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曉東哥的職場段子
-
2 # 中科科翼
我感覺不一定要很高吧,就自己看論文做研究唄。當然讀個本科還是需要的。
科研要做的是創新嘛,創新得建立在一定理論基礎上。就是說,自己學了足夠的知識,然後科研。
舉個栗子,想研究機器人控制,起碼得先學會基本的數學理論,比如微積分,矩陣,這些都是本科時候學的。得會程式設計,c++,python,matlab,很多也是本科時候學的。
一些控制演算法,視覺演算法,人工智慧演算法,這些是有了基礎之後自學的,就是自己看論文做研究的範疇了。
-
3 # 喝奶茶不長胖
你好,高校青年教師前來答題。從事科研工作,需要高學歷。或者說,從事科研工作,最基本的要求,就是高學歷。碩士起步,博士及格,博後看情況。老一輩的科研工作者,也有許多人是博士學歷;而且很多擁有紮實的理論基礎,還有傲人的海外經驗。
進入新時代,隨著中國教育水平的提升,本土培養的博士也在科研界有了一席之地。但是,你問有沒有學歷不高但是研究做得非常好的。答案是,少,鳳毛麟角。而且,就算是學歷低,其實也只是參加工作時的起始學歷低,在工作中都會有各種各樣的機會提升自己,也都會取得博士學歷,只是花費的時間、精力不同。
科研工作為什麼需要高學歷?第一,科研工作需要紮實的理論基礎,需要系統性。
無論是基礎理論研究,還是與一線工作緊密結合的科研專案,毫無疑問,都需要科研工作者具有深厚且紮實的理論基礎。這是入門的門檻。如果對該專業該方向的理論並不瞭解,甚至連博士都無法順利畢業;更無法勝任將來的研究工作。
科研工作者一直以來的門檻,就是博士;即使是在進入實驗室或者專案組、大學或科研院所時並未取得博士學位(博士在讀、碩士畢業),在工作中,大家也會選擇修完博士學位。這已經是科研界不成文的規則之一。以至於大家沒有人懷疑。
缺乏紮實理論基礎的科研工作者,並不合格。如果連博士學位都無法順利修完,又從何證明自己對專業理論的掌握,又從何證明自己有獨立承擔科研工作的能力?所以,科研工作者的高學歷(也就博士學位),只是紮實理論基礎的必然結果之一。
第二,科研能力需要培養,高學歷證明TA通過了科研工作標準認證。
不是所有人生下來就是高學歷,即使有天賦,也需要後天訓練,才能獲得學歷認證。而學歷認證,最初也是為了培養科研工作者、認定科研能力而存在。
只有通過了嚴苛的科研訓練,才能取得博士學歷。同時,還需要對自己的研究領域提出創新性的(即前人沒有提出的)、可操作的(必須能解決實際問題的)、具有科學性的(有科研價值的)意見,才能順利透過博士論文的答辯。
而這一切,只是為了將來的科研工作做準備。
經過科學的培養模式,取得博士學歷,才拿到了科研工作的入場券。對其他工作來說,博士確實是高學歷;但是對科研工作者來說,這一切只是開始。第三,科研工作不是單打獨鬥,需要團隊,也需要傳承。
有些科研專案,會有很長的時間跨度。例如,農學研究種子相關的課題。可能需要幾年時間;如果是培育一種新品,可能需要十幾年、甚至幾十年。這不是一個人可以承擔的工作量,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付出。
如果,團隊裡都是博士,只有一位碩士,或者本科生,也是存在的;但是那些碩士、本科生,不是在讀的學生,就是希望自己有機會能夠進修稱為博士。
從團隊合作的角度來說,相同學歷、相同知識水平的人,溝通起來更加順暢。從傳承的角度來說,學歷越高的人對老師的理解越深刻。
在其他行業,學歷高不代表能力高;在科研界,學歷也不完全等同於能力,但是沒有博士學位,證明你沒有能力。雖然很殘酷,但是科研工作就是這樣,能者居之;即使隊伍裡有渾水摸魚之人,但是一些硬性條件,是必須具備的。也就是說,一個合格的科研工作者,要求有很多,最低標準是,博士畢業。
-
4 # 數學漫談
這個問題的答案几乎是確定的,雖然高學歷不等於高能力,但低學歷者有高能力的人更是鳳毛麟角,當然凡事無絕對,你可能能列舉出一些科研能力很強但是學歷並不高的人。
我的答案是:在目前大學環境,高學歷是從事科研的必要條件。
首先了解下高學歷高學歷一般是指研究生學歷,研究生是中國高等教育的一種學歷,也是最高學歷。可能有人會說最高學歷不是博士嗎?研究生不是指碩士嗎?甚至還有人會認為博士後是最高學歷。
這裡對學歷和學位進行簡單的說明:
高等教育的學歷是指:專科學歷、本科學歷及研究生學歷。
高等教育的學位有:學士學位、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
研究生分為兩個層次: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畢業後分別授予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
但在國內習慣上把碩士研究生稱為研究生,而把博士研究生稱為博士生,因此會造成一種誤解,認為博士是一種學歷。
博士後不是學歷也不是學位,只是一種工作經歷。
