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襄陽論語
-
2 # 使用者4569900973
趙雲武藝不如文丑 智力勇而無謀還不及夏侯楙 所以關張馬黃趙叫了幾千年。
馬超桀驁不馴坑死自己一家。
-
3 # 潘不安講究史
劉備五虎將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一般認為,馬超和趙雲不受重用。但我認為不然,兩人情況其實剛好相反,馬超屬於位高而權輕,趙雲屬於位低而權重(甚至地位並不低)。
首先我們來說馬超。
建安十三年的時候,馬騰在張既的勸說下,帶著馬超的兩個弟弟馬休和馬鐵入朝為官,留馬超在西涼繼續統領自己的部隊。馬超因此被封為偏將軍、都亭侯,相當於一路諸侯。而且馬超獲封的是大漢正式的官爵,含金量不同,當時劉備方面也只有劉備和關羽兩人一個是宜城亭侯、一個是壽亭侯,至於其他人在地位上更是不能比。
建安十六年的時候,曹操派夏侯淵透過西涼的領地攻打漢中的張魯,馬超怕這是假道伐虢之計,不顧父親和弟弟還在曹操手中,鼓動韓遂造反。
《魏略》記載:
馬超等結反謀,舉約為都督。及約還,超謂約曰:“前鍾司隸任超使取將軍,關東人不可覆信也。今超棄父,以將軍為父,將軍亦當棄子,以超為子。”PS:韓遂原名韓約。
如果記載真實的話,馬超是一個連父親兄弟都可以拋棄,甚至勸說別人拋棄兒子,以自己為子的人,一個正常的君主如何敢相信他?
就像衛公子啟方服侍齊桓公十五年,連父親去世都沒有回家奔喪。於是管仲臨終前對齊桓公說:“人之常情沒有不愛自己父親的,他連自己的父親都不愛,還會愛大王?”齊桓公不信,後來衛公子啟方果然帶著千戶齊國百姓叛逃回了衛國。
後來馬家在鄴城的族人遭到曹操的逮捕,被夷三族。馬超本人也在和曹操的對抗中失敗,在建安十九年投靠張魯。但遭到張魯部下的忌憚,最後歸附了劉備。
從情感上說,馬超捨棄親生的父親而造反的行為,就使劉備完全不可能信任他。從實際情況上說,劉備要攻打曹操只有兩條路,一條是關羽的荊州,另一條是先取涼州。
馬超不習水戰,而且荊州已經有關羽了,派馬超去沒有作用。而從涼州來說,是馬超的老本營,只能利用他的威望,而不能讓他單獨擔任主將,萬一奪回涼州後又自立不受控制了這麼辦?
所以這些都註定了劉備不會給馬超實際的兵權,但前面也提到過馬超是有大漢正統官爵在身的,就和許靖一樣有很高的名望。如劉備自立漢中王時,《三國志》記載:
秋,群下上先主為漢中王,表於漢帝曰:“平西將軍都亭侯臣馬超、左將軍領長史[領]鎮軍將軍臣許靖、營司馬臣龐羲、議曹從事中郎軍議中郎將臣射援、軍師將軍臣諸葛亮、蕩寇將軍漢壽亭侯臣關羽、徵虜將軍新亭侯臣張飛、徵西將軍臣黃忠、鎮遠將軍臣賴恭、揚武將軍臣法正、興業將軍臣李嚴等一百二十人,就必須以馬超為首聯名上表,所以馬超在劉備帳下一直只是高官厚祿養著,位高而權輕。
再來說趙雲。一直都說趙雲在劉備麾下只是個保鏢,不受重用,卻是錯的,我們來看歷史上的記載。
《三國志·趙雲傳》:“本屬公孫瓚,瓚遣先主為田楷拒袁紹,雲遂隨從,為先主主騎。”主騎即是為劉備掌管騎兵,在古代騎兵為軍中最注重要的精銳部隊,可見其重要性。當然也有人說劉備沒有騎兵,那再來看這段。
