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下午去開新生家長會,老師提出根據兒童入學焦慮調查,對新入園小班小朋友實施階梯式入園,第一天家長陪伴半日,第一週中午吃過飯後就可以接孩子回去,第二週3:30接孩子回去,對於這種,大家怎麼看?有學校也這樣做嗎?
7
回覆列表
  • 1 # 劉小妞熙熙

    孩子要上幼兒園了,家長們就會有太多的問題要問,孩子適不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有沒有吃飽,有沒有受委屈,有沒有交到新的小夥伴,和大家和不和的來等等。這些都是所有家長就注意也是最關心的問題,那麼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個問題。一、問題的提出 九月對於一般的人來說只是一個平凡的日子,而對於要入園的寶寶們來說可就非同一般了,他們要離開自己最親愛的爸爸、媽媽,離開自己從小到大所熟悉的環境,到幼兒園這個大家庭。這對寶寶、家長和幼兒園來說都是充滿挑戰性的。寶寶開始向社會邁出了第一步,我們大人有必要也有這個義務幫助孩子們走好這一步。孩子入園所表現出的種種不適應,主要是他們對環境的不熟悉而產生的不安全感。而安全感對健全人格的發展意義很大,所以減少兒童入園時的緊張情緒是很重要的,減少緊張情緒可以增加孩子的安全感,而不是恐懼感。根據弗洛伊德的早期經驗理論,成人的發展取決於他們的早期經驗,幼兒入園即是早期經驗中的關鍵一環。所以,儘快地幫助幼兒適應新環境,是每個老師和家長義不容辭的責任。二、問題解決的嘗試階梯式入園——幼兒園的工作在我們的幼兒園今年開展的階梯式入園的嘗試,目的就是為了減輕幼兒入園時膽怯、緊張、和父母分離焦慮的情緒。我們具體的措施是這樣的:(一)入園後每天與家長的保持及時溝通,讓家長知道孩子一天在園的表現。 孩子入園後的一個月家長是最擔心的,老師有必要也有義務每天及時的向家長反饋孩子在園的一天情況。我們考慮到家長在孩子剛入園的這幾天主要是情緒、進餐、午睡等生活方面的問題關心的比較多,因此,在家園聯絡欄裡每天張貼每位孩子在幼兒園的一天表現情況,並對每位家長在口頭上都做細緻的交流,針對孩子的情況給予一定的建議。我們家長也很關注我們的家園聯絡欄,有一次在下班後,我由於有事晚了些回去,看見惠惠的爸爸匆匆忙忙地來到幼兒園,站在我們班的家園欄前面仔細的看著,原來今天是惠惠外公來接的,我們跟惠惠的外公也交流過惠惠今天在園的情況,他爸爸還是特地跑到幼兒園再看一看惠惠的表現。可以看得出讓家長每天及時的瞭解孩子一天在園的表現是很有必要的。(二)每兩個月向社群開放並組織親子活動每次親子活動時,我們老師都會精心為社群的孩子準備了很多玩的東西並準備能體現家長和孩子互動的親子游戲。在孩子入園前,家長可充分利用幼兒園向社群開放親子活動遊戲時間,讓孩子在入園之前對幼兒園的環境有初步的感知經驗,並透過玩幼兒園的各種遊玩設施和遊戲,讓孩子知道幼兒園是個很好玩的地方、是孩子的遊戲、學習的樂園。(三)重視開學前的家訪在開學之前,我和班裡的搭班老師對每位幼兒進行了詳細、有的家訪。在家訪的時候為了做到有效性,我們打電話進行預約,要求孩子也在家裡,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孩子在父母的陪同下,在自己熟悉的生活環境中認識了自己的老師。孩子在這種氛圍中認識老師的情緒體驗是愉快的,對入園是有幫助的。另外,老師和家長要進行有效的交流,對孩子的生活習慣、自立能力、興趣愛好都要做到心中有數,並詳細的記錄下來。另外,在家訪的時候老師也要了解家長的教育觀念,向家長宣傳幼兒園的教育理念,爭取在孩子入園時在家長工作方面能得到家長的積極配合。(四)入園前組織班級親子游戲在開學的前幾天,老師邀請家長和孩子一起來幼兒園參加親子游戲。孩子在家長的陪同下透過遊戲的方式認識了自己班裡的小朋友,並且在遊戲中進一步熟悉了自己的老師,這對幼兒入園的時候很有幫助,因為孩子對幼兒園生活的同伴都已初步認識了,能有效地的減少對幼兒園環境的陌生感。在親子游戲時,我們發現每個孩子的情緒都很高興,能主動的和其他的孩子玩在一起,一點都不顯的怕生,有自己的父母在身邊,孩子是在愉快的環境中認識了自己的同伴。(五)入園前幼兒園環境的佈置在迎接新生入園之前,一般幼兒園對活動室都會進行環境佈置。不過在我們階梯式入園的環境佈置中有一個不同往常的地方就是要創設一個親密區,教師在家訪的時候讓孩子自己挑一樣喜歡的玩具和一張和媽媽親密的照片先讓老師帶到幼兒園,教師在這些孩子的寶貝放在親密區裡,把孩子和媽媽親密的照片佈置在主題牆上。當孩子第一次走進自己的班的活動時,就可以看見自己心愛的玩具和自己跟媽媽親密的照片,可以減少孩子的幼兒園環境的陌生感,增添孩子對環境的親密感。當孩子情緒不穩定想家人了,老師可以請孩子到親密區抱抱、玩玩自己喜歡的玩具。