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理中公教育

    未來的教育發展肯定是不能墨守成規的!

    首先是教師觀念需要轉變。什麼是人才?是聽話、成績好的就是人才?還是有獨立思想但淘氣的孩子是人才?所以教師要轉變教育觀念。

    第二在網際網路時代,教師應該思考如何利用技術改變教育。教育變革主要體現在四方面。教育環境變了,除了課堂外,學生還可以到課外、網路去獲取知識。培養目標也發生了變化,不僅培養學生的知識能力,還要讓學生學會如何尊重生命,也就是生命課堂。第三是培養內容要變革。透過課程整合,開設綜合課程。第四是培養方式要有變化。網際網路為個性化教學提供條件,個性化的教學需要參與式、探索性和交流化的教學。

  • 2 # LaoHuang188

    很多年以前,教師上課的形式基本是一張講臺、一本教科書、一盒粉筆、一塊黑板,所有學生的目光就聚集在教師和黑板上。隨著科技的發展,計算機也逐漸普及,學校開始使用多媒體上課,教師擺脫了“白頭翁”(被粉筆灰染白了頭髮)的形象,學生也能體驗到更多有聲有色的課堂教學,而不再只是單一的課本形式。

    目前人工智慧正在興起和發展,並且逐漸應用於教培行業,未來將是人工智慧主導,教育與網路並重的時代,同時對於教師也提出了新時代的要求。未來的教育,會發展成什麼樣子,我們拭目以待;而未來需要什麼樣的教師,我們不妨來看看。

    一、複合型教師

    隨著教育的不斷髮展,傳統的單一功能的教師將會逐漸被邊緣化直至被淘汰,而對複合型教師的需求缺口將會越來越大。“術業有專攻”已經成為教師的過去式,全面發展的多面手才是未來教師的真實寫照。

    優秀的複合型教師,應該做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三者俱明”,這就需要教師具備合理的知識結構,即教師不僅要具備學科必備的專業知識,還要具備廣博的知識面,這就要求教師“縱向深耕,橫向拓展”,做到既專且博。

    縱向深耕

    “縱向深耕”即專業知識和教學能力的深耕細作,主要包括學科專業知識和教學組織科研能力。其中專業知識需要教師深入去理解去掌握,培訓機構也要經常組織教師進行學習與交流,不斷加深教師對專業的認識和思考。

    教學技能的提高,一是向有經驗的老教師取經學藝,請教教學中遇到的難題;二是透過優質課評比、校領導聽課、分析教學典型案例等活動環節,促進教師之間的交流,探索提高教學技能;三是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反思,對教學設計、對學生行為、對教學評估進行反思,在反思中總結原因,做好記錄,並找到解決辦法。

    橫向拓展

    橫向拓展”要求教師不僅要精通所教學科的專業知識,本專業的周邊學科以及教學相關的知識也要汲取,用一句形象的話概括就是“樹幹要粗壯,枝葉要茂盛。”

    關於複合型教師的要求,某位教師說過:“我們老師不僅要懂教育學、心理學,還要懂人際關係學,因為要和家長建立聯絡,保持溝通。甚至要懂醫學,學生有點小病小痛時,老師要懂得如何處理,遇到以生病為藉口的學生請假時,還要運用自己的醫學知識去判斷該不該批假。此外我們體育要好,唱歌跳舞要會,手工要懂,最好是上課能來兩段相聲活躍氣氛。”

    隨著社會的發展,複合型人才相對更受青睞,包括民辦培訓機構在內的用人單位,對於如何用人甚至有著這樣的共識:複合型人才將會優先考慮錄用。

    就目前情況而言,許多教師的整體知識結構偏於單一性,這一方面源自於教師自身受到的教育資源不均衡,他們有的畢業於普通高校,有的畢業於211、985大學,導致各自的知識結構有所偏差,教學能力也互有高低。

    另一方面,每個學校的課程設定不一樣,如語言類,有的學校偏向於語言的攝取和掌握方面,對於語言的教學理論卻鮮有涉及,有的甚至連語言學、教育心理學都是隻學皮毛,未見根本。

    再者,教師的知識結構與其個人的生活閱歷,以及學習吸收程度有關,不同教師的知識面也不一樣。相對而言,社會閱歷豐富、學習能力較強的教師,其知識面也更為廣泛。

    要想改變此種局面,唯有從教師自身去最佳化提高。因此,教師要注重充電,不斷提升自己,在業餘時間多看書學習、或者旅遊進修,以拓展自己的知識面,豐富自己的知識結構,真正成為見多識廣、能力突出的優秀教師。

    二、科技型教師

    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在“網際網路+”的時代背景下,我們的生活與網際網路息息相關,教育也不例外,未來的教育將會是“網際網路+教育”的發展模式。

    掌握教育科學技術,已成為網路時代教師必備的技能,如果教師不懂運用網際網路科技,將來必然吃虧。正如專家所說的:“科技不能取代教師,但是使用科技的教師卻可以取代不用科技的教師。”

    現階段的教師,要懂得網際網路的基本知識,會製作簡單的PPT課件,會使用多媒體教學,這些是基本的要求。未來的教育,對教師資訊化技術應用方面的技能,將提出更大的挑戰。

