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杭州老林
-
2 # 鷹眼觀職
簡單啊,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劣幣驅逐良幣,職場上太常見了,況且優秀的人通常有自己追求的目標,在漫長的職業發展之路上,公司只是臨時車站而已,離終點還很遙遠。
第一,優秀的人必然會被妒忌被排斥。一個人表現得太優秀了,就會襯托出其他人的無能,他們能高興嗎?舉個例子,我們公司每天早上10點有例行的公司早會,每個部門負責人和骨幹參加,彙報昨天的生產運營情況,反映生產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工程部最近新提拔了一個主管小林,他本人是從基層做起來的,有紮實的功底和一線豐富經驗,他也參與這個例會,基本上所有生產問題他都能拿得出來解決辦法,能深入剖析找到問題的根本原因,制定應對措施,無論是臨時的還是長期的,老闆當然看得到,經常在會議上表揚他,首當其衝,那些只負責丟擲問題就不管了的人心裡肯定不舒服,他們會認為本來得到老闆獎賞的該是他們;然後是其他一些其他部門在會議上正常彙報工作的人,特別是一些心眼小格局不大的人,老闆每次對小林的讚賞都像鞭子一樣抽在了他們的身上,這些人不去反思自己為什麼工作做不出成績,反而可能會聯合起來冷漠對待小林,甚至打壓於他,工作中不給他資源配合,"你不是英雄嗎,自己單幹去,不需要我們支援你一樣能幹得好" 這就是他們的心聲……
所以,太優秀的人容易得罪人,即使不是自己主動的,不知不覺中周圍就出現了一個排斥他的圈子或聯盟,後面的工作就很難開展了,怎麼做都不出成績,久而久之,心灰意冷,就會產生離開的念頭。
第二,功高震主,飛鳥還未盡,良弓就被藏起來了。表現得太優秀了,對自己的直接領導產生了威脅,特別是一些靠裙帶關係上位能力平庸的領導,你在幹幾年,他就可能被取代了,那還得了?所以,越是表現搶眼,越是被大老闆讚賞和表揚的員工,越是引人忌憚。領導們對這種員工既愛又恨,愛的是他的才能,用得好了能為自己創造價值,用得不好就有很大的風險,不僅不能給自己創造價值,還有被取代的可能性。
所以,很多領導在使用優秀人才的時候都會防著他,不會全部放權給他,常見的就是事事需要請示領導,等領導做了決定才能繼續下去,但是優秀的人才通常都有自己的一套處理方式,有自己的做事思路,不會完全聽從領導的安排,所以經常會和直接領導產生矛盾,被拿住藉口走人也就不奇怪了。
第三,優秀的人有更高的追求目標優秀的人通常會抓住機會在工作中不斷的提升自己,他的提升速度遠遠超過了其他按部就班發展的同事,也超過了公司平臺的發展速度,當前的崗位已經不能完全發揮出來他能創造的價值了,這個時候,優秀人的就會給自己制定更高的目標,也會找一個更適合自己發展的平臺和崗位,或者就是直接創業,公司就是用升職加薪來誘惑他,也不一定管用的。
上一家公司的生產副經理就是這樣的人,他之前是幹生產主管的,入職談判的時候非要公司給一個副經理的頭銜,幹了三年,各方面能力得到了極大的鍛鍊和提升,他發現自己的上司生產經理(本地人)一直很穩定,自己上升通道被堵塞,毅然而然的選擇了跳槽,公司給他加薪50%都留不住他,想想看也對,自己的發展前途可比區區幾個錢重要多了。
第四,因為優秀,有很多人來挖角,想留住可就難了當個人能力遠超平臺的時候,就會出現所謂的"溢價",個人的價值拿出去到市場上可能都會翻倍,到了這個時候,很多獵頭和公司都會主動找過來談,赤裸裸的薪資待遇誘惑正常人都擋不住,何況優秀的人才,他理所當然認為自己該值這個價,所以公司想要留人,首先需要從薪資待遇這一塊付出足夠的誠意,同時個人發展前景也是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不過,真要到了人才提出辭職的時候才去挽留,估計也完了,平時這麼多時間幹嘛去了,怎麼就沒能發現優秀人才的價值呢?其實,老闆和公司可能心裡知道,就是在裝傻,那好,代價就是公司必須付出幾倍甚至承受一定的損失……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職場中,人才的進出都是正常的,優秀的人都是稀缺資源,想要留住這些資源,就得付出一定的代價。
-
3 # 也許雜談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自古皆然。
表現優秀,是因為他在努力,且努力得很有成果。正因為他努力且很有成果,所以他有更好的議價能力,能夠想走就走。
.
一般來說,單位應該更重視那些能幹的、能為單位辦事掙錢的。許多單位還為能幹的提供了一定的政策傾斜,希望他們待得更久一些。
但往往事與願違,無論單位出多少招、領導說多少好話,該走的還是走了。
那麼,這是為什麼呢?
.
