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志遠思想空間
-
2 # 視野百科
在F14以後,就沒有純粹的雙座型空優戰鬥機了,現在的空優型戰鬥機好像都是單座型的,對應的雙座機型都是多用途的或是為了承擔教學任務,為什麼現在沒有雙座型的空優戰鬥機了?感覺在格鬥時雙座機應該更有優勢吧,可以觀測到更大的範圍,而且操作起來應該更加從容。
-
3 # 皇家橡樹1972
同級別或者說同型號的戰鬥機,雙座與單座之間的優劣對比要看生產年代,從裝備的生產年代來說,1980年代中期生產的F–15C型戰鬥機肯定要比1990初生產的F–15E有些差距,因為技術是在進步的。
戰鬥機的研製進入到1970年代末之後,開始往“一型多機”方向發展,也就是說:利用一型戰鬥機的機身,透過改裝升級衍生出其它的機種戰鬥機。比如說:F–15系列,它出現的時候完完全全是“空優戰鬥機”,按照設計師的說法“沒有一公斤用在對地攻擊”,但隨著戰爭的需要F–15演化出F–15E多用途戰鬥機,其不但具備了強大的對空作戰能力,還利用機身龐大冗餘度高、發動機強勁有力的特點掛載了11噸多的空地航空彈藥,在800公里作戰半徑內對地攻擊能力和載彈量超過“圖–16”中程轟炸機!並且F–15E還由於生產時間靠後,它的雷達和電子裝備方面有較大進步,空戰能力反而超過F–15C“空優戰鬥機”。
F–15E的例子說明,即便是同型號的戰鬥機也因為生產年代的不一樣,後發優勢的多用途型號也能超過前期生產的專業型號。1980年代中期製造的F–15C座艙,放眼看去大部分都是儀器儀表和各種開關,顯示屏很少,與現在流行的“玻璃化座艙”相比相差甚遠。1990年代中期製造的F–15看上去就顯得簡潔了許多,通常來說:第四代雙座型戰鬥機要比單座型在操縱效果上要略好一些,畢竟是飛行員可以專心致志的操縱飛機,武器操縱員因為不用分心去駕駛飛機,可以更好的觀察各種感測器資訊,更好的操縱武器去打擊敵機。
當然事物總是在進步的,目前美軍在F–15E的基礎上又發展出來F–15X型單座戰鬥機,據說:該戰鬥機可以掛載25枚以上的AIM–120C7中距離攔截彈、30枚小直徑“聯合對地攻擊彈藥”,由於攜彈量太大有“空中武庫艦”之稱。F–15X具備這樣強大的能力也是得益於技術的進步,隨著航空裝備智慧化水平的提高、人機語音對話操縱、AR虛擬技術的出現...以前武器操縱員的工作被高效能計算機所替代,並且飛行員的工作也大幅度減輕,單座戰鬥機不但保持了原來的“空優能力”,對地攻擊能力也大幅度提高!所以說,技術進步決定了戰鬥機的效能!越往後推出的機型越具備更大的優勢。
-
4 # 紅龍軍團長
如何比較戰鬥機的空戰效能,能量機動理論將這個複雜的比較關係轉化為簡單的數學模型量化關係,即能量機動理論公式:戰鬥機的單位剩餘功率(specific excess power,簡稱SEP)=(推力-阻力)*速度/重量,在戰機包線裡任何一點,SEP較高的一方戰鬥機效能佔優。飛機的其他效能引數如穩定盤旋效能、升限等都與SEP有關,空戰制勝四要素(高度、速度、火力、機動)中的三個與SEP有關。
殲-11B與其雙座機
不難得出一個結論,同一型號戰鬥機的氣動佈局、發動機推力都一樣,雙座機型號增加一個座艙,重量增加了上百公斤,能量機動理論公式分母變大了,戰機的效能必然大幅度下降。事實上,在飛機設計階段,工程師為減少哪怕一克重量絞盡腦汁。有個故事,在F-16戰機時,總設計師曾經懸賞誰減少一克重量,就獎勵一克黃金,由此可見對控制戰鬥機重量的極限追求。
能量機動空戰
