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夢煥讀書
-
2 # 旁觀者嵐
我是在12歲左右看一本前蘇聯的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開始喜歡文學的,作者是奧斯特洛夫思基。
那時距現在60年了,那是個激情燃燒的歲月,是充滿獻身理想的革命浪漫主義時代。直到今天我還可以背誦保爾.柯察金所講的:"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屬於我們只有一次。一個人的生命應該是這樣度過的,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也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這樣在臨死的時候,我就可以說,我的一生和全部生命,都獻給了人類最壯麗的事業,共產主義"。保爾用他的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的話。
使我最感動的情節是修路的一段。現在想起來,那時還很天真的我,並沒有真看懂全部複雜的敵我鬥爭和人際關係,只是囫圇吞棗地看了大概的故事,第一次瞭解了敵人會用把木柴扣到山裡,不讓運出,好凍壞城裡的人,以破壞蘇維埃政權。也看到省委派出了所有的共青團員,團省委派出了三個人,包括保爾,鐵路搶修工作開始了,條件是想不到的艱苦,寒冷的秋雨浸透了人的衣服,屋子破爛不堪,無門無窗,屋頂漏水,四百人就穿著裡外溼透的濺滿泥漿的衣服躺在水泥地上睡覺,互相用體溫取暖,但是衣服從沒有幹過。午飯是素扁豆湯和一磅黑麵包。到了換班的時候,沒人肯來,於是其它人都走了,只留下119名共青團員,有1個逃兵。最後勝利完成了任務。
所有的描述對於一個小女孩是太震捍了,原來世界上還有這樣不怕一切艱苦,為了人民作出巨大犧牲的人,這和我們平日和平單調的生活相差甚遠。不知道其它書裡還講些什麼?從此我愛上了小說,林海雪源、青春之歌、苦菜花、家、春、秋等小說一本本的看,有時是通宵達旦。後來又讀詩、詞、散文,也曾塗鴉寫過劇本、現代體詩歌,但天賦有限,始終是個文學愛好者。
-
3 # 怪譚先生
最初讀的一本書是錢鍾書的《圍城》,但這個時候還不能算是真正的喜歡文學,因為文學的定義很廣,不只是小說,所以這個時候只能說開始喜歡文學小說。
後來讀到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隨著書中的人物和情節喜怒哀樂,可以說這個時候才真正的喜歡上文學小說,但還不能代表整個文學。
要說能代表整個文學的小說,恐怕只有一部,那就是曹雪芹的《紅樓夢》,它不僅是小說,還是詩一般的小說,裡面的詩詞歌賦都是精華,甚於還曲,它涵蓋的文學內容最多。透過《紅樓夢》這部鉅著,才使得我感受中國文學強大的魅力,不得不喜歡上文學。
-
4 # A雪知道
感謝邀請,我是雪知道,冰雪聰明,問道天下!
