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愛科學的工程師

    東方紅一號至今依然沒有墜入大氣層的原因在其軌道的設計。

    衛星軌道

    人造衛星在太空中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圍繞地球做週期運動,執行軌道就是以地球為其中一個焦點的橢圓軌道。這個橢圓軌道可以使用幾個軌道根數(也可叫引數)描述,包括軌道傾角、高度、升交點赤經、近地點、遠地點、偏心率等。

    東方紅一號的執行軌道是近地點441千米、遠地點2368千米、傾角68.44度的橢圓軌道。如果從軌道平面俯視(平行軌道面俯視)和衛星上方俯視(沿軌道面俯視),可以看到下面的軌跡圖。

    大氣層(atmosphere),是氣象學專業術語,是因重力關係而圍繞著地球的一層混合氣體,是地球最外部的氣體圈層,包圍著海洋和陸地,大氣層的厚度大約在1000千米以上,但沒有明顯的界限。

    根據大氣層的高度不同,大氣層可以分為對流層、平流層、臭氧層、中間層、熱層和散逸層,再上面就是星際空間了。對流層集中了約75%的大氣質量和90%以上的水汽質量,對流層厚度在15km左右。電離層是是地球大氣的一個電離區域,60公里以上的整個地球大氣層都處於部分電離或完全電離的狀態,主要部分在80公里以下。高度400千米以上的大氣已極其稀薄,基本就是真空狀態了。

    東方紅一號衛星被火箭送入軌道的時候,有一個合適的速度v,使其圍繞地球運轉產生的離心力 f 剛好能夠抵消地球引力F,這樣才能保證其在設計軌道上運轉。

    正是這樣的軌道設計使得東方紅一號衛星不需要外力對其進行速度調整就可以圍繞地球運轉。

  • 2 # 紹明6481

    東方紅衛星是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也是世界上第一發射最重的衛星,蘇聯第一發射才幾十公斤,東方紅重量為173公斤。離地球平均距離一千公里,屬於低軌道衛星。繞地球一圈是93分鐘,也是屬於低速度衛星,不超每秒10千米。是第一宇宙速度。因此,衛星的壽命是很短的,這於質量好壞無關,與軌道與速度有關。所以說我們的網友們,千萬不要去炒作衛星還在繼續飛行。我也聽專家們說的,全世界所有國家向太空發射過幾千個衛星,現在還在執行不過千個,脫離地球軌道的速度,起碼有16千米秒,所以說中國第一衛星在不在天空是個迷。不能下止結論,會被外中國人恥笑的。

  • 3 # 天授大業-告成

    中國東方紅一號衛星於1970-4-24發射升空,衛星重173公斤,軌道近地點439公里,遠地點2036公里,是個橢圓形軌道。一般來說,地球大氣層,高度越高,空氣越稀薄。在太空執行的人造衛星在執行中會和地球大氣摩擦,軌道高度逐漸降低,最終落入較為稠密的大氣中燒燬。從上面兩個要素可以得出結論:衛星軌道越低,在太空執行的時間越短。衛星軌道越高,在太空執行時間越長。/////東方紅一號衛星發射後48年仍在太空執行的原因是執行軌道高度高,高層大氣稀薄,受到空氣的阻力小,在太空執行時間長。在今後百年內,東方紅一號衛星將繼續在太空執行,讓炎黃子孫看到或找到它,懷念它。

  • 4 # 紅杉林

    東方紅一號是中國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代表了當時中國最先進的空間技術和科學水平。

    我們都知道,空間軌道的資源也是非常有限和珍貴的,廢棄的人造裝置在空間軌道上佔用資源是一種極大的浪費,而且對軌道上執行的其他的人造裝置,和空間發射、空間活動也是一種風險。

    那麼為什麼不讓東方紅一號自行墜毀了呢?主要還是因為當時我們國家的技術水平未達到現在的程度。衛星和空間設施達到設計壽命以及完成空間任務之後,並沒有遙或設定程式自動墜入大氣層。我個人感覺一是當時中國技術方面達不到,另外一方面就是人的意識也沒有想到空間再利用這一層。衛星好不容易放上去,政治意義達到了,也就沒想著在讓他回來。

