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蔣閒言
-
2 # 歷史鹹談
提起王莽,很多人都很熟悉,最讓人喜聞樂見的,就是他是穿越者,因為他的一生實在是和網路上的架空小說裡的主角太像了。前半生是一個被世人所稱讚的君子,後半生,奪得皇位,然後用現代文明制度來管理國家,重視科技,發明和現代沒什麼區別的遊標卡尺………
但是,正是因為他所幹的事情和一千多年後的今天太像了,所以才導致了他的失敗。因為他太不尊重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了。要知道,王莽在位之時,離秦始皇統一天下建立封建制度國家才200多年。中國剛剛從奴隸社會進入封建社會,還剛剛適應了這種制度,突然變成了社會主義,跨越兩個社會制度。當然讓人受不了。就像我們剛建國的時候,沒有經過資本主義積累直接進入社會主義,也讓西方國家不看好。
我們看看王莽在篡位以後,建立新朝,做了很多改革,但是都遭到了各個階級的反對,都是沒幾年就取消了。治理國家如烹製小鮮,切不可朝令夕改,王莽的改革讓農民群眾根本就吃不消,最後只能反抗。
1,土地國有,平均分配。2,廢除奴婢制度。3,修改官制和地名。4,政府參與的計劃經濟和國企專賣。5,改革貨幣。6,政府建立貸款體系。7,強迫勞動,消滅不勞動者看看這些改革,是不是很熟悉,是不是和我們剛建國的時候各項改革很相似!但是,王莽空有理論,而沒有實踐,不接地氣。理論太過超前,制度變動太大,再加上所用之人不理解、拖後腿。所以導致了當時所有社會階層的反對,綠林、赤眉揭竿而起。土地國有,損害了地主階級的利益;廢除奴婢,損害了豪強的利益;修改管制,損害了官員利益。建立貨幣政策,使得國家經濟動盪,百姓遭殃。森林,山川國有,損害了大多數人的利益。最後,整個國家都讓他得罪光了,他不死誰死。他不失敗誰失敗!
-
3 # 鯤鵬歷史
感謝誠邀。王莽是西漢的外戚,憑藉自己苦心經營多年,篡權成功,公元8年改國號為新,當了天子。王莽當了天子後,為緩和西漢末年日益加劇的社會矛盾,他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包括土地改革、幣制改革、商業改革等方面。
♦王莽認為西漢社會兼併之弊,最主要的問題是土地問題和奴婢問題,因此,他詔令宣佈,天下的土地,一律改稱王田;天下的奴婢,一律改稱私屬,都不許買賣。
這個詔令的目的,只是緩和土地兼併和農民奴隸化的過程,但是地主官僚繼續買賣土地和奴婢,以此獲罪的不可勝數。因此他們強烈反對這個詔令,後來王莽不得不改變,宣佈王田可以買賣,犯買賣奴婢罪者也不處治,這種朝令夕改的政令很快以失敗告終了。
♦王莽下詔實行五均六筦,企圖以此節制商人對農民的過度盤剝,制止高利貸者的猖獗活動,並且使封建國家獲得經濟利益。
這道詔令卻給大小官吏提供了貪汙剝削的好機會。 一般的小商、小販、城市平民和農民,卻大受其害。
♦王莽在貨幣方面的改革也不合理,引起了經濟混亂,加速了王莽財政的崩潰和人民的破產。法令還規定,犯法的人成為官奴婢,鐵索繫頸,這道法令實際上擴大了奴隸的佔有和使用,是把殘餘的奴隸制度復活過來。
♦在政治制度方面,王莽也大肆更改,他把中央和地方的官名、郡縣名和行政區劃,都加以改變,恢復五等爵,濫加封賞,官吏俸祿無著,就想方設法擾民。
王莽改制所引起的混亂愈來愈大。沉重的賦役徵發,戰爭的騷擾,殘酷的刑法,使農民完全喪失了生路。公元23年,王莽政權終於在起義農民的打擊下徹底崩潰,王莽本人也被亂軍殺死。
