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青言論史
-
2 # 匯雁1
三國中的劉備,是不是奸雄?且看兩件大事。
(一)向東吳借荊州。劉備初期沒有自已的地盤。用與東吳聯合抗曹做誘鉺,博得東吳的鼎力相助,《借得軍事重地~荊州》。原本是借,答應以後要歸還。但以後劉備勢力發展了,形成三足l鼎立之勢。東吳請求多次,而劉備食言,百般耍賴不還。言而無信,非君子之鳳。
(二)對軍師諸葛亮,雖開始有三顧茅廬。但是一旦得勢。對諸葛亮的態度,表面仍是尊重,但內心已非真心,心存芥蒂,疑心太重。表珼在誰守荊卅一事,他派關雲長守荊州,而讓諸葛亮退回白帝城。這一錯誤決策,造成關雲長中計,不但丟了性命,而且失去荊州。蜀國頹敗,大勢已去。
從上述兩件事已見,劉備的人品,表面一套,暗地裡另一套。毫無信用。表面道貌岸然,實乃奸詐之徒,奸雄也。
-
3 # 村妞說事兒
在三華人物中,真正的奸雄真不是曹操,而是劉備,由於三國一書的作者從內心深處的抑操仰劉觀點,所以把曹操寫成了奸雄,但是三國讀的多的朋友,都會覺得劉備才是真正的奸雄曹操本來也夠奸雄的資格了,但是和劉備一比,可就是小巫見大巫了。看看劉備的一生,吞劉璋,迫劉表,坑呂布,騙曹操,懵袁紹,伐孫權,摔阿斗,囑孔明,迎張松,欺袁術,無不體現其奸雄的性格
劉備只要見個人,做自我介紹的時候都會厚著臉皮說自己是“漢室宗親”,這在當時的人心裡,正統還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就靠著這句話,把張飛和關於騙過來和自己幹革命。
劉備受到呂布攻擊,投靠曹操,自己想做老大,又怕曹操看出來,不得已,天天裝孫子,但還是被曹操看出來,劉備沒憋什麼好屁,同劉備煮酒論英雄的時候就拿“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曹耳”,劉備嚇的筷子都掉了,以此消除曹操對他的懷疑,後來就想辦法溜了。
曹操捉住了呂布,曹操本來又控制呂布的本事,但是兩人聯手,劉備的野心就不可能實現,就做用“公不見丁建陽,董卓之事呼?”一句話坑死了呂布,曹操被他騙了還幫他數錢。
劉備和曹操打仗,趙雲在長坂坡救下阿斗,結果劉備接過來就把阿斗摔地上了,只是因為當時劉備還是個矮矬窮,只有這樣才能安撫趙雲。
劉備被曹操擊敗後,投靠劉表,劉表力排眾議,接納了他,結果被劉備背地裡說的一文不值。
劉備棲身袁紹處時,關羽卻在曹操的地盤殺了袁紹的兩大愛將 顏良和文丑,結果劉備騙袁紹說讓關羽來投靠袁紹,結果把袁紹哄高興了,就設法跑路,根本就沒想過把關羽讓給袁紹。
在三國中,劉備的逃跑功夫無人能出其右,這沒點手段還真不行。
-
4 # 老薑聰蒜
不知道是誰說的,劉備是個奸雄。我只聽說曹操是個奸雄,沒聽說過劉備奸雄。劉備跟其它人比,具有重視百姓、講仁德、守信義的性格優點。這種人怎能稱奸雄。
在整個三國時代,劉備的人氣和號召力是第一的,這無可置疑。《三國演義》裡對劉備的形象著墨不多,但是劉備的人氣和號召力從何而來呢?主要中依靠劉備的重視百姓、講仁德、守信義等性格優點來表現的。
劉備小時與鄉中小兒戲於樹下,曰:“我為天子,當乘此車蓋”的話語,就表達了劉備在東漢末年的動盪社會會中從小就有救民安天下的抱負,
然後介紹劉備桃園三結義,然後和關羽、張飛一起攜帶鄉勇在數日內多次擊破涿郡黃巾軍,次日引兵解青州之圍,解除青州之圍後,又奔赴廣宗、穎川等地破敵。這裡充分表現了劉備報國、安民的急迫心情,同時在百姓的心目中樹立了“救國、救民”英雄形象。
