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zp772

    所謂大語文時代是指現在的語文教育跳出了語文課本的束縛,不再是簡單的閱讀理解➕作文的模式,而是更加關注跟真實的社會、現實生活的結合,更強調語文的整體性,所涵蓋的內容和範圍更廣泛,對老師和學生的要求也更高了。所以要適應大語文時代,我們就要引導孩子走出以往的閱讀舒適圈。

    首先,我們要引導孩子拓展閱讀的寬度。從小學開始就要鼓勵孩子不要根據自己的喜好固定閱讀圈,既要看國內的文學作品也要嘗試國外作者的作品,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文學型別也要了解不同的文學型別,可以接受現代的文學作品也要會欣賞國學和古文。

    其次,我們要有意識地加強學生閱讀時間和速度的提升。當高考新要求提出要加強語文試卷的閱讀量時,我們就該知道大語文時代對孩子的閱讀永續性有了更高的要求。從現在開始就要有意識地加強孩子的閱讀永續性,提高閱讀的速度,走出以往隨心閱讀的舒適圈。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以上兩點都要建立在學生有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閱讀興趣的基礎上,所以幼小階段培養和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和習慣就顯得尤為重要勒!

  • 2 # zyq166888

    語文望文生義,就是培養人學會說話和寫文章的能力。在過去應試教育指揮棒下,語文就是以課本為本,圍繞如何考高分來進行的教育,這種模式和語文真正的要求相違背,脫離了生活,脫離了成長,背離的語文的本質。

    當今時代素質教育,素養教育已經引領時代,大語文就成為時代的呼喚和必然要求。那就是跳出課本,跳出考試,以課本為基礎,深入學生生活,社會生活,以培養將來能夠自立社會,適應網際網路時代變化的合格人才!

    1.培養學生說的能力。

    利用課堂,課外,結合實際採取即興演講,演講比賽,觀看超級演說家等活動,培養學生公眾演說能力。

    2.培養學生寫的能力

    除完成課堂作文之外,鼓勵學生利用網路部落格,論壇等各種自媒體寫隨筆,感悟,定期交流展示。

    3.培養學生透過參與社會活動鍛鍊說和寫的能力!

    利用假期,週末參與社群,以及相關部門舉辦的各種活動鍛鍊學生說和寫的能力!

    總之大語文時代就要充分利用一切社會,學校,家庭,教師,學生,課堂,課外,電視網路等一切元素為學生成長服務!

  • 3 # 周叢依

    我瞭解一個專案,是中國營地研究院院長、歐森營地的聶愛軍博士發起的,在這個落地湖南長沙某普通高中的教改專案,探討一所普通高中是如何將真正的教育改革落地,用實實在在的大閱讀大寫作,改變中國廣大普通孩子的學習與生活的狀態,讓孩子走出舒適區,建立自信,開啟格局。

    他們的教改核心目標非常直接:全國每年有900多萬高中生參加高考,能考上本科的不到400萬。那每年這考不上本科的600萬孩子該怎麼教,怎麼學?

    思考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案需要注意至少兩個維度:

    第一,解決這個問題,任何想從提高學習效率,從而提升學生成績的方法與思路都是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的。因為很明顯,無論如何,從國家的層面上來說,全國每年都會有600萬高中畢業生上不了本科(國家沒有那麼多,也不需要那麼多本科學位)。所以,如果將目標定在提高所謂“差生”的學習成績,即使成功,使其考上本科,對於宏觀解決這個問題,也沒有意義,因為全國每年還是有600萬學生上不了本科。

    第二,這為數眾多的每年600萬考不上本科的孩子,他們的教育,他們的基本素質如何,對於我們國家的發展與社會的穩定,意義重大。事實是,這些孩子大多數會留著本縣的縣域經濟裡,為當地經濟發展與社會和諧做出自己的貢獻。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各地的縣委書記縣長以及教育部門過度重視本地考多少北大清華等重本率是本末倒置的,不客氣的說,甚至是極度自私的(因為這些學生考上的多,自己臉上有光)。真正為本地經濟做出貢獻的生力軍應該是這些沒有上重本,而是留在當地經濟裡的這些在高中階段所謂的“差生”。客觀講,這些孩子們現在在高中階段的心理狀態是極其令人擔憂的:整天在無休止的學習,但三年之後卻什麼都沒有得到(比如,連本科都考不上)。

    所以,針對這樣的考慮,聶愛軍博士的“悅讀致遠”教改從長沙縣七中開始,逐步擴充套件到湖南的不同學校,目的就是一個:探討這600萬孩子的高中三年應該如何學習與發展,從而為他們一生的發展打下基礎。具體來說,就是是抓住兩點,第一大量閱讀,讓孩子們喜歡上看書,第二透過營地教育做社會服務,從而增加孩子的自信與社會責任感,知道自己存在的價值與意義。

    教改幾年下來,效果非常明顯。學生們進入大學以後(絕大部分還是專科,有少部分能進本科),仍然保持積極的學習與生活狀態,在各自高校擔任班長,團支書,協會會長等等人,大有人在。更重要的是,大多數保持了閱讀習慣,繼續有很強的求知慾望。

    他們是全國為數不多的以高中生為物件的深度綜合教改專案,而不僅僅是一個課改。第二,這種教改的方式方法是探討如何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也即無論如何都會有600萬孩子考不上本科,他們的學習與生活狀態應該如何?如何讓他們堅持學習和閱讀?