《三國志·先主傳》:“時先主自有兵千餘人及幽州烏丸雜胡騎,又略得饑民數千人。”後來趙雲兄長去世,他暫時離開,後在劉備投靠袁紹時,重新來投。這時候,劉備又交給他一個重要的任務。
《三國志·趙雲傳》:先主就袁紹,雲見於鄴。先主與雲同床眠臥,密遣雲合募得數百人,皆稱劉左將軍部曲,紹不能知。遂隨先主至荊州。劉備對趙雲的信任由此可見,所以後來當陽長坂的時候才由趙雲負責保護劉備的家小,並在有人說趙雲叛逃時,劉備堅決不信。
《三國志·趙雲傳》:從平江南,以為偏將軍,領桂陽太守,代趙範。當時的劉備實際掌握的只有零陵、武陵、桂陽、長沙四個郡而已,卻以趙雲為一郡太守。也許有人說,偏將軍是地位最低的武將了,但這時候劉備也還是鎮東將軍,豫州牧。
《三國志·趙雲傳》:先主入益州,雲領留營司馬。留營司馬是劉備為趙雲首創的官職,駐紮公安,為劉備留守後方,處理軍事和公安的治安事務。其實是一個權力很高的職務,相當於將鞏固入蜀部隊後方安全的責任交給趙雲,並在軍事和政事上都有領導權力。
但問題是劉備是不可能使用九品中正制的,而且翊軍將軍是專門為趙雲設立的,不能簡單的以雜號將軍論。“翊”通“翼”,有輔佐的意思,估計含義類似於護軍將軍,而護軍將軍在吳、蜀是屬於高階將領的的名號。
當然護軍將軍這個觀點有主觀推測成分在,但是卻有側面佐證,在《三國志·趙雲傳》記載:
建興元年,為中護軍、徵南將軍,封永昌亭侯,遷鎮東將軍。如果翊軍將軍真的只是雜號將軍的話,那麼一下子被升到了中護軍,徵南將軍,後又升為鎮東將軍,連升幾級就很不正常了。
合理的猜測應該是翊軍將軍和關羽的前將軍,張飛的右將軍,馬超的左將軍,黃忠的後將軍地位是一樣的。因為前後左右都滿了,劉備總不能把中軍給趙雲吧,所以按如虎添翼設立了一個翊軍將軍。這樣趙雲後面升為中護軍、徵南將軍才有合理的解釋。
而且中護軍有掌管禁軍、主持選拔武官、監督管制諸武將的職責。如果這還也要說趙雲只是一個保鏢,在蜀漢不受重用,那就真不知道還有什麼是地位高,受重用了。
所以總結來說,因為馬超過高的聲望和影響,但同時之前不好的履歷,即得到了劉備的厚待,但也遭到了猜忌而無法掌握實權。
趙雲在蜀漢實際一直受到劉備的信任和重用,但因為史料的缺少,無法直接證明其地位高低,但至少權利很大是可以肯定的。
-
4 # 淨月暖陽
好多回答怎麼覺得都沒在點上呢?其實,最重要的原因,是劉備的兵太少,用不上那麼多人!
劉備初期,幾百人馬,顛沛流離,四處投靠各路勢力,分兵基本不可能。如果這時還一人帶幾十號人馬出門,碰上黃巾軍或者是有個幾百人馬的土匪就足夠被滅了!別信什麼關羽、張飛為“萬人敵”,提八十二斤大關刀之類演義之言,被二三十個鄉勇一圍,性命就堪憂了!不信?看看典韋的下場,圍攻典韋的兵勇,不會超過50個。所以那時,三兄弟都常睡在一張塌上。
第一次輝煌,就是佔了徐州郡,兵馬多點,地盤大點,也只能分成兩撥,一撥守大本營,一撥出去打打游擊。要不帶關羽,要不帶張飛。結果第一次張飛把城丟給了呂布,第二次關羽把城丟給了曹操。
赤壁之戰勝利後,劉備透過聯姻,借了荊州之地,在後院暫時穩定的情況下,才再次分兵,留下關羽、諸葛亮(注意此時諸葛亮並無領兵之權),自己帶著張飛、龐統、黃忠等入蜀。這也只是兵分兩路,也就關羽獨立出來。得到益州後,為消化穩定益州,自己不敢輕動,才派黃忠、法正去爭漢中,黃忠算第二個受命獨立領軍的將軍。而打下漢中,己出劉備預料,故黃忠受封極高!
