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ww王嘉

    愛江山更愛美人 ,李煜 作不了皇帝,卻被後世譽為詞帝。"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如果讓南唐後主李煜作詞人,讓宋徽宗趙佶研究書畫,讓明熹宗朱伷校專職木工雕刻,不但可以人盡其才,很多悲劇也可以避免,歷史自然將改寫,可惜歷史不能重新來過。

    我們多數人都是透過名詞《虞美人》認識其作者南唐後主李煜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的東流。”"小樓昨夜又春風,故國不堪回首明月中″…這些讓人朗朗上口的詞句,千百年來帶給人們無盡的憂傷和哀愁,那股攝人肺腹的淒涼所產生的美感無與倫比。李後主生在帝王之家,身不由己從事自己不擅長的政治,順理成章成了亡國之君,命運對他的捉弄並未到此為止,隨之而來的是他那美麗動人,有才女之稱的妻子小周後,也成了宋太宗趙匡義床上的玩物。

    更過分的趙匡義在和他小周後"愛愛"時競讓畫工在場寫生……對此奇恥大辱李後主雖心如刀割,又無可奈何,也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千古名詞《虞美人》誕生了。李後主在詞裡毫不掩飾自己的情緒和內心的掙扎,也就給自己帶來了殺身之禍,一個亡國之君階下囚是不能有情緒的,趙匡義何等人也?一個連親哥哥都下得了手的人。李後主其實還有另外一種選擇,那就是象漢獻帝,蜀後主一樣麻木不仁,裝瘋賣傻的活著,甚至主動把愛妻獻給宋太宗,但後人讀不到《虞美人》,千古詞帝的稱號將不屬於李煜(我一直覺得《虞美人》定李煜寫的最好的),李煜用自己的生命和男人的熱血完成最後的吶喊,我不由讚歎:壯哉,後主李煜!你雖改變不了天意,卻讓無數後人感受你的痛苦和無奈!鬱悶和悲傷!下面的《相見歡》,讓我們再次感受這位詞帝的風釆: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 2 # 英俊熊

    首先,正史中並未記載李後主是被毒死的,像《南唐書》、《宋史》等史書中只是記載了李煜死的時間,並沒有提及死因。題主所說的的李後主被趙光義用牽機酒毒殺的說法最早來源於一本叫做《默記》的筆記小說,這本小說主要都是些北宋時期的朝野遺聞與民間傳說,既然書中多是些坊間流傳的說法,真實性就很難確定了,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謠言。

    《默記》中記載:“又後主在賜第,因七夕命故妓作樂,聲聞於外,太宗聞之大怒;又傳‘小樓昨夜又東風’及‘一江春水向東流’之句,並坐之,遂被禍雲”。

    照這本小說的說法,趙光義毒殺李煜的理由一是李煜過生日的太過高調,完全沒有一點做階下囚的覺悟,引起了趙光義的反感,關鍵他樂就樂了,也不學學劉禪來個“樂不思蜀”,還一天到晚寫點思念故國的詩句,於是趙光義就對他起了殺心。

    民間還有另一種說法是趙光義看上了李後主的老婆小周後,但是小周後和李後主夫妻情深,就是不從,由於嫉妒心作怪,趙光義就把李後主殺了洩憤。

    北宋初年的大書法家大詩人徐鉉曾為李後主寫過這麼一篇墓誌銘:

    “嗚呼!閱川無舍,景命不融,太平興國三年秋七月八日,遘疾薨於京師裡第,享年四十有二。皇上撫幾興悼,投瓜軫悲,痛生之不逮。俾歿而加飾,特詔輟朝三日,贈太師,追封吳王,命中使蒞葬。凡喪祭所須,皆從官給。及其年冬十月日,葬於河南府某縣某鄉某裡,禮也。”

    其中關於李煜的死因是“遘疾薨於京師裡第”,也就是死於疾病。

  • 3 # 亦有所思

    正史中並沒有相關記載!

