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弘揚華夏民族文化,你能就清明、寒食寫一首符合律韻要求的詩詞嗎?
3
回覆列表
  • 1 # 約讀書房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唐·杜牧《清明》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唐·韓翃《寒食日即事》

    寒食節與清明節有著很深的淵源。寒食節的起源據史籍記載:春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為躲避禍亂而流亡他國長達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終追隨左右、不離不棄;甚至“割股啖君”。重耳勵精圖治,成為一代名君”晉文公“。但介子推不求利祿,與母親歸隱綿山,晉文公為了迫其出山相見而下令放火燒山,介子推堅決不出山、最終被火焚而死。火熄後,晉文公帶著人上山尋找,發現揹著老母親的介子推坐在一棵老柳樹已經死去。晉文公見狀,慟哭。裝殮時,從樹洞裡發現一血書,上寫道:“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為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晉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將其葬於綿山,修祠立廟,並下令在介子推死難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這就是“寒食節”的由來。而第二年晉文公登山拜祭介子推時,發現那棵老柳樹復活了。便賜名:清明柳,並昭告天下,將寒食節後一天定為清明節。在後來歷史演變中,清明節又逐漸改在寒食節後兩天。清初湯若望曆法改革後,清明節在寒食節前一天。現代二十四節氣的定法沿襲湯氏,因此寒食節就在清明節前一日。

    題主在題目裡除了清明和寒食外還加了個“悲夫足下”,想必是聽了那個關於足下由來的傳說。即晉文公感介子推之丹心,為表紀念,便將介子推死時所靠的柳樹伐了做了木屐穿,以此紀念介子推,每次晉文公看到木屐時都會痛哭道:“悲乎,足下!”後來足下便逐漸演變成了對人的敬稱。司馬遷在《報任安書》開頭便寫到:少卿足下。李陵在答蘇武書開頭也寫到:“子卿足下。”

  • 2 # 銀河流嵐

    下面是介子推背母進山圖:子推背母避綿山,功名利祿盡看淡。割股奉君不求報,千古忠孝難兩全。清明寒食不動煙,家喻戶曉祭萬年。

  • 3 # 塞外失馬翁

    歷經磨難文公回,重整晉國霸業興。淡泊明志寧赴死,一介書生太過迂。 (公子重耳遭獻公追殺,流亡一十九年 ,歸國掌權後稱文公,讓晉國成為春秋五霸之一,為一代明君。介之推因為文公一時疏忽忘了自己,寧被燒死也不原諒文公,兩千多年來,華人年年為他寒食二天,足下不應再悲了吧)。

  • 4 # 半軸

    春秋時,重耳避禍,浪他鄉十九載耳,介子推終從之。一日重耳餓厥,介子推悲傷罔助,竟割股啖之,是為忠誠也。

    前636年,受秦之助,重耳為帝,是為“晉文公”也。翌日昭告天下,宴賞群臣,獨不見介子推也。尋之,知攜其母隱之景山也。數勸不出,重耳怒,令焚山迫之,然三日燃盡未見出也。乃拾燃探之,已倚柳枝去也。重耳悲之,悔己魯蠻也。

    為悔己之過,亦為念之其忠,乃告天下此日禁燒煙火,素食,是為“寒食節”也。

  • 5 # 真甄詩詞

    誠謝相邀。來自介子推的故事。

    清明《七絕》

    風輕秀野百花馨,遊女芳叢拾翠翎。

    多少帝王豪傑事,茶餘飯後入絃聲。

  • 6 # 夢酣三天

    我能說,我老家只知寒食,不知清明麼?小時候只過寒食的。

    寒食清明節的由來,友友們說得很詳盡,與其反覆贅述,不如以詩代言。

    清明,寒食,悲夫足下,藏頭詩

    先來首仄韻詩,清明時節

    [清]露沾花花落涕,

    [明]朝正是週年祭。

    [時]光是否徹陰陽?