  • 5 # 刁博

    把衛星發射到更高的高空,衛星受到的空氣阻力就會小很多,可以在天上飛很多年。軌道半徑三萬六千多千米的地球同步衛星,即使過上億年也不用擔心墜到地球上。但是此時又面臨另一個問題,送到更高的高度,需要更大推力的火箭。

    中國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衛星,它的軌道近地點離地400多千米,遠地點離地2000多千米,比之前其他國家發射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的飛行高度都要高。這就決定了它能夠在太空飛行較長的時間,日本同年發射的衛星已經墜落了。

    東方紅一號衛星的近地點離地400餘千米,在這樣的高度空氣阻力的影響也是不可忽略的。東方紅一號衛星的最終歸宿也是墜落大氣層燃燒掉。

  • 6 # 寶樹白石

    任何一個星球在太空裡面都有一個速度,而這個速度的快慢決定這個星球的離心力和地球的引力絕對等於零。

    比如月亮就是天然的絕對精確的速度。

    我們的東方紅一號衛星也是這樣,技術精度高。

    只要是這樣的精確度,衛星就永遠在自己的軌道上執行,而不會偏離軌道落下來。

    質量的計算和速度的快慢計算決定了這顆衛星不用調整軌道而始終保持著這個速度。

    如果質量和速度沒有那麼高的精準度,那麼衛星就會越來越接近地球而墜落。

    東方紅一號衛星今天還在執行證明了我們國家那時候的工作人員,工作認真,和敬業精神,一絲不苟,那時候沒有計算機,完全是手工計算。

  • 7 # 使用者57774801306

    東方紅一號,是中國於1969年成功發射的首顆人造衛星,衛星設計使用壽命為20天,實際工作了28天,奇蹟般地在太空近地軌道流浪了半個世紀。想當年衛星傳來清脆銳耳的《東方紅》音樂笛聲,至今彷彿還回蕩在耳邊。時間已經過去了49年,為什麼東方紅一號衛星至今仍然沒有墜入大氣層?說明衛星的質量很過關,星體外層處理的好,沒有受到長時間的太空腐蝕;重力也適中,如果偏離了地球的引力,也有可能脫離地球軌道,逃逸消失在宇宙深空,或者是墜入大氣層燒燬。至於東方紅一號未來的去向,短時間內不會消失,如果有能力回收,留著當國寶做個紀念,倒是不錯的選擇。

  • 8 # 霹靂火76228767

    當然你要是多學一點物理就會知道,即便是磚頭,有那個速度,那個飛行角度,一樣可以不墜落下來。外太空接近真空,阻力極小,可以忽略。這樣沒有反作用的情況下,速度不會減慢,那麼只要還夠第一宇宙速度,就可以一直在那裡玩耍。太空垃圾也是這麼來的。

    當然你知道這些了,也不要亂扔磚頭,萬一扔出去,達到9.8km/s的話,那就多了一塊太空垃圾了。好像你勁也沒有這麼大,我操心了。可是,即便是砸到花花草草也是不好的啊,還是不要扔磚頭了。

  • 9 # 毒聚一方

    他在幾乎完美的一個軌道!!!每週期幾乎只有及其微弱的偏移。。。當然了偏離軌道也還是有的,經過計算他會在200多年後墜入地球!所以說衛星軌道是很寶貴的,特別是那些理論上的完美軌道更是鳳毛麟角因為遵循誰發射誰得到佔有權的國際規定,大力加速航天事業就非常重要!

  • 10 # 賽先生科普

    所有在相當長的未來,東方紅還會不斷的繞著地球運動。

    期待您的點評以及忽然關注哦!