曹操帶兵圍困徐州,所到之處殺戮人民,發掘墳墓。劉備應孔融的邀請,一起去徐州救陶謙。書中寫到在劉備入城後,陶謙見到劉備心中大喜,便命手下的麋竺取徐州牌印,讓與劉備。劉備不肯接受;此為劉備一辭徐州;等曹兵已退,徐陶謙請劉備於上座,拱手對眾人說自己老了,二個兒子也沒有什麼才能,要把徐州牧的位子讓給劉備。陶謙手下的麋竺和陳登、孔融等人也勸劉備接手徐州,甚至於在陶謙的哭求下,兄弟關羽、張飛的相勸下,劉備堅決不從,駐軍於小沛。此為劉備二辭徐州;
陶謙在徐州忽然染病病重,請劉備商議軍務。書中寫到,謙曰:“萬望明公可憐漢家城池為重,受取徐州牌印,老夫死亦瞑目矣!玄德固辭。此為劉備三辭徐州。直到徐州百姓擁擠府前哭拜請求劉備接受徐州牧,管理徐州,劉備才應允。劉備三辭徐州牧,體現了劉備重百姓、講仁德、守信義的形象。此時劉備三辭徐州與曹操率大軍為父報仇,一路殺戮人民,發掘墳墓的形象形成鮮明的對比,更加襯托出劉備的仁義形象。
曹操大軍兵臨樊城,劉備見守城不住,便準備逃往襄陽。令孫乾、簡雍在城中聲揚曰:“今曹兵將至,孤城不可久守,百姓願隨者,便同過江。”兩縣之民,即號泣而行。扶老攜幼渡河,兩岸哭聲不絕。劉備在船上看到,大慟曰:“為吾一人而使百姓遭此大難,吾何生哉!”準備投江而死被左右的人拉住。此為劉備攜民渡江一哭;
劉備同行軍民十餘萬,路經劉表之墓,劉備攜眾將拜於墓前,哭告曰:“辱弟備無德無才,負兄寄託之重,罪在備一身,與百姓無關。望兄英靈,垂救荊襄之民!”語言很是悲切,軍民聽了,沒有哪個人不落淚的。此為劉備攜民渡江後二哭;
劉備帶著百姓,每日才走幾十里路程。曹操的大軍已屯兵樊城,不久大軍就要追殺上來了,劉備手下的人都勸劉告劉備暫時放棄與百姓同行,先逃到到江陵固守拒曹。書中寫道,劉備聽了泣曰:“舉大事者必以人為本,今人歸我,奈何棄之?”百姓聽了,沒有哪個人不感動。此為劉備攜民渡江後三哭;
當劉備行軍至當陽景山進行扎住時,,曹軍殺來,劉備且戰且走,看到手下隨行人員只有百餘人,而百姓、老小、趙雲等不知去了哪裡,書中寫道,玄德大哭曰:“十數萬生靈,皆因戀我,遭此大難;諸將及老小,皆不知存亡,雖草木之人,寧不悲乎”。劉備的四次哭充分體現出了劉備內心是真正重百姓、講仁德、守信義的人。
同時,曹操是如何對待劉表兒子的,劉表的兒子劉琮投降後,曹操明裡讓劉琮任青州刺史,暗地裡叫手下武將於禁引輕騎追殺劉琮母子,對比手法更是突出了劉備的講仁德、守信義光輝形象。
劉備與劉璋在涪城見面時,龐統與法正勸劉備在席間埋伏刀斧手,殺掉劉璋,達到“刀不出鞘、弓不上弦”坐擁西川的上策,劉備推辭,書中寫道,玄德曰:“劉季玉與吾同宗,不忍取之。”龐統與法正再三相勸殺劉璋,西川唾手可得,劉備只是不從。從劉備與手下的對奪取西川的方式、方法的矛盾就可以看出,劉備內心確實存在仁德和信義,並不是以成功為目的,不擇手段的人。在劉璋出城投降時,劉備出塞迎接劉璋並握著劉璋的手哭著說,不是我這個人不講仁義,是天下大勢所趨沒有辦法呀,然後讓劉璋和自己一起並馬入城,根本沒有把劉璋當著是投降的敵人,而是把他依然噹噹兄弟般看待。並封劉璋為振威將軍,一家老小一起安享富貴。
同時,劉備對劉璋手下大臣如黃權、李恢、劉巴等反對劉璋收留劉備或和劉備不待見的人,進行了封賞。
玄德入成都,升堂坐定,郡內諸官,皆拜於堂下,惟黃權、劉巴閉門不出。眾將忿怒,欲往殺之。玄德慌忙傳令曰:“如有害其二人者,滅其三族。玄德親自登門,請二人出仕。此事充分體現劉備的仁德之心,以“仁”治天下的政治理想。
