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侃歷史趣聞

    張遼是169—222年,享年53歲,而丁奉歷史書記載是271年死去,出生日不詳,不過我們可以推斷一下,在213年的赤壁之戰的時候丁奉已經在軍隊了,說明已經是成年人了,差不多有16歲了吧!這樣算來213-16=197生人,大概活了74歲,與張遼相差28歲左右!

    先糾正下,張遼並非被丁奉射殺,222年張遼病重,隨著孫吳在次反叛,張遼在合肥擊破吳將呂範,不久就病逝了!來說說二者的成就:

    丁奉:

    一、侍奉過吳國四代君主,扮演著承前啟後的角色,不僅繼承了先代名將英雄們的很多優良傳統,而且在後輩小將面前,又是一個極具資格的“老將”,這種身份,在人才出於真空狀態下的中晚期吳國顯得非常有優勢,而且丁奉也不是靠著論資排輩走上高位的,著名的“丁奉雪中奮短兵”的故事"在冰天雪地中,丁奉脫下鎧甲頭盔,扔掉長戈大戟,一副完全不顧防守的架勢向曹營衝去,曹魏的將領本來就很輕視這樣一群“愣頭青”,但在實戰中,他們卻為自己的驕傲付出了代價,愣頭青丁奉就這樣戰勝了人數眾多的魏軍”也為他自己迎來了更高的官職!

    二、隨著丁奉在吳國的功勞越立越多,威望未來越大,地位自然是與日俱增,而後他又果斷地選擇了站在孫休一隊,並且幫助孫休誅殺了權臣孫綝,憑藉這個功勞,丁奉官拜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東吳大將軍

    張遼:

    一、勸降昌豨、白狼山之戰大破烏桓、驅逐遼東大將柳毅、平定新軍叛亂、登天柱山擊滅陳蘭、梅成這些都是張遼的戰功,此後就一直鎮守合肥!

    二、合肥之戰率領800將士與孫權10萬大軍,殺得東吳小兒夜裡不敢哭,威震江東。還順便化解了李典和樂進的矛盾!張遼被封晉陽候,在222年抱病擊敗吳將呂範,同年病逝,被後人稱為“古今六十四名將之一”

  • 2 # 別打我的小拇指

    張遼,字文遠,雁門馬邑(今山西朔州市)人。漢末三國時期曹魏名將。

    張遼的成名戰役是第二次合肥之戰——逍遙津戰役。

    建安二十年(215)八月,吳主孫權趁曹操用兵漢中兵力空虛之際,親率十萬大軍(訛稱,實際就三、四萬人)攻打合肥,這是三國前期東吳投入兵力最多的一次戰鬥。

    合肥城內曹魏守將有張遼、李典、樂進及薛悌等7000餘士兵駐守。兩軍對峙,眾寡懸殊。

    但魏將張遼看出了唯一的生機,孫權部隊雖然人多,但是也是長途跋涉才到逍遙津附近的,所有舟車勞頓,士兵都非常的疲勞的,如果這個時候來個突襲,東吳一定會潰敗的

    在強敵壓境的危急關頭,張遼臨危不懼,募集800死士,突襲了孫權營地,直到打到了孫權的主帥旗下,打得孫權落花流水,落荒而逃。最後在逍遙津以七千破敵十萬,東吳慘敗而歸。

    《魏略》編寫張遼大敗孫權一事大為震驚孫吳勢力,因此有“張遼止啼”的民間流傳的傳奇故事。

    丁奉,字承淵。廬江郡安豐縣人。三國時期孫吳名將。

    丁奉成名之戰-東興之戰。

    公元252年孫權病逝,魏國大將軍司馬師令王昶進攻南郡,毌丘儉進攻武昌,胡遵、諸葛誕率大軍攻打東興。東吳這邊諸葛恪率兵日夜兼程,救援東興,丁奉和 呂據、 留贊、唐諮等人為前鋒。丁奉一步步混上來靠的可不止是勇,還有謀斷……

    丁奉一到戰場就變現出了優秀的戰況分析能力,認為跟魏兵搶佔有利地形是首要關鍵,於是帶三千水軍乘風挺進,佔據了徐塘。當時整個東興都漫天飄雪,十分寒冷,胡遵等人正在聚會飲酒。丁奉當機立斷,短兵偷襲,魏兵聽到擊鼓吶喊聲四散奔逃……

