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宋翊的芭比哦

    家長您好,個人覺得學校必然會為了正常的教學活動,制定一些規則,而沒有規則意識的孩子會在一定階段受到老師的批評,而家長普遍會對孩子比較寬容,這樣的反差會影響孩子適應小學生活的;而幼小銜接一般會交會孩子建立時間規則意識、培養傾聽規則意識、培養良好的公共秩序意識、以及有錯就改的誠信意識,這些對於孩子身心成長都會很有幫助。

  • 2 # 赫比

    幼兒階段是社會性和各種能力迅速發展的階段。因此在幼兒期對他們進行學習能力以及規則意識的培養,將會促進幼兒的終身發展。而當今社會的幼兒家庭成員,由於教育觀念的問題,對孩子的早期教育大幅度地傾向於智力投資,而往往忽略了道德品質、社會效能力等非智力因素的啟蒙與教育。久而久之,孩子就表現得缺乏自制力,行為自由散漫,不願受拘束,不能很好合作,易爭執,發生攻擊性行為等任性自私、不守規則的表現。為了讓幼兒能更好地適應小學以及更加長遠的學習和社會生活,必須從幼兒期對他們進行規則的培養,建立規則意識,逐步明白規則既方便別人,又方便自己。新綱要中提出,幼兒應理解並遵守日常生活中的基本的社會行為規則,並要求教師在共同的生活中以多種方式引導幼兒認識、體驗並理解基本的社會行為規則,學習自律和尊重他人。規則是保證幼兒愉快生活、交往、學習的前提,因此,對大班孩子進行執行規則能力的培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開學初,我花了大量的時間和孩子們在一起,陪著他們一起上課、遊戲、吃飯、睡覺-----,在對孩子的行為作為了大量的觀察與瞭解後,我發現我班孩子中有這樣幾種情況:一、 大部分孩子規則意識淡漠這類孩子頭腦中沒建立起規則意識,或是規則意識淡漠,他們不知道應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行為多源於情緒或興趣衝動,不考慮行為後果,想法很天真。比如:開學初,很多孩子上課上到一半的時候自己站起來就往外走,因為他要小便,我把他叫住批評的時候,他還理直氣壯。可以看出,他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未經老師同意就出教室的行為是錯誤的。二、 有的孩子有一定的規則意識,但有些幼兒的控制能力差從心理學的角度看,幼兒階段行為的堅持性和自制力都處於發展初期,不可能像成人一樣控制言行,所以他們雖然“懂道理”、“知道”某些要求,卻不能做到。特別是說的時候,好像什麼都懂,句句在理,做的時候卻怎麼也做不好,經常違規,讓老師、家長頭疼。如:有的孩子明明知道玩水容易生病,可他高興起來就什麼都忘了,而且越玩越開心。再如:一些有攻擊性行為的孩子在向老師承認錯誤時都會說:“打人不對,我以後不敢了!”可是沒多久出現了矛盾,照樣揮出小拳頭。三 、 逆反心理及性格氣質等因素的影響現在的孩子自主性越來越強,逆反心理也越來越嚴重。他們不大願意接受成人的指導和意見,常要求自己做主,決定行為。有時當成人提出某一要求後,有的孩子會故意做得與要求相反,並以此為樂。此外,由於孩子在氣質、性格、性別等方面的不同,也有著不同的表現:文靜一點、內向一點的孩子遵守規則的能力強一些;活潑好動、外向的孩子違規現象就多一些;男孩子違規的比例略高於女孩子。以上所述的情況給我的工作提出了要求,即:要將對孩子規則意識的培養作為一項重要的工作來抓。俗話說:“沒有規矩,難成方圓。”那麼,我應該如何幫助孩子理解和接受生活、學習中的各種規則,增強他們的自控能力,使其具有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和團結協作精神呢?為此,結合我園制定的《幼小銜接工作意見》和幼兒園新《綱要》的教育理念,我為本班幼兒制定了具體的行為規則,如:遵守公共場所的秩序;遵守學習、遊戲、生活規則;能公正評價他人與自己的行為、分辨是非等。