文學的啟蒙其實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而我的文學啟蒙教材應該的初中語文課本,小學還處在識字拼句的階段,也會用拼音加拙劣的文字寫一篇日記,結果還被老師選中當著全班的面朗讀了。每次寫日記或是寫文章都會和同學比雖被老師勾出來的段落多,(注:用紅筆畫波浪線的句子代表寫的好),如果我的多,就會欣喜;如果同學的多,就失落一下,決心下次一定寫好。
到了初中,慢慢的就會被老師和同學誇,說我文筆好,越是被鼓勵就越會好好寫,好好讀,提升自己,鼓勵和表揚應該是每一個孩子成長中的最重要的一課。相比高中沉重的課業負擔,初中的語文課是最輕鬆快樂的,老師會叫同學們起來讀課文,扮演不同的角色;若是遇到詩歌,就會組織大家抑揚頓挫的朗讀,當然有時還會組織一些演講比賽。這一點一滴的積累,都是推動我逐漸走進文學、喜歡上文學的重要原因。
至今還記得我當著全班的面朗誦《十里長街送總理》“天灰濛濛的,又陰又冷。長安街兩旁的人行道上擠滿了男女老少。路那樣長,人那樣多,向東望不見頭,向西望不見尾。人們臂上都纏著黑紗,胸前都佩著白花,眼睛都望著周總理的靈車將要開來的方向。一位滿頭銀髮的老奶奶,雙手拄著柺杖,背靠著一棵洋槐樹,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著。一對青年夫婦,丈夫抱著小女兒,妻子領著六七歲的兒子,他們擠下了人行道,探著身子張望。一群淚痕滿面的紅領巾,相互扶著肩,踮著腳望著,望著……”
情到深處我會掉下眼淚來,當大學課堂上,老師也說起她在語文課上被叫起來讀《十里長街送總理》時的情境竟然如此相似,同樣的文字,同樣的感情,同樣在孩子們心中埋下了深厚的情感,一直影響著每一代人的記憶。
接近中考時,從各種課外讀物上了解到,說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特別適合作為中考作文的素材,而且餘秋雨先生的筆風也適合我們模仿。所以我開始讀《文化苦旅》,讀都江堰,看天府之國繁衍,生生不息;讀敦煌,嘆歷史瑰寶,流落他鄉。剛開始並不能理解文字背後的情感,只是覺得文字很美,所以就會抄到本子上,這個習慣一直保持到高中畢業。不知道什麼時候不寫了,快節奏的生活,沖淡了情感,也擠佔了閱讀的時間。
我不知道是不是每個人都經過了這樣的文學啟蒙,只是興趣和經歷不同最後走上了不同的發展方向。但是文學,雖然很抽象,卻是我們每個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會讓每天忙碌的生活變得更加高雅而有情趣。
-
5 # 雲上心晴
我覺得開始喜歡文學,應該從閱讀文學書籍時第一次對它有一種很享受的感覺開始吧。
而這個時候一般應該是沒有“文學”概念的。但對書對閱讀有一種不自覺的愛好傾向這是可以確定的。
記得是在六年級的時候,我問一個同學借了本課外書。說是課外書,其實是大家暗地裡傳看的武俠小說。當時我對武俠小說也沒什麼概念。反正拿回家後,父母在做飯,我就坐在旁邊津津有味地看。看的具體內容不記得了,不過當時看書的那種感覺印象很深刻,以至到現在還忘記不了。我眼睛盯著書上密密麻麻也沒配圖的字,腦海裡不斷閃現那些文字的畫面,就像看電視一樣栩栩如生,而且彷彿那些人就在我眼前說話,我能聽到、感受到他們的口吻、語氣。
但是正在我非常入迷的時候,思路被打斷了。父親一把把書搶過去,生氣地問我在看什麼書。他不允許我看一些亂七八糟的書。我說是問同學借的武俠小說。他更生氣了,揚言要直接給我燒掉。我很詫異,我就是看一本小說而已,何至於這樣,還要給我燒掉,那書還是我借的。我急得要哭,邊從他手裡搶,邊大聲說是我借別人的,你燒了我就還不成了。最後在母親的勸說下,他勉強給我,並嚴重警告以後再不許看了。後來我才知道,他剛結婚那會兒,也愛看小說,而且沉迷小說,被母親吵了好多次,也迫於生活壓力,就再沒看小說了。
雖然這是一次不太愉快的看書經歷,但是從心底講,我真的喜歡那樣的文字。初中時,我用攢的零花錢買了本盜版的三毛文集和《紅樓夢》。三毛文集用教科書封面包起來,《紅樓夢》不看時藏到書底。反正這回我悄悄看,緊緊藏,絕不讓大人知道。剛開始看《紅樓夢》時,實在想不通,這裡面講的事情都好無聊啊,為什麼還是名著。就不想從前往後順看,而是跳讀,選自己喜歡的部分看,主要是寶黛三角戀的部分,還整理出了裡面主要任務的關係圖,註釋了很多不認識的字詞。
現在看來這就是我從心底無意識地喜歡文學的開始,有點傷心,有點難以啟齒。但是往事如煙,也沒什麼,很多事也並非強力可抑。你覺得呢?
