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吥讓躺我就坑
-
2 # 自由的因子
早年前看過劉若英和黃磊演的《逝水年華》,可謂過目難忘啊。劇中取景浙江烏鎮、臺灣台北,講述了一段一對三十多歲的男女在烏鎮和臺北之間隔山隔海的愛情故事。故事一直貫穿著淡淡的憂傷,仿若走進了林海音《城南舊事》裡,是那種傷感又流不眼淚的憂傷,悽美中含了多許遺憾……從那以後,劉若英和黃磊埋在了記憶裡。
而今劉若英也成長為導演,啟用的演員演技也線上,精靈古怪的周冬雨佳作不斷,井柏然久經沙場。
《後來的我們》是一個愛情故事,關於一對異鄉漂泊的年輕人。十年前,見清和小曉偶然地相識在歸鄉過年的火車上。兩人懷揣著共同的夢想,一起在北京打拼,並開始了一段相聚相離的情感之路。十年後,見清和小曉在飛機上再次偶然重逢。命運似乎是一個輪迴。在一次次的偶然下,平行線交叉,再平行,故事始終有“然後”。可後來的他們,學會如何去愛了嗎 ?
好看,值得看!
-
3 # 電影縱貫線
題幹問的是情節,而“情節”是作為故事的其中一個要素,那線哥理解的是題主問的是《後來的我們》故事怎麼樣。
賞析故事可以參考這幾個方面:主題、人物、情節和細節。
首先,《後來的我們》主題是非常明朗的,而且不矯情。聚焦當下年輕人的情感價值觀,對於“前任”這麼一類人群致以問候,傳達出的是“有些人一旦錯過就不再”。其核心意義在於,當物質需求得到極大滿足後,如何與所代表精神享受的愛情平衡。也就是片中的林見清與方小曉為何愛的很徹底,卻又連聲“再見”都不說就要分手。
另外,影片還在引領觀眾思考,當下很多年輕人從小地方躋身於大城市的現狀真的是自己想要的嗎?一如林見清與方小曉從遙江鎮來到帝都北京,所面臨的迷茫、困苦、漂泊都會隨時擊垮任何一個人,只有用夢想麻痺自己,才能得到片刻安定。兩人也正是被這種異鄉漂泊的無助感撮合而走在一起的,才會出現了影片中有大段兩人賣光碟,擠在狹小出租屋,小曉不停換男友等,而且兩人磨磨唧唧不敢在一起也正是因為對於未來的無法想象。
更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以黑白影像呈現現在,而用濃郁的彩色呈現過往,是一種對過去美好平淡生活的追憶。符合了大多數觀眾的懷舊情懷,也凸顯出兩人的愛情是經過了時間洗滌的,過去和現在的對比,更能互相襯托。片中有句臺詞比較經典“後來的我們什麼都有了,只是沒有了我們”。
關於影片中的三個核心人物,可以說這次劉若英塑造的很成功。
不管多少人帶著有色眼鏡或者人云亦云diss井柏然和周冬雨,但線哥要說的是,這次兩人都演的很有誠意,明顯看出來是做了大量功課的,而且角色與本人在氣質上有著高度的契合,是可以成為代表作的作品。
井柏然的林見清跟所有沒成熟的男孩一樣,有著過強的自尊,以及深壓在心裡的夢想追逐。由於他跟母親的唯一一張合影是母親懷孕的照片,所以可以看出林見清自小缺乏母愛,對於跟女人相處是生疏和呆滯的。而他喜歡方小曉的理由竟然是“你和我見過的所有女孩不一樣,你會罵人,你會打牌,你會喝酒”,這是大部分人在初戀時才會有的心動吧,可見林見清之前沉迷遊戲沒談過戀愛。而後來的他們最終沒有在一起,也是源於他對女人的不瞭解。他錯誤的認為方小曉在北京各種換公務員、有房子的中年男友,是為了物質,而他不明白方小曉只是因為缺乏安全感啊,重要的是兩人在一起啊。所以林見清最終的歸宿是找了一個多疑的老婆,生了一個鬧人的孩子,從此他過上了內心真正想要的有著圓滿家庭的生活。
