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伊耆角木

    潘美呢,跟楊業的死倒也不能說一點關係都沒有,被扣上陷害楊家將的惡名也不是完全空穴來風,當然罪責確實不在他,但老百姓可能分不清楚,於是以訛傳訛,潘美就成了兇手了。歷史上的楊業之死是這樣的:(潘美)

    雍熙三年,乘著遼國新君即位不久,宋太宗下令北伐契丹。兵分三路,東路由曹彬、米信率領出雄州,中路由田重進率領擊飛狐,西路由潘美率領出雁門關。東路軍實力最強,用來佯攻幽州,牽制遼軍主力,候中、西二路各自成功後會師,內外夾擊,殲滅遼軍主力,一舉收復燕雲十六州。所以,東路軍必須要比中西二路快。

    (曹彬)

    但是,曹彬的部隊開進得太快了,在涿州被遼軍主帥耶律休哥困住,糧草殆盡,不得不退回雄州補充糧草,貽誤戰機。結果,二次進軍涿州後被遼軍擊敗。加上蕭太后與遼聖宗率主力親至,曹彬不得不退走,被耶律休哥追擊,慘敗。東路軍敗退,意味著北伐全域性失利。

    (小說中的蕭太后原型為蕭綽,遼景宗之妻)

    打敗曹彬後,蕭太后又派大將耶律斜軫攻打西路軍,西路軍原本就沒有東路軍強悍無法抵擋,宋太宗下令西路軍撤退。撤退需要掩護,這個任務就落在了楊業身上。

    為什麼讓楊業擔任這個工作?這點潘美並沒有選錯人,因為楊業最適合。他本是北漢將領,長期統帥騎兵作戰,人稱“楊無敵”。宋太宗滅北漢戰役中歸順,成為宋朝少有的騎兵將領之一。要掩護大軍撤退必須速度快,騎兵比步兵優勢明顯。因此,當潘美撤退時,就讓楊業以攻為守掩護大軍撤退。楊業知道此行兇多吉少,初時不願,但被監軍刺史王侁言語威脅是否有不臣之心,作為降將的楊業沒有辦法,為表明心跡只能硬著頭皮上,但是希望潘美、王侁埋下伏兵,等到自己撤退到陳家谷時支援。潘美王侁都一口答應。

    但是,當楊業真的撤退到陳家谷時發現那邊空無一人。其實堅持要走的不是潘美而是王侁。要知道,宋朝因為開國之君趙匡胤自己是靠著政變奪位,所以對部隊的監管特別嚴格,部隊中都設監軍,其實他們才是軍隊中絕對說一不二的人物。潘美雖為統帥,但王侁一撤,他阻攔不住,也只能跟著撤退。因為如果不走,必然被王侁報告,或許就會被扣上不遵軍令的罪名。就這樣,並非宋軍嫡系的楊業被犧牲掉了。楊業受傷後被俘,絕食而死。

    楊業死後,夫人折氏(小說中佘太君的原型)為丈夫申冤,最終宋太宗追贈楊業太尉,將王侁除名。統帥潘美也受牽連,被降三級。

    (戲曲中的白臉奸臣潘仁美)

    所以,潘美確實因為楊業的死受了懲罰,但以他的處境,為了保全全軍,當時也是沒有辦法。不過老百姓不懂他的處境,更搞不清楚監軍王侁才是說了算的人。看著潘美是主帥,又因楊業之死受了懲罰,就覺得他是罪大惡極的人,被寫進小說戲曲中,成了白臉奸臣潘仁美,還寫他為了陷害楊業射死了前來求援的楊七郎(其實楊七郎是虛構人物,在歷史中根本不存在)。

  • 2 # 楊朱學派

    在《楊家將》中,楊七郎在擂臺之上打死了潘仁美之子潘豹。潘仁美便公報私仇,不救援楊業,將楊業置於死地。潘仁美的原型就是宋朝名將潘美。影視作品不等於正史。真實的潘美與楊家究竟有何恩怨?為何不救援楊業呢?

