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葉知秋有仙則名
-
2 # 高校專業那些事
首先致敬女博士,女博士偉大,女博士厲害。。羨慕女博士,當然最好是漂亮的女博士,我喜歡漂亮的美女博士。
大家對女博士都有一種誤解,以為都是滅絕師太。。
這個博士的確是個很痛苦的群體。能把博士讀下來的人都是值得我佩服的人。
當然我沒有度過博士,我只是個小碩。2006年碩士畢業,驀然回首,已經過去13年。。。
當年我們都不太原因讀博士,,因為博士的確不好畢業。要各類高階論文,做實驗,天天晚上12點,沒有周末,博士們的精神壓力大。
我不是博士。但是讀碩也算體驗了博士的那種壓力。。而女博士女科學家就非常稀少,漂亮的女科學家更少,比如顏寧大美女。
博士壓力大,那女博士壓力更大。搞過科研的人都是精神緊張,費腦子,掉頭髮,而且費腦子的活一般晚上睡不好覺,,不如干體力活舒服。。。女博士很多為了科研沒有時間打扮蓬頭垢面,嚇得帥哥都躲遠遠的。。
科學家普遍短命。。。壽命長的都混成院士了。。
所以怎麼排解壓力呢。
我就是打遊戲,寫文章。隨心所欲。逮住一個問題就思想自由飛翔,自己作圖,很有趣。
別人在玩手機玩抖音,打遊戲時候,我在寫文章,其實是為了緩解壓力,學蔣委員長。委員長寫日記也是這個道理。。當老大壓力很大啊。。
而女博士其實也是一個道理。。我不得不說:我的思想境界達到博士層次了,而且業餘愛好也可以當委員長了。
博士的主業是什麼?最重要的,先混畢業。那高階論文厲害。
反正我這小碩是不敢投這麼高檔的文章。。也就玩玩核心混混職稱就行了。。
女博士的文章可以知道博士的科研能力。既然高階論文要修改。那肯定論文優先了。。。
寫論文,改論文 都是非常痛苦的事情。。讀小碩時候,一篇論文改了倆月。。。搞得人都不想活了,美女變滅絕是千真萬確。
能理解女博士的壓力。也是給廣大粉絲一個說明。
我相信博士會在壓力特別大的時候回來看他的文章。會忍不住更新幾段的。。。
為來女博士不一定去搞科研,但是寫小說確是一生的愛好。。。。。。
最可怕的人就是沒有業餘愛好。。無法排解壓力。。容易做出極端事情。。。
最後,羨慕女博士。。。
-
3 # DaDa395
我認為這是好事,不管寫論文還是搞科研,都需要休息一下和調整一下心態,寫小說是一個好辦法,兩件事成就一件就偉大了,到時候瓶徑就過去了!
-
4 # 蒙旭登
我們要了解女博士投稿之事,就得先了解兩本雜誌Nature和 Nature Communications。Nature中文名為《自然》、Nature Communications中文名為《自然—通訊》。
《自然》是英國著名雜誌,是世界上最權威的科學雜誌之一。雜誌以報道科學世界中的重大發現、重要突破為使命,要求科研成果新穎。《自然》雜誌在多學科科學期刊分類中位列第1,其影響因子為38.597,在2012年全年共被各類論文引用554,745次,是世界上被引用最多的科學期刊。
《自然—通訊》雜誌是《自然》雜誌出版集團(NPG)旗下的子刊物。《自然—通訊》列為全球十佳多學科科學期刊的第3位,在2012年共被引用了7,000多次,其影響因子達到10.015,目前已在全世界所有的科學期刊躋身前2%。
小說《我有一座靈異工廠》作者 IAMU,作為211女博士,誰也不會想到她敢向世界頂級科學雜誌投稿,甚至她的頂尖985清華大學博士畢業的導師,都沒有這麼做過,但是她做了,而且還獲得送審併發回審稿意見,這些成功,來得太突然了,對於IAMU博士,那真是天大的獲得感呀!
而之前IAMU博士,一直都是以為做這個超low超冷門的課題,從來就沒有任何太多成功希望的,甚至認為博士畢業後就可能失業,所以做這個課題時,還在網上寫《我是一座靈異加工廠》小說呢,當投稿到《自然一通訊》雜誌有結果時,女博士又忙於試驗和修改論文稿件去了,因而就出現了小說停止更新的事情。
在讀博士,整天泡在實驗室裡,做著高深的科研專案,深居簡出,因而世人瞭解的肯定不多,211女博士,攻讀的又是極其冷門專業,如果沒有投稿巨大的震動,然後弄出小說停更一事,我們真的無法對這211女博士有任何的瞭解。
針對211女博士投稿Nature Communications,小說停更一事,我有幾點個人看法:
一、課題方向選擇極其重要。試想著當初女博士與她的大哥兄兩個人做這專案,整個世界就他們兩個人做,沒有任何經驗可循,也沒有任何成功的希望,但是他們堅持下來了,而且變成了國內此專案的領路人,直至投稿《自然一通訊》雜誌。這就是“曲徑通幽處”啊!假若女博士選擇的是大熱門專案,那麼想投稿世界頂級科學刊物,可能連夢也都不敢做呢!
