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鳶飛九天2018
-
2 # 葉爾羌
馬佔鰲是河州(今甘肅省臨夏是)虎夫耶門宦的阿訇。他很聰明,在勝利的時候向左宗棠投降,然後追隨左,鎮壓其他回民軍,進軍新疆,維護新疆完整做過貢獻。其子馬安良是民國陸軍中將。馬佔鰲手下的馬千齡等人其後人有馬麒,馬麟,馬福祥等。這些人的子輩們就是馬步芳,馬步青,馬鴻賓,馬鴻逵的西北四馬。馬佔鰲是西北四馬割據西北甘肅,青海,寧夏的回族軍閥們的鼻祖。可惜的是馬安良後人不成器,反倒部下們成了一方軍閥。具體參考《西北四馬》,《我所知道的馬步芳家族》《我所知道的馬鴻逵家族》《馬鴻逵傳》《中國伊斯蘭教門宦制度史略》等書。
-
3 # 秦右史
馬佔鰲是民國時期西北馬家軍的祖師爺,兒子馬安良也屢次被朝廷重用,成就了馬家的輝煌歷史,左右地方,控制西北政局,幾乎是土皇帝。民國時期有西北四馬:馬步芳、馬步青、馬鴻賓、馬鴻逵。他們的祖父輩,都是馬佔鰲的部下。馬佔鰲生於甘肅河州,在他32歲的時候,也就是清同治元年(1862年),自封都招討,率兵反清,勢力縱橫隴右,與太平天國和捻軍運動遙相呼應,開啟了經略西北的歷史程序,成為重要的頭目。
過了11年,在清廷恩威並施,剿撫並重的政策下,馬佔鰲投降左宗棠,擔任馬隊三旗督帶,協助左宗棠西征和安撫地方秩序,故而被稱為:能明大義,才堪選用。據有人回憶:
表兄馬佔鰲有謀略,善言辭,教門中有地位;表弟馬海晏有武藝,作戰勇猛,有社會威望,表兄弟二人可以說是一對“黃金搭檔”。西北平定之後,馬佔鰲部納入甘軍提督董福祥所屬,正式從一個反清軍首領成了效忠清王朝的邊防重臣。馬佔鰲也因累建功勳,官至提督銜總兵,賜號“勒爾津巴圖魯”,朝廷在他死後誥授為“建威將軍”。馬佔鰲的部下馬海晏、馬千齡等人,也開始在朝廷名義下經營河州鎮馬隊,分左、中、右三旗,馬佔鰲任三旗督帶兼中旗旗官,馬海晏、馬千齡分別任左右旗官。
在這過程中,建構起“甘、河、回、馬”招兵原則,家族式傳承,採取父死子繼,兄終弟及的模式,最終形成了馬家軍。1886年,馬佔鰲在甘肅去世,兒子馬安良正式接任父親職務,並逐步獨立於甘軍而存在。1900年,馬安良在抗擊八國聯軍、進攻使館和護駕西行過程中,又完善了家族軍和地方軍閥的基礎,這就是西北諸馬軍團的來源之一。
-
4 # 昭武觀史
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筆者認為他是一個有智慧有遠見的人。
本文不涉及、不評價同治年間的戰爭,所以請噴子繞道,只從幾件小事評價一下馬佔鰲的為人。
長話短說,馬佔鰲之所以能成為河州回軍的首領,和他的宗教背景有著很大關係,當地人大多都稱呼馬佔鰲為莫尼溝阿訇,河州回族起事後,推選馬佔鰲為首領,但是馬佔鰲起初並不情願擔任首領,他只想安安靜靜地做一個普通的伊瑪目,但是那個時代的河州,何處是寧靜之地?