      我們就回到一千年前,來回顧那段真實的歷史:   

    公元986年,宋太宗派東、中、西三路大軍北伐,欲收復失地。其中,西路軍由潘美任統帥,楊業任副統帥。   

    潘美、楊業統帥的西路軍出雁門關,連戰連捷。相繼收復雲、應、寰、朔四州。但東路軍和中路軍接連大敗。使得潘美與楊業的這支勝利之師成為了孤軍。於是,宋太宗下令全軍撤退。   

    由於西路軍已收復四州,便多了一個額外任務——掩護四州百姓撤退。潘美、楊業接到命令後,掩護四州百姓撤退至狼牙村。 此時,遼軍已經佔領寰州,兵勢很猛。楊業認為,遼軍益盛,不可與戰。並建議派兵佯攻,吸引住遼軍主力,並派精兵埋伏於退路的要道,佔據有利地形,阻擊遼軍,以掩護百姓。   

    而監軍王侁則稱我軍是勝利之師,應該主動進攻遼軍。楊業反對王侁的主張,指出我軍現已稱孤軍,此必敗之勢也。王侁則譏諷楊業:“將軍莫非有它志?”因為楊業是北漢降將。這一句話刺到了楊業的痛處。   

    楊業稱只是不想做無謂的犧牲。為表示自己並無他志。決定自己帶領孤軍挺進。並告訴潘美,此戰必敗。臨行前,楊業與潘美約定,自己帶兵撤退至陳家谷時,潘美率領強弓勁孥埋伏與山谷兩側接應,並伏擊敵軍。唯有如此,才有可能反敗為勝。   

    王侁要執意進攻時,統帥潘美一言不發。他為何一言不發呢?即便監軍有較大的許可權。但有決策權無疑是統帥潘美。即便監軍不是王侁,而是皇帝本人,西路軍的統帥潘美總有說一句話的權利吧?就連非嫡系的副將楊業都敢於反對王侁的觀點。更何況潘美是皇帝的嫡系和心腹,更是大軍的統帥。   

    並且,潘美也是身經百戰,精通兵法。深至孤軍深入必定凶多吉少。 潘美一言不發只有兩個可能:   

    其一、王侁之意正和潘美之心,即讓楊業孤軍犯險,去送死。一言不發其實就是支援王侁。 其二:王侁是受潘美的指使。   

    這兩種可能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皆是潘美想置楊業於死地。   

    再看後來的戰事: 楊業率兵數千孤軍深入,遭到了遼軍十萬大軍的伏擊。楊家軍寡不敵眾,傷亡慘重。楊業率領軍隊且戰且退,撤退至陳家谷時,僅剩百餘人。但陳家谷空無一人。原來,潘美並沒有按照與約定接應楊業。早已帥大軍撤離,從而將楊業置於死地。   

    顯然,楊業之死,作為統帥的潘美應負主要責任。依軍法,必死無疑。但潘美是皇帝的嫡系和心腹,而楊業則是降將。皇帝出於私情,並未嚴懲潘美,僅官降三級,很快又官復原職。   潘美將楊業置於死地。並非是影視劇中的為了報殺子之仇。而是完全出於嫉妒。可見,史實中的潘美比影視劇中的潘仁美更加可恨。

    潘美最大的願望就是建功立業,成為大宋第一名將,名垂青史。楊業戰功赫赫,遼軍稱其為“楊無敵。”威名將要蓋過潘美,後者便借遼軍之手除之。   

    潘美嫉妒楊業很像龐涓嫉妒孫臏,李斯嫉妒韓非。完全是把自己不正當的私慾放在首位——我要成為大宋第一名將,誰妨礙我成就功名,我就除掉誰!   

    當然,藝術源於生活,更高於生活。史實中楊六郎是楊業長子。只有次子楊延玉在陳家谷戰死。楊業是被俘後,絕食而死。奸臣潘美之子潘豹沒有與楊七郎交過手,還是一心為民的清官。穆桂英、楊宗保是虛構的人物……

    但有一點是真實的,潘美明知楊業必敗。還讓他去送死。楊業撤退至陳家谷時,潘美並未按約定接應楊業,伏擊遼軍。而是早早撤退,從而害死楊業。

    楊家將精忠報國,必定名垂千古。而奸臣潘美必定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被後世唾罵!