    而野史的記載與邏輯不符。一個投降的皇帝而已,胸中無謀,手裡無兵,腰裡無錢,帳中無人,不過是寫幾首歪詞,哪曾入得了一個帝王的法眼。

    根本沒有必要殺他!

    因為留著他的價值更大,可以體現大宋的仁慈,關愛與大度。一個詞人如何能學得來劉禪的隱忍和自汙。有李世民剎兄殺弟逼父還能成為千古一帝在前,一個皇帝豈會連這些心胸氣度都沒有!

    他是勝利者,而且他有編寫史書的唯一資格。

    他有什麼好擔心的,這個李煜不是廢太子,也不是有能力的兄弟,只是一個小國的君主。

    誰見過一個獅子在乎一隻螞蟻的哭泣和哀怨?

    所以,小可認為,野史記載與真相不符,邏輯上就說不過去!一個酸儒文人永遠體會不到一個帝王的想法。

    因此,小可認為。

    要麼,李煜是鬱鬱而終。

    要麼,殺他另有其原。

    而這個另有其因,小可曾經認為是因為宋太宗強幸小周後,這一件事情同樣沒有記載在正史之中,而野史的記載經後人考證又是處處破綻。其實即便野史中的記載沒有破綻,小可細思之後也覺得沒有這種可能。

    強幸小周後就等於要殺掉李煜,這不是必然聯絡,除非他要立小周後為皇后或貴妃。那是皇帝,不是西門慶,哪裡會做出如此弱智的事情?

    而野史中記裁小周後被強幸後大罵趙光義,如果這事是真的,趙光義應當殺掉的人應當是小周後,不殺罵自己的人,反而殺她的前老公,這算什麼道理?而且小周後死得比李煜晚多了。

    有人說趙光義也是文藝界人士,喜歡詩賦,喜歡書法,但是因為李煜比他強,所以殺了他!就像當年楊廣殺薛道衡一樣。

    一個皇帝,會在乎有一個囚犯詞寫得比他好?

    其實,最不希望李煜死的人就是趙光義,因為只要李煜死,世人必將將懷疑的目光放在他的身上,而影響自己的形象,彷彿自己是一個陰狠的君王,連一個階下囚都不放過。

    趙光義或許不在乎名聲,或許不在乎小周後的謾罵,但是他絕對不會無事背鍋!

    所以,李煜之死,應當只有兩種可能。

    一,鬱鬱而終。

    二,下人妄揣聖意,自作主張,殺之!

  • 4 # 蟈蟈的文史原創

    不愛江山愛詩詞這個說法是後人總結李煜生涯的一種說法。自己身為江山之主,哪有一個不愛自己江山的,只是因為在守江山的過程中,盡沒盡力,用沒用心而已。就是因為李煜不具備治國理政的才能,這是導致其滅國的一個原因,最關鍵的原因在於大宋國家的統一,實力一天一天強大,即便南唐再繁榮也抵擋不過一個蒸蒸日上的大宋王朝的,只是時間長短而已。就李煜為何被宋太宗毒死,我想出於以下幾個原因。

    李煜畫像

    1. 宋太祖之時就早已有殺他之心。雖然宋太祖將南唐滅了之後,封李煜為違命侯,表面上是留著李煜的生命,實際上宋朝將其限定在京師就是為了隨時可以對他進行處置。為了展示大宋的寬容,唐太祖沒有動手殺他,但被殺是遲早的事情。

    2. 李煜的不聰明。如果有氣節,那就誓死抗爭大宋超,與南唐共存亡,大不了與南唐一起滅亡,但可惜的是李煜沒有那個氣節,還是為了保命投降了。既然投降了,心裡還不甘,這位詩人皇帝沒什麼事的時候,喝點小酒,暈暈乎乎中看著眼前的大宋,又想起了自己的南唐,於是乎詩情大發,我們熟知的經典詩詞就蹦了出來,小樓昨夜又東風…,做完詩嚎啕大哭,作為大宋拘禁在京城的重點物件,其身邊當然會有監視他的人,這傳到宋太祖、宋太宗的耳裡那就不得了。在李煜來說,是酒後的人生感慨之作,在宋朝統治者來說,這是不甘於被統治的自我宣言,存在不穩定因素,對大宋的長治久安不利,所以處理掉李煜是十分必要的。