想有更好的發展,到一定時候就會離開本人有個同學,上學時就顯得非常精明、思想非常超前。
他也很聰明、很努力,成績總是靠前。難得的是,他情商也非常高,把周圍人個個搞定。
畢業後,他考進了當地的電信。那是當地非常好的單位,眾人羨慕不已,覺得他年紀輕輕,錢、前已然解決,著實幸運。
就在大家認為他會在電信生根開花結果的時候,他卻辭去工作,去讀碩士,然後又讀博。總之,搞了一番許多人都看不懂的操作。
博士畢業後,他去了北京。
馬上有個有錢單位同意接收他,還給他辦了北京戶口。就在所有人認為他會在那單位死心塌地幹下去的時候,他去了更大更好更穩定(央企)的單位。
沒幾年,他在北京買了房子。
現在,據說他已年薪過百萬,且成為業內的知名人物。
反觀其他同學,大多在科研單位謀一份穩定的工作,業務上暫時沒有閃光點,個人財產方面也沒有大的出產。
.
他是不可否認的優秀,他還有不可否認的遠見,他總是在不斷挑戰更好的、不斷放棄已經不適合自己的。
他一步步把自己從一個江湖小白,變成一個半成功人物。
.
外面有了更大的誘惑一個人如果表現優秀,且善於經營自己,時間長了,就會在業內有一定名聲。當然,業外人也有看上他的可能。
既然被人看好,那自然有人會來挖他——給出更好的職位、更好的薪水、更好的機會。
只要他覺得合適,自然會離開單位,去條件更好、更適合他的地方。
.
單位的發展已經不適合自己即使暫時外面沒有人來誘惑,但要是單位的發展不盡如他意,他也會離開。
每個單位都有其發展的侷限,到了一定的程度,就很難向前了。
而在其中的員工,大多是每日重複同樣的工作。總之,個人能力沒什麼發展空間,到手的錢也沒什麼向上空間。
到了這種時候,越是優秀的人,就走得越快。
離開,是為了過得更好。
.
當然,也有普遍的“劣幣”現象一個人如果太能幹,那周圍人很難覺得舒服——再好的單位也是。
但如果這單位的管事的還算是耳聰目明,腦袋也不糊塗,那這能幹的人還能有點空間。
如果管事的本身就是個糊塗蛋,或者專愛弄權弄人,那這種能幹的人便會受到無窮無盡的打擊。
周圍人會聯合起來排擠他,還會到領導那裡構陷他,還會挖坑把他推進去......總之,只有靠邊站或者當苦工的份兒,沒有別的份兒。
識相的人,這種時候就知道該走了。否則,要麼就是換個臉當狗,要麼就是混日子到死。人生就那麼短,有意義嗎?
.
總之,表現優秀的人反而走得快,這是人間的規律,也是一個不斷努力的人的明智選擇。只有不斷挑戰自己、挑戰生活,才能擁有更精彩的生活。
-
4 # 職場教練李麟
首先,優秀的人有很多選擇的機會,而不優秀的人則只能在現在的坑上面待著。
優秀的人你認為優秀,其他公司也會認為優秀,不管是他主動、還是被動等待獵頭來接觸,都會有各種發展機會降臨,不是幸運而是優秀。當選擇機會多了,走的機率就越來越大。
另外,表現不優秀的人並不代表是真心實意的待的長久,他只是沒有或者沒有那麼多選擇機會而已。
其次,優秀的人容不得企業的問題。因為優秀可以有很多選擇,周圍時刻都充斥著各種機會的誘惑,當企業的問題暴露太多、機會又多到一個水平,那麼自然會走。
最後,優秀的人不僅僅能力優秀,思想觀念也很嚴謹、清晰,知道自己要什麼、不要什麼,知道自己在企業能收穫什麼、是否已經到了瓶頸,而當發現在企業已經沒有什麼能得到的,除了錢,他們就會走得義無反顧。
-
5 # 職場三哥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當職場人表現優秀可能招致:同事嫉妒排擠,領導嫉賢打壓,外來高薪聘請的誘惑,還有自身的個性脾氣不合群。
這是從題主的問題本身引匯出的一種解讀,只能是在特定環境下的一種情形,並沒有普適性。
尤其在私人企業裡,有能力有人品還情商高的人。第一,會得到領導信任,老闆重視,有機會在企業更好的成長髮展。
第二,你更有可能會辭職跳槽到更高的平臺,因為你的優秀,自然會有老闆願意挖你,吸引你辭職。
如果題主對優秀的理解只是業務水平高,技能強,有一定工作能力。卻往往在公司幹不長久,一般來說有三點原因:【1】憑著自己有技術有能力而目中無人,輕視同事,不服領導。再加上個性脾氣上不被同事領導喜歡,很容易陷入被排擠和疏遠的局面,最終是適應不了工作環境而走人。
【2】喜歡獨自工作,不願意和同事領導溝通交流。自我觀念就是:幹好自己的活就是完事大吉!有問題不主動和同事領導協商,還抱著一個人打天下的傳統心態,反正解決好問題是自己的成績,解決不好是團隊的問題。
【3】就是為人處世的人品原因,做事要先做人,否則,你的人品劣質會抵消你的能力和經驗。沒有哪個領導和老闆會重用一個沒有人品的員工。可能會一時利用你的能力來解燃眉之急。但是,清理你出局是早晚的事
回覆列表
因為你太優秀了,身邊的人就會嫉妒你,人們都喜歡,和自己差不多的人,這是人性,當你非常優秀時,處人處事,儘量還要顯得低調一點,謙卑一點,甚至有時候裝傻一點,未曾不是一件好事,中庸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