    過去只會製作PPT課件的,未來可能要求掌握動畫課件製作,數學老師還要求懂幾何畫板。在“網際網路+”浪潮下,未來的教師不僅要懂得線上操作,甚至可能要懂網頁設計製作,以最佳化線上教育頁面的佈局,以此吸引學生,更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三、創新型教師

    轉變教學觀念

    成為創新型教師需要轉變教學觀念。很難想象,一個思想僵化、墨守成規的教師能有多大的創新能力。

    現階段的教育重點,依舊是偏重於應試教育,像學而思、學大等教育巨頭,培訓課程都以中小學課外輔導為主,以學生的升學率和考試成績作為衡量標準,大多數教師的教育觀念仍然是以考試論成敗,缺少對素質教育的舉措和規劃。

    近年來,培訓機構在素質教育方面的課程比重在不斷加大,各種特長興趣班也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來。隨著未來教育的發展,教師的教學觀念應逐步轉變為偏向於素質教育,將學生從繁重的複習考試中解放出來,引導學生去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改變過去那種教師教得苦、學生學得累的局面。

    此外,教師應當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動手實踐能力,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加強學生的品德修養,讓學生在動手玩耍中快樂學習,在快樂學習中健康成長。

    改變教學方式

    成為創新型教師需要改變教學方式。隨著資訊科技的發展,學生獲取資訊將更快速、更廣泛,傳統的講授式教學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有的時候,教師講授的知識說不定學生已經透過網路瞭解過了,甚至掌握得比教師還透徹,因此學生也就覺得不再新鮮了。

    對此,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也提到,要推進中小學探究式教育,不能只用學科分數評價學生,要關注學生的能力和素質培養。

    對於未來的教學方式,應注重以學生體驗為主,讓學生在探究體驗中提高學習效果,老師則多注重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進行情感化教學,讓學習氛圍更具有人情味。

    同時,要注重對學生的啟發,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引導學生髮揮想象力,從一個問題中尋找更多的答案,而不是照本宣科,拘泥於某一個特定答案,扼殺學生的想象力。

    四、新時代“四有”教師

    所謂“四有”教師,即“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知識,有仁愛之心有理想信念”。這也是國家對新時代教師的要求與寄望。

    有理想信念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有什麼樣的思想,就會有什麼樣的行動。一個有理想信念的教師,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帶頭踐行者和傳播者,是學生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是點燃學生激情、喚醒學生理想的造夢者。

    作為一個有理想信念的教師,首先要在思想上保持先進性、純潔性,堅持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堅持對自身的高標準嚴要求,以身作則,並把這種思想觀念傳遞給每一位學生,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樹立遠大理想,立志成才,報效祖國。

    有道德情操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教書育人的前提條件,教師的言行舉止將會對學生造成潛移默化的影響,這就要求教師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道德的楷模。

    提高教師道德情操,就應當做到關愛並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個性、人格,善於發現學生身上的優點,並努力將其缺點轉化為優點;尊重學生的人格,不以教師個人的好惡評定學生的好壞,不辱罵不體罰學生。

    嚴格要求學生。俗話說“嚴是愛,松是害”,對學生嚴格要求,是教師對學生更高層次的愛,教師應以自身對道德情操的衡量標準來嚴格要求學生,而不是寵溺、放縱學生。

    公平、公正對待學生。學生不管成績好壞,品德優劣,都要對其給予同樣的關愛。尤其對後進生,需要教師付出更多的關愛,教師只有用寬廣的胸懷去關心全體學生,才會得到學生回報的愛。

    有紮實的知識

    這是對教師最基本的要求,體現了知識育人的導向。如果教師自己沒有紮實的知識,是教不好學生的,為人師者,任重道遠。

    作為未來教育發展的領航者,教師面臨的教育難度越來越大,有的教師甚至感受到了重重的危機感,因為學生的學習途徑多了,教師如果不能走在學生面前更新自己的知識庫,而是選擇固步自封、滿足於現狀,那麼很快就會被學生嫌棄,被社會淘汰。

    因此,教師要不斷充實自己,不僅要學習書本知識,還要主動學習課外知識,豐富自己的思想,提高自己的認識能力和教學水平,以更能勝任做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重任。

    有仁愛之心

    愛是教育的靈魂,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魯迅先生也說過“教育植根於愛”。仁愛之心,是對教師的要求,也是對教師的挑戰。教師立德樹人,愛教育、愛學生,必須時刻嚴格要求自己。

    都說“愛一行幹一行”,要有仁愛之心,教師就必須愛崗敬業,真心誠意對待每一名學生,把學生當作親人看待,努力與學生和諧相處。

    教師的仁愛之心,無論是學習上還是生活上,體現在尊重學生、理解學生、關懷學生方面。這是一種無私的愛,不求回報的愛,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相互信賴的基礎之上的大愛。只有仁愛,才可以讓學生得到更好的前進的動力。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未來的教育不會一成不變,對於教師的要求也會逐步提高。不管怎樣,德才兼備,以師德為先,以學生為本,教師的思想品行和職業道德永遠是第一位的。

    總而言之,教師只有與時俱進,適應時代變化,不斷提高自身素質與技能,迎合未來教育發展需求,才能更好引領學生,贏得未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想在網上學習二胡,哪家平臺最靠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