  • 11 # 科技之重

    在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1號,被長征1號運載火箭搭載著升到了太空中。

    在1970年5月14日,由於電池電量耗盡,而停止工作。也就是說,東方紅1號衛星在軌執行28天后,才停止工作。

    停留在遠地點2075千米,近地點430千米的軌道上。在理想環境下,也就是東方紅1號衛星所在的高度沒有一點空氣阻力,其僅受離心力和重力的影響。東方紅1號,將永遠當然停留在次軌道上。

    但實際是,在外太空衛星也好,空間站也罷,都會受到微弱空氣阻力的影響。隨著時間的推移,衛星的速度會越來越小,最終小於繞地球執行的速度,也會掉下來的,只不過這個時間非常長。

    一般來說,人造地球衛星在壽命到期後是不會進入大氣層被燒燬的,因為它沒有動力,也就是無法受控墜落於大氣層。只會受到空氣的阻力的影響,而在速度減到足夠小後,墜毀在大氣層。

    現如今,在地球外太空中有著7000多顆衛星,其中一半是已經被報廢的。這些報廢的衛星,也一直在軌道上執行著,並沒有在墜落的過程中,與大氣層的摩擦而燒燬。這些報廢的衛星,在太空中隨時都是一個潛在的風險。只是截止目前為止,拿這些報廢的衛星也沒有辦法。

    發射航天器將這些報廢衛星迴收吧,花費的代價太高了,划不來。不回收吧,在太空一直都是個風險。所以說,太空3500多顆報廢的衛星,還一直停留在太空中。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衛星最終也會在與大氣層的摩擦中燒燬殆盡,或者僅剩一點會墜落到地球上。

    與人造地球衛星不同的是,空間站在壽命到期之後,是一定要受控墜毀在大洋中的。相對於人造地球衛星來說,空間站的體積實在是太大了。

    同時受到大氣層的阻力也比較大,執行速度也會越來越慢,當速度低於繞地球飛行的速度時,就會降低飛行高度。如果說,不給空間站加速。那麼,空間站將越來越低,直至墜毀。

    所以說,要在一定的時間內給空間站加速,讓它重新回到軌道上去。假如說,不給空間站加速,那麼總有一天,它將會墜落在地球上。如果說,不能受控墜毀在預定的地方,一旦墜毀在人口密集的地方,那危害可是非常大的。

    所以說,在空間站壽命到期之後,就會讓其受控墜毀在預定海域的,一般都選擇在太平洋。在空間站降落的過程中,會與大氣層摩擦之後燒燬,墜落在太平洋時,也沒剩多少了。

    所以說,空間站和衛星的最終歸宿是不同的。

    而從東方紅1號衛星的圖片來看,其表面並沒有被設計可用於動力噴射的噴口。所以說,東方紅1號是依靠在長征1號運載火箭的釋放後,獲得的速度,才在軌道上執行下去的。

    也就是說,東方紅1號除了獲得初始速度之外,就沒有其他的動力推動它運行了。所以說,東方紅1號衛星最終也會在空氣阻力的作用下,不知道過了多長時間後,該衛星也會墜毀在地球上的。儘管東方紅1號衛星的軌道高度比較高,但是也會受到微弱大氣阻力的影響。

    畢竟東方紅1號作為中國第一顆衛星,有著重大的重大的意義。以中國現有的科技實力,完全有實力將其收回來。只不過留在太空的意義還是比較大的,但畢竟是報廢的衛星,留在太空也算是風險一個。如果能夠將其回收過來,放在博物館裡面也不錯。

  • 12 # 夏目歷史君

    講起東方紅一號衛星,恐怕是無人不曉,畢竟這是中國發射的第一顆人造衛星,對中國航天曆程而言有“里程碑”式意義。

    但是這顆衛星由於技術方面限制,在外太空只運行了十幾天便停止傳送訊號,可就是這個在我們看來並不算高等的衛星,卻在外太空飛行了超過五十年時間,即便是它早沒有任何能源支撐了。

    那麼到底是怎麼樣飛行了五十年都沒有墜毀的呢?其實最重要的緣由便是得益於東方紅衛星它的技術水平“不先進”。

    之所以這樣說並不是代表東方紅一號衛星不行,這顆衛星對中國的航天事業意義非凡,它的發射代表中國成為自蘇聯、美國、法國,日本之後,世界上第五個能自主研製、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它是中國真正意義上航天事業發展的開端。