東漢政權建立後,封建統治者吸取歷史教訓,採取一些措施以恢復生產,安定社會秩序。比如安撫民眾、減輕徭役、選用良吏、提倡節儉、釋放奴婢、同時提高奴婢的身份地位、減省刑法,這些措施對穩定剛剛誕生的封建政權都發生了積極的作用。
-
4 # 君山話史
王莽是中國古代改革力度最大的皇帝之一,但他的改革幾乎全盤失敗,最終使國家危機四伏,社會動盪,並導致新朝的崩潰。
開國伊始,王莽便著手推行龐大的改革計劃。他的社會改革是從土地改革開始的。西漢後期,土地兼併的現象十分嚴重,“強者規田以千數,弱者曾無立錐之居”。針對這種現象,王莽祭出古代“井田制”的法寶。宣佈將天下的田地改為王田,實際上是將土地所有權收歸國有,不允許買賣。八口男丁以下的家族,擁有的田地不得超過一井(九百畝),超出的部分,必須分給其他人使用。沒有土地者,由政府分給土地。
這個土地改革措施,針對性很強,直指當時社會一小部分人佔有大多數土地之弊。王莽決心以強有力的措施來保證土地改革的成功,如果有人膽敢違反或非議井田制度,便流放邊疆。
王莽的錯誤在於這個方案完全不切合實際。長期土地兼地後,豪強的土地遠遠不止九百畝,在沒有任何過渡或補償的情況下,誰甘心將超出的土地拱手讓出呢?再者,井田制度瓦解已有數百年,憑藉一紙詔令就想把私有土地變成公有,這談何容易呢?即便是有土地的小農,也有可能因為經濟困難而被迫賣地以求生存,全面禁止土地交易,豈非把這些人逼上絕路。
禁止土地買賣的同時,王莽同時嚴禁買賣奴婢。這條禁令,無疑是有人道主義精神的。王莽認為買賣奴婢有悖“天地之性人為貴”的古訓。然而,這條禁令同樣難以執行。奴婢都在豪強之家,當富豪的土地被奪走,如何有財力養活大批的奴婢呢?只有兩條路可以走:其一,清退奴婢,這些低賤的人沒有收入來源,連生存都成問題;其二,對奴婢採取剋扣、虐待,以節省開支。所以,王莽改革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缺乏一攬子解決方案。解放奴婢後,如何讓他們有一個生存的環境,這點王莽沒有考慮。
雖然王莽採取極為嚴厲的打擊手段,導致許多人違反井田制法而被流放,但仍然無法根本解決土地問題。在推行井田法三年後,王莽最終承認改革的失敗,恢復買賣田地與奴婢。
與土地改革相比,王莽的貨幣改革更是一團糟。
自漢武帝后期鑄五銖錢以來,一直到西漢末年,五銖錢成為長期穩定的貨幣。王莽當上假皇帝后,居攝二年(公元7年),他開始改革貨幣,鑄錯刀(值五千錢)、契刀(值五百錢)、大錢(值五十錢),再加上長期沿用的五銖錢,總共有四種貨幣。王莽對於金融其實並不在行,他這一改革,原本穩定的貨幣體系開始出現問題了。因為幾種新幣的幣值高,民間大量私鑄,嚴重擾亂金融秩序。
王莽篡漢後(公元9年),開始第二次貨幣改革。這次改革並非原來貨幣在流通中出現什麼新問題,而僅僅是他認為在貨幣上要消除漢朝的痕跡,所以西漢時發行的五銖錢就在取消之列。除此之外,他認為漢室姓劉,“劉”字中有“刀”字旁,所以錯刀與契刀兩種貨幣也禁止使用。另鑄重一銖的小錢,與先前的大錢一起使用。可是五銖錢已經是使用一百多年的貨幣,幣值穩定,流通量極廣,人們使用慣了,而且對新發行的貨幣不信任,不願意使用。