有人說,兩個飛行員配合空戰效率是不是更高,事實上兩人配合達不到1+1=2的效果,甚至還會小於1,空戰講究的是人機合一,多一個人完全是累贅。現代空戰由資料鏈系統提供空中情報,接敵後火控雷達鎖定發射主動制導雷達完事,格鬥空戰更是一個人的戲碼,頭盔瞄準具看到哪裡打到哪裡,多一個人也是累贅。
同型號戰機雙座機往往是該型戰機的教練機,比如殲-11B與殲-11BS,雙座型前艙為新飛行員,後艙為教練員;或者該型戰機改進型戰鬥轟炸機,比如蘇-27與蘇-30、殲-11B與殲-16。戰鬥轟炸機的主要作戰功能是對地攻擊,攜帶了大量對地、對艦精確制導炸彈,如殲-16,有12個掛點8噸載彈量,號稱“炸彈卡車”。
後艙飛機員專司對地武器操作,有些精確制導炸彈還需要進行人工制導修正,如電視制導導彈,飛行員透過“磨球”控制最後炸點。只有在前艙飛行員出現特殊情況,失去駕駛飛機的能力時,後艙飛行員才接過聯動的駕駛杆進行飛行操作。
-
5 # 晨曦談兵
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直接的證據能夠表明,同級別的雙座戰鬥機相對於單座戰鬥機,在空戰能力上具備可靠的整體優勢。最簡單、最有力的例子就是絕大部分的空優戰鬥機都是以單座型為主,再輔以少量的雙座型作為教練機,比如F15、蘇27、殲10等等。到了五代機時代,更是一步到位地實現了全面單座化,F22、F35、殲20、蘇57統統都是單座型,就連雙座型教練機都被取消了,改由高階教練機來負責新飛行員的訓練工作。
當然也有少數特殊的機型例外,比如F14、蘇30MKI,都是採用雙座型來執行空優任務。但是需要說明的是,F14的雙座型主要是為了用於遠距離多目標打擊,因為F14的頭號任務是攔截超音速轟炸機和超音速反艦導彈的飽和打擊,在上個世紀70年代機載航電系統自動化水平還比較低的時候,一個飛行員需要在錯綜複雜的戰場上快速識別、標定兩三百公里以外的多個目標,並完成一系列繁瑣的超視距打擊流程,的確還是存在著相當難度。
從理論上來講,雙座戰鬥機多一個飛行員,俗話說人多好辦事,在很多方面比起單座戰鬥機肯定更佔便宜。比如兩個飛行員可以進行合理分工,一個人負責駕駛飛機,另一個人負責操作武器系統,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有利於長時間執行作戰任務。不僅是F14,印度採購蘇30MKI充當空優主力也有這方面的考慮。然而實踐證明,這種設計思路已經明顯過時了,隨著F14改進型號的推出,航電系統更加先進,後座飛行員的作用越來越雞肋了。
以至於有F14的前座飛行員調侃道:“我身後就算坐的是一隻猴,也可以照樣正常升空作戰。”至於印度的蘇30MKI則是慘遭單座型梟龍輕型戰鬥機的調戲,完全看不出雙座型戰鬥機的空戰優勢在哪裡?四代半戰鬥機和五代機更是普遍採用人工智慧輔助空戰系統,將飛行員從緊張瑣碎的操控工作當中最大限度地解放出來,可以專心用觀察掌控戰場態勢,與友機密切配合,發揮體系作戰的優勢,甚至為飛行員提供決策參考。
按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去,在不遠的將來出現由有人空優戰鬥機指揮的無人空戰僚機,乃至獨立執行空戰任務的無人空優戰鬥機都只是時間問題,雙座型空優戰鬥機就更沒有存在的價值。而且高效能戰鬥機的飛行員是極其寶貴的財富,雙座型空優戰鬥機一旦被擊毀,一下子就要損失兩個飛行員,實在是太不划算了。當然在執行對地、反艦、電子戰等多用途任務的時候,雙座型戰鬥機還是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類似殲16、F15E這樣的運泥巴機還是有很大發展空間的。
-
6 # 科羅廖夫
