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真書門

    一朝天子一朝臣,周亞夫再厲害,也是漢文帝的臣子,越厲害,對漢文帝越有利。皇帝是主,其餘皆為兵也。

    把持兵權,擁有軍勢,對漢景帝卻是眾者能,孤人寡,即使殿下稱臣,也是名不正,言不順,對皇權不雅,對朝廷不諧,再怎麼著,也是漢朝的天下,皇德帝氣並未缺失。

    這個周亞夫交出兵權,後輩出公,卻又參與朝政,與事無補,意氣之舉,拖拉後腿,致使前功盡棄,人皆棄之。與廉頗的尚能飯否,卻是不能同語。漢朝能人多啊。

    獨不缺,胡不歸?

  • 2 # 路遙lgy

    謝謝邀請!公元前158年,匈奴的單于繼位,聽信讒言與漢朝斷交了。漢文帝就命三路大軍前往新疆抵抗匈奴。一路是劉禮,一路是徐勵,一路就是周亞夫。 過了幾天,漢文帝沒有通知這幾個地方,親自去視察。到了劉禮的軍營,軍兵們趕緊來迎接,漢文帝也沒停留,直接進入大營中心去了,有些軍紀不嚴,漢文帝就指出來了,有的時候,軍兵都到門口送了。漢文帝又到徐勵的軍營,也是同樣的情景。最後,漢文帝來到周亞夫的軍營,離得很遠,都已經做好了作戰的準備。漢文帝到了營門口,被攔住了,不能進去。守衛大門的軍兵說,我們只聽周將軍的命令,不聽皇帝的詔令。後來通報周亞夫,周亞夫說軍營不能行快車。漢文帝只好讓人放慢腳步!才見到了周亞夫,周亞夫說,穿了盔甲的軍人,不能行跪禮,請允許我行軍禮吧。漢文帝很震撼。慰勞軍兵以後,漢文帝就緩緩出了軍營,而後,軍營大門就禁閉了,沒有人來送漢文帝。漢文帝不時的回頭,周亞夫嚴格治軍讓漢文帝深深讚揚。不久周亞夫被提為中尉,都尉京城的護衛!後來,漢文帝臨死前告訴太子劉啟,周亞夫是真將軍,將來一旦發生叛亂,可以讓周亞夫統領軍隊! 公元前154年,漢景帝時,吳,楚等七個諸侯國叛亂,周亞夫以中尉代行太尉的權利,用了三個月平定了七國之亂。 公元前150年,周亞夫被升為丞相。周亞夫當了丞相後,漢景帝想廢掉太子,周亞夫不同意,慢慢的就疏遠關係。周亞夫平亂時得罪了梁王劉武,劉武常在皇后那裡說周亞夫的壞話。漢景帝想封一些投降的匈奴人為侯,周亞夫堅決不同意,說高祖時就規定,沒有功勞不能封侯!漢景帝這次沒有同意他的意見。周亞夫因而不高興,就賦閒在家,後來漢文帝就免去了他的丞相之職! 不久,周亞夫的兒子因買殉葬品五百甲盾,被告發,周亞夫被牽連。後來周亞夫因為被威逼承認謀反,而絕食身亡!一代名將就這樣含冤死去!

  • 3 # 下午五點操場見

    謝謝邀請,說到底還是一個局勢的問題。景帝如果不重用周亞夫,周亞夫能做丞相?不重用只是七國之亂已經掃除了,皇帝身邊已經不需要這麼強勢的人跟他平起平坐了。再者現在不掃除周亞夫,即使自己能壓得住,將來自己的後代就一定壓得住?功高震主終難逃一死!文帝可以容忍周亞夫一方面當時周亞夫並沒有成長到足以威脅到他的實力,誰會對一個對自己沒有威脅又非常不錯的小弟下手了。另一方面,當時的文帝時期人才比較匱乏,對於周亞夫這樣的人才出現當然要重用!

