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馬哈魚12

    日本經濟快速發展起來,主要與二戰結束以後,美,蘇冷戰,導致北韓成為爭奪點,尤其是在美國參加北韓戰爭以後,日本就變成了美軍的後勤補給基地。這些需求導致日本得到了美的資金,技術。還有市場,軍事物資的生產。日本在美的戰略價值的提高,美華人進一步的扶植。在者日本自身的人才和優秀的企業家們不服輸,不怕吃苦。日本政府的資金加企業發展扶植活動。提出靠創新和技術成為日本一個資源匱乏,戰爭一敗塗地的地方,從新回到高速發展的快車道。最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是日本汽車從最初的無人問津。到有路就有豐田車的時代。說明自身的努力也是非常重要。

  • 2 # 聿抒愛讀書

    二戰後的國際格局,是以美蘇為首的兩大陣營相互對峙並在全球爭霸的格局,兩大陣營力量的此消彼長,深刻影響著二戰後的國際格局。在“冷戰”持續、中國革命的勝利、北韓戰爭的爆發等綜合因素影響下,美國在遠東太平洋地區力量失衡,於是轉向調整其對日本的佔領政策,並確立了“美日安保體制”。在美國大力扶植下,日本藉助對自身有利的國際環境,迅速實現了自身經濟的復甦。

  • 3 # 齊君

    我是鵬正!我來回答!我是喜歡軍事和歷史的小學弟鵬正。

    日本由於戰爭的失敗,國內百廢待興,如果日本人要靠自己發展的話,他100年他也發展不起來,他畢竟是島國資源匱乏,重建根本不可能,老天爺不亡日本,日本迎來了新的轉機。

    在戰爭結束以後,世界各國開始對日本嚴厲制裁,以為日本不會再鬧什麼么蛾子了,可是,世界新秩序又在誕生,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不久世界又進入了冷戰,世界分為兩大陣營,資本主義陣營和社會主義陣營,日本毫不猶豫地進入了資本主義陣營,世界進入了兩極分化時代,雙方的人劍拔弩張時刻要發起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態勢。

    日本在亞洲地理優勢,可以有效的遏制中國和俄國(蘇聯)所以扶持日本是盟國(以美國為首的國家)是重中之重,美國開始對日本經濟大量資助恢復,軍事上也秘密開綠燈,開始大力武裝日本,而此時,日本高層也感覺日本再次崛起的時間到了,利用盟國對日本的資助,頒佈正確政策,恢復國家實力,讓日本實力直線上升。並且在後期爆發了北韓戰爭和越南戰爭,美國開始更加大力度資助日本,將很多心血注射在日本國內,積極扶持日本,隨後日本利用新時代機遇,將產品大力輸出外國以及世界,並換取先進資源。填補國內,政府並積極保證商人權益,並有效的實施獎罰制度,大力推動日本基層產業,經濟直線上升。所以綜合幾條,日本由盟國大力資助、正確的經濟政策、以及國內正確的發展體系,讓日本快速成為經濟強國。

  • 4 # 歷史看點資訊

    二戰後,為何日本僅用35年就成為了世界第二經濟體?原因有四點

    二戰後,日本和德國作為戰敗國,其國內都付出了非常慘重的代價。在戰爭期間,德國一共動員了全國21.5%的人口,軍隊死亡人數達到了1170萬人,因戰爭損失的財富更是高達3000億美元。而日本也不例外,在整個戰爭期間,日軍的傷亡人數達到了216.1萬人,經濟損失也高達1000億美金。可以說,一場戰爭下來,德國和日本是將國家輸到了一窮二白的地步。可是這兩個國家卻在很短的時間裡就迅速的恢復了國力,尤其是日本,到了1955年國內經濟就已經恢復到了戰前水平,在35年的時間裡就迅速的取代了德國和蘇聯的位置,成為了世界第二經濟大國。那麼問題來了,日本是如何在戰後十年保持著如此迅速的經濟增長,並且迅速的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呢?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日本戰後經濟發展如此迅速的原因。

    日本位於太平洋西海岸地區,其國土面積僅有37.8萬平方公里,人口總數卻高達一億,國土不但狹長而且資源還極度匱乏,這讓日本的經濟發展需要外來資源的供給,因此“掠奪”也成為了日本發動對外戰爭的重要原因,日本佔領其他國家的目的就是為了掠奪原材料,以支撐本國工業的發展。最後再以戰養戰,繼續擴張。

    而在戰後的日本經濟曾一度衰退到了戰前的20%左右,此外由於人口的急劇減少,經濟也陷入了癱瘓,失業人數達到了1300萬。

    如此情況下,日本是如何在十年內恢復到戰前水平,又用三十五年趕超德蘇的呢?