二、華人科研能力也很了不起。西方的科研比我們起步早得太多了,因而我們現在都是學習西方,但很多核心科技人家也不讓你學呀。211女博士卻用相當落後的裝置搞起了西方也沒人願做的專案,最後還得到西方人的首肯,實在是太長華人的臉呀,誰說華人一定要跟著西方人的屁股走呢?華人真的很偉大!
三、科研成就與出身不見得是正函式關係。211博士自然無法與985博士相提並論,但這次211女博士卻讓太多的985博士汗顏,可見有時科研成功與出身並不是絕對成正比關係。只有本科畢業的屠呦呦獲得諾獎也是另一明證。
四、科研靈感也許不完全是來自科研領域。211女博士寫網路小說,天馬行空,與她的博士科研似乎風馬牛不相及,但也許正是這種開放式的思維,讓她的科研解放了思路,這也是說不定的,因而科研工作者多些興趣愛好,也不見得不是好事呢。
五、科研工作者確實需要更多支援。當然,從《我是一座靈異加工廠》小說停更統一說明來看,小說閱讀者是作者打賞過的,因而也隱隱覺得女博士其實做科研之清苦和不易,想著女博士因投稿和小說停更是火了,接下來的工作生活估計都會有很大的改變的,但與女博士相似的211在讀博士以及雙非在讀博士,他們可沒有這位女博士這麼幸運哦,他們的科研和生活,也需要更多的支援和關注。
最後,我祝願為我們華人爭了光的女博士順利完成論文修飾工作,力爭儘早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出來!我也祝願我們國家所有的科研工作者人人有成就,期望在Nature或 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多發表我們華人的論文!
-
5 # 阿蓮說教育
關於211女博士的小說——《我有一座靈異工廠》,阿蓮出於驚奇和敬佩,去拜讀了前幾章網路版,對小說內容稍有了解。在敬佩女博士無限的想象力的同時,更敬佩她紮實的文學功底。
在一般人看來,女博士應該專注於科研,寫小說會分散注意力,擔心會影響科研發展。阿蓮認為,這種擔心是多餘的。
文學和科研是大腦皮層不同區域分管的。文學不僅不會影響科研的深度和廣度,還可以為科研提供有益的啟示或借鑑。小說中描述的不少內容,現實中暫時無法達到,但小說中實現了。阿蓮認為,這正是推動科技進步的原動力。只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要做到,首先要想到。在問題與結果之間,連線的橋樑就是科研。
從時間和精力方面看,表面上看,寫小說會花時間和精力。但如果文學寫作恰好是博士的摯愛,腦子裡經常會閃過小說中的情景,把這些閃念記錄並儲存下來,本身就是科研素養的訓練和基本體現。人們做熱衷的或摯愛的事情時,往往可以當成是休閒娛樂的一種方式。因而,博士寫文學小說,與科研並不矛盾,而是相互促進,相互統一的。
科研更側重於理性的分析與推理,注重實踐與證據及邏輯思維分析。文學偏向於感性與想象。如能把科研的理性分析與思考,融入到文學的感性與想象中去,兩者則可以相得益彰。
回覆列表
首先說明寫小說的臥虎藏龍啊,以前只知道有本科生寫小說,現在連女博士也出手了,雖然小說沒火,但停更說明火了啊。
Nature Communication是個什麼級別的期刊,葉秋查了一下,這是由Nature冠名的唯一的開源期刊,2010年創刊,當年發表論文150篇,引用次數1639次,平均引用次數10.93,2010年和2011年發表論文數602,總引用次數3419,平均引用次數5.68,創刊兩年影響因子接近6,最新影響因子12.353,頂級期刊啊,該期刊不限制專業,什麼專業都可以投。葉秋在考慮要不要投一篇,投完後寫小說去。
該女博士在一所不錯的211高校,實驗室屬於學校較好的實驗室,不過方向比較冷門,按她的說法,現在全世界只有她師兄和她在做這個方向。不過現在很可能苦盡甘來,三個審稿專家,兩個建議發表,一個很感興趣,建議做進一步驗證,按照專家的要求去做,中的可能性是很大的。有篇top期刊在手,以後的出路會很好。
因為不知道方向,對她的方向不瞭解,在葉秋的方向,如果有篇top期刊(統計學方向有四大天王,annals of ststistics, JASA,JRSSB和BIOMETRIKA),申請基金和專案的時候基本上差不多。如果作者這次Nature communication能中的話,以後的路不說是一馬平川也差不多,首先留校或者找工作會有極大幫助,安家費和科研啟動也會有優勢,以後申請國青應該問題也不大,整個科研的道路就順了,科研其實和創業差不多,最難的就是開始階段,熬過這一段時間以後會好很多。
其實挺佩服這個女博士,讀博應該是挺有壓力的,在科研之於,她還有興趣寫小說(這可能也說明在中國讀博期間的經濟壓力還是蠻大的,作者寫小說應該不僅是興趣,獲得一定的經濟收入可能是最開始寫小說的目的),這說明,是不是在科研這個主要工作之外,還應該有個自己十分感興趣的事去做,這可能既減少壓力,又能提高效率。作者小說沒有大火,但以後的科研之路很可能火了,祝賀她。幸好她的小說沒有大火,要不然就少了一個很不錯的科研工作者了。
葉秋覺得,一是國家應該適當提高博士補助,二是每個人是不是可以每天花點時間在自己的興趣上,說不定能提高自己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