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嘻嘻啊啊

    所有有孩子的家庭對於孩子的教育都是放在第一位的,而且會特別的關注孩子在學校裡的一些情況。最近一位媽媽就發現她的孩子在學校裡被同學欺負,當她找老師詢問情況時,自己的孩子卻表現得令父母很惱火。那就是孩子在老師面前慫的不行,回到家以後卻怒斥父母的這種行為,在家裡能發火,但是在學校裡卻又是另一種樣子,這種行為我們都稱為“窩裡橫,外面慫”。

    為什麼孩子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多半是和家庭的教育有關,以下這兩種家庭就很容易培養出這種型別的孩子。

    1、對孩子過分溺愛,缺乏原則的家庭

    溺愛出來的孩子,他們的性格當然會有問題,因為孩子在家裡是被寵愛著的,而且他已經習慣了這種眾星捧月式的生活,所以就造成他們性格上的一些缺陷。比如孩子會特別霸道,而且習慣以自我為中心,但是父母態度上的縱容,就會讓孩子認為自己的想法是正確的,但是他們卻不知道,其實自己的這種行為外人是不能夠接受的。

    這種孩子在進入學校以後,他們的性格就會有所改變,他們肯定會在人際交往中碰壁,而且會產生嚴重的挫敗感,即使在外面被人欺負了,孩子表現的也是不敢說話,不敢反抗,那麼就容易導致性格上產生兩個極端,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窩裡橫,外面慫”了。為了避免孩子出現這樣的情況,那麼家庭裡的每一個角色都應該負起責任來,如果媽媽對孩子比較寵愛的話,那麼這個時候爸爸就得站出來了,要讓孩子對爸爸有所敬畏。要知道在孩子性格的教育上,爸爸是需要負主要責任的,一定要對孩子起到一個好的引導作用。

    2、爸爸的反面影響

    我們都知道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就是父母,所以父母一定要善於對自己的孩子進行言傳身教,很多孩子的性格其實都和父母有著很大的關係,而且爸爸的言談舉止對孩子的影響最大。因為孩子在小的時候對爸爸都有一種莫名的崇拜感,會在日常生活中模仿爸爸的行為,尤其是家裡有兒子的家庭,會發現他們父子的言行舉止特別的相似。

    如果爸爸是那種在家裡非常橫,在外面卻有很軟弱的樣子,孩子被父親的性格影響,長此以往他們也在無形中變成了這樣。所以如果想要糾正孩子的性格,首先就得從源頭上來進行改變才可以,一定要先糾正老公的行為。為了不對孩子將來埋下隱患,一定要儘早的糾正才可以,要不然孩子以後不僅會傷害到家人,而且在步入社會以後也會非常的困難,因為容易被外面的人孤立,而且這種孩子在長大以後步入婚姻也是不會幸福的。

    家長們千萬不要小看言傳身教的重要性,要適應現在的社會大環境,爸爸們也不能在袖手旁觀了,孩子的教育一定要參與進來,要擔負起自己肩上的責任,這樣才能夠教育出比較優秀的孩子。

    推薦一款識字軟體【貓小帥學漢字】,課程免費,而且課程以冒險故事為主,寶寶使用時有一種聽人講故事的體驗,不僅可以培養寶寶的閱讀能力,而且還有各種小遊戲作為複習環節,可重複學習,加深寶寶的記憶。讓孩子開心地學習漢字。擔心寶寶眼睛的家長也可在設定中設定學習休息時間,總之功能是比較全的。更多育兒的資訊可以關注一下【小評果快樂育兒】

  • 2 # 火箭寶貝

    一、每個人的情緒、行為都是有目的的。

    我們通常認為我們的行為習慣都是原生家庭影響的“結果”,其實並不是這樣,我們的行為習慣都是有“目的”的,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我們會採取不同的行為,或者表現出不同的情緒。