周冬雨的方小曉是一個沒有理由回老家的人,父親早年去世,老媽在美國嫁了人,嘴上說著是回家陪陪老爸,實際上只是因為她在北京更加無依無靠。方小曉一直想在自己被生活壓垮前找到一個可以託付終身的人,找了那麼多大叔,卻始終都是徒勞。林見清是一個可以為了他不顧一切的人,她們倆在北京過了人生中最苦的日子,卻也是每每回憶起都自覺美好的日子,只因為可以那麼近的跟一個人待在一起,是任何女人都想要的踏實與安全感。對於林父的他寄託了一些對父親的思念,甚至那麼講義氣的替還在牢裡的林見清回老家過年,看到林父作為父親的牽掛還是不忍直視,一個人奔跑在雪地裡痛哭。後來的她沒有林見清過的好,依然是一個人,是林見清嘲笑的那個最悲慘的人。
關於情節和細節可說的很多,對於網上那些無腦噴說過於矯情,我想他們是根本不懂愛情片的奧妙吧。線哥覺得這是屬於這個時代的《甜蜜蜜》,片中不乏展現當下人精神狀態的細節。後來的兩人因為飛機停飛一起住在了酒店,見清接到了兒子的影片電話,兒子一直要求看左邊、右邊、上面、後邊、廁所,雖然沒說說破,但能看出來這是見清妻子指使的,實際上是見清在婚姻裡並沒有得到信任。林父在火車站拉著見清妻子的手說“小曉回來了”,實際上也在暗示見清錯過了真正的緣分。線哥最喜歡的還是林父在給小曉寫信時,因為眼睛已經看不清了,趴在信紙上寫字,這個細節也是看哭了很多人吧。所以影片透過這些細節所營造出的是很生活流的故事,不是那種瓊瑤式的海誓山盟,每個觀眾都能從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再就是跟各位說下,《後來的我們》不是歌曲《後來》的ip改編,只是借用了一個詞彙,故事是獨立且完整的,而且主創都是業界大牛,比如大師級攝影師李屏賓,剪輯師廖慶松,監製也是有著多年愛情片經驗的張一白,劉若英更是做足了案頭功夫,是一部有滿滿誠意的作品。
無腦黑可以歇了!
-
4 # 沫子群
看了後來的我們,劇情很簡單,臺詞算的上一個亮點,這種電影看的其實是一種情懷,一種“初聽不知曲中意,再聽亦是曲終人”之感。
電影設定很用心很多場景也很微妙,回憶是彩色的,現實是黑白的正如劇中男主人設計的遊戲“如果伊恩再也找不到凱莉的話,那世界再也沒有色彩了”臺詞所說“結局幸福的都不是故事,不幸才是”但我不覺得,一輩子都幸福也是另一種故事。
這部電影沒有第三者,沒有誇張的劇情,卻講述了一個可喜可悲的愛情故事,可喜在一起經歷過,陪伴過,在彼此心裡都有一段美好的回憶。可悲在一切都在變,從最開始純碎的為了生活一起打拼的幸福,到最後迫於生活壓力越來越物質化,三觀的改變使得最後的分離。
淚點最多的地方還是在於男主的父親的每一個舉動,最讓我難受的還是信裡說的“緣分這事,能不負對方就好,想不負此生真的很難…”但是“感情這回事,不負彼此就好,想要不負此生,太難”因為如果沒有如果,而後來也沒有後來。I miss you ,不僅僅是我想你了,還有我錯過了你後來,我們什麼都有了,卻沒有了我們,願你餘生安好。 感謝曾經出現在彼此的人。
-
5 # 陽光明媚am
今天下午一個人去看了《後來的我們》,說實話,並未驚豔到我。電影院裡吸鼻子的,抹眼淚的,時不時傳到到我的耳朵來。卻未引起我這個淚點極低的女人多少的感動——要知道,我連國旗冉冉升起的莊嚴都能觸中我的淚點。倒是父親對兒子的親情和等待,頗感動到了我。
情節並不新奇,甚至老套。一對相愛很深的戀人,十年後相遇。回憶起十年前兩人相依為命,一起扛起貧窮的日子,又因誤會分開。他追到地鐵,她已在地鐵廂內。她以為他會衝進來挽留,他以為她不會捨得真的離開。
