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曹溪印軾
-
2 # jianxing2000
在運動生理學上,柔韌性是指人體關節系統的活動範圍,關節的活動範圍越大,柔韌性就越好。柔韌性是否良好,主要取決於韌帶、肌腱、肌肉、面板等組織的彈性及伸展能力。
柔韌性好的人關節的靈活度更大,在運動中更不易受傷,而且還能做一般人無法做到的高難度動作。比如,在瑜伽練習中,一些高難度動作只有柔韌性特別好的人才能順利完成。關於柔韌性的更多內容,詳細介紹如下:
影響身體柔韌性的因素有哪些?一般來說,柔韌性受遺傳因素的影響最大,然後就是性別和年齡。通常情況下,女性的柔韌性要比男性好,年齡小的要比年齡大的更好。除此之外,後天鍛鍊情況也會對柔韌性產生一定影響。
青少年是發展柔韌性的關鍵時期,尤其5~13歲是發展敏感期,舞蹈、體操等對柔韌性要求很高的專業,都是從小就開始培養訓練的。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的柔韌性會越來越差,但如果從小就訓練身體的柔韌性並一直堅持下去,就能將身體的柔韌性一直維持在較好的狀態。
怎樣測量柔韌性?在測量身體柔韌性的動作中,最常見的是坐位體前屈。坐位體前屈能測量身體在靜止狀態下,軀幹、腰、髖等關節可以達到的最大活動幅度,可反映這些部位的關節、韌帶和肌肉的伸展性及彈性。由於脊柱是由眾多椎骨組成的,而髖關節又是人體最大的關節,因此坐位體前屈更能客觀評估出全身柔韌素質的發展水平。
除了坐位體前屈外,還可透過測試手腕的被動柔韌性活動幅度,來判斷身體的柔韌性。雙手是人體最靈活的部位,手腕及手指關節又是生活工作中活動最頻繁的。
因此,針對手腕的被動柔韌性測試,可排除後天鍛鍊對柔韌性的影響。換句話說,就是腕關節的活動幅度大小,更能反映出遺傳因素對柔韌性的影響。
針對手腕的柔韌性測試很簡單,步驟如下:將一側手腕自然下垂彎曲,然後用另一隻手的虎口對準大拇指,並施加壓力使其向小臂方向靠攏,當手腕痠痛時即停止(按壓不可用力過度,以防受傷)。此時檢視拇指與小臂的距離即可,距離越近,天生柔韌性就越好!
由於個體差異,有些人的柔韌性天生就特別好,即使在年齡增長後也能保持在很高的水平。這些人在進行手腕柔韌性測試時,可能會出現拇指與手臂相接觸的情況。當然,能在測試中做到拇指與手臂相接觸的人是極少的。除了天生柔韌性就特別好的人(本文圖片中的手腕柔韌性測試系作者實拍)外,經常進行柔韌性鍛鍊的雜技演員、舞蹈演員一般也能輕鬆做到。
需要指出的是,此方法的測試結果僅表示遺傳因素對柔韌性的影響,是全身柔韌性的綜合反映。應以第一次按壓測試為準,因為長期的多次按壓測試,拇指與小臂的距離可能會越來越近,但這並不會對手腕以外的其它部位柔韌性產生任何影響。
提高柔韌性有什麼好處?在健身訓練中,加強柔韌性訓練不僅可以做更大幅度、更高難度、更漂亮的動作,而且還有利於身體更高效地完成動作,有利於提高運動水平。比如,在跑步中可以讓你的步幅邁得更大,在格鬥訓練中可以使你的腿踢得更高,有利於進行更大範圍的攻擊。
在健康方面,經常拉伸韌帶、增強柔韌性,可在一定程度上延緩衰老、提高免疫力。另外,增強柔韌性還能有效降低運動受傷的風險,在摔倒後更不容易造成肌肉拉傷。
最後需要說明的是,雖然柔韌性受遺傳因素的影響很大,但堅持進行柔韌性方面的訓練,還是能夠顯著提高身體柔韌性的。比如,在跑完步後經常壓壓腿,多進行瑜伽和舞蹈方面的訓練等,都有利於改善身體的柔韌性。
-
3 # 尚形健身
柔韌性是指的人體的關節的活動幅度和範圍的最大程度,柔韌性比較好的話,活動範圍也越大,能夠完成各種動作,預防肌肉、關節韌帶損傷和減輕受傷程度,如果關節活動幅度下降,動作會出現阻礙,容易受傷,所以柔韌性也是健康必備的一項屬性。
決定了柔韌性的因素有骨骼的結構、關節周圍組織的大小、脂肪的多少、關節的韌帶、肌腱、肌肉、面板的伸展性和神經系統對於肌肉的調節能力,比如說拮抗肌之間的協調,放鬆與緊張肌肉的調節,對於拮抗肌的改善可以透過在活動時進行調節放鬆,和進行一些拉伸,放鬆筋膜和肌肉,有助於提高擴大關節活動幅度,而柔韌性在於年齡方面存在明顯差異,年齡越小,肌肉纖維彈性越好、可塑性越大、柔韌性也就越好,並且在於性別方面也有差異,像女性一般就好於男性,通常的測量柔韌性就是座位體前屈這種,而且在某些地方的中學生考試中也有這個專案,這個專案主要反映人體的大腿後側與腰部的一些肌肉的柔韌性,測量結果比較片面,某個部位的柔韌性不好並不代表其他關節也不會有很好的柔韌性,而要去綜合軀幹、上肢、下肢的關節柔韌性,進行分部位測量。