    即便是美國、蘇聯的第一顆衛星,技術水準也不見得會比東方紅一號領先太多。不過客觀來看,東方紅一號能夠持續如此之長,反而也是因為那時衛星技術水平比現在落後。

    東方紅衛星本身是一個提前在地球上已經設定好了執行流程的衛星,它上面沒有裝設太陽能板,所使用的電池能夠提供的能源只有二三十天的時間不會再多了。

    那時中國電子裝置發展技術還較為落後,所以東方紅衛星上沒有可以遙控的裝置。東方紅衛星除了在外太空播放歌曲之外,就是按照之前預定好的程式,收集一些外層空域方面的相關資料,最後傳回地球。

    但是我們卻無法從地面控制中心,向東方紅一號發射指令。我們把東方紅一號衛星送上太空的時候,就沒有考慮過要讓它再回到地球,畢竟當時中國的技術水平肯定是做不到。

    我們現在通常說的衛星墜毀,其實大多都不是自然原因墜毀的。

    ——衛星墜毀一般分為兩種情況,第一種是受到外層空間無法預計的外太空垃圾撞擊時,失去了飛行能力墜毀到地球;而第二種情況則是人為讓衛星墜毀。

    不管是哪個國家,所設計生產的衛星它本身都有使用壽命。在壽命用完後,這顆衛星便由於老化無法再繼續使用,把它留在太空中本身就是一團垃圾。

    隨著人類社會在外層空域擁有的衛星越來越多,這些已經處於報廢狀態的衛星,反而會給新衛星運轉帶來一定程度上阻礙,因為這些衛星是不可控的,它們到底會沿著怎樣的軌道飛行也是無法預測的,一不小心就會把正在執行中的衛星撞毀。

    所以為了能夠減少太空垃圾的數量,目前世界各大國的衛星本身都會設定自毀程式。簡單來說,就是在衛星使用壽命即將到期前,控制中心會給衛星發射指令讓它主動滑入大氣層。

    而大多數衛星在透過大氣層時就會燃燒殆盡,這並不會對地球生態環境帶來威脅,也可以避免廢棄衛星對外層空域造成環境影響。

    但是中國發射東方紅一號衛星的時候,還沒有這樣的技術能力,那時大家也沒有要避免太空垃圾出現的念頭。再加上我們也沒有考慮要讓東方紅一號衛星墜毀,畢竟它確實是中國一個前所未有的里程碑,具有象徵意義。

    再者,東方紅一號衛星本身所處的外層空域軌道比較特殊。

    或許大家都很清楚大氣層的存在,但是大氣層其實自上而下還分著不同平層。首先大氣層自上而下分為逸散層、暖層、中間層、平流層以及對流層,而逸散層是分佈在大氣層中最外面一層,這裡基本已經距離地面800公里以上。

    而這一層氣溫相對而言是比較高的,大氣已經處於消散狀態,而且這裡的地球引力也遭到了極大的削弱。更別說在這一層面上分子執行速度非常快,這便造就了一個特徵——衛星在這一層面飛行時,基本是不會受到地球引力影響的。

    東方紅一號衛星在逸散層飛行的過程中所形成的圓周運動離心率,抵消掉地球給東方紅一號衛星所施加的引力,這就達成了一種基本平衡,這也是東方紅一號能夠在外層空域飛行超過五十年的直接原因。

    不過這並不代表東方紅一號會在外層空間永久飛行下去。

    之前說過,東方紅一號飛行過程中透過圓周運動所產生的離心力,只是基本上抵消掉了地球給施加的引力,但並不是完全形成平衡,這樣的平衡是不穩定的。

    其實東方紅一號它並不是沒有下墜,只是下墜的速度比較緩慢。在2020年,東方紅一號衛星執行軌道與幾十年前執行的軌道相比,已經下降接近500千米。

    而且隨著東方紅一號的執行軌道距離地球越來越近,地球施加的引力也會越來越大,所以東方紅一號的墜毀是一個時間問題。只不過它墜毀的過程比我們想象中還要漫長得多,恐怕我們這一代人都看不到東方紅一號落地回家的那天。