分開後的他,消沉了一段時間,漸漸意識到死不了與活下去不是一個概念。他與命運展開了搏鬥,終於獲得夢寐以求的財富和名利。
十年後的相遇,兩人誤會消融,淚流滿面。終於剋制洶湧的情感,發乎情止乎禮,因為他已有自己的家庭和孩子。因為她不願成為被動的小三而玷汙了曾經純真的感情。
兩人最後一次擁抱,兩人說了再見,給予彼此的祝福是:你一定要好好生活。
情節在很多類似的文藝片裡似曾相見。
可圈可點的是畫面的質感和切換的別具一格。背景是冬天,白雪皚皚,很適合回憶傷感的往事。我發現一點,回憶過去用了彩色,切到現在的角度倒用了憶舊的黑白兩色,像老照片。這種顛倒常態的手法,也許要表達的是往事在兩人心底的份量,而現在終究會變成往昔。
電影的結尾,電影裡現在與過去畫面的顏色恢復正常:當前的終究是彩色,過去的才是古舊的黑白。也是電影昇華的地方:過去的終究過去了,後來的我們沒有後來。過好當下的生活,是每一個人的責任。
畢竟,人不能永遠活在回憶了。
-
6 # 水墨談
追憶似水年華,每個人心中都有青春的回憶,或許是懵懂的初戀,或者是單純的友誼,或許是一首歌,或許是那個冬天裡荒蕪的田野,但是這些,最多是自己回想,然後再繼續現在的生活。
我以為會有突破,但是這部電影沒有,情節普通,單純靠導演,流量明星做支撐,賺粉絲的錢真的是不手軟。
這種東西拍個一兩次就好,總是拍,就不怕審美疲勞嗎,而且沒有什麼特別,人家拍個韓劇,都從富二代談到了外星人那裡,而這類電影,樂此不疲的原地踏步走,觀眾是有底線的好嘛,重點是,還三觀不正,都結婚,還想一直惦記別人,要不是有人來,都可能上床了,呵呵。
-
7 # 大鐵鍬摳牙縫兒
我作為北漂過的80後,住過地下室,聽過隔壁啪啪聲!見證過中關村電腦城從勝到衰.也在北京歡迎您的歌聲中度過無數個夜晚.看完後有一點懷舊,但是北漂的生活真的沒有電影裡那麼多愁善感!多數人沒有像見清那麼容易成功,一發奮圖強就能成功就能買的起大房子。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仍然在底層通往上層的路上掙扎!我們沒有時間懷舊,沒有情懷心靈雞湯.小曉這樣的打工妹也沒心思半夜喝酒,都在掙下個月的房費.活下去比別的都重要!見清和小曉倆人根本就不適合結婚,兩個人性格不合適做夫妻.能走一段完全是因為倆人互相搭夥過日子有個照應!小曉幫助見清成長,但是有的人就是不適合結婚.分亦分,合亦合,正確的時間碰到正確的人才能結婚,總有一款會適合你的伴侶!
回覆列表
以前回答過類似的問題,有點炒冷飯的嫌疑。
唱而優則演,演而優則導,這句話不太適合劉若英,唱吧就那幾首耳熟能詳以後。 也沒推出更多更好的歌曲,演吧基本上都是本色演出,感覺不到演技多好,這回當導演明顯感覺不是太純熟,故事的主線借鑑了很多老港片。比如張曼玉和黎明的甜蜜蜜,也是在火車上其實就已經相遇。
相比這個影片我更喜歡上世紀99年代張艾嘉的《心動》,故事情節類似,而且跨度更大,相比起來張艾嘉要更成功一點。
感覺劉若英有點複製張艾嘉的路線,不喜勿噴。
早年張艾嘉也唱歌一首《愛的代價》也是耳熟能詳,後來出演多部電影無論是最佳拍檔裡的男人婆,還是和周潤發合作的《阿郎故事》《吉星拱煕》(一度讓我以為他和發哥是一對)還是後來當導演,後來還擔任香港金馬獎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