  • 3 # 小川讀歷史

    在看到這個問題之後,也十分好奇,他們兩個到底有些差距和區別。

    年齡的差距

    在《三國志》等史料中能夠明確的知道,張遼出生於公元169年,在公元222年因病去世。而丁奉並沒有明確的記載出生年份,只知道是在公元271年病逝。不過,我們可以透過丁奉所參加的一系列戰役,大致的去推算下他的出生年份。丁奉曾經做過甘寧的部將,並在這個時期參加過第二次合淝之戰,據史料記載,合淝之戰前後有過五次,而第二次合淝之戰,是公元215年前後發生的。當時的丁奉還是年輕小將,年紀應該在20歲以內,從這個時間點反推回去,丁奉大致是在公元195年到200年前後出生的。在年齡上,張遼比丁奉大了25到30歲左右。

    成就的差距

    張遼從參軍開始,先後跟隨丁原,何進,董卓,呂布等各路諸侯,歷經 多年坎坷最終被曹操收入麾下,為人正直,心胸寬廣。是曹營當中比較有名的文武雙全之將。在公元215年的第二次合淝之戰中,僅僅率領800的騎兵,就衝破孫權的十萬大軍,差點生擒孫權,威震江東。並因為這場勝仗,衍生出了著名的“張遼止啼”這個典故。並因此在唐朝,被歸入“古今六十四將”廣受後人膜拜。

    丁奉在第二次合淝之戰初次登場。之後許多年,都只能算是守成之將,一直到公元252年的東興之戰,方才憑藉著“雪中奮短兵”這個奇妙戰術,真正的青史留名。在三國後期,成為吳國強有力臂膀。不過,受限於他並不識字,整個從軍生涯,他大多都只能被動防守,更多的是利用自己的經驗來指揮部隊。這也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他在後人記載中的成就。

    從《三國志》中,能給張遼單獨立傳,而丁奉則是與同時期的其他將領合併立傳,也能看出,在當時人的印象中,張遼的成就,就已經遠遠的超過了丁奉了。

    綜述:從丁奉的從軍生涯反過來推演大致可以知道,他比張遼大致年青25到30歲。但是在所取得的成就上,張遼完全的壓制住了丁奉,從武力值到文化程度到著名的戰例再到後人敬仰程度,各方面都比都是張遼完勝。

  • 4 # 愛玩遊戲小可愛

    年齡差距

    從正史記載張遼出生於公元169年,於公元222年因病去世,丁奉出生不詳,去世於建衡三年(271年),不過從書中記載,可以推測出丁奉的年齡,丁奉年少就為小將,多次參加戰鬥,隨後在公元252年的東興之戰中大破魏軍而出名,可以推測出丁奉應該出生於公元190-200年之間,所以可以推測出張遼於丁奉之間大約相差30多歲左右。

    成就方面

    丁奉,年少時以驍勇為小將,經常奮勇殺敵,屢立功勳,其出名的戰役有東興之戰,雪中奮短兵,大破魏軍。隨後被封為滅寇將軍。隨後在公元257年解救被包圍的壽春,被封為左將軍,之後被吳景帝孫休重用,丁奉幫其誅殺權臣,最後失利於淮南爭鋒。

    張遼。提起張遼大家更是熟悉,曾從屬丁原、董卓、呂布。下邳之戰後,歸順曹操。此後隨曹操征討,戰功累累。與關羽同解白馬圍,降昌豨於東海,攻袁尚於鄴城,率先鋒在白狼山斬殺烏桓單于蹋頓,又討平遼東柳毅、淮南梅成、陳蘭等。為曹操統一北方南征北戰,出生入死,立下了汗馬功勞。直到晚年,他還帶病徵戰。張遼的一生幾乎全部是在戰爭中度過的。他先後跟隨曹操戰山東、討袁譚、滅袁尚、平遼東,在極端混亂的三國時代,結束豪傑並起、軍閥混戰的局面,使北方漸趨統一,這在歷史上起了進步作用的。