“桃園三結義”是三國演義里人們最為熟知的故事了。《三國演義》在第一回裡重墨濃彩地介紹了劉備、關羽、張飛三人在張飛莊園後的桃園裡焚香結拜為異性兄弟,併發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背義忘恩,天人共戮的誓願。此後,為了實現這個誓願,三人同甘共苦,一起打拼天下。
如有名的“三英戰呂布”。“關公約三事”降漢不降曹,得到兄長劉備的訊息,關羽便掛印封金,過五關斬六將回到劉備的身邊。這些都體現了劉備作為帶頭大哥對用信義對身邊兄弟的影響力。
關雲長丟失荊州被殺後,當劉備聽到孔明與許靖談論荊州關羽兵敗之事,《三國演義》是這樣描述的。玄德曰:“孤與雲長,誓同生死;彼若有失,孤豈能獨生耶!”
後來劉備聽到關羽死亡的訊息,竟昏絕於地。一日哭絕三五次,三日水漿不井,只是痛哭。這些說明劉備兄弟情深,劉備親自率領大軍,東征東吳。被陸遜火燒連營七百里,劉備於白帝城中一病不起。劉備為了當初“桃園三結義”的誓願,不惜丟棄江山而不顧,征伐吳以雪關羽被殺之慨,此處體現了劉備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守信、重義的行為。
信義,是劉備維繫下屬大臣,安定天下的關鍵要素之一。如在當陽長板坡,當眾人都趙雲投奔曹操去了,劉備獨不相信此事,深信趙雲與自己是患難之交,非富貴所不能動搖。直到趙雲奮力殺敵,在長板坡單騎救主,保護阿斗。體現了劉備與越雲之間的信義關係。
劉備對諸葛亮也是如此,自從三顧茅廬之後,劉備對諸葛亮幾乎言聽計從,到夷陵兵敗,白帝城託孤時,書中寫道,先主命內侍扶起孔明,一手掩淚,一手執其手曰:“朕今死矣,有心腹之言相告。”孔明曰:‘有何聖諭?”
先主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則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為成都之主”。諸葛亮聽畢,泣拜於地,叩頭流血。這些細節,充分體現了劉備與諸葛亮君臣之間的信義。相比於曹操猜疑亂殺大臣,甚至於連神醫華佗都被殺掉,劉備真正是一個仁德、信義的君主了。
回覆列表
說劉備是“奸雄”的,講老實話,我沒有聽到過。但是既然有這種論調,那我就試著分析分析,為什麼說劉備是“奸雄”。
其實講老實話,能從一介布衣(別說什麼中山靖王之後,老劉家族人海了去了)爬到一方諸侯,直到做了割據政權的皇帝,沒點本事是不可能的,不奸不滑也是不可能的。所以說劉備一句奸雄,也不是不能說。
劉備之奸,可能有人不能理解,那我舉個例子:奪西川。西川本來是人家劉焉父子的,管你劉備什麼事?劉璋請劉備入蜀幫他抵禦張魯,且不說這個主意是不是愚蠢,但劉備巧取豪奪了人家的益州,不奸嗎?你說這是弱肉強食的時代,劉備有本事就該奪西川?對不起,我說的不是劉備該不該奪西川,我只是說他奸不奸而已。
劉備之雄,可能許多看多了《三國演義》的人也不能理解。其實就算完全不去了解正史上的劉備,單看小說也該想通透這個問題:劉備要真是個慫包,手下那些人憑什麼要給他賣命?諸葛亮這麼一條臥龍能心甘情願地伺候他們父子倆二十七年?
其實在《三國志-先主傳》一開篇,劉備就足夠“雄”,那就是他怒鞭督郵(不是張飛)。這麼個能把上級領導捆起來打得半死的人,能不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