在馬佔鰲擔任首領之後,曾多次制止回軍搶奪和屠殺當地漢人,因此引起了其他頭目的不滿,馬佔鰲也曾多次撂挑子不幹,但是每次都會被民眾勸回,因為當時的人們心裡都清楚,這些回軍頭目之中,只有馬佔鰲一人有遠見有智慧。
在戰爭末期,左宮保率軍攻打河州,馬佔鰲指揮士兵趁夜在清軍營地上築起冰塔,四周佈滿伏兵,結果清軍吃了大虧,全線潰退三十餘里,從此可以看出馬佔鰲的指揮才能還是不錯的。
太子寺之戰結束後,許多回軍頭目主張乘勝追擊,傾巢出動追殺左宮保,可是馬佔鰲卻認為應該趁勝乞降,因為馬佔鰲已經意識到了,憑藉河州一地,根本無法和清軍打持久戰,當其他頭目指責馬佔鰲懦弱的時候,馬佔鰲只說了一句話:“清軍會源源不斷的趕來,如果你們誰能用泥封住函谷關,讓清軍不進入西北,我就接著帶你們打。”
馬佔鰲說完之後,其他頭目也都啞口無言,後來馬佔鰲向左宮保投降,倆人徹夜長談,左宮保非常欣賞馬佔鰲的智慧,想給馬佔鰲安排一個職位,可是馬佔鰲最後還是拒絕了,他回到了家鄉,繼續當他的伊瑪目。
可是事情還沒有完,馬佔鰲的兒子馬安良後來加入了清軍,民國時期的青馬和寧馬的頭目起初都是跟著馬安良混的,馬安良去世後,這些人才開始飛黃騰達。
-
5 # 孤客生
在民國時期,西北大地中所出現最出名的人應該非馬步芳、馬鴻逵、馬鴻賓這三大西北軍閥莫屬,如果說到他們三人,很多人可能都有著一定的瞭解,但是如果要說到他們之前的馬佔鰲,可能很多人就會變得非常陌生起來。
馬佔鰲等人參與西北叛亂接下來我們就簡單地介紹一下馬佔鰲這個人,馬佔鰲是清朝晚年甘肅河州人氏,而甘肅的河州就是我們現如今所說的甘肅臨夏。
馬佔鰲這個人在當地是有著一定威望以及權勢的,所以後來洶湧的回亂在西北大地中席捲的時候,他才得以憑藉著自己的威望成為了西北迴亂中的一號重要人物、成為了混亂中的一面領軍旗幟。
在馬佔鰲參與回亂的時候,他所率領的部隊中一共有三號重要人物,其中的首領、最重要的人物就是馬佔鰲本人。
而除了馬佔鰲之外,其他的兩號重要人物分別是馬海晏和馬千齡二人。
其中馬海晏是後來青海王馬步芳的祖父,而馬千齡則是後來的寧夏王馬鴻逵、甘肅王馬鴻賓的祖父。
選擇向左宗棠妥協的馬佔鰲在西北的回亂達到了讓清朝都無法小覷的規模之後,左宗棠當即率領著他強大的軍隊來到了西北清剿叛亂。
雖然回亂的規模非常龐大,但終究只是一群烏合之眾,在左宗棠的大軍來臨之後,他們很快遭遇到了許多的敗勢。
左宗棠當時鎮壓叛亂主要採取的方法是先打後收,就是打算在打出了一番勝仗後,最後再對其中的重要人物進行招安。
在和左宗棠的初次交鋒中,馬佔鰲手下的部隊取得了很驕人的戰績,但是馬佔鰲卻並沒有因為此事而驕橫自大起來。
他是深深知道著左宗棠大軍強悍的,所以他並沒有選擇在死路上走到底,而是在取得了一番勝仗後選擇了向左宗棠妥協、選擇了向左宗棠請降。
參與平叛後官拜從一品的馬佔鰲而且相比於其他人有所保留的請降,馬佔鰲的請降是非常有誠意的。
馬佔鰲當時把自己手下僅有的4000多匹馬以及1萬多支槍矛都雙手奉獻給了左宗棠。
而他在前去求見左宗棠的時候,他是在自己身上套著一條鐵鏈表明自己認錯態度的,當時他的身邊也帶足了他的重要親屬,以表明自己沒有二心。
他的誠意打動了左宗棠,也使得左宗棠對他產生了好感。
所以左宗棠就接受了他的請降、對他進行了收編,然後開始借用他的力量展開了他的平叛活動。
在回亂所造成的影響徹底被平息下來後,馬佔鰲和馬海晏、馬千齡成為了此次動亂中的最大受益者。
他們在左宗棠的保薦下,很快就被慈禧太后得知了他們在此次平叛中的功勞,所以後來慈禧給他們都授予了非常重要的官職。
其中馬佔鰲在後來被慈禧授予了總兵的官職,相當於一個地方的軍區司令,同時被授予了提督的加銜,是清朝從一品的官員。
馬佔鰲的後代之所以不如馬步芳等人的原因正是因為憑藉著這件事情,他們三人在清朝官方的支援下,很快就在西北發展出了最為深厚的實力。
在馬佔鰲死後,他的後代成為了西北最重要的人物,原本他的後代是應當成為民國西北主導者的。
不過因為他後代受到北洋政府忌憚和打壓的原因,所以他的後代很快變得一蹶不振起來,然後在歷史中失去了他們的影響力。
馬步芳、馬鴻逵、馬鴻賓等三人之所以最後能成為主導西北三省大權的重要人物,就是因為馬佔鰲的後代在民國早期就因為受到打壓而中途隕落了,要不然憑藉著馬佔鰲以及他後代的影響力,到時候鹿死誰手就說不一定了。所以說這就是歷史中的馬佔鰲,一個在清末西北歷史中非常重要的人物,從很多方面來說,他都可以算得上是西北軍閥的始祖、西北馬家軍的創始人。 -
6 # 蘭州王校長
他肯定是一個特別特別聰明的人,勝利了再投降。沒有失去自己的尊嚴。他的後人都是以後統治西北的人物,是由此奠定的基礎。左宗棠以夷制夷用的人都是馬家軍的人。所以,牟尼溝阿訇是一個有影響力的人物。佩服佩服!