我們班孜孜小朋友的爸爸是屬虎的,每次她想家人了,她就去抱抱那隻她從家裡帶來的小老虎。記得我們在家訪的時候這隻老虎就是她自己選的,當時她高興的把老虎交給老師時說:“老師,我在幼兒園想爸爸了,我抱抱它就不哭了”。現在孜孜也做到了這一點。離開爸爸、媽媽孩子肯定會想念他們,親密區的創設就是給孩子一個情感依託的港灣。(六)入園後細緻地觀察,針對性地對孩子給予引導 在孩子入園之後我們教師對孩子的獨立性和社會性進行了摸底,獨立性的調查是小班孩子的自理能力都比較弱,在生活活動中我們可以根據每個孩子的不同情況給予幫助和培養。而社會性的調查是根據孩子入園情緒方面可能會出現的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而制定的,為的是讓每個孩子的情感能夠受到我們老師最大限度的滿足。(具體的調查表附後)階梯式入園——家長的工作在家幼銜接的工作中,家長的工作是很重要的。孩子在入園的時候對家長特別的依戀,孩子在幼兒園所表現出情緒上的不穩定,主要孩子與家長分離焦慮的情緒,導致幼兒產生不安全感。因此家長的工作很重要:(一)為孩子的入園做好自理能力上的準備 一轉眼孩子就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了,在家長的眼裡孩子都還感覺是剛剛脫離自己的環抱,有的還沒脫離父母的環抱呢。讓孩子做事情似乎感覺還早,但孩子入園了家長培養孩子獨立進餐、小便能自理等自理能力的培養還是必要的。我們班的欣怡年齡是最小的,家長也特別的關愛,在剛來幼兒園的時候家人是每天都要特地交代,在欣怡入廁的時候老師要幫她脫褲子、穿褲子,為了使家長放心我們按照家長的要求對欣怡特別的照顧,在欣怡上幼兒園情緒都穩定了時候,我們找家長進行了一次談話,讓家長知道讓自己的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最孩子以後獨立性、自主性的發展都有好處,欣怡的媽媽聽後也很認同我們老師的看法,過了一個雙休日,我們驚奇的發現欣怡入廁能自己穿脫褲子了,不再要老師幫了。有一次起床的時候,欣怡拿了件自己的小背心,邊穿邊對老師說:“媽媽說我長高了、長大了,我會自己穿衣服了”。卻把腦袋一個勁的往袖口的洞洞裡鑽,看她那認真的模樣真是可愛極了。不過我們也看出了家長對老師工作上的配合,心裡還真是挺感動的。(二)為孩子的入園積極做好心理上的準備孩子上幼兒園,家長最擔心的還是孩子入園情緒反應,很擔心孩子的哭鬧。因此,家長在入園時,要經常帶孩子參加幼兒園的一些親子活動,讓孩子熟悉幼兒園。並在家中和孩子談論有關幼兒園有趣的事情,讓孩子嚮往上幼兒園,而不是一個讓孩子感覺幼兒園是一個受管教的地方。讓孩子感覺到幼兒園每天老師都會帶他們做遊戲,有和他一樣可愛的同伴和他一起玩,激發孩子上幼兒園的願望。(三)為孩子的入園做好身理上的準備孩子上幼兒園了,由於環境的改變、分離的焦慮、交叉感染機會的增多等等因素,孩子在上幼兒園的第一個學期生病機率會高的多。因此,家長在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要為孩子積極做好身理上的準備。平時要多加強孩子的戶外活動時間,在飲食上也要調整好,加強孩子的免疫力。在飲食和午睡的時間上也儘量和幼兒園的飲食、午睡時間一致。我們班有個孩子叫蕾蕾,平時在家午睡的時間都在下午3:00,上了幼兒園之後,每天午睡的時候老師旁邊哄她也沒辦法入睡,孩子起床了,她又想睡了。由於孩子有午睡的習慣,但又和幼兒園的不一致,孩子加上剛入園生病了,奶奶是心疼死了,最好只好在孩子午飯後奶奶每天來接回家午睡,再慢慢的調整午睡的時間。(四)入園後要和老師積極的溝通 孩子入園後和老師積極的瞭解孩子每天在幼兒園的表現是很有必要,家園就可以根據孩子的情況針對性的做出調整,使孩子感覺到入園不是爸爸、媽媽不要他們了,而是讓寶寶學本領去的。 三、階梯式入園的啟示在階梯式入園的嘗試中,有一點非常的重要,那就是老師至始至終都要有飽滿的精神、愉快的情緒,每天以快樂的微笑來面對家長和孩子。在孩子入園的這段時間,可以說是孩子、家長、老師三方的磨合時間。我們要積極取得家長對我們的信任,還要儘快的和孩子建立好親近感。階梯式入園的工作能很好的體現這一點,在孩子將要入園和入園都的各種活動中,家長能瞭解到我們老師為孩子的順利入園做了很多的工作,並在活動了瞭解了我們老師及幼兒園的教育理念,孩子在各種入園的活動中不再是害怕和擔心,更多的是愉快的情緒體驗,當然,不是說階梯式入園的開展孩子在入園的時候就不哭不鬧了,但相對以往老師只是簡單的家訪後讓孩子直接入園的做法我們感覺要好的多。這從孩子在幼兒園對我們老師所表現出的親近感及家長對我們教師工作上的支援就可以明顯的感受到階梯式入園的好處。希望我們階梯式的入園工作能給幼教同行在幼兒入園的工作上能帶來一些啟示。讓我們把“家幼銜接”工作做的更好,讓孩子們能夠在入園的時候心裡不要太害怕,多多增添孩子的安全感,儘量讓孩子有個積極的情緒體驗!