同時,我也進行了一些大膽的嘗試,具體如下:一、理解規則、制定規則,讓孩子成為規則的主人規則存在於一日生活的各個活動環節中,它與活動的開展、進行、效果都有緊密的聯絡。比如:下課以後的第一件事情是解便,然後收好不用的書、作業本等,再把下節課需要的書、學具準備好以後才能玩;加餐、盛飯時從左到右依次排隊的規則能讓孩子們做事、生活有序;睡上鋪的孩子只能坐著穿脫衣服,不能帶尖利玩具到幼兒園玩的規則能保證每個小朋友的安全;因此,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非常重要,在教育過程中我是這樣做的:1、 規則必須建立在孩子充分理解的基礎上我們總是讓孩子先懂得為什麼需要這一條規則,它帶來了哪些益處,它與生活有著怎樣的密切聯絡。如不亂闖紅綠燈這項規則,我就以遊戲的方式幫助孩子理解其用意,感受有序的交通秩序,知道人人遵守交通規則有利於道路暢通;然後,我又請小朋友想一想,假若人們都不遵守交通規則後會怎樣?孩子們說:“會堵車,大家都走不了。”“亂闖紅燈會碰車的,碰車了人就會受傷。”“要是堵車了,上學就會遲到的。”……孩子們的語言雖然幼稚簡單,但移情帶來的理解卻是深刻的。活動後,孩子們紛紛表示,要監督自己的爸爸媽媽,讓他們也不闖紅綠燈。因此,只有讓孩子們理解了規則的意義,才能被他們很好地接受。2、 讓孩子參與規則的制訂過程參與制訂規則不但更有利於孩子對規則的認識與理解,而且提高了孩子獨立自主能力,增強了主人翁的意識,有助於孩子的遵守與執行。如:新學期開始時,我們在區域中投放了許多新的操作材料,有些幼兒為了能拿到自己喜歡的玩具,就與同伴發生了爭執,影響了小夥伴間的關係。針對此情況,我組織孩子討論,自己來制訂符合願望而又不會影響夥伴關係的規則,我們從活動場地、材料使用方法、入區人數等方面入手,制訂出圖文並茂的《區域活動規則表》。由於孩子是規則的制訂人,因此他們非常樂意去遵守和維護,由此產生的積極作用非常明顯。3、 結合遊戲活動對孩子進行規則教育遊戲是孩子們最喜歡的一種活動形式,抓住他們的興趣點,我們透過角色遊戲、結構遊戲等活動,使孩子在認識周圍事物、認識社會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接受了很多相應的規則要求,避免了脫離實際的說教。例如在玩“影劇院”遊戲時,我們重點培養幼兒遵守公共場所秩序的規則,使孩子們知道在影劇院、圖書館等公共場所應保持安靜,不大聲講話、喧譁,以免影響別人。此外,我們還重視個別教育,針對不同孩子的表現,採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如:有的小朋友有愛打人的毛病,我就透過講故事、正反對比等方法給他們講道理,以引出正確的規則。種種有目的、有意識的啟發、誘導都能使孩子樹立起良好的規則意識,提高孩子辨別是非的判斷能力。二、賦予孩子一定的權利,自己制約違規行為孩子理解了規則的意義,接受了它的存在,但若要使這種認識內化為習慣性的行動則需要練習和強化。很多的規則是比較細緻的,孩子光是知道,不進行練習,不從思想上轉化到行動上,那都是“紙上談兵”。比如:在與孩子們共同制訂出洗手的規則之後,我便在每日的值日生中選出一名“洗手檢查員”,在小夥伴的互相監督下,孩子們做到動作迅速、有序,不再出現擁擠的現象,同時也有了自覺遵守規則的意識。此外,我還經常請那些容易違規的幼兒當檢查員。如:XX小朋友經常把擦鼻涕的紙隨地亂扔,弄髒了班級的環境。於是,我和他進行了交談,請他當“衛生檢查員”,那天起,他每次擦完鼻涕後都能自覺把紙扔進了垃圾桶,同時還能認真地督促別人,逐步改掉了亂扔紙屑的習慣。三、讓孩子感受遵守規則的樂趣,瞭解違規的後果、併為其承擔一定的責任。規則是對自由和空間提出的相對的限制與約束,它是一種良好的規範和秩序,可以使人的活動得以順利進行,發揮更大的自由度,享受到更多的樂趣。