-
7 # 劈荊斬棘創奇蹟
馬佔熬從起來反清到成大清鷹犬,為了邀功屠殺了許多回民起義軍。開始交頭數量太多就按每2個耳朵算一人開始交耳朵。這樣的殺人如麻的人也稱得上是“阿訇”?
-
8 # 尷尬6858
當然能夠成為一員猛將,也是需要一些真本領的,所以個人認為,馬佔鰲應該是一個有勇有謀的好將軍,最後死於清光緒十二年,誥授“建威將軍”!
回覆列表
民國期間,諸侯割據,軍閥混戰,軍閥們依仗軍隊,佔據大大小小的地盤,成了割據一方“土皇帝”,作威作福。在西北,最著名的就是馬家軍了。西北馬家軍佔據了西北諸省,成為了民國期間舉足輕重的軍閥力量。西北諸馬中,尤以青海馬步芳、寧夏馬鴻逵、甘肅馬鴻賓三人的地盤和實力最為強大。而西北馬家軍,都起源於馬佔鰲的軍隊。
西北馬家軍在軍閥中,最顯著的特點就是都是出身回族,均信仰伊斯蘭教。馬家軍的起源馬佔鰲也是如此。馬佔鰲,字魁峰,1830年生於甘肅臨夏,馬佔鰲自幼聰穎,成為伊斯蘭教的阿訇後,也廣受當地回族人愛戴。
清末同治年間,陝西、甘肅等地爆發了規模龐大的回亂,馬佔鰲也舉兵反叛,成為回亂隊伍中的一支,並佔據了河州地區。而在馬佔鰲的隊伍裡,青海馬步芳的爺爺馬海宴和佔據甘肅馬鴻賓、寧夏馬鴻逵堂兄弟的爺爺馬千齡,都在其隊伍裡擔任將領。
馬佔鰲多次率部擊敗清軍,併成為回亂中舉足輕重的力量。陝甘回亂對西北地區造成了極大的災難,忍無可忍的清廷將清朝中興四大名臣之一的左宗棠派去平叛。
馬佔鰲深知他的力量與左宗棠代表的清廷實力相差懸殊,為儲存實力,也為了是佔據的河中地區少受戰亂,在擊敗清軍後,馬佔鰲乘勝求和,投降了左宗棠。左宗棠將馬佔鰲所部精簡整編,並仍由馬佔鰲統領。在左宗棠的麾下,馬佔鰲多次參與平定叛亂,並屢立戰功,最終積功至提督銜總兵。
1886年,馬佔鰲因病去世。馬佔鰲在清末時期,在眾多叱吒風雲的名人中並不算顯眼。但是顯然,馬佔鰲是一個很有才華的聰明人。面對陝甘回亂,馬佔鰲利用自己的宗教身份,迅速崛起,成為了回亂中舉足輕重的一支力量。
當面對實力強大的清軍圍剿,他又能夠審時度勢,趨利避害,果斷投降。馬佔鰲“識時務”的舉措,不但保全了家族,同時也使自己及家族的勢力不斷擴充,為最終西北馬家軍的崛起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