提升柔韌性最為常見的方法就是拉伸練習,以牽拉肌肉為主,拉伸肌肉和筋膜,提高肌肉的伸展性,主要包括動態式拉伸和靜態式拉伸,還有特殊的pnf式拉伸,透過這些拉伸方式訓練後,可以延緩年齡增加帶來的柔韌性下降,預防缺乏運動導致的關節結構、軟組織、肌肉的改變,保持較好的柔韌性,以滿足日常生活、運動、工作的需要,如果在運動時進行拉伸,則分為運動前、運動中、運動後,在運動前進行拉伸有助於放鬆肌肉、增強血液流量、提高營養物質運輸效率、防止運動損傷,一般採用動態的拉伸方式,有控制的、緩慢的進行搖擺關節即可,比如廣播體操就是一種總所周知的動態拉伸,在運動中拉伸有助於防止肌肉疲勞、促進物質交換,增強肌肉感受,提高訓練效果,也是在運動中進行動態的拉伸,而在於運動後則需要放鬆、冷卻肌肉、促進代謝廢物的排出、防止肌肉過度緊張、為下一次訓練做好準備的靜態拉伸,一般採用最大的關節活動,保持拉伸姿勢不動10-20秒,然後重複進行即可。
回覆列表
拋開身體的柔韌性不談,我這裡只談對於心與靈層面而言的柔韌三解。
解一
弱者的生存手段:柔韌=柔忍
“活著,像牲口一樣的活著⋯”
這是電影《芙蓉鎮》裡秦書田對胡玉音反覆叮囑的話。
對於身處在卑微、弱勢中的人來說,忍是核心價值,柔是表現形式。
表面呈現的柔,以馴服、順從、聽話、乖巧、萌傻、諂媚、迎奉甚至助紂為虐的姿態出現。支撐這張軟皮的是忍的黑暗之力。
忍,是負能量的單向承受和不斷淤積;忍是以犧牲尊嚴換取生存。
忍是自己活埋自己。泥沼,終會將你吞噬。
忍,會忍出病,忍出無法消解的胸中塊壘一一如果你見過男人們面對跋扈的上司、刁難的大客時的奴顏卑相還有借酒消愁時的頹敗苦澀;如果你見過在婚姻中隱忍苦熬多年的女人們的體檢報告,無論你是好萊塢巨星、香港富婆還是最普通的家庭婦女,你都逃不過腫塊、增生與惡變⋯
一一我忍你好久啦!!
極端的,也會有忍無可忍的慘烈,孱弱者歇斯底里的血腥報復。
解二
智者的生活邏輯:柔韌=柔韌
彆著急,問題都是可以解決的。智慧帶來富於彈性的理性思維一一越智慧越柔韌。
先賢智者中,老子最是深諳此道。老子在《道德經》中以一個悟道者的智慧角度,多篇論述過柔與韌。
首先,我們來搞清楚為什麼要持柔,柔的功能是什麼,柔的力量在哪裡?
“⋯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愛國天門開闔,能為雌乎?⋯”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老子的智者邏輯,正好跟常人相反:柔乃生,柔乃活,柔弱之於剛強在這裡呈現出的是勃勃的生命力一一嬰兒最是柔弱卻得到最多的呵護;活著的人柔軟而有彈性,能迎風招展的也是鮮活的枝葉⋯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明白了柔的力量源泉是川流不息的生命本身,那麼何為韌呢?韌性又有何作為呢?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韌,就是在瞭解生命本質的基礎上的實際運用。
“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
老子的柔是攻擊性的利箭,老子的韌是發射利箭的弓弩。
柔韌的智者是笑到最後的人生贏家。
解三
禪者的生命境界:柔韌=柔任
智慧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當智慧都處於困頓之時,究竟的真諦就出現了: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禪者的世界裡不存在任何一種自生自滅之物,都是緣聚而生,緣散而滅的因緣和合。
既然沒有一物可以執著,那麼就不會有柔與剛、韌與脆的區分。
只有無區別,才是真正的平等。放在此生此世你可能不服,但是,長遠一點,更長遠一點,一定是如此的。
契悟了緣起性空之後,便是空生萬法,空生萬物的妙境。此時,柔的力量,韌的耐性就有了施展拳腳的空間。
柔,便是慈悲,便是無礙,便是圓融。是世間法裡最善解人意的一切方式與作為。
任,便是生一切,含藏一切,卻不染一切,不粘著一切。
一一因無所住而生其心⋯
任,是出離心升騰而起的應物隨化,因地制宜,因人而異,因勢利導。
禪宗六祖惠能大師在《六祖壇經》中說:
“世界虛空,能含萬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澗,草木叢林,惡人善人,惡法善法,天堂地獄,一切大海,須彌諸山,總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復如是。善知識,自效能含萬法是大,萬法在諸人性中,若見一切人惡之與善盡皆不取不捨,亦不染著,心如虛空⋯”
禪的柔韌,關鍵詞在任。
柔任的禪者活己活人,自度度人,是大自在者,更是大解脫者。
柔韌之說,
弱者言忍謂之死;
智者言韌謂之生;
禪者言任謂之逸。
老子說: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