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史學達人

    說起五代十國,那真是中國最黑暗的一段歷史。

    那時候的皇帝也就是當幾年就換一波,說實話在這樣的年代,無論周世宗多麼的有先見之明,只要他死了,他就不能阻止別人篡位。

    即使周世宗活著的時候,能預料到趙匡胤會奪他們家的天下,他把趙匡胤殺了,也是還會有李匡胤或王匡胤來篡位的。

    這是當時的局勢決定的,不是人力能為的。

    五代十國的中國,被當地的軍閥割的是四分五裂。當時確實是誰的手中有兵,誰就可以雄霸一方甚至稱王稱帝。

    趙匡胤恰恰就具備這方面的能力,說實話趙匡胤能有今天篡權的地位,還是周世宗一手造成的。

    大家知道趙匡胤在武將上的威望是怎麼樹立起來的嗎?

    其實這是周世宗給了趙匡胤一次樹立威望的機會。

    周世宗讓趙匡胤整治過禁軍,當時的禁軍是捍衛京城安全最主要的力量。

    作為整治這個核心軍隊的趙匡胤來說,無疑這是他人生最重要的一次機遇。也就是說他可以任意的安排一些忠於自己的人來做重要的官職,也可以把那些強壯高大計程車兵安排在自己的手下,因為聚集一批精英,戰鬥力才能爆表。

    可以說這個禁軍裡的大小軍官,基本上是人家趙匡胤給提拔安排的,在周世宗死後,想讓這些人不聽趙匡胤的話真的有點難。

    還有一個就是,趙匡胤雖然有整治禁軍的權利,但是,他並不是禁軍裡的一把手。

    當時,他只是禁軍殿前司裡的三把手,都點檢張永德才是老大一把手。

    可惜的是,在周世宗死前,他把張永德都點檢的職位給罷免了。

    罷免張永德之後,周世宗提拔了當時殿前司的老三趙匡胤來擔任,至此趙匡胤才做到殿前司都檢點老大的位置。

    周世宗一死,兒子柴宗訓才七歲。

    讓大家拼命輔佐這個小孩子,很多士兵是不願意做的。要知道士兵是在前線打仗的,這麼個小娃娃知道什麼,為他拼死的賣命說不定,他長大後就把這些士兵給忘記了。所以說對士兵來說,輔佐年紀大的人來當皇帝才是明智之選。

    作為都點檢的趙匡胤在周世宗死後,他的威望值達到了人生的頂峰。

    這時候所有的人都希望他能做天子,所以才有了後來的黃袍加身,才有了大宋王朝。

    真的是應了那句古話,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周世宗死前做了那麼多工作,也就是僅僅過了半年不到的時間,他家的江山就被老趙給篡奪了。

    當初周世宗的安排,肯定是想讓自己的江山永固的,但是,偏偏就發生了他最不願意看到的結果。

    所以說,在那種情況下,無論周世宗做什麼,他家的權力最終都是會被奪的。

  • 2 # 張生全精彩歷史

    現在對這個問題的研究都屬於後知後覺。是在知道了趙匡胤已經透過“陳橋兵變”篡了位的情況下,設想如何限制趙匡胤。

    但問題是,當時趙匡胤根本沒有表現出任何要篡位的跡象。

    柴榮事實上已經考慮了軍隊首領有做大篡位的可能,他罷免了作為殿前都指揮使的張永德,讓趙匡胤擔任。有人說,柴榮最大的錯誤就是讓趙匡胤擔任了這個職務,如果不讓趙匡胤擔任,就沒有此後趙匡胤篡位一事了。

    (柴榮)

    但是,這個職務總得要人來擔任啊,不讓趙匡胤擔任,就得讓“錢匡胤”擔任,不讓“錢匡胤”擔任,就得讓“孫匡胤”擔任。隨便哪個擔任,面對符太后與柴宗訓孤兒寡母,都有可能篡位。

    就算他們不主動篡位,部下為了榮華富貴,也會逼他們篡位。

    於是又有人說,應該從制度上解決問題,就是改變軍隊的領導方式。不再設立殿前都指揮司和侍衛親軍馬步都指揮司,換成另外的方式。但是換成另外的方式,無非就是減少將領和軍隊的直接聯絡,讓將領沒有那麼容易地和士兵們結成牢不可破的聯盟。

