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力語文課堂

    古人一般有“名、字、號”,不同之處如下:

    1.“名”與“字”

    古人有名有字,名和字都是長輩取的。

    先命名後取字,根據周代禮制規定,孩子出生三個月,由父親給他命名。等到男性二十歲成人時、女性十五歲舉行笄禮時取字,以便他們與同輩交往。

    所以從這裡我們知道,“名”是上輩稱呼晚輩的,而“字”是同輩之間的交往稱呼。

    “名”與“字”之間會有聯絡,也會包含長輩對晚輩的期待,比如蘇軾,字子瞻,“軾”是車把手的意思,而“瞻”則是寓意他能扶著車把手,向前看、向遠看。

    2.“號”

    古人除了名與字外,還有別號別號一般都是自己取的,與名不一定有意義上的聯絡。如陶淵明號五柳先生,就是因為他家門口有五顆柳樹。

    這樣看來,古人的“名、字、號”都還挺有意思。

  • 2 # 內在亦美

    在古代甚至是近代,名字都是分開的,只有在胡適推出白話文以後才開始把名字和名混為一談。在古代都是先命名後取字,因為根據周代禮制規定,孩子在出生三個月時,由父親給他命名。等到男性二十歲成人禮時、女性十五歲舉行笄禮時取字,以便他們與同輩交往。

    所以透過這些我們應該知道,“名”是上輩稱呼晚輩的,而“字”是同輩之間的交往稱呼。

  • 3 # 尼古拉斯憶心

    作為一個人的符號標誌,名字是人與人之間用來區別的稱謂。如今華人的名字大多比較簡單,一般都是由“姓”和“名”兩部分組成,“姓”沿襲祖輩而來,代表著血緣關係;“名”則往往凝聚著長輩的殷切希望。名字一詞在《現代漢語詞典》裡的解釋是:“一個或幾個字,跟姓合在一起,用來代表一個人,區別於別的人。”也就是說,一個人的名字是用來稱呼的。然而,在中國古代,“名”和“字”並不是一回事,二者是分開使用的。古代的“名”,其實是今天我們常說的乳名或小名,古代的“字”,才是今天姓名中的“名”,即現在所謂的學名、大名或大號……

    古人的名字一般由姓、氏、名、字、號五個部分組成,“名”和“字”就像“姓”和“氏”一樣,二者是完全分開使用的。“姓”是代表有公共血緣關係的種族的稱號,可簡稱為“部族號”;而“氏”則是從姓中派生、發展出來的不同支系的稱號,也稱“家族號”。我們祖先最初使用“姓”的目的是為了“別婚姻”、“明世系”、“別種族”;“氏”則是為了“別血統”、“別貴賤”的,古代貴族男子有姓有氏,貴族女子有姓無氏,黎民百姓有名無氏……秦漢以後,姓氏合一,逐漸成為一個詞。同樣,古代的“名”和“字”也不是一回事,正如《辭海》裡關於名字一詞的解釋:“名字本為名和字的合稱。《禮記·檀弓》:‘幼名,冠字’。古代人始生而有名,至二十成人,行冠禮加字,故合稱‘名字’。後來一般指人的姓名或單指名。”在古代,“名”是指一個人在社會上所用的符號,帶有鮮明的個人烙印;“字”大多是名的解釋和補充,“字”與“名”互為表裡,故又稱“表字”。

    名”產生於氏族社會時期,是古人個體意識覺醒以及相互交往增多的必然結果。關於“名”的起源,《說文解字》在對“名”字“從口、從夕”的解釋中已說得相當明確——在上古時期,人們白天交往可以相互看見,因此能透過形體、面貌來相互識別。可是到了晚上,相互之間看不清楚,就只能透過自我報名來相互知曉。所以,最早人們的“名”大多都很簡單直白。如夏商兩代常見的孔甲、祖乙、太戊、雍己、武丁等一些人名,多與天干、時辰有關;春秋時期有些人名如“孔丘”、“黑臀”、“黑肱”等多是以生理特徵命名的;鄭莊公名“寤生”,則是因為他母親生他時難產而得名……