所以,兵少才是根本原因,不要被演義騙了。三國幾場大戰,官渡袁紹10萬人馬,曹操不過2萬人馬。赤壁曹操也就10多萬人馬參戰,孫劉聯軍也就3萬人左右。夷陵之戰,雙方人馬總和也就10萬多點。那有那麼多要獨立作戰的機會?
-
5 # 邏輯文史游
要說劉備的五虎將,那說的基本就是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這五人了,而歷史上應該不存在五虎將的概念,只是《三國志》中陳壽把這五人放在一塊來寫,再加上後世民間故事與小說的點綴,五虎將的概念才慢慢普及。而說到重用與否,一般認為馬超和趙雲在劉備那裡的有點尷尬,具體原因,當然大家是各執一詞。
馬超的官職不小,但投靠劉備後鮮有重大立功表現,其原因,可能與其人品有關。在《三國演義》中,馬騰起兵造反失敗被曹操所殺,馬超為父報仇上演了不少精彩的打鬥場面。但在現實中,馬騰著實是被馬超坑死的,當馬騰父子在許昌為官時,曹操勾結韓遂意圖不軌,鍾繇徵漢中時馬超以曹軍不敬為由正式造反,在被鎮壓後自己逃到張魯方,馬騰父子也被牽連而死。而韓遂本來一直和馬騰有過節,並且也殺死了韓遂的妻子,但馬超居然能不計前嫌的和殺母仇人合作,簡直不可理喻。後來馬超投靠劉備,在注重孝道與忠義的年代,就算錦馬超再猛,劉備也不敢讓他去統領大軍獨當一面,所以當吉祥物供著,也能彰顯我漢室宗親的胸懷啊~
趙雲的爭議一直很大,《三國演義》毫無疑問將其神話了不少,但在《三國志》他能與那四位並列一傳,也間接能說明他的存在感還是很強的。另一方面,趙雲的更多實際在《雲別傳》中有詳細記載,許多朋友認為《雲別傳》有國度美化趙雲的嫌疑,不可當作史料來分析,所以在摒棄了這些“無中生有”的資料外,趙雲的履歷就少得可憐了。當然,趙雲能作為劉備的貼身侍衛,其忠心和安全感是得到認可的,無論他的文韜武略時高時低,能一直保護主公,也是無上光榮了。
當然還有一點,作為三國中實力最差的一方,劉備本就沒有太多表現機會,也沒有多少擴張地盤的慾望,所以除了打打防守反擊戰或者需要人貼身保護外,許多將領基本都是隻掛職而“不作為”,那麼馬超和趙雲能有如此多的“戲份”,已經不容易了。
莫把小說與歷史混為一談~
回覆列表
三國英雄屬馬超,馬超沒有呂布高。其實,馬超不僅沒有呂布高,實際上武功還在趙雲之下。
劉備的五虎上將是關張趙馬黃,唯獨魏延是候補委員。
五虎上將論武功,應該是這樣排,趙馬關張黃。
馬超不被重用很是自然的,因為馬超是西涼鐵騎猛將,五虎上將中只有馬超是少數民族將領。西涼就是現在的寧夏回族自治區,馬超是回族的將領。
馬超的父親馬騰是中了龐統的反間計而死的,但是馬超自始至終不知道這個訊息。
赤壁之戰前,龐統給曹操設計大船連環計後被徐庶看破。徐庶暗問龐統,這不是要火燒連船嘛,徐庶問龐統自己如何脫生?龐統給徐庶一計,就說西涼馬騰造反,徐庶迅Superb兵前去鎮壓就是了。
看到沒有,在火燒赤壁之前,龐統給曹操後院也放了一把火。龐統智慧應該在諸葛亮左右,不輸諸葛亮的。
至於趙雲為什麼不重用,那是因為趙雲情商不高。
劉備諸和葛亮有政治上的分歧,趙雲經常和諸葛亮在一起談家常,會引起劉備誤會的。劉備欣賞魏延,而魏延又是諸葛亮的眼中釘。劉備在世時魏延得到重用,劉備去世後,魏延的前程基本渺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