    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的原因:

    一、日本國力基礎雄厚

    早在明治維新時期,日本就已經步入了列強的行列。其工業化更是達到了世界一流的水準,之後的甲午海戰和日俄戰爭不但確立日本在亞洲的霸主地位,同時也在隔壁大清國那裡壓榨了不少銀子,而這些鉅額賠款讓明治政府投入到了教育、醫療、科技等領域、以及充當軍費使用,使得日本的綜合國力進一步的提升,也讓日本在戰後有著大量的人才和工業基礎可以恢復經濟。

    二、美國的扶持

    日本戰敗對於日本普通民眾其實是一件好事,因為美華人給他們建立了現代的君主立憲體系,使得日本擺脫了天皇的控制,讓他們成為了一個平等的公民。不但如此,美國還引進了大量的先進技術,使得日本企業在短期內就讓工業水平翻了好幾倍。加上美國勸說許多周邊國家放棄了對日本的戰爭索賠,因此日本在戰後幾乎沒有經濟壓力。而這一切,都得感謝那個叫麥克阿瑟的美華人。

    三、發展機遇好

    日本戰後不久就爆發了北韓戰爭,由於日本的地理位置離北韓只有一海之隔,因此為了利於戰場形勢,日本從美國軍隊那裡接到了不少軍火大單,這也讓日本發了一筆橫財。

    四、政治環境寬鬆

    日本在戰敗後,由於其戰敗國不能保留軍隊的特殊原因,當時日本的安全都是由美國承擔的,因此日本得以節省了大量的軍費用於發展經濟。再加上美國出於對抗蘇聯的需要,日本在政治上也是如魚得水,往往可以從中獲利,經常打著美國的旗號和各國友好建交,與其他它家開展貿易,將日本的工業品銷往全世界。得益於此日本的經濟市場十分廣闊,即使國內消費增長停滯了也絲毫不影響它中國產品的銷路。

  • 5 # 莫名好奇心

    這個問題可以先從日本人的民族特性來講。大家都聽說過日本人的強者崇拜;就像同樣被西方國家開啟國門,華人表現出的是仇恨抗拒。而日本人卻給佩裡准將塑了像,甚至有海軍將領相信,供奉佩裡像會保佑自己武運長久的。同樣二戰結束後,日本人把美國駐軍幾乎當親爹看,美國駐軍的老大麥克阿瑟那就是日本的太上皇。直到現在美國大兵在日本還沒什麼改變。在日本戰敗被制裁的那段時間,日本人給美國爸爸的感覺就是聽話好用。沒幾年抗美援朝爆發了,美華人為主的聯合國軍發現,把戰爭要用的物資從本土運到遠東價錢比造價還高,這時好兒子日本進入了美國爸爸的視線。大量的武器訂單砸向日本,被肢解的如三菱之流重新復起,甚至超越以前。接著美華人提出了第一島鏈的概念,日本人就如同站在風口的豬,乘風而起一發不可收拾了。當然,我們也要承認日本人善於學習,善於抓住機會的民族性格。

  • 6 # 溪上花開

    日本二戰後能夠快速恢復並取得經濟的飛躍式發展需要從以下幾點分析。

    1.實行有力的國家干預經濟的方針,制訂切實可行的發展規劃。戰後日本政策堅持集中領導,實行了國家干預經濟和國家壟斷的管理制度,並在經濟發展的各個時期,根據不同階段的特點,確定了經濟發展的主攻方向,實行循序漸進,由低階到高階逐步發展的戰略步驟。

    2.重視科技。發展教育,尊重知識,尊重人才。戰後日本大力發展教育,長期堅持智力投資,不斷改革教育體制,為現代化經濟的發展培養了大批優秀的技術工人和科技人才。

    3.日本企業實行嚴格而靈活的科學管理制度。在50年代,日本許多大企業推行“終身僱傭制”和“年功序列工資制”。使職工利益和企業的利益有機地結合起來,使職工感到有依靠,具有安全感;其次,拉大職工在報酬上的差距,使職工感到只有不斷競爭不斷創新才能得到高報酬,從而具有壓力感;再次,企業也十分重視對職工的“感情投資”,主動協調勞資關係,培養職工“以廠為家”的敬業精神,從而使職工又具有親和感。如此種種靈活多樣的管理方法,增強了企業內部的活力和凝聚力,提高了企業的生產效率。