  • 3 # 折緣

    在長篇歷史演義小說《楊家府世代英勇通俗演義》《北宋志傳》及戲曲《穆桂英掛帥》及電視連續劇《楊家將》等文學和影視作品中塑造的潘仁美是邀功固寵、平庸懦弱、失信於仁、見死不救、擅殺專權、自私自利、巧燕善變、包藏禍心、藉機陷害、重用小人、兇殘暴虐、禍國殃民的奸佞之徒。似乎集中了古往今來魏忠賢、嚴嵩之流詭譎殘忍的全部性格特徵。

    文學作品塑造的罪惡昭彰、劣跡斑斑的潘仁美萬死難辭其咎,但是當我們拂去歷史的塵埃時卻發現了一個截然不同的潘美。

    戎旅出身的潘美馳聘疆場,足跡所至荊湖、嶺南、廣州、金陵、太遠、范陽等,南征北戰、跋山涉水之艱辛非一言可知。從他的生平中,我們感受到的是一代名將揮師天下、僕僕風塵、左衝右突的英雄本色。

    高平之戰,潘美以功遷西上閣門副使,出監陝州軍,改引進使;

    李重進反叛,趙匡胤親征,命石守信為招討使。潘美為行營都監作為石守信的副手,揚州平定後,留下來做了巡檢,以任鎮撫,以功授秦州團練使。

    潘美的前半生,跟隨太祖南征百戰,立下了赫赫功勳,也體現了其一代名將的風采,而在為人方面,他也是一個仁義將帥。

    趙太祖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取代了後周的統治,周世宗雖對潘美有知遇之恩,但畢竟孩子是屬於已經退出歷史舞臺的先朝皇子,出於自身安危考慮,避之猶恐不及,潘美卻直言以諫龍顏,並收為義子,將其撫育承認。他沒有因為多年縱兵於血肉橫籍的戰場而泯除其耿直的性情、仁慈的胸懷,知恩圖報的君子之風。

    作為一介普通的武夫是不會恪守這樣的道德原則,這正是潘美人格崇高之處,由此以證潘美是經歷險山惡水的英武儒帥。他飽嘗了仕途的風雲變幻卻能拋棄對自我利益的斤斤計較,威武剛毅的良臣能吏的思想深處潛藏著濃厚的人道主義關懷。

    歷史上的潘美在文學作品中淪落為反面角色,而作為英勇殉國的楊繼業的陪襯者,“仁”恰恰是對悖謬現實存在過的人物的行事軌跡絕妙的諷刺。潘美本應該是劉芳千古的朝廷重臣,卻成為人們切齒痛罵的可恥小人,錯位的人物形象促發人筆者從深層次思考這種現象的原因。

    首先,創作目的的不同導致作者敘事重點的不同。史書側重人物整體原貌的再現,對生平事蹟的把握更為客觀、小說、戲曲等文學作品出於創作本身的目的而皆歷史人物外衣傳達的卻是主觀批判。

    元、明、清三代是民族矛盾激烈的時期,作者很大程度上是出於對命喪邊陲的楊業的深刻同情而對陳家谷之戰始末進行自我的主觀推測,構造完整的故事情節及新增更為豐富的人物形象,演繹出悲壯曲折的故事,寄託對正義忠善的良將的期盼和對奸佞小人、禍國殃民之徒的痛恨。

    而史書關於陳家谷之戰中的留下的諸多疑點又為作者提供了誇張、扭曲進而變形的可能。為突出作品中楊業的忠勇正直就需要潘美的殘忍卑鄙作對比,為此不惜糅合歷代奸佞之徒的諸般惡跡於潘美之身,這具有特定的寫作時代及所處歷史文化背景的深刻淵源。

    其次,取材角度有所不同,對人物事蹟的真實程度的要求也不同,諸多歷史人物的性格特徵、事件發生的時間、人物之間的關係都會在人們的口耳相傳中變異、或本末倒置、或移花接木、或隨意組合、從而背離了歷史的本身,其實正是從不同的受眾心理期待和特定的歷史環境而產生的特定要求,王莽從深處挖掘可推測到陳家谷血戰中楊業的喪命是導致潘美形象流轉的直接原因。

    在痛失驍將的惋惜中,人們很用以遷罪於作為主帥的潘美,而不呢女客觀地面對歷史予以公平的評判,潘美固然難辭其咎,但不該視作軍情緊急時有意置同僚於死地的奸佞小人,縱觀其所作所為,抹煞其曾為宋朝開創基業而揮師鏖戰的功勞是錯誤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正能量的短句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