同級別的雙座戰機和單座機空戰,雙座戰機的確是會佔據一定上風的,畢竟它有兩名飛行員,在操作複雜裝置、目視發現目標時會擁有一定的優勢,但這不是絕對的。
在當初航電裝置還比較落後的年代,戰機採用雙座設計是非常有必要的。當時的戰機在執行超視距空戰、對地攻擊等高難度任務時,需要操縱數十個開關、按鈕才能完成任務。此時戰機還要做出相應的機動動作,假如是一個飛行員,肯定是完全忙不過來的,所以必須設定兩名飛行員,前艙飛行員主要負責飛行,後艙通常負責操縱機載裝置。
F-14“雄貓”艦載機就是其中典型的例子,它的後艙是雷達攔截官。大家都知道,F-14“雄貓”艦載機是美國為攔截蘇聯轟炸機編隊而研發的一款遠端截擊艦載機,而F-14能夠成為攔截機的關鍵就是它裝備有一套由AWG-9脈衝多普勒雷達、數字計算機等裝置組成的遠端截擊系統。而雷達攔截官就是操縱這套系統的人員,只有雷達攔截官操作過硬,F-14“雄貓”艦載機才能變為一隻具備真正遠端攔截攻擊能力的“大貓”。
不過,隨著航電裝置的快速發展,戰鬥機座艙的智慧化水平越來越高,飛行員操作負擔已經是大大減輕了,如今戰鬥機要執行超視距空戰、低空對地攻擊等高難度任務時,飛行員需要操作的步驟已經很少,不會再出現飛行員手忙腳亂的情況了。
目前雙座戰機仍比較多,但已經不是因為航電裝置不夠先進了。很多雙座戰機主要承擔起“同型教練機”的任務,加快培訓單座機飛行員的速度。有些雙座戰機則是因為它們是以對地攻擊為主的戰鬥轟炸機/多用途戰鬥機,對地攻擊任務複雜,危險係數較高,需要兩名飛行員來分擔壓力。還有一些雙座戰機則是為了更好的執行編隊指揮、電子戰任務而設定了雙座。
值得注意的是,在目前隱形戰鬥機世界中,並沒有雙座隱身戰鬥機的存在,目前服役的隱身戰鬥機無一例外都是單座的,顯然是因為隱身戰鬥機的航電裝置更為先進,先進玻璃座艙的智慧化更高,在頭盔顯示器、語音提示、感測器融合技術的幫助下,飛行員操縱戰機,執行任務都變得非常簡單。不過,這並不意味著隱身戰鬥機就一定不會出現雙座型號,在未來對地突擊、電子戰任務中,隱身戰鬥機採用雙座設計的需求是存在的,所以這是值得期待的。
-
7 # 被困在這宇宙
任務側重不同
單座機一般執行比較單一的任務,比如:空中格鬥和攔截任務,飛行表演,這些任務單座就可以很好完成;
雙座機執行可以執行比較複雜的任務,比如:對地對海攻擊,精確打擊的任務,一人負責駕駛,聯絡,觀察周圍情況,另外一人操作攻擊;還可以當作教練機;對比單座機,增加的武器操作員或者Navigator可以執行更多的戰鬥任務。
隨著智慧化的發展,飛機自身越來越先進,戰鬥機作戰任務對雙人配合的需求降低,單座機成為主流,無人機是趨勢。
如果同級別單雙人戰機空戰,就飛機效能來說差距很小不足以體現優勢。
回覆列表
同級別的戰鬥機,雙座和單座沒有可比性,只不過是任務不同。單座是空中優勢戰鬥機,雙座是戰鬥轟炸機,側重於攻擊,也是目的性戰鬥機。
在現實中,以色列和印度喜歡雙座戰鬥機,當年印度向俄羅斯提出,印度版的蘇57要雙座,一是習慣,更重要的是環境,多數國家兩種都看重。
以色列地處中東,周邊無強國,攻擊就是他們的目標,只是還要防備一些弱者找找麻煩,所以用雙座戰鬥機,否則直接上轟炸機了。印度也是相似,在南亞次大陸印度是真正的第一,只有他攻擊別人的份兒,別的國家誰敢攻擊印度?所以他們都要雙座。
多數國家,單座雙座必須都有,頂多有側重。在戰鬥機執行攻擊任務時,單座戰鬥機必須先奪取制空權,進行保護戰鬥轟炸機和轟炸機進行攻擊,而戰鬥轟炸機的戰鬥只是自衛,即使很厲害的F15E,也是F15C去戰鬥,雙座肯定有影響,只不過有強弱罷了。所以兩種戰鬥機只是功能不同,沒有誰強誰弱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