  • 2 # 肖一坨

    這個看孩子的狀態,在1-5歲這個年齡階段,孩子的安全依戀沒有形成,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喜歡“粘著”媽媽。從七八個月開始,很多孩子喜歡用哭聲“拴住”媽媽,所以一但讀書了,那就意味著會和媽媽分離一段時間,學校還是考慮的比較周到,這種階梯式入學對於寶Bora說可以緩解寶寶的分離焦慮,讓寶寶的過度一段時間,她也就接受幼兒園,接受去讀書了,而且寶寶第一次去讀書,集體生活,對於一些體質比較差的寶寶,那就會有一定程度的生病,所以這種階梯式入學也可以過度寶寶適應集體生活!

  • 3 # 依姐掌櫃

    家裡的幼兒園是這樣的模式,但時間比較短,一般是在開學前三天。因為老師也害怕孩子的分離焦慮症太過嚴重,提早讓孩子短時間的適應周邊的環境,讓其建立安全感,也是提倡的。

    孩子在平日裡接觸較多的都是爸爸媽媽,突然間來到陌生的環境的,會出現不敢說話,不知道該誰的局面。特別是一旦出現尿褲子或是搶奪玩具的時候,會更加不知所措。

    在幫孩子選擇學校或入學之前,可以找周圍的家長或是老師瞭解好校園情況。這樣才不致於在通知下來之後手忙腳亂。而重要的是孩子也喜歡這樣的模式,會對上幼兒園有一定的認識,對未來的求學路上充滿想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lpl夏季賽uzi用e擋掉鱷魚的暈一波0換5,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