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揭幕派

    網際網路在什麼時候,什麼時段都不會落後。

    網際網路的二十多年的發展,完全是野蠻的掠奪。因為太容易圈人圈錢,以至於至今還是延續二十多年前的模式,低階複製。

    網際網路的進步在於從關注使用者體驗到關注使用者再生。

    使用者再生是使用者的升維,需要對使用者重新系統思考。

    發現新大陸

    歐洲人當年發現了新大陸,他們發現財富獲得異常容易,於是他們開始瘋狂的在新大陸掠奪財富,這種財富的掠奪罪,當地的經濟環境造成巨大的破壞,然而由於新大陸即使這種瘋狂的掠奪也總是會發現新的財富,幾個流氓地痞配幾桿搶就可以去殖民地圈地圈人圈財富。在新大陸開發時期,這樣的例子不勝列舉。

    但是當全球化的經濟掠奪達到一定的極限之後,這些殖民者發現已經沒有供他們來掠奪的資源了,這種掠奪式的方式已經走到了極限。

    網際網路的野蠻掠奪

    網際網路發展二十多年,基本上就是依靠線上線下巨大的不均衡,可以稱之為“不均衡紅利”,而以不均衡發展必然導致不均衡的削弱,這是不可持續的。

    網際網路發展初期,當年做一個網頁,掛上一些資訊就可以融到很多的錢,或者把線下的一些資訊放到網上、線下的產品,各種的資源資訊放到網上,就是說把線下的資訊搬到線上,這種網際網路就可以融到很多錢,並且成為世界頂級的網際網路公司,就是這樣,我們看現在的公司,大到阿里巴巴,百度,騰訊、京東、美團、抖音、小到陌陌、唯品會都是這樣,從始至今都是在圈人圈錢。而微信延續的設計模式卻是網際網路之前的“手機通訊錄”模式。

    可以說網際網路公司是一個最缺乏創新的行業,你很難想象,目前幾乎所有的APP,其基礎的模型都是20年前網景公司的瀏覽器模式,你很難想象如今的微信,使用者已經約等於全國網民數,這種聊天工具是網際網路前的手機通訊錄模式的升級版而已,所有的網際網路公司都想著要去掠奪現有的資源從來沒有想過要去建設網際網路上的人類活動的基礎設施,

    各種教育公司忙著將線下的教育資源線下的課程打包傳到網上,就完成了所謂的“網際網路教育”。

    所謂的醫療網際網路也是把線下的醫生,醫院的資源,各種掛號信息,醫生問診弄到網上就為其名曰,網際網路醫療,這些個所謂的網際網路,毫無技術含量。

    新聞媒體將印刷版新聞電子化就完成了“網際網路媒體”轉型。

    本來的高科技企業最終變成了苦力企業,美團在規模幾百億美元的情況下,終於成了一家外賣公司,其主要工作就是跑腿。

    那些知識服務企業,最終成了知識的搬運工,將腦力勞動變成了體力勞動。

    而使用者這邊,面對各種各樣的產品供給,目不暇接,各位使用者幾乎是赤裸相見,網際網路上這些資訊。

    網際網路巨頭習慣了掠奪式的發展,很少會考慮到網際網路的基礎設施建設,所謂的基礎設施建設就是讓網際網路使用者的再生產,不得再生產問題,網際網路的發展才是一個可持續的發展。

    使用者成長方面,心智成長几乎處於一種野生、放養的狀態,沒有網際網路公司關心個體是如何在網際網路中發展,每一家公司都是將使用者個體當作一種資源都有一種礦藏,無所不用其極的榨乾使用者的每一點價值,從而造成了網際網路如今的這種扭曲失衡。

    甚至騰訊提出科技向善,這不應該僅僅是一個口號,而是需要各種各樣的產品維度。科技向善不僅僅是一種意願,更多的應該體現在其產品維度上。以騰訊這麼大的影響力,圈使用者圈人非常容易,隨便一個遊戲產品就可以獲得大量使用者。