孩子在遵守規則時不應感到壓抑、不愉快或是難以忍受。為此,我們首先要提供一個充足、合理、適當的空間和大量豐富的材料,這可以使每一個孩子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和活動內容,避免不必要的爭執與衝突。孩子畢竟是孩子,能力有限,行為會反覆。我們就應該努力讓孩子瞭解違規的後果,承擔一定的責任。如:在玩體育遊戲時,有些孩子由於過度興奮,常出現違反遊戲規則的情況。針對這個問題,我組織幼兒討論“如果小朋友在遊戲時不遵守規則,應該怎麼辦?”孩子們一致決定,如果誰在遊戲時違規了,那就停止遊戲3次。面對如此嚴厲的制裁,孩子們違反遊戲規則的現象越來越少了。四、細心觀察孩子,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孩子之間相互差異很大,氣質、性格、不同的家庭環境和不同外界刺激的影響,使孩子的意識、行為都不一樣。我們要細緻觀察、瞭解每一個孩子,採取最適合他們的方式。比如有的孩子只需老師的一個眼神,而有的孩子非要坐下來嚴肅地談話才行。在一日生活中,我們採取的方式也有所不同:上課的時候,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老師適宜採取一些小動作來提醒或糾正孩子的行為,如一個眼神的注視,聲音的強弱變化,或是自然地走過去拉回某隻動得不停的手……五、在講解規則時要注意語言的簡短、精練、條理清晰、便於記憶切不可羅羅嗦嗦說上一大堆,使孩子難以從大量的詞彙中找出要點,產生不理解或不願聽。記得我在一次活動中提要求時,前思後想,面面俱到,說了很多注意事項,可結果卻事與願違,孩子們好象把我說的話全忘了。那次以後,我每次都要把規則訂在三條之內,所用的詞彙都是孩子們能理解、易記住的,這樣效果非常好。六、教師要以身作則,樹立榜樣教師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對孩子來說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如有一次吃午飯時,我要求孩子們吃飯保持安靜,不講話。可我和何老師在進餐的時候卻談論班上的事情,結果孩子們也跟著說起來,提醒了幾遍都沒用。後來,我們注意同孩子們一起遵守所有的規則,樹立起了榜樣,產生了較好的效果。七、長期堅持,鞏固規則幼兒的行為習慣養成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只有長抓不懈,才能日積月累,使規則意識得到鞏固。規則意識的培養不是在短期時間內能完成並見效的,它需要每一個老師在日常工作中做有心人,點點滴滴、隨機滲透、日積月累這樣才能鞏固效果,使我們的孩子更主動適應小學生活,更自信適應社會。

  • 3 # 清晨雁高飛127

    幼小銜接班實際上是對小學上課模式的一次彩排,讓學生知道小學的上課模式是什麼樣的,讓學生認真去做,對規則意識的形成影響不大,另外再教授一些小學課本知識,這個年齡的孩子正是好學、探索的時候,可塑性很強,一年級教師怎樣要求的學生都能認真做到,剛開學學生還是小心翼翼的,遵守紀律比上課學習付出的精力還要大,一個月以後,學生的表現就不一樣了,家庭教育比較成功的孩子在專注力上,課堂紀律上,自信心(回答問題上)表現很突出,也有一些孩子找聊伴,玩橡皮尺子等,所有這些不是幼小銜接班能做到的,幼小銜接班能做到的,小學一年級都能做到。

    規則意識對小學生意義重大,但是家庭教育培養的更多,幼小銜接班教的課本知識更多,不過不支援課本學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排卵時,有哪些表象?怎麼測排卵週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