    這還是不考慮外力的影響,要知道隨著人類科學技術的不斷髮展,我們未來遲早會送入更多衛星,甚至有可能太空旅行都會變成常態化。

    那在這樣的情況下,隨著地球外層空域的繁忙,我們不排除可能有一些東西會碰撞到東方紅一號衛星,讓它徹底脫離自己的軌道。

    此時有兩種可能,一個是東方紅衛星會像其它衛星一樣,在大氣層中被燃燒殆盡;而另一種可能是它會偏離地球的軌道向遙遠的宇宙飛去。

  • 13 # 科技歷史說

    東方紅1號衛星設計之初,預計只有20天的壽命,從1970年4月24日被髮射,東方紅1號已經在太空遨遊了52年的時間,這其中究竟發生了什麼呢?

    東方紅1號衛星,作為中國歷史上發射的第1顆人造地球衛星,當年由錢學森院長帶領,在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全體成員的不懈努力下,自主研發成功。

    所以在1970年4月24日發射成功的那一刻,也標誌著中國成為繼蘇聯,美國,法國日本之後的第5個發射自制火箭中中國產衛星的國家。

    當然要想搞清楚,為什麼東方紅1號至今都沒有墜入大氣層,就必須要了解那個時代的背景故事:

    東方紅一號發展歷程簡介

    時間回到1957年10月4日,蘇聯發射成功了世界上首顆人造衛星,也預示著人類開始了向太空世界的探索程序。

    當時不甘示弱的美國佬,自然也不願意在美蘇爭霸格局中敗下陣來,緊隨其後,就在1958年1月31日,也將自己的Explorer1號衛星成功送上太空。

    這個時候就將壓力給到了全世界,畢竟在人類世界的準則就是,先發現先佔有,對於太空的探索,也終究是為了滿足人類日益增長的能源需求,誰將掌握了能源主動權,誰就更有利於掌控人類世界的主動權。

    儘管當時新中國成立還不到10年的時間,但是進行太空探索的計劃,卻一點也不能耽誤了,於是中國也對探索太空相當重視,畢竟落後就要捱打的道理,是我們在此前接近一個世紀的時間裡,用無數血汗淚得出的真切教訓。

    先是由中科院密切關注人造衛星發射有關情況,隨後在1958年初,竺可楨,錢學森和趙九章等三名科學家聯名上書,一致決定建議展開華人造衛星的研究。

    面對已經迫在眉睫的形勢,1958年5月17日在黨的第八大二次會議上,毛澤東主席鄭重宣佈:蘇聯和美國把人造衛星搞上了天,我們也不甘示弱,也要搞人造衛星!

    於是乎,中國在1958年7月中旬,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成立了中國科學院581組,專門負責組織協調衛星發射以及火箭探測任務。

    由於當年蘇聯是我們的老大哥,所以也有必要向老大哥請教關鍵技術問題,於是在同年10月,以趙九章先生為代表,中國高空大氣物理代表團對蘇聯進行了長達70天的考察,專門負責學習研究人造衛星發射的工程技術。

    只不過當時的考察團遇到了一個很大的難題,就是對於剛成立不久的新中國而言,顯然不具備完整的衛星發射條件,衛星發射條件要求極高的工業化程度,而且涉及到的方方面面綜合性很廣,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工程。

    於是經過經中科院專家組的研究一致決定,先暫時推遲人造衛星研究工作,先把主要工作重心放到太空探索火箭上來,簡而言之就是集中優勢力量,各個攻破技術難點,先是透過探空火箭開始,逐漸為高空物理探測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也是為探索衛星發展提供基礎。

    最終在1965年1月份,由錢學森錢老的正式建議下,中國也將人造衛星工程代號定名為651任務,正式開啟了有計劃有步驟的人造衛星研究事業。

    研究時間從1965年到1968年,才算是初步完成。

    隨後隨著東方紅1號人造衛星的收尾工作逐漸完成,1970年4月1日,裝載著東方紅衛星1號,和長征1號運載火箭的專列抵達了中國的酒泉衛星發射場,最終在4月24日下午9:35,中國第1顆人造衛星,東方紅1號在長征1號運載火箭的搭載下,正式進入了預先制定的發射軌道。

    當然這才預示著中國航天史上邁出的第1步。

    由於當時東方紅1號的化學電池壽命有限,其實預先制定的東方紅1號工作時長只有20天,但是值得慶幸的是,東方紅1號的實際壽命比預想的要長,真正在整個太空中持續工作了28天。

    直到發射後的一個月,才與地面失去聯絡,但是即便如此,也在執行期間成功將探測到的太空資料傳回地面。

    那麼現在其實就可以解釋:

    東方紅1號衛星為什麼至今還沒有返回大氣層中?