    有些網際網路公司美其名曰是個人成長,但實際上也是對個人的一種獵殺。只關心使用者的數量以及各種的支付消耗。

    抖音上一個網紅火起來,非常容易。有時候一個人莫名其妙的就火了。而火了之後卻不知所措,沒有火的人焦慮,而火了的網紅也是在焦慮如何變現,能夠變現的網紅在焦慮如何持續?總之這種模式,是一種非常掠奪式的模式,往往在這種模式下能夠勝出的人是那種善於抓住熱點、模仿、搞笑,特異型人群,這類人並不是一般大多數,一般人群只是觀眾粉絲。

    總之這類產品模式的關注點本身缺乏連續性,需要持續的外部力量推動才能玩下去。

    簡單重複的產品設計,與之對應的是複雜運營團隊,龐大的營銷費用、五花八門的營銷套路。

    產品過於簡單,在強烈的競爭環境下,只能拼運營、拼營銷。於是競爭越激烈外圍越龐雜。各種補貼優惠、各種購物節、各種搶紅包,這本身就偏離了網際網路產品的“成就使用者”基本方向。

    可以說早期和近現在的網際網路產品基本上是靠野蠻的掠奪發展起來的,而發展後依然路徑依賴,吃慣了一種模式,很難再改。

    良性的網際網路發展應該是怎樣呢?

    我們還是回到新大陸的例子。

    開發新大陸遇到的模式邊界是“資源不可再生”,掠奪式的開發會隨著資源的枯竭而走向衰弱。

    新大陸的良性開發模式是“資源的再生”,在當地實現人、資源、經濟的再生。在當地資源可持續的基礎上建立發展的可持續性。

    從狩獵模式到種植圈養模式

    僅僅把使用者當做獵殺的獵物,這樣的網際網路公司會關注使用者喜歡什麼?使用者經常在哪出現?使用者有哪些使用習慣?在哪裡以什麼方式容易獲得使用者。就是說目前的網際網路產品還只是狩獵模式。還不具備使用者的可持續能力,具備使用者可持續發展的模式是種植養殖模式,也可以稱之為“使用者的再生”。

    從關注使用者體驗到關注使用者再生

    使用者體驗其目的就在於如何獲得使用者,而使用者再生是為了使用者的可持續,進而模式的可持續。使用者再生需要關注的維度是一個更為龐雜的系統,使用者再生比使用者體驗的維度高更多,更加的多維。

    使用者再生是網際網路產品的使用者的升維,使用者的系統化,需要一系列系統思考的方法。

    在這個基本趨勢下,整個網際網路的所有產品都值得去重新再做一遍。

    網際網路不是到了下半場,應該說還沒開始..............

  • 2 # 億雲科技

    1995年,馬雲揣著夢想北上,和現在的許多北漂青年一樣。馬雲憶道:"在北京漂的時候,受過挫折、失落過、迷茫過,忍受過地下室,也擠過早上六點的公交車"。當時,馬雲和他的團隊有13個人,擠在三套小房間裡,經常加班。 阿里巴巴創始人之一的彭蕾此前也回憶到:“當時住在潘家園,每天拎著兩個包子擠51路公交車前往外經貿部上班。”除了奔波勞碌的疲憊外,馬雲的創業過程也一直遭受挫折、冷遇、誤解,直至1998年底,在來到北京1年之後,他選擇了離開北京。 後來的故事眾所周知,馬雲沒有放棄他的夢想。回杭州後,他與17個小夥伴湊齊50萬,成立了阿里巴巴。2000年阿里巴巴獲得2000萬美元融資、2003年淘寶創立、2016年阿里正式成為全球最大的零售交易平臺。那個時候出國遊不像現在,各方面卡得很緊,一般都是公派的比較多,像馬雲這種,一般不輕易放行。馬雲在北京待了半個月,去大使館十幾次,被拒絕了十幾次,終於在國際友人的幫忙下,以及他堅韌不拔精神的感召下,簽證官總算放行。