    4.日本長期實行低消費、高積累的政策。戰後日本經濟發展所需資金很大部分就是來自於居民的高額儲蓄。而經濟的發展和居民的勤勞,使個人收入不斷增長入反過來促進了儲蓄的不斷增長,從而支撐著日本經濟長時間的高速發展。

    5.長期保持政局穩定,為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日本從1955年到1993年,一直是自民黨執政,沒有大的動盪和波折,基本上保持了國內政局的穩定。

    擴充套件資料

    1、正確的經濟發展戰略,強有力的國家干預措施。正是這種二戰前沒有得到切實發展且極不成熟的重工業在以後的20年得到充實和發展,才使得日本經濟高速增長,一躍成為世界大國。

    2、大力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積極培養國內科技力量。在制定了重化工業方針後,為促進發展所採取的各項措施中,引進科技佔有突出的地位。日本人明白,一個經濟上落後的國家,要想後來居上,必須把世界上最先進的東西拿過來,作為自己前進的起點。大規模的引進、消化和吸收國外先進技術不僅極大地推進了重化工業,也使日本的其化產業和後來的半導體、通訊等業居於世界領先地位。

    3、不斷擴大固定資產投資和資本積累。在經濟高速增長期中,日本固定資產投資從1778.4億日元增加到25546億日元,15年間增加了13倍以上。固定資產投資佔國民生產總值的比率,每年都在1,3左右,高於其他資本主義國家。固定資產的投資絕大部分集中在工業領域,特別是鋼鐵、機械、電力和化學這4個部門。

    4、獨特的企業經營管理制度。日本系統引進美國的先進管理經驗,並與本國的傳統經驗相結合形成了一個高效率的企業管理制度。這一科學的、高效率的經營管理制度和先進技術被並稱為經濟高速增長的兩個車輪。日本獨特的經營管理制度可概括為“三大神器”,即終身僱傭制;與學習相結合的年功序列制;企業內部工會組織。只要企業不倒閉,本企業職工就可以在本企業工作。而企業也關心職工的利益。職工工資可根據自己工齡逐年增加;企業不隨意解僱員工等等,形成了企業的凝聚力。使職工與企業利益緊密結合。

    5、二戰後自然資源的開發和佈局對日本極為有利。日本是自然資源極為缺乏的國家,除了淡水之外幾乎什麼都缺乏。發展重化工業所需要的大量原材料、燃料都要從其他國家進口。二戰後,廣大殖民地、半殖民地、附屬國紛紛獨立,各國大力開發並出口資源,尤其是石油的大量開採引起能源革命。

  • 7 # 360評論

    二戰後,日本成美國的保護國(準殖民地)。日本作為戰敗國,軍事發展得到限制,經濟、技術等得到美國等支援,日本只能埋頭苦幹搞經濟……

    這些只是部分條件,朋友們都有回答。

    實際還有個很重要的因素,也是朋友們忽視了的:日本雖是戰敗國,但經濟上卻是得益者。相對賠償,戰爭掠奪回的更多,請看下錶(估計):(部分在戰爭中消耗)

    大清賠款:白銀:75000噸。 (二戰前)

    1。八年抗戰時期:國民政府丟失黃金21000噸! 2。民間丟失黃金:10000噸!

    3。東南亞華人:4000噸!

    4。開採金礦:10000噸!

    5。白金:1000噸!

    6。文物:400多萬件。其中:書畫類:約300多萬件。石類,玉類,金屬類,木類約100多萬件,以青銅類最多,以北京人化石最貴。

    7。銅礦:1500000噸

    8。鋁礦:100000噸

    9。煤礦:1000000000噸

    10。鎂礦:50000噸

    11。石油:100000噸

    12。鐵礦:180000000噸。

    13。糧食:300000000噸。

    14。銀礦:20000噸。

    15。銀元:250000000塊。

    16。玉石:其中:白玉,黃玉,綠玉,紫玉,藍寶石,紅寶石,綠寶石,瑪瑙:20000000塊;珍珠:10000000顆;鑽石:500噸。

    17。棉紗:1000000000錠。

    18。耕畜:牛,馬,驢:20000000頭。

    19。家畜:豬,羊,雞,鴨:480000000只。 20。糧食:500000000噸。

  • 8 # 海峰楓

    很多發達國家發展起來的第一桶金都是來自中國,由於晚清政府軟弱無能割地賠款,八國聯軍,辛丑條約等使得各個國家都利用這筆錢發展起自己的國家來了。只有中國靠自己的奮鬥,沒有靠掠奪他人的財富,發展成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該怎麼和女朋友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