技術層面和操作體驗上的差距不斷縮小趨勢下,由產聯盟形成的技術優勢和品牌溢價帶來的超額利潤才能面對5g時代的變局。
最後,提升手機作為萬物互聯的切入點和生態連結的入口,透過智慧手機的增值服務來提升智慧手機的附加價值。從蘋果此次釋出的新款iPhone已經同其他品牌的產品拉不開價格差距。未來的智慧手機廠商若要持續生存,擴大利潤,不僅要持續加大技術投資,保證自身產品緊跟行業的最新步伐。同時更重要的是依託現有產品打造延伸品牌生態鏈,用智慧手機作為一個切入點,將其他相關配套的智慧穿戴裝置、電子產品及智慧家局等全部捆綁在同一個生態鏈裡,形成自己的品牌物聯網。在這方面,蘋果和小米無疑是目前做的最好的。華為還需要進一步加強生態鏈入口建設。
總之,5G時代下的智慧手機市場發展,又將是新的一場爭霸賽。華為、小米、蘋果、三星等廠商到底誰能在爭霸賽上勝出,我們拭目以待。
-
5 # 浦北天天網
5g時代的到來,對手機更方面也是一個考驗。比如速度快了,但是手機也需要更大容量的電池了;由於下載速度更快,5g手機應該會配備更大的執行空間和儲存空間。所以其實也在推動著智慧手機的發展,提明瞭未來的投資方向!
回覆列表
2019年作為5G元年加上最近華為、小米等手機廠商都正式釋出了5G手機,這都預示這智慧手機行業將面臨又一次變革和市場競爭洗牌,也許以前在4g時代活得好的企業未必在5g時代活得好,在5g這個萬物互聯的時代,對於智慧手機行業未來的發展,我們認為會有如下幾點發展趨勢:
首先,5g時代,智慧手機廠商,為應對技術風險,形成上下游產業聯盟是大趨勢。目前,智慧手機行業的市場份額相對集中,整體成相對壟斷競爭狀態,若要應對未來不確定的技術危機,產業鏈的上下游企業均不能獨善其身。典型如上游原器件供應商的產能不能被一兩家下游智慧手機企業完全消耗。同時,下游智慧手機企業對上游供應商的選擇權也是有限。智慧手機廠商上下產業鏈較為複雜,各個環節和相關原器件都有一定的技術門檻,未來的智慧手機企絕對不會再想單打獨鬥做到產業鏈掌控並不現實。因此未來透過上下游廠商企業的交叉持股,在整個產業鏈上形成比較密切的戰略聯盟,是未來智慧手機行業形成戰略聯盟的關鍵和主要手段。
其次,5g時代智慧手機產品品牌價值打造上,應從產業鏈到生態鏈,做到品牌價值延伸。上下游企業的每個價格區間內,各品牌產品的技術引數非常接近,未來,價格競爭日趨激烈。因此,在這種技術層面和操作體驗上的差距不斷縮小趨勢下,由產聯盟形成的技術優勢和品牌溢價帶來的超額利潤才能面對5g時代的變局。
最後,提升手機作為萬物互聯的切入點和生態連結的入口,透過智慧手機的增值服務來提升智慧手機的附加價值。從蘋果此次釋出的新款iPhone已經同其他品牌的產品拉不開價格差距。未來的智慧手機廠商若要持續生存,擴大利潤,不僅要持續加大技術投資,保證自身產品緊跟行業的最新步伐。同時更重要的是依託現有產品打造延伸品牌生態鏈,用智慧手機作為一個切入點,將其他相關配套的智慧穿戴裝置、電子產品及智慧家局等全部捆綁在同一個生態鏈裡,形成自己的品牌物聯網。在這方面,蘋果和小米無疑是目前做的最好的。華為還需要進一步加強生態鏈入口建設。
總之,5G時代下的智慧手機市場發展,又將是新的一場爭霸賽。華為、小米、蘋果、三星等廠商到底誰能在爭霸賽上勝出,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