    用一個例子來說明這個反常識的觀點:家長在輔導孩子的作業,氣得七竅生煙,此時班主任來電話了,家長立刻收起了自己的怒氣非常客氣地跟班主任進行了溝通,放下電話後,家長立即又暴跳如雷。

    其實家長並不是真的“怒不可遏”,只是家長用自己的怒氣給孩子施壓,讓孩子能夠專心做作業,僅此而已。老師來電話,家長有能力立即收起自己的怒氣,很禮貌地跟老師通話,因為家長希望給老師留下一個好的印象,這樣老師對孩子的印象也會加分——不論生氣還是溫和都是有目的的。

    關於“目的論”,讀者可以參考心理學家阿德勒的著作,此處不再展開。

    二、孩子在窩裡為什麼“橫”。

    如果孩子在家很蠻橫,只有兩個原因:透過蠻橫就可以達到他的目的,或不蠻橫就達不到目的。

    舉個例子:孩子在街上看中一個玩具,這個時候他會想家長請求買下這個玩具。家長如果立即同意,很可能因為溺愛而毀了孩子,所以家長通常都會標識拒絕,孩子的禮貌請求並沒有效果;於是孩子用哭泣來表達自己的傷心和強烈的願望,此時如果家長同意了,孩子就會被培養成“林黛玉”,凡事都用博同情來解決,孩子經常會對老人家用這招,如果家長仍然拒絕呢?孩子就會嘗試用“憤怒”來達到目的,開始耍賴、哭鬧、絕食、離家出走等方式提高蠻橫的強度。這必定有效,家長不會為了一個玩具真讓孩子離家出走的。這時候孩子就會發現,蠻橫非常有用,而且越蠻橫越有用。

    三、為什麼只在家裡橫?

    因為在外面橫沒有用。在家外一橫就會受到指責、鄙視。

    四、如何培養出一個窩裡橫的孩子?

    瞭解以上機制,我們就知道如何培養出一個窩裡橫的小孩了。他的請求我們都選擇拒絕,除非他開始蠻橫,他越蠻橫我們給的獎勵就越多,這樣很容易就培養出一個窩裡橫的孩子了。

  • 3 # 教育探微

    北京四中校長劉長銘曾寫過一篇文章,題目是:凡是把孩子放在第一位的家庭,多半是悲劇。這篇文章傳得很廣,影響很大。

    先不說文章內容,就說這個標題給我們的啟迪和啟發是什麼?

    孩子為什麼會出現窩裡橫這種現象?

    根本問題就在於家庭中,把孩子放在了第一位。

    存在的現象:

    孩子成了家庭中的中心,所有家人都圍繞著孩子轉,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服務的。

    盡其所能,傾其所有給孩子創造最好的生活條件,學習條件,滿足孩子的所有需求,無限包容孩子的一切。

    只要是孩子要求的,再難都要去辦到。

    產生的結果:

    實際上,這樣的家庭培養出來的孩子,就非常的自我、自私,他們不懂得感恩,不懂得分享,他們只懂得窩裡橫,一旦出門他們又顯得很懦弱。

    因為,在家庭中他們的所有的一切都讓父母包辦代替完了,他們不需要做任何事就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然而,出門以後他們什麼也不敢做,什麼也做不了,所以只會在家中耍橫。一旦出門,就顯得很怯懦,很膽小,很窩囊。回到家立刻就成了小皇帝和小公主,霸道蠻橫,蠻不講理,想怎麼樣就怎麼樣。

    家庭教育中存在的根本問題。

    1.愛無底線

    父母對孩子的愛沒有錯,但沒有底線的愛就一定是錯的。好多父母對孩子的愛失去了理性,也失去了底線,但凡孩子需要的,哪怕家庭條件不允許,都要想辦法給孩子滿足孩子。

    父母寧可自己吃最差的,穿最差的,也要給孩子最好的,從而不斷滿足孩子的虛榮心和攀比心。很多父母根本不結合自己的家庭實際,無限的滿足,滋長孩子的攀比心理,讓孩子的虛榮心無限的膨脹。