    還有一個關鍵是,教改學校的一線老師熱情被激發,他們在直接與學生的接觸過程中,真切的感受到了真正的以人為本的教育的力量。所以,這個專案雖然由聶愛軍博士發起,但後續的發展,不需要聶老師親自操刀,因為老師們是在為自己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的尊嚴與驕傲,幸福感與成就感而每天努力。

    更加可喜的是,教改專案已經開始有大學畢業生了,他們中也會有大批人陸續以各自方式參加到教改事業中來。可以驕傲的說,他們的努力沒有白費,因為我們知道我們為國家與社會培養了大量的合格“公民”。

    總結起來,所謂大語文,大閱讀,大學習,一方面透過閱讀愛上學習,另一方面透過營地教育模式參與社會實踐,連結他人,產生服務社會服務他人的意識,當自己發現自己被需要的時候,也就發現了自己的價值,從而走出了自我的舒適區。

  • 4 #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

    什麼是大語文?請問提問者能不能分清楚語文、語文教育、語文科這三個概念?什麼是舒適圈?概念先界定清楚再提問。

  • 5 # 班主任於老師

    讓孩子走出舒適的閱讀圈:

    1.教師指導孩子多開展讀書交流會,每個孩子的興趣愛好不同,他們閱讀的書藉不同,在交流會上孩子們交流自己讀書的心得,自己的閱讀收穫,其他孩子可從別人的交流中產生興趣,認識到自己不知道的知識領域的奧妙,好奇心的驅使,使孩子對閱讀其它類的書籍產生慾望,從而走出自己舒適的閱讀圈,主動閱讀其他書籍,長此以往,孩子的閱讀圈會越來越大。

    2.家長的有意引導,如:孩子只喜歡閱讀故事類的書籍,家長可以有意識的與孩子交流天文地理類的知識,孩子在與家長交流時,感覺自己不懂得東西多,會主動的去閱讀有關天文地理的方面的書籍,孩子的閱讀圈也會越來越大。

    3.因為需要孩子會走出自己舒適的閱讀圈。如:孩子平時喜歡故事書,他的閱讀圈以故事書為主,如果隨著年級的增長,孩子學習了說明文、議論文等,要分析、寫作這類的文章,孩子就因為需要去閱讀更多類的書籍;孩子對電腦感興趣,就會主動的閱讀與電腦有關的各種書籍,孩子的閱讀圈會因為需要變得越來越大。

  • 6 # ZOE的書屋

    “大語文”是近年來提出的一個概念,還沒有確切地定義,我理解的“大語文”,就是把語文教學的外延擴充套件到生活的層面,不再拘泥於語文知識的傳授,語文技能的培養,而是從更高的要求著手:感悟生活,提升生活閱歷,豐富生活經驗,增強生活能力。也就是說,“大語文”學習,不僅僅是語言文字或者文學層面的知識儲備和能力提升的過程,更是情感道德的薰染,習慣品質的養成,思維觀念的提升的過程。

    我們看看在“大語文”背景下,如何閱讀?

    讀汪曾祺的《冬天》,我們看到了一個個生活氣息濃厚的場景:上槅子的時候,家人閒坐,燈火可親,安適溫暖;抵禦嚴寒,拆帳鋪草,厚實溫馨;老太太們閒來無事,抹抹紙牌,腳下腳爐取暖,閒適溫馨。陰天下雪,喝著熱氣騰騰的鹹菜湯,再大的雪也不冷;冬天做的“逍遙”遊戲真是逍遙;白色的天地點綴著明黃色的臘梅、鮮紅的天竺果,色彩鮮豔,生機勃勃;踩碓動感十足充滿情趣,讓人興奮,讓人開心。從這些場景中我們感受到了別樣的冬天,這裡的冬天散發著時代氣息和濃郁的地方色彩。同時,我們從中感悟到外面的世界雖天寒地凍,但是室內卻是讓人溫暖幸福的。

    梁實秋《北平的冬天》開篇點明北平冬天的特點“不寒而慄”,一夜寒風,大雪紛紛,朔風砭人,人們智慧地改進生活。北方的冬天雖然比南方要冷得多,但是北方生活的悠閒,也只有在冬季,使人感受得最徹底。比如作“冬防”、不緊不慢地搖煤球就是北方冬季裡特有的景緻;晴空下的飛鴿和風箏,平添了冬日的寧靜悠閒;過年時程式化的忙碌只不過是歲月緩緩流逝的一個標誌。在人們生活的點點滴滴中,不知不覺,我們感受到北平冬天的悠閒情調。

    老舍《濟南的冬天》用溫情的意象來描繪濟南冬天溫晴之景,Sunny下的山暖和安適,薄雪覆蓋下的山秀美淡雅,像水墨畫 ;水溫暖清澈、碧綠清亮,像藍水晶。作者對濟南的冬天的喜愛之情,對濟南這座城市的熱愛之情,以及作者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的生活情操,都融化在對山水之美的描繪之中。

    郁達夫《江南的冬景》描繪了冬日江南溫柔平和,嫻靜靈秀,作者藉助豐富的想象和大量的對比,在不經意的點染之間,呈現給我們一幅悠閒情調的水墨畫,引領我們感受江南冬日的美。

    朱自清的《冬天》描繪了三個場景:父親為孩子夾豆腐、冬夜與朋友泛舟西湖、一家人在臺州過冬,三個場景展現了人間親情、友情、愛情永恆這一主題,不管自然的、社會的條件怎麼“寒冷”,家裡永遠有春天般溫暖的親情,家裡永遠是“冬天裡的春天”。作者用這些發生在冬天裡的洋溢著濃濃的親情的溫馨場面來溫暖著我們的內心。

    這五篇文章都是寫冬天,顯現出了南北方冬天的不同特點,相伴隨的是各地風物人情文化的差異,以及不同作家審美情趣的各異所表現出來的藝術形象的多樣性和情感思想的多元化。“大語文”背景下閱讀就是或同中求異,在或異中求同,發展多種思維能力,形成自己獨特的認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做烘焙用什麼樣的烤箱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