    儘管東方紅1號停止發射訊號了,但其實它作為人造衛星的軌道上面並沒有結束,也一直在太空中不斷執行著。

    第一,作為中國第1顆人造衛星,當時並不具備先進的遠端操控裝置

    整個東方紅1號的衛星,包括以下幾個部分組成。

    首先是主體結構,就是存在衛星各個關鍵部件的主要組成部分,其次就是溫度控制系統,能源供給系統,《東方紅》音樂裝置,以及短波遙測跟蹤和天線等分系統組成。

    當時東方紅1號的主要任務也是進行衛星技術試驗,探測電離層和大氣層密度。

    當時國家對於衛星總體技術的要求,就是必須要上得去、抓得住、聽得見和看得見。

    上得去:

    簡而言之,就是保證東方紅1號,能夠順利進入預定的軌道,當然這個主要任務其實還是落在了長征一號運載火箭上,當時中國僅用三年的時間,就讓固體火箭從研製到發射成功,完成了歷史性的進展。值得一提的就是長征一號火箭第3級採用了最新研製的固體火箭。

    抓得住:

    主要就是為了能夠測量關鍵資料,畢竟這也是人造衛星在太空中的主要任務,透過無線電觀測和光學觀測,儘管我們當時選擇的是造價低廉,對跟蹤精度和計算方法無法把握的多普勒測速儀,但是在中科院測控專家陳芳允的建議下,透過特有的跟蹤測軌方案,徹底解決了這一技術難題。

    看得見:當時東方紅1號設計之初,就是想讓在地球上觀測的人群,可以用肉眼看到,儘管當時的東方紅1號衛星直徑只有一米,但是它是一個72面的球體,所以即便是在軌道執行時,也具有強閃光的特點,而且一旦運轉起來之後,會有一閃一閃的效果,後來為了讓觀測效果更加明顯,專家組又在第3級火箭上加了觀測裙,所以即便是天氣不好,東方紅1號衛星在飛過各國上空的時候,都可以被觀測的到,在世界範圍內都是相當先進的存在了。

    當時的東方紅1號能把資料順利傳回地面,就已經算是完成了他的使命,算是相當難能可貴了,更復雜的遠端操控系統,一方面是當時也確實沒這個必要,另一方面也確實受限於當時的技術條件。

    第二,設計之初,也並沒有考慮到完整的人造衛星迴收技術

    其實到現在為止,中國衛星的發展已經到了震撼世界的地步,最開始的衛星主要肩負的就是通訊、地質災害預測、環境保護、授時以及定位的功能。

    但是隨著自動化技術的發展,人造衛星的可控程度也越來越高,目前中國衛星已經具備了在軌服務、組裝和製造的能力。

    或許這樣說很多人沒有辦法理解。

    一般來說,衛星的執行速度大約在每1秒5~10公里的水平,即便是如此高的速度,還要將其完美的捕捉控制,就需要相當高的水平了。

    就在前段時間,根據一家商業空間監測公司的資料分析,中國衛星已經有了類似太空拖船的作用,能夠直接將報廢的北斗衛星拖出軌道,送到預先制定好的衛星墳墓中。

    如此重要的關鍵技術,歐美國家其實也正在研究之中,但是中國已經做到了。

    發射衛星還不是最厲害的,能夠將發射出去的衛星再完整的收回來,這才是人類世界中,最需要攻克的技術難題。

    馬斯克的火箭回收計劃,相信大家都有所耳聞,而且在5年的時間裡, Space X公司已經100次成功,收回一級火箭,那麼中國的火箭回收技術走到哪一步了呢?