  • 5 # 知識源於閱讀

    如果吳國大將丁奉能夠一戰幹掉張遼,那麼丁奉在歷史上的地位必然超越關羽。可惜的是隻是如果而已,丁奉和張遼並沒有單獨作戰過,因此,也就不存在丁奉一戰幹掉張遼的情況,那麼為什麼有這種說法呢?說來說去,還是因為那本奇書《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第八十六回寫了這麼一個匪夷所思的情節,黃初五年八月,也就是公元224年,曹丕聞聽吳、蜀再次聯合,感覺到自己被孫權耍了,於是率領水、陸大軍十餘萬,攜大將張 遼、張郃、文聘、徐晃親征東吳。

    吳國派大將徐盛為都督拒敵,徐盛在岸邊一夜間遍扎數以萬計的假草人以迷惑魏軍,曹丕驚恐於吳軍數量之多,於是撤軍。曹丕大船遭遇吳軍火攻突襲,沒有辦法下船逃命。這時丁奉早已率領三千奇兵在此埋伏,於是趁勢殺出。張遼為了保護曹丕,拍馬來戰,被丁奉一箭射中腰部,後回到許昌後,箭傷發作而死(死法跟周瑜類似)。

    為首一將,乃丁奉也。張遼急拍馬來迎,被奉一箭射中其腰,卻得徐晃救了, 同保魏主而走,折軍無數。張遼回到許昌,箭瘡迸裂而亡,曹丕厚葬之。

    這當然是演義的寫法,跟歷史完全不符,實際上,張遼死於公元222年,死因是病逝,而且張遼一生威震江東,被演義後卻變成了一個猝死之人,這不禁讓人覺得可笑。那麼丁奉這個人又怎麼樣呢?為什麼書中反覆出現丁奉率領三千人,孫韶率領三千人,其實這裡面是有歷史影子的。什麼影子呢?

    丁奉也算是東吳的名將,其在前期由於陸遜、甘寧、潘璋的光芒萬丈而顯得不怎麼突出,到了孫亮執政,丁奉開始慢慢爆得大名,而三千人的影子就源於丁奉雪夜抗擊胡遵的故事。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孫權死後,司馬師藉機南下伐吳。派數十萬大軍分別攻擊荊州的南郡、武昌和東興。東興由諸葛誕和胡遵率領七萬大軍圍攻,是魏軍的主力,而南郡和武昌魏軍為偏師。

    諸葛恪早在前期就已經重修了東興的徐塘大堤,並且在大堤東西兩側各建一座城池來據守。東興告急後,諸葛恪率領四萬人援救東興。丁奉與呂據、留贊、唐諮作為先鋒,攀山西進,進軍異常緩慢。

    這時丁奉看出事情的嚴重性,於是向諸葛恪說道:如果讓魏軍搶先佔領大堤,那麼我軍就會受挫。現在應該加緊行軍,搶佔高地。然後丁奉率領三千人倍行前進,此時天降大雪,異常寒冷。丁奉率軍冒著嚴寒急行軍搶先到達了徐塘大堤。

    這時魏軍看到雪地裡突然來了這麼少的吳軍,於是哈哈大笑,連長矛都懶得拿起來。接下來的一幕讓魏軍瞠目結舌,只見這些吳兵在雪地裡脫下他們的戰衣,冒著嚴寒,喊聲震天的朝他們殺過來。於是正在喝酒的魏兵一時間大亂,被徹底打垮。

    沒等多長時間,後面的吳兵援軍也趕到了,魏兵紛紛逃命,浮橋被踩踏,傷亡不計其數。此一役丁奉以三千兵的劣勢逆襲魏兵七萬人,一戰名揚天下!

    丁奉之於魏國根本造不成什麼威脅,但是張遼之於吳國就不一樣了。張遼鎮守合肥以來,只要是張遼活著,孫權都不敢輕舉妄動。甚至於在張遼晚年,垂垂老矣,行將垂死之時,孫權聞聽張遼還在合肥守衛,仍然忌憚的對部下說:張遼雖然抱病,但是還是要千萬小心。

    權甚憚焉,敕諸將:“張遼雖病,不可當也,慎之!”

    因此,雖然丁奉也算是東吳名將,但是演義安排這麼一個丁奉一箭射傷張遼,然後張遼箭傷復發病死的虛假故事,難免對張遼不公,也讓人感到憤然不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一顆遠道而來的行星還有一天就撞向地球,像結束白堊紀一樣結束人類,你最想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