    宋太宗畫像

    3. 文化的影響力。即便是現在社會,文化對社會的影響是十分巨大的,他可以引導人們去認知某件事情。李煜作為詩詞皇帝,作詩作詞是他最擅長的,其詩詞一個重要的主題就是對故國的懷念,而且詩詞做的又非常的牛,所以他的詩詞多流傳於民間,一傳十十傳百,大家對其詩詞表達的內容都十分清楚,這就導致人們始終會提出和討論有關南唐的內容,這對大宋的統治十分不利,所以必殺之。

    這就是我的一點見解,如有不妥請批評指正。

  • 5 # 漫話歷史那些事

    題主提到的毒殺,是記載於《默記》中的。我們先來看看宋太祖趙匡胤當初為什麼不殺李煜?

    李煜是在開寶九年(976)正月,被押解到汴京的,當時天下形式比較微妙,宋的北方有遼,太原(北漢)和燕雲十六州都沒有收復,為了籠絡人心,趙匡胤給他和弟侄們封了官職,賜宅於汴京的利仁坊,作為安身立命之所。

    到了宋太宗趙光義稱帝時,一開始為了穩固政權,對李煜施捨了一些小恩小惠,下詔改封他為隴西郡公,而且增加每個月的俸錢,本以為是可以安然度過餘生的李煜,沒有想到,厄運再一次的降臨,宋太宗趙光義,其實是看中了他的妻子小周,並垂涎已久,恃勢將她姦汙。李煜作為亡故之君,階下之囚,又有什麼能力與天子抗衡呢?這種痛苦、悲憤、惶恐,卻又無可奈何情緒一直折磨著李煜。

    時間進入到太平興國三年(978年)七月七日,七夕節,也是李煜的生日,這一天,趙光義派人去李煜那裡探聽訊息,而李煜流露出悔殺忠良的意思,引起趙光義的殺心。當李煜觸景生情,寫出流傳千古的詩句: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闌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此時,趙光義也派人送來了牽機藥,何為牽機藥?人吃下去後,人的頭部會開始抽搐,最後與足部佝僂相接而死。我想這個時候趙光義殺李煜,也許是因為他已經沒有價值了,也許是因為要警告其他幾個亡國之君。

    生於七夕,死於七夕,奈何生於帝王家?不過如果不生於帝王家,也許不會千古詞帝李煜了。

  • 6 # 王西坡

    這個問題,初心文學嘉偉來回答一下。

    南唐後主李煜,後世有人評價他說:做個才人真絕代,可憐薄命為君王。李煜的一生實際上是悲情的一生,末唐早就進入衰敗之境,不能說李煜不愛江山,只不過是李煜做皇帝時,已經沒有能力改變當時的那種頹敗之境。

    講李煜愛詩詞,那是千真萬確的。亡國後,他的詞風以婉約、悲情而著稱。至於為何他歸降大宋後,還被賜毒酒而死,學術界有這樣一種說法。說的是,李煜曾作一闋詞叫《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詞是這樣寫的: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傳聞宋太祖趙匡胤讀罷這闕詞之後,十分不悅。因為詞中寫到: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還有什麼雕欄玉砌、朱顏改等詞句,在趙匡胤看來是對已亡故國的懷念啊。而趙匡胤本身就是個生性多疑的人,不然他也不會在功成名就之後,來個“杯酒釋兵權”了。所以,他在無限的顧忌之下,賜了南唐後主一壺毒酒。

    從此,南唐後主成就了文壇史上的永不朽。一代帝王不以君王之名傳後世,卻以千古詞帝閃耀文壇,不得不看做是段傳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火箭球迷都知道莫雷的精明,為什麼沒有人討論莫雷簽約萊特這手敗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