    (趙匡胤)

    這個話說起來好像有道理,其實基本上是廢話,為什麼呢?因為那時候是國家分裂時期,主題就是要實現國家統一。如果削弱了將領對軍隊的領導權,軍隊的打仗能力將大受影響。一旦受影響,就不能戰勝敵人。戰勝不了敵人,國家都保不住,還談什麼統一。

    宋朝開國初期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在宋朝實現了小統一以後,趙匡胤為了解決軍隊將領有可能造反的問題,進行“杯酒釋兵權”。後來趙光義怕將領在外打仗時造反,又採用“親授陣圖”的辦法。這樣做,極大地削弱了將領的領導能力和自主權,但是結果怎麼樣呢?被遼國打得大敗。而且宋朝由此在軍事上一直戰勝不了北方少數民族。

    所以說,柴榮想從制度上解決問題,是完全不可能的。

    (柴榮與符太后、柴宗訓)

    我的結論是,柴榮無論如何,都不能解決兒子皇位會被篡奪的問題。皇位被篡奪,是一個大機率事件。

    其實,天下有德者居之,趙匡胤當皇帝,絕對不會比小皇帝柴宗訓差,歷史做出了正確選擇。

  • 3 # 爾朱少帥

    深夜的北方,群山疊嶂,月色如雪,肆意潑灑在柴榮孤寂落寞的身軀。收復燕雲,這是養父郭威和他難以割捨的執念,在邢州城的時候、在鄴都城的時候,馬踏幽燕就讓他魂縈夢繞。

    五年前,柴榮臨危受命,坐上了後周皇座。他接手的中原已經生靈塗炭50餘載,派系林立、內部不穩;外敵環伺、重兵壓境。柴榮終於理解了養父郭威為什麼遲遲不同意自己將刀鋒揮向契丹的苦心……民生凋敝,百廢待興,這一刀如何揮得出?

    “我要再現盛唐長安的繁華,我要再現大漢武帝踏破匈奴的雄威!”柴榮力排眾議御駕親征,在打殘北漢,凱旋時意氣風發說道。老臣王樸的一卷《平邊策》,猶如諸葛亮和劉備的《隆中對》。柴榮和王樸促膝暢談,幾夜未眠。“十年平天下、十年養百姓、十年致太平,再活三十年足矣!”

    為了解決寺院佔用太多人口資源和土地資源的問題,柴榮下決心滅佛。從來不參與政事的符皇后出來勸阻,原因是滅佛不祥,歷史上滅佛的皇帝沒有一個善終的。柴榮說“佛祖仁慈,可以割肉喂鷹。結束這亂世,富國強民,就算是不得好死,總需要有人來做,我來做鋪墊吧”……端正的符皇后淚灑滿襟。之後,大周的街上沒有了佛,但是大周的錢幣上印上了佛祖。”

    《平邊策》就是路線圖,五年的時候,柴榮已經帶領後周初露崢嶸。開封新城初現繁榮,後周利刃已經砍掉了後蜀伸向關西的爪子,後周雄兵已經打斷了南唐的脊樑,後周刀鋒已經讓北漢奄奄一息。三徵南唐的辛勞服侍,符皇后病倒了;長期操勞的打理內政,王樸病倒了。王樸和符皇后的去世,讓柴榮感受到了人生無常,感受到了時間緊迫。

    柴榮的長刀終於揮向了契丹,柴榮戰馬終於踏上了幽燕故土。水陸大軍並進連挑二州三關,給了囂張多年的契丹人一個麻辣耳光。然而,造化總是弄人,剛剛向契丹揮出長刀的柴榮病倒了。夜,暮靄沉沉;月,潑灑如雪;身軀,孤寂如斯;眸子,如泣如訴。“我已經開了頭,會有人踏著我的腳印繼續前進的……”

    周世宗柴榮,駕崩,享年39歲。之前將幼子柴忠訓託付符皇后的妹妹,留下一句話“如有變故,不必強求,保一生平安即可。”一語成讖,剛提拔不久的殿前都點檢趙匡胤,將柴榮養父郭威黃袍加身的故事重新演繹了一遍,宋遼夏金元將來臨,五代十國將隨風而去……

    梁唐晉漢周,朱李石劉郭。分裂的時間長了,總需要一個牛人披著黃袍踏風而來,重新收拾這破碎河山。即使不是趙匡胤,也會有別人。除非向蒼天再借幾年陽壽,英年早逝的柴容如何能阻擋了歷史規律。

  • 4 # 源稚生

    誠邀。

    在中國,後周世宗是個雄才大略的君主,宋太祖趙匡胤原是他手下大將。公元960年,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建立宋朝,改元建隆。周世宗去世前讓趙匡胤擔任殿前都檢點,掌管禁軍大權,那麼周世宗怎麼做才能阻止趙匡胤篡位呢?