    即使火箭回收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回收利用,降低發射成本,火箭回收主要回收的是發動機,然後就可以實現重複使用,具有極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價值,畢竟在火箭發射過程中,發動機的造價成本就佔到80%,所以火箭回收技術也勢在必行。

    目前中國進度最快的,就是長征8號改,回收技術也在不斷的實驗驗證之中,預計將在2025年正式服役。

    其實中國可回收火箭已經發射成功,唯一的區別就是可回收高度,這個需要不斷突破。

    畢竟由於中國航空航天發射技術起步比較晚,但是相對而言已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中國的一家民營航天公司早在2019年就展示了,可回收火箭技術,無論是在回收精度還是飛行高度,都僅次於美國公司創下全國最高紀錄。

    其實不遠的將來,相信我們的火箭回收技術也可以越來越成熟。

    至於衛星迴收,從當時美國的發現者系列衛星發射開始,這就一直是衛星發射過程中需要攻克的關鍵技術難題,美國先後歷經8次,才最終成功收回衛星。

    回收衛星技術到底有多重要?

    簡單點說就是可以肆無忌憚在全球範圍內收集各國情報,中國最早的可回收衛星發射試驗於1974年9月12日開始,只不過首次以失敗告終。知道1975年11月26日的第2次實驗過程中,在三天後成功收回遙感衛星,距離當年的東方紅1號發射成功僅僅過去5年。

    所以東方紅1號之所以無法到達大氣層,也與當年落後的衛星迴收技術有關。

    隨後中國還建立了完整的深空檢測體系,意味著我們可以隨時隨地檢測已經發射的衛星。

    那麼要想讓東方紅1號衛星成功回家,究竟需要做什麼呢?

    第三,太空中無法借力,就很難返回到大氣層之中

    曾經有網友提議,如果用天宮空間站,啟動智慧機械手臂,等到下次航天員返回地球的時候,就可以將其順利帶下來,這樣的計劃是否可行呢?

    即使當年率先發射人造衛星的5個國家中,只有中國的東方紅1號和法國的阿斯特斯特1號衛星,依舊在太空中遨遊,其他國家的衛星都相繼落入大氣層中墜毀,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很簡單,就是太空中的慣性,由於當時東方紅衛星的質量比其他國家的衛星都要重,整整有173千克,所以就必須要面對更大的慣性,每次經過近地點時的速度也很快,只有很短的時間接受地球引力,也很難將其拽回來,稀薄的太空大氣阻力,更沒有辦法影響衛星速度。

    而且由於東方紅1號特殊的執行軌道,距離近地點只有441公里,原地點高達2368公里,以近乎橢圓的形式環繞地球,而它的近地點又屬於逸散層區域,這裡由於大氣稀薄,人造衛星基本不會受到地球引力影響。

    那為什麼其他國家的就能掉下來,就是其他國家的衛星質量總和加起來還沒有中國的1號衛星大,簡單點來說就是,用一根繩子綁著鐵塊,再用一根繩子綁著羽毛,我們都讓他們旋轉起來,一旦停止旋轉,綁著鐵塊的繩子會因為慣性多轉幾圈,但是在太空的真空環境中,這個慣性比我們想象的要大得多,一旦在近地點回不來,在其他地方就更難回到地球了。

    除非是在太空中有一個新的作用力,將東方紅1號給截停,然後才能想辦法帶回來,目前中國的空間站也確實有長達18米,最大負載25噸的超長機械臂,將東方紅1號帶回來,其實完全沒有問題,只不過究竟太空才是東方紅1號的最終歸宿,還是地球才是它的最終歸宿,也需要我們好好考慮一下。

    當然,如果東方紅1號順利回家了,不得不說又是中國航天史上的一大壯舉,而且很有可能開闢未來太空救援的新天地,帶回來的東方紅1號,也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愛國教育意義。

    其實我們還是相信,東方紅1號衛星有朝一日必定會勝利回家的,只不過是時間問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火車司機發現行駛軌道前方有5個小孩,另一條軌道上有一個工作人員在檢修,換不換軌都得撞死人。你怎麼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