再瞭解一下研究生培養目標研究生教育的培養目標:德、智、體全面發展,在本門學科內掌握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門知識;碩士學位研究生掌握一門外國語;具有從事科學研究、教學工作或獨立擔負專門技術工作的能力。博士學位研究生具有獨立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學或專門技術上作出創造性成果的高階專門人才。從中國研究生培養目標來看,研究生就是培養科研人才的,尤其是博士研究生就是培養“獨立的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的能力”及“在科學或專門技術上作出創造性成果的高階專門人才”。因此,博士畢業的就業去向大都是高校和科研院所,即使在企業單位也是從事研發方面的工作。
從這個角度上講,搞科研的不一定全部都具有高學歷,但是具有高學歷的人大部分都去搞科研了。
最後瞭解一些科研環境就目前我們科研的大環境來看存在這樣一個問題一個惡性迴圈:沒有高學歷就沒有好的工作單位;沒有好的工作單位就沒有好的科研團隊;沒有好的科研團隊就拿不上好的課題、發不了高檔次的文章,出不了好的科研成果;沒有好的科研成果就評不上職稱;職稱低、學歷低就沒法在學術圈混。因此,高學歷是從事科研的必要條件。
現在高校和科研院所招聘不但要求高學歷,還要求必須得是"985"、"211"畢業的博士,更有甚至還要看第一學歷。現在一些二本院校招聘都要求是985院校的博士生,而985、211院校的要求必須是名校畢業,並且有海外留學經歷。因此,高學歷是入職好單位的敲門磚。
除此之外,我們經常會遭遇這樣的一個問題:在論文投稿的時候,經常會因為工作單位受到歧視,投稿後一看工作單位直接pass掉;在申請課題時,經常會有一些限制,必須具有高階職稱或博士學位才能申請.......
結語總之,從事科研既需要高學歷也需要高能力。高學歷是必要從事科研的必要條件,但只有高學歷沒有高能力的人在科研的路上不會走的太遠;高學歷+高能力才是搞好科研的充分條件,兩者缺少任何一個在學術的道路上遇到很多的障礙和困難。
回覆列表
答案是:是的。
如果在古代,科學技術不發達,一個人如果受了些基本教育,有興趣,有天賦,有時間,就可以著手從事某方面的科學研究。
但是在現代社會,科技高度發達,教育極大普及,社會分工越來越明細,科研也不例外,理應由專業的人員來從事。
科學是一個很大的範圍,我們所說的科學研究,指的是某一個專業方向的研究,比如天體物理,生物化學,材料科技,甚至還要細分下去,比如材料科技中的奈米技術。
一個合格的科學研究者,首先必須在這個專業方向上受到足夠多的基礎教育和專業訓練。
那麼我們就先來看一看,要受到怎樣的教育才算達到要求。
一個未來的科學工作者,起碼得高中畢業考上大學吧,這之後呢?順利上完大四學年,然後就要上研究生。
儘管大學本科學歷在全國範圍內算得上高學歷了,但對科研來說,只能算是完成了基礎教育,連入門都不算。
每一個上過大學的人都知道,大學四年裡,頭兩年學的是純基礎課,數學、物理、電路、製圖;
第三年才開始上專業基礎課,注意是一個專業的基礎課,比如計算機專業,要學微機原理,軟體工程等等。
到了大四,會學一些應用的課程,但大四一年基本都是應付,學生們不是忙著找工作就是考研、出國。
也就是說,大學後兩年,也才剛學了點專業相關的,基礎性的東西。
真正邁入科研的門,至少也要到研究生以後了。
研究生階段不是大五,大六,其教育體系和目的已經跟本科有了很大的不同。
研究生也要上專業課和基礎課,比如數學分析等,但比本科時更加深入。
簡單的舉個例子,本科學的高等數學、線性代數只是基本入門,到了研究生階段的數學教育,就是把高等數學的方法直接用於科研分析。
同時,研究生是導師負責制,學生跟著實驗室和導師走,直接參與導師正在從事的科研專案,雖然一開始只是打下手。
到了博士階段,才算正式進入科研了,在導師的指導下直接參與科研專案,自己找研究方向,做實驗,做調查,寫報告,寫論文。
這大概就是一個科研人的教育經歷。
所以高學歷對於科研工作者來說意味著什麼?僅僅是門檻嗎?
當然不是。
首先你要做好知識的準備,就必須接受這麼多年的正規教育和實踐,學歷只是你這麼多年教育經歷的總結。
同時,在獲得學歷的過程中,你還收穫了很多副產品。
比如進了科研的圈子:你是哪個高校哪個專業的,你是哪個導師的學生,這些意味著你能獲得多少學術資源,你能獲得怎樣的學術人脈,你能得到多高級別的學術交流機會。
最直接的,有些科研單位有價值昂貴的裝置,有國家級的專案,有豐厚的資金支援,如果你不是圈裡人,誰帶你玩?
沒有學歷,學有入圈,就意味著上述重要資源你都得不到。
當然不否認有些民間科學家經過多年深入研究,其成果和水平也達到了專業水平。
但這些多是冷門專業,這樣的人才也少之又少。
所以想搞科研,尤其是重要的、大眾化的專案,沒有學歷是萬萬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