-
6 # 小黑豆
《聊齋志異》,上海古籍出版社。就是下面圖片的版本。
我小學三年級的時候,爸爸買給我的。當時只有上冊 下冊是工作之後才從別的地方淘到的。
這本書開始了我課外閱讀的習慣。
很多字我不認識,學著查字典。
有時候是認了字但是不知道什麼意思,又去請別人教我。我那時候很幸運的是,和我一個院子裡住著一位老師,他在另外一所學校教書。年輕又很喜歡閱讀,每次都很耐心指導我。
-
7 # 餅子啃書
喜歡文學,不代表喜歡非要讀四書五經或者是厚重的古典文學書籍,喜歡文學其實就是喜歡探索智慧。
很多人把喜歡文學在於模仿和崇拜古典文學作品,這一點我覺得很不合理,讀書,不管是文學也好,理論也好,千萬別照本宣科的去人云亦云,一定要找到屬於開啟自己智慧的內容,哪怕是一本網路小說,也哪怕是一本古典文學。
喜歡文學的人都是喜歡細膩思考的人,我就從小喜歡文學,如果你是研究看穿人心一眼就看透世界的人,你一定不是真正喜歡文學。
文學就是教你如何的無細膩的觀察人心觀察社會、觀察人生,從而有了自己的思考邏輯,自己的思考角度,這是過去幾十年來我們很多愛好文學的人所沒有做到的,而很多人我看到了他們讀史書,讀名著,最後變成了崇拜名著崇拜作者,這是我認為最可悲的。
書籍只是開啟我們對文學思考的大門,我建議一開始讀一些西方的哲學書籍,然後讀一些近現代的一些作家經典作品,最後再涉獵一些四書五經的少量內容。按照這個方向和類目去隨便挑基本,就可以,因為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看那本書能開啟你的智慧,讓你有了對世界,對人生,對人心的思維和思考角度!
《沉默是大多數》《文化苦旅》《唐詩宋詞》《四大名著》《圍城》《白鹿原》《廢都》這些作者的書都可以讀一讀。還有現代的一些網路小說也可以涉獵一些。
回覆列表
我相信有很多人因為一本書喜歡上這個天馬行空的文學世界,因為,好的文學作品,會讓你充滿力量。
影響我的是一部小說,《魯濱孫漂流記》。那時候我讀初二,不知道從哪弄來了一本《魯濱孫漂流記》,然後每天趁著大家午休,窩在宿舍的被子裡偷偷看,接連幾個中午,看得我整個人都沉浸在魯濱孫的世界裡。
而在這之前,我是那種從來不看“閒書”,一心只好好學習的鄉村孩子。
除了作文書,《魯濱孫漂流記》可以說是我的第一本課外書,那個時候,我如痴如醉,冒著被老師發現的危險去看書。
那也是我第一次發現,在固定的思想外,有那麼豐富多彩的世界。
影響我的第二本書是《平凡的世界》,我是先看的電視劇,後看的書,那時候我在讀大學。在大學之前,我也讀了魯迅、老舍、朱自清的書,但那些內容好像並沒有讓我如痴如醉。反倒是《平凡的世界》讓我感觸非常深。
《平凡的世界》的作者路遙是陝西人,書中孫少平下煤礦的地方就在如今我在的這個城市。他書中所描繪的生活就是離我的生活並不遠的陝北。
看這本書,就像在審視,在讀我周圍的人,閱讀孫少平和他的夢想,就像在看自己的夢想。有那麼一瞬間,我甚至覺得我就是孫少平,我對於外面世界的期待像他一樣熱烈。
那個時候,我才發覺,好的文學作品,會讓你充滿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