  • 4 # 聆聽夢蝶

    在我看來能回答這個問題的都是大師級別的人物,起碼是上知天文 下知地理的,並且對歷史文化有很深的瞭解,而我才疏學淺的,只能欣賞這裡的老師們精彩的回覆

  • 5 # 咩哥大腦殼

    一、雖然景帝也是一個出色的皇帝,但是,文帝治國理政的能力明顯高於景帝!對臣下的掌控力更強,也對自己更自信

    二、文帝時期,周亞夫還只是一個普通的將軍,實力和影響力有限,周就算想造反,也波浪不大!但景帝時期的周亞夫,經過平定七國之亂和擔任過丞相的經歷,積累了巨大的能量和威望,影響力不可同日而語。

    三、文帝的繼承人景帝,接班的時候已經長大成人了,可以直接親政,而景帝的接班人武帝,年齡優先,繼位時期就是主幼臣強,周亞夫晚年也開始驕傲,景帝擔心武帝會被周亞夫制約,所以只能通下殺手。

  • 6 # 南朝居士

    孫武《孫子兵法·九變篇》:“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爭,君命有所不受。”

    君命不受,那不是找死嘛?

    武將是什麼?他有個別名叫“爪牙”,誰的爪牙?皇帝的,武將是執行命令的,不能有腦子,你沒權力考慮該不該執行,你只能考慮怎麼執行,

    武將就是刀子,皇帝是捉刀人,當有一天你醒來,發現刀子自己會動,你怕不怕?

    如果一個武將利用皇帝的信任,從嚴治軍,在軍中培養嫡系,然後把軍隊私有化了,

    要知道,漢文帝怎麼繼位的?周勃等人聯合諸侯王發動政變,誅殺執政大臣和皇帝,擁立的代王劉恆。

    而周勃理論上是沒有軍權的,不能調動軍隊的,但是,周勃久經沙場,軍中威望太高,雖然沒有調兵權,但依舊調動軍隊,發動政變。

    只是後來的記載,把周勃寫成了功臣,就無形中掩蓋了周勃叛亂的事實,

    一個臣子,因為長期用兵,就能不需要經過皇帝就能調兵,你說皇帝怕不怕?

    周亞夫治軍嚴,問題是,你治軍之後,軍隊不知有皇帝,只知道你,你不是找死?

    有人覺得有問題,覺得皇帝疑心太重,不信任武將,覺得給了他權力,就應該信任他,“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嘛,

    這又是個坑,或者說,是皇帝說出來拉攏人,收買人心的,“疑人要用、用人要疑”,用人不疑早就被玩死了,你要信了,你也離死不遠了。

    這個故事表面上是寫周勃治軍嚴,另兩位治軍不嚴,而漢文帝心胸開闊,慧眼識英雄,

    但是,實際上殺氣重重,一個皇帝進軍營,居然進不去,皇帝指揮不了軍隊,軍隊是誰的?

    《雍正王朝》裡,雍正讓年羹堯的軍官“卸甲”,軍官們沒有動,年羹堯讓卸甲,他們馬上卸甲,這個是年羹堯死的主因。

    岳飛、韓世忠、劉光世、張俊的軍隊,也不是趙構能指揮的,而你又不接受改編,岳飛還不死?

    細柳軍營的事發生在文帝二十二年,也就是前158年,此事之後,升周亞夫為中尉,掌管京城的兵權,負責京師的警衛,但是剛剛才掌權,文帝第二年又去逝了。

    到了漢景帝,公元前154年(漢景帝三年),吳王劉濞聯合楚王劉戊、膠西王劉卬等七國發動叛亂,打出“誅晁錯、清君側”的旗號。景帝於是升周亞夫為太尉,領兵平叛。

    兩年後,升周亞夫為丞相,漢朝丞相能正常死亡的沒有幾個,因為丞相勢力太大了,丞相屬官十三曹無所不包,基本就是後世的六部了,甚至連軍權也有,對皇權威脅太大。

    而周亞夫經常懟皇帝,比如,景帝想封皇后的哥哥為侯,實際上是想用外戚牽制丞相,被周亞夫懟回去了,

    另一個呢,匈奴幾個將軍投降漢朝,漢景帝想封侯,又被懟了。

    當然,因為周亞夫形象偉岸,你不覺得有什麼,但是,你是皇帝,丞相在那裡擋著,你說話不算數了,你說你有多大權力?