    事實上,無論周世宗做什麼,只要趙匡胤擔任禁軍殿前都點檢,擁有軍權,都不能阻止趙匡胤篡位,趙匡胤能改朝換代也是必然的。

    首先,趙匡胤擁有兵權,這是他能成功的基礎;

    顯德元年,周世宗挑選武藝超群的充任殿前侍衛﹐是為殿前軍。設定殿前都、副點檢﹐位在殿前馬步軍都指揮使之上。於是禁軍有侍衛親軍和殿前軍兩部。殿前軍由世宗創立﹐經過挑選﹐戰鬥力較強﹐地位在侍衛親軍之上。周世宗去世前讓趙匡胤擔任禁軍頭腦,趙匡胤擁有兵權,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這也為他改朝換代奠定了基礎。

    其次,趙匡胤擁有非常強大的人脈,後周朝沒有能威脅他的對手;

    後周禁軍主要將領無不與趙匡胤交好,趙匡胤擁有極強的人脈關係。陳橋兵變時,守備都城的主要禁軍將領石守信、王審琦等人都是趙匡胤過去的“結社兄弟”,得悉兵變成功後便開啟城門接應。當時在開封的後周禁軍將領中,只有侍衛親軍馬步軍副都指揮使韓通在倉促間想率兵抵抗,但還沒有召集軍隊,就被軍校王彥升殺死。陳橋兵變的將士兵不血刃就控制了都城開封,他能成功也是有其原因的。

    最後,周世宗去世時,留下孤兒寡母,輔佐的宰相也不行,趙匡胤能兵不血刃的成功也是必然的;

    周世宗去世之時,留下了七歲的周恭帝,輔佐的宰相範質,王溥並不能扭轉形勢,趙匡胤帶領軍隊進入開封時,開封門戶大開,他幾乎兵不血刃的進入開封,雖然有欺負孤兒寡母的嫌疑,但是他在當時確實機會很明顯,能成功也是必然。

    整個五代禁軍的發展演變看,這是一個不斷地由禁軍兼併方鎮軍隊,最終全國武裝悉數化為中央禁軍的過程。同時,在禁軍內部,新組建的侍衛親軍也透過分化改造、消化吸收的方式,將已經收編為禁軍的方鎮軍隊日益“中央化”。

    後周禁軍分為兩大系統:殿前司,侍衛司。 其中,殿前司有兩大主力:鐵騎軍(馬軍),控鶴軍(步軍);以及內殿直,散指揮等兵馬。 侍衛司有兩大主力:龍捷軍(馬軍),虎捷軍(步軍);以及其它兵馬。殿前司雖然兵馬少,但是多是精銳,有很強的戰鬥力,殿前都檢點作為殿前司兵馬的最高頭領,有很大的軍事權利。

    殿前都點檢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職位,他掌管的是最為精銳的中央禁軍。在後周,禁軍分為兩個體系,分別是殿前司和侍衛司,當時柴榮安排的侍衛親軍的老大是郭威的外甥李重進,雖然侍衛司官職也很高,但是兵力卻無法與殿前司相比。新任高官趙匡胤掌握最重要的軍隊,三朝重臣掌管較弱的禁軍,正好形成一種平衡狀態。然而,柴榮的佈局最終被打破了。

    周世宗去世前,趙匡胤擔任檢校太傅、殿前都點檢,接替張永德。同年,柴榮駕崩,年僅七歲的柴宗訓(後周恭帝)繼位,趙匡胤改任歸德軍節度使、檢校太尉。趙匡胤擁有後周軍權,有機會也有能力改朝換代,他能成功也是必然的,周世宗肯定沒想到自己最相信的人,居然奪了自己兒子的江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超低溫來襲,蔬菜受凍後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