新貨幣的推廣進展緩慢,王莽檢討原因,認為是因為大錢與小錢兩種貨幣幣值相差比較大,在交易中存在不方便之處,便認為應該要讓貨幣的幣值有所差分,便開始第三次貨幣改革。頻繁更換貨幣,就已經是大忌,讓老百姓失去對新幣的信任,而王莽居然推出金、銀、龜、貝、錢、布六類貨幣,總共有二十八種幣值。這麼一來,整個貨幣市場頓時大亂。那麼多種貨幣,使用起來多麻煩,而且不同貨幣的比值也是人為確定,不合理的成分很多。過了一段時間,王莽發現出大問題了,便暫停龜、貝、布三種貨幣。可是這麼一來,政府的金融信用度降到最低,有哪個政府這麼隨便發行與停止貨幣的使用呢?當時謠言四起,謠傳王莽所發行的六種錢幣也要停止使用,於是大家不顧政府的禁令,仍然私下以五銖錢交易。王莽仍然以嚴厲的懲罰手段打擊,大批人被流放蠻荒之地。
到了公元14年,王莽第四次改革貨幣。仍然是一團亂麻,他將暫時使用的龜、貝、布三種貨幣重新流通使用,同時更改幾種貨幣的兌換比例。每一次貨幣改革,都造成社會民眾大量破產,政府強行以劣幣來驅逐良幣。比如說,重一銖的小錢價值為一錢,而重十二銖的大錢卻值五十錢,這種幣值比例嚴重不合理。政府隨便制定幣值,等於變相把錢從百姓手中搜刮到自己腰包中,卻導致大量百姓傾家蕩產。而且,由於幣值的失衡,導致私鑄成為暴利行業,儘管王莽以極嚴厲的手段嚴懲,但仍無法禁止。
貸幣改革是王莽的最大失敗,也是引起社會劇烈震盪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王莽一心想開創儒家復古王國,開歷史倒車的空想主義,最終導致新莽王朝的崩潰。土地改革失敗,貨幣改革失敗,貧富各階層都沒有從改革中獲得好處,政府與民眾的矛盾激化,終於引發大規模的民變。
回覆列表
作為中國"篡位者”的代表人物王莽,一直被傳統的價值觀所不容,他創立的新朝政權,用現代語說被人稱為偽政權。同時他推出的改革也被譏稱為荒唐亂政,在"篡位"之前,他的溫良恭謙,兢兢業業,也被視為"篡位"前期偽裝矯飾,其實王莽是一個非常有遠見的人,只是侷限於時代,不能完全成為一個體系。
王莽上位,是從漢室奪的天下,"亦天時,非人力之致矣。":說的就是王莽當皇帝的一個定義總結。由於王莽來自漢臣,自己推行的新政在短短的時間裡也葬送在自己的手上,沒有傳位之人,所以就沒有自己的歷史學家來還原真實的歷史。他的這段歷史都是後來的歷史學家站在漢王朝的角度撰寫而來,我都懷疑它的真實性,把王莽寫成是篡位的統治者,說法也順理成章,因為無從考究。
不說王莽小的改制,例如桑農,經濟等等,就單說他抓住了當時社會主要矛盾的兩項改革。王莽為了緩解西漢末年日益加劇的社會矛盾,推行了一系列的改制,總稱為"託古改制"他改制最重要的兩點 ,也是當時社會的核心問題,就是; "土地國有化,禁止買賣奴婢。"這就是最主要的人口和土地問題。在西漢末年,各地土豪兼併土地的情況十分嚴重,他雖然暫時的遏制了西漢末年土地兼併的狀況,同時也暫時遏制了地方勢力對中央集權的威脅。他失敗的最重要淚原因就是;沒有拿出可操作性的生產資料的合理化分配。用現在話也可以補充說,他沒有打土豪,分田地。土地並沒有真正掌握在土地的主人農民手中,同時他的政權還得靠土豪來維持。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最後他還是被豪強給滅了。
中國後來的歷代皇帝,從中都吸取了王奔的教訓,用飯一口一口的吃,路一步一步的走的方法,用抽絲剝繭的方式,逐漸的從土豪手中動搖他們的土地。用漸進式的模式,逐漸淘汰舊的土豪模式,動搖和降低土豪的地位,在歷史上,真正完成這一格局應該是隋唐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