  • 7 # 漩渦鳴人yy

    誰叫他建立的不世的功勳呢,誰叫他成為大家聚光燈的中心呢。

    很多人都會覺得說建立不世之功勳很輝煌,但與此同時,這也是一個累贅,你建立了不是功勳或者是成為了大家聚光燈的中心脆一點,對於你自己來說也是一種折磨,因為你翻任何一點小錯誤,在聚光燈的匯聚,這下都會讓大家覺得這是一個不可饒恕的錯誤!

    周亞夫的死本身就和他站在聚光燈之下太久了,或者是給他打的這盞聚光燈太強烈了,讓他最後有點兒受不了這種待遇,而選擇了這種自暴自棄。

    原本在漢文帝時期,周亞夫雖然有所名氣,但事實上他也是大漢王朝諸多普通將軍中的其中的一員,雖然大家都覺得這個年輕人有未來,但是事實上對於他的關注還是偏少的,他犯了什麼錯誤,或者是在平常訓練士兵的時候幹了些什麼事情,大家都不以為然,認為年輕人有自己的脾氣很正常。

    所以在周亞夫面臨漢文帝剪越細柳營的時候,做出的一系列不合理智的舉動,反而大家覺得可以,這個年輕人有活力,有能力,有底氣,沒有人覺得說這種人發了這麼一點點小錯誤,就可以把它放大成一種不可饒恕,皇帝怎麼可以做出這種舉動呢?這種人就不應該繼續擔當將軍,如此以上種種的想法。

    等到周亞夫真的平定了七國之亂,功勞聚光燈都已經打足了,打夠的時候,周亞夫以前的一些毛病就很容易得惹火上身!

    漢景帝雖然是一個聖君,但並不是一個明君,你不可能要求所有的人都是漢文帝或者是漢武帝這樣的,這些人能夠在歷史上面留下自己的赫赫威名的,那都是有原因的,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容忍的雅量。

    很顯然,周亞夫以前發的這些錯沒人去管,現在犯了錯,他沒有人敢去提醒他,最後被人直接挑出來,死於非命是必然的事情!

  • 8 # 斜槓小D

    周亞夫在軍事上有三大貢獻,一是改變了以車騎為主的戰術,提出,短兵、利刃、鮮護的方略,使之更利於迎戰匈奴騎兵。二是,聲東擊西,布疑兵于山西、河北,主力出寧夏、甘肅,使匈奴首尾不能相顧,一戰將其擊潰。為後來漢武帝徹底掃除侵邊的匈奴,奠定了基礎。三是,以少勝多平定七王之亂。當時七國之軍有五十萬,漢朝廷僅有軍十萬,周亞夫力排眾議,派三千奇兵襲敵糧道,盡奪其糧草。七國不戰自敗,聯軍回封地的能力也沒有了。七國之亂遂平。但是功高如此的周亞夫最後為什麼會會落得個絕食自盡的下場呢?

    眾所周知,漢朝的歷任統治者從來都不在乎兔死狗烹,尤其是高祖劉邦,幾乎殺盡了功臣。周亞夫的死除了他的高傲的性格以外主要是景帝劉啟想讓他死。

    有一次,景帝把周亞夫召進宮中設宴招待,想試探他脾氣是不是改了,所以他的面前不給放筷子。周亞夫不高興地向管事的要筷子,景帝笑著對他說:“莫非這還不能讓你高興嗎?”周亞夫羞憤不已,不樂意地向景帝跪下謝罪。景帝剛說了個“起”,他就馬上站了起來,不等景帝再說話,就自己走了。景帝嘆息著說:“這種人怎麼能輔佐少主呢?”景帝說的最後一句話特別關鍵,意思也是說像周亞夫這樣功高蓋主又高傲的人,又豈是少主可以駕馭的。在周亞夫入獄以後,審問他的人曾問周亞夫:君侯為什麼要造反啊。周亞夫回答:我沒有造反。審判的他的人告訴周亞夫:你有造反的實力。其實在封建社會的皇帝眼中有一套邏輯:不管你有沒有造反,只要你有造反的實力和能力,也算造反。所以周亞夫的死看起來是被冤枉,實際上他的死卻也是必然的,景帝得對自己的帝國負責,必須為繼位者掃清障礙。

    就這樣一代名將周亞夫絕食自盡。正可謂“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早結婚算是孝敬父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