    應該說,馬雲的第一次短暫的北漂經歷,過程是煎熬的,但是結果則是完滿的,馬雲的這次澳洲之旅,非常精彩,馬雲見了很多場面,包括給洋人表演猴拳,介紹中國武術。更重要的是,這段經理重塑了他的三觀,在馬雲早期的演講中,他曾經多次提到:以前總以為外國都深處水深火熱,結果跑到澳洲一看,完全不是那麼回事。說起馬雲和馬化騰,大家都是很熟悉的,畢竟在很多人看來,他們兩個就是對頭。一個收購了餓了麼,一個就投資了美團。然後馬雲做的是淘寶,馬化騰就投資了京東和拼多多,兩個人似乎總是在較量中。不過,其實除了這個的話,當初馬雲和馬化騰都同樣看中了一個企業,但是最後被馬化騰給收購了,這個就是摩拜單車了。當初馬雲是出價了46億元,後來馬化騰則是出價了27億元,但是最終,那個80後的姑娘,還是選擇了將自己的夢想賣給了

    關於共享單車這一塊,現在很多城市裡面都有,也是有很多人喜歡使用共享單車的。但是其實關於共享單車,最走早的話,就是從摩拜單車這裡開始的。摩拜單車的話,則是全球裡面,最早的智慧共享單車,也是共享單車裡的零頭企業。關於摩拜單車的創始人的話,是一個80後的姑娘,她的名字叫胡瑋煒。關於她的話,在創辦摩拜單車之前,可是一個擁有了十年汽車科技媒體經驗,在騰訊還有上汽和新京報等都是有工作過的。可以說,她是經驗十分

    再來看看共享單車的領導企業,也就是摩拜單車,也是說因為種種原因,胡瑋煒最後不得不將摩拜單車給賣了出去。前面也說了,馬雲當初是有出46億說打算購買摩拜單車的,但是不知道是因為說什麼原因,最終並沒有將這件事情談攏。後來馬化騰對於摩拜單車也是很感興趣的,於是他則出了27億元打算收購摩拜單車。後來,這裡面的胡瑋煒還是選擇了說將摩拜單車用27億元賣給了馬化騰。

  • 3 # IT人劉俊明

    雖然網際網路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這個社會的發展,基於網際網路也逐漸構建起了諸多生態體系,但是導致一部分職場人落伍的根本原因並不是網際網路,而是自身知識結構更新的腳步變慢了。

    在當前的網際網路時代,判斷自己是否落伍可以透過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判斷:

    第一:自己是否透過網際網路擴充套件了獲取資訊的渠道。在當前的資訊化時代,職場人獲取資訊的能力對於個人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獲取資訊的能力也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職場人的發展空間,而網際網路是當前一個重要的獲取資訊的渠道。獲取資訊的能力還涉及到如何獲取優質資訊、高附加值資訊,以及如何判斷資訊的真假等。

    第二:自己是否透過網際網路與更多的資源建立了連線。網際網路一個重要的能力就是可以為使用者建立更多維度的“連結”,使用者可以透過這些“連結”完成與各種資源的對接,包括技術資源、行業資源、資金資源、客戶資源等等,對接的目的是為了整合,而整合的結果自然會促進發展。所以,是否透過網際網路為自己建立了更多的“資源連結”是判斷自己利用網際網路能力的一個重要指標。

    第三:自己是否透過網際網路提升了專業能力。隨著網際網路整合資源的能力逐漸提升,網際網路也正逐漸成為職場人專業能力提升的重要渠道,所以是否透過網際網路完成了專業能力的提升也是判斷自己是否充分利用了網際網路的指標之一。

    最後,網際網路未來在整個社會的發展中會起到更重要的作用,所以掌握一定的網際網路技術並充分利用網際網路的各種資源,對於職場人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航空母艦的發明具有怎樣劃時代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