    值得關注的是,古人只有到了成年之後才能取字:男子“至二十成人,行冠禮加字”;“女子十五許嫁,笄禮之稱字”。過去人們稱未婚女子是“待字閨中”,正是因為古代對女子來說,結笄、取“字”和婚配都是成年的標誌。

    古人“直呼其名”被視為“大不敬”

    古人從何時開始有“名”還要再取個“字”?從《禮記·檀弓上》所記來看,應該始於周代。唐代孔穎達在為《禮記·檀弓上》“幼名,冠字”作注時曾說:“生若無名,不可分別,故始三月而加名,故云幼名也。字者,人年二十,有為人父之道,朋友等類不可直呼其名,故冠而加字。”也就是說,當一個人成年之後,由長輩原來所起的和多年來被長輩所稱呼的“名”就不便在公共場合呼來喊去,必須要另取一個供平輩或晚輩可以稱呼的新名,即“字”。

    在中國古代,何時稱“名”?何時稱“字”?《儀禮·士冠禮》的說法是:“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君父之前稱名,他人則稱字也。”

    名”與“字”含義相同或相近,二者相為輔佐,互作解釋,即所謂的“同義互訓”。如孔子的著名弟子、“孔門十哲”之一的宰予,字子我,“予”字在古代的解釋即是同“我”;東漢史學家班固,字孟堅,固和堅都有“堅定不可動搖”的意思;三國時期的諸葛亮,字孔明,“亮”與“明”的字義十分相近;唐代大詩人杜甫,字子美,“甫”即“男子之美稱也”;北宋散文家曾鞏,字子固,“鞏”和“固”的意思也幾乎相同。南宋抗金名將岳飛,字鵬舉,“大鵬展翅”扶搖直上才叫“飛”……

    “名”與“字”含義相左或相反,二者互相對立,各從反面作解,即所謂的“反意相對”。如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韓愈,字退之,“愈”為勝過之意,“退之”則是約束使其“勿勝過”;北宋詞人晏殊,字同叔,“殊”即為不相同,和“同”的意思剛好相反;南宋理學家朱熹,字元晦,“熹”乃明亮之意,而“晦”則是昏暗的意思。

    儘管號起源很早,但直至唐宋時期才開始盛行。歷史上有很多名人的“號”甚至遠遠超過了其“名”,比如清代大畫家、被稱為“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板橋”二字就是他的“號”,他的“名”鄭燮反而遠遠遜於其“號”。

  • 4 # 末書

    不是一回事!

    古人對“姓、氏、名、字”異常講究!“姓”隨母、“氏”從父。今天有變化了、“姓”與“氏”是不用區分的。

    但某些特殊的地方還是用“古稱謂”,比喻說宗祠上都這樣寫“何氏宗祠、葉氏宗祠”,不會說“何姓、葉姓”。古時女人也是“姓”從夫(夫家)、“氏”從父,比喻說“宋葉氏”、“餘楊氏”。

    古人“名”與“字”也非常講究!“名”曰大名、“字”為小名、“號”曰外號!同輩人不可直呼其名,為不尊。長輩可直呼晚輩大名,同輩之間可以直呼其“字”或外號。

    “字”一般是用來解釋“名”的,比喻:劉備字玄德、關羽字雲長、張飛字翼德。劉備稱“關羽、張飛”時、總是“二弟三弟”、要麼稱“雲長、翼德”,從未直呼其名“羽啊、飛啊”!