    很多普通的家庭收入微薄生活清貧,卻給孩子名牌加身,花錢沒有限度,生怕孩子不如別人,生怕孩子吃虧。這種理念教育下的孩子根本就體會不到父母的辛苦,根本不懂得感恩,他們在家中可以為所欲為,對父母沒有任何敬畏和尊重之心,一旦父母不能夠滿足他的需求和他的虛榮,他就會對父母發脾氣,對父母耍橫。

    但是這樣的孩子出門以後,往往就顯得比較窩囊和怯懦。因為,他知道在別人那裡自己根本就得不到想要的東西,別人也不會滿足他的無理要求。

    2.無限妥協

    家庭中無限的妥協和無限的包容,是危害極大的教育。孩子犯錯,第一次原諒了他,第二次原諒了他,第三次還原諒了他。那麼,後面他的錯誤你就再也無法控制。

    現實中,好多父母恰恰就是這樣做的。孩子在家中想怎麼樣就怎麼樣,想幹嘛就幹嘛,想上網就上網,想看電視就看電視。父母一次次的包容,一次次的妥協。這樣,在孩子的心裡就會形成了一種固定認識:在家中沒有人能管得了自己。這樣的孩子一旦走到外面,就完全成了另外一種人,變得膽小,柔弱,怯懦,別人讓他幹嘛他就得幹嘛。因為,他知道在別人那裡根本就沒辦法耍犯,別人也不吃他那一套。

    3.家庭不和。

    夫妻關係決定著孩子的性格,甚至可以說夫妻關係也決定著孩子的學習成績。

    夫妻關係和諧,就能夠培養出來一個Sunny自信的孩子。夫妻之間如果經常爭吵,甚至大大出手,這種負面因素就會傳導給孩子。這樣的家庭孩子自然是脾性暴躁,喜怒無常,或者自卑內向,更嚴重的會導致心理問題。父母之間經常爭吵,孩子自然也會被潛移默化,他也會面對父母大聲吼叫,甚至叛逆到父母無法去管理的地步。但這樣家庭的孩子,一般都心比較自卑,他們一旦到外面,就顯得很內向自卑,不願意和別人多交往,不願意和別人多說話,把自己包裹的很嚴實,不希望別人知道自己的家庭情況。

    4.教育分歧

    家庭教育中,最忌諱的就是家長的教育分歧,不能達成共識,教育目標和方向不一致,一個朝南,一個朝北,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孩子根本不知道到底該聽誰的,聽誰的是正確的。這樣的家庭教育,使孩子往往沒有主見,做事情優柔寡斷,唯唯諾諾,瞻前顧後,脾性暴躁,性格古怪,容易發火,容易和父母對峙和對抗。

    幾點兒建議:

    一、愛孩子沒有錯,但不能溺愛,更不能嬌慣和嬌縱,該管的時候必須得管。

    二,孩子小的時候,必須要保證父母的權威和主導,對孩子的需求不能無限的滿足,無條件的滿足。要想使孩子好,就讓孩子多受點苦,沒什麼壞處,現在讓他受點苦是為了讓他將來更好。

    三,要想培養積極健康自信Sunny的孩子,就要營造一個和諧、溫馨、幸福,充滿歡樂和笑聲的家庭環境,夫妻之間必須相互尊重,相互恩愛,相互關懷,相互理解,相互支援。

    四,家庭教育中,必須要有一個教育主導,另一個人要自覺主動的做好配合,必須要達成一致的教育觀念和教育追求,不能出現一個往東走,一個往西走的教育分歧,更不能當著孩子的面,父親讓聽他的,母親讓聽他的,弄得孩子都不知道該聽誰的。

    總結:我特別欣賞的一句話是,好父母是學出來的,好孩子是教育出來的,好習慣是培養出來的。相信只要父母善於學習,努力改造自己,一定會把自己孩子培養的不是在“窩裡橫”,而是展翅高翔,馳騁萬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印尼球參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