  • 5 # 秦林居士

    姓是女人生的才有姓,那麼在遠古時代,倉頡造字時,人們只知道自己的媽,不知道爸是誰。為了區別這個部落與另一個部落的人,則開始有了姓,比如,做弓箭的部落全部都是張姓,種李樹的人都姓李,當官的人都姓王,在部落群內部,為了將每個人相區分,給每個人在姓後面加個名,帝王為了攏絡人心,對有戰功的人群姓,因此李,趙,張,王最多。

    隨著社會發展,進步。人們發現了姓名中包含著無限奧秘。單純的名已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又創立了與名相彌補的字,筆名,化名等與名相呼應而用,目的是達到平衡出生時八字的不足,起到很好的作用。

  • 6 # 西安風物

    古代的“名”和“字”並不是一回事,不過二者在意義上有一定的聯絡,大多數的情況下,“字”是“名”的解釋和補充,“字”和“名”互為表裡,相輔相成的,故“字”又稱“表字”。不過有時候“字”與“名”的意義或相同或相反。

    古人的名字一般由姓、氏、名、字、號五個部分組成,“名”和“字”就像“姓”和“氏”一樣,二者是完全分開使用的。“姓”是代表有公共血緣關係的種族的稱號,可簡稱為“部族號”;而“氏”則是從姓中派生、發展出來的不同支系的稱號,也稱“家族號”。

    我們祖先最初使用“姓”的目的是為了“別婚姻”、“明世系”、“別種族”;“氏”則是為了“別血統”、“別貴賤”的,古代貴族男子有姓有氏,貴族女子有姓無氏,黎民百姓有名無氏。

    在以上我的精彩的分享是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我的真實想法與觀點,同時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於分享能夠幫助到大家。

  • 7 # 舊書齋

    這個問題,挺有意思,名字,名字,顧名思義,有名有字。我們在填寫簡歷,或者是錄入身份資訊的時候,都有姓名,姓,源於宗族,氏族,門閥,雖然現在每個人都有姓氏,但在遙遠的古代,貴族和平民最主要的區別在於,有沒有姓氏的問題。尤其在先秦時代這種情況更加明顯。

    在西周開國諸侯裡,四大諸侯國,有三個都是姬姓,一個是姜姓,這些姓氏,都是王公貴族的標誌。但隨著諸侯國增加,明顯感覺到貴族原來越多,而姓氏明顯不夠用了,於是,大量新貴族,選用自己的國家名字當成自己的姓氏。不光是新貴族,還有一些已經覺醒計程車子。比如衛秧,也可以叫他公孫秧,商鞅。這種條件下,一個人好幾個姓,並不少見。

    隨著平民階層的覺醒,姓氏也從貴族專屬,變成了大眾化的東西,也就成了現在的姓氏。

    那麼,姓氏有了,名字又是怎麼回事。我們看三國演義,都會出現姓名和字的分開。比如關羽,姓關名羽字雲長。而現在人,根本沒有字的意識,也沒有人說自己字什麼什麼。

    其實,這個事情還是得追溯到先秦時期。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在當時,人們起名字很隨意,當然也很搞笑。

    打個比方,晉成公的名字,叫黑臀,鄭莊公的名字叫寐生。還有像名將楊大眼,完顏陳和尚。都是比較搞笑的名字。其實在很多情況下,一些不靠譜的父母,會起很多不靠譜的名字,因此,古人的名,基本上類似於乳名,小名。當然隨著文化水平的提高,名也變得更加好聽。而且越來越有意義。

    名說完了,就剩下字了,比如劉備字玄德。其中,備就是劉備的名字。一般用在公共場合和書面以及謙稱。比如如果劉備上表給皇帝或者長輩,必須自稱備。而不能自稱玄德。諸葛亮也是一樣,出師表開篇,就是臣亮言,而不能說臣孔明言。

    也就是說,在公共場合,書面以及嚴肅場合,都要用自己名。那麼在其他場合,一般出於尊重,要尊稱對方的字。所以,很多人的字,都是很好很吉利的文字,也樂於被人稱呼。

    而現在,人們的名和字其實合二為一。幾乎所有人都會給自己起一個好名字。而只有在很嚴肅場合很正規場合,才會說自己全名,一般交流,要是說全名,不是罵人,就是要打架,誰也不會待見。從這個角度也可以看出。名字合二為一,是歷史發展的結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LOL機器人最怕拉到的5個英雄,如果手賤拉過來,基本上就團滅了,你覺得是這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