    [節]聚獨獨缺老驥。

    去歲清明後,泰山病逝,今將週年祭,聊念。

    寒食

    [寒]窯堪養老,

    [食]陋可尊親。

    已盡忠君事,

    捨身成孝仁。

    悲夫足下

    [悲]鳴應自股成羹

    [夫]子丹心清且明。

    [足]履屐枷鉗骨恨:

    [下]情怎就改天聲?

  • 7 # 沅汰

    寒食是紀念日,清明是節氣,不是一回事。因為時間相近,後來兩個節日合二為一,就不過寒食只過清明瞭。

    寒食節的來歷,民間傳說大致是說晉國公子重耳流亡的時候晉國臣子介子推一直追隨了重耳十九年,甚至在重耳絕糧難忍飢餓時割股奉君救了重耳一命。等到公子重耳重返晉國登上君位,就是後來的晉文公。

    傳說介之推不願與挾君要祿之人為伍,而同時晉文公在封賞功臣的時候也確實漏掉了介之推。介之推攜母入山,晉文公焚山求之推。最後的結果是介之推寧死不出。於是為了紀念介之推,晉文公下令禁火三天,於是有了寒食之俗。

    在唐代之前重視寒視,而不是清明。實際上關於介之推的事並沒有在史籍中見諸記載。而禁火是周代的舊俗,所以寒食的習俗也並不是從介之推來的。

    宋代王禹偁有首詩中寫道“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寫的就是寒食和清明的習俗,而詩的名字叫作《清明》。寒食節的習俗是禁火,清明的習俗則是起新火。

    寒食和清明還有一個共同之處就是祭掃。寒食掃墓,在《唐書》裡也提到過“開元二十年敕,寒食上墓”。在唐代清明和寒食相距僅僅一日之間。而掃墓者或許並不在寒食當日,可能在寒食前後幾日之內,,於是漸漸地寒食和清明難以分清。

    到清顧祿著《清嘉錄》則說“士庶並出祭祖先墳墓,謂之上墳。以清明前一日,至立夏日止。”說的就是清明,已經不再提起寒食。

    除了掃墓之外,清明的習俗還有吃青團,插柳,踏青出遊。這幾天北京的稻香村也有時令點心艾草青團,僅限於這幾天。

  • 8 # 關山明月779

    記得小時侯,清明節那一天,父母都會煮上幾個雞蛋,並染紅了給我吃。從那時起,只知道有清明,不知道有寒食。其實清明和寒食是有區別的。

    清明節起源於周朝,距今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了,一開始是帝王將相在這一天掃墓,祭祀。後來民間逐步效仿。清明節在仲春和暮春之間,氣溫回升,是耕種的好時節,“清明前後,種瓜種豆”。宋唐以後,民俗花樣繁多,逐步有了踏青,盪鞦韆等活動。

    寒食節在清明節前一天,真正起源於用火的歷史。古代先民在掌握了鑽木取火的技術後,也不是說點火就點火,說滅火就滅火的。更好的辦法是常年燃燒,由於先民認識有限,崇拜自然,崇拜火神,不忍心讓火神天天工作,就選了一天,熄滅火種,讓火神休息並接受祭祀。人們在這一天只吃冷食,寒食由此而來。

    寒食節流傳最廣的傳說與介之推有關。晉文公重耳因避禍在外流亡十九年,介之推緊緊相隨,風餐露宿,艱難度日,有一天,重耳餓昏了,介之推就把大腿上的肉割下來,烤熟了給重耳吃。後來晉文公當了國君論功行賞,唯獨忘了介之推,有大臣為他鳴屈,文公猛然想起,趕緊親自到家去請,誰知介之推揹著老母進了綿山隱居去了,文公又去綿山請,介之推不肯下山,有大臣建議,火燒三面,留一面讓介之推下來,誰知介之推寧肯燒死也不下來做官。

    文公看到燒焦了的介之推的屍體,非常後悔,就把綿山封給了介之推,並下令全國百姓在這一天禁止生火,只吃冷食來紀念介之推。

  • 9 # 萃辰天心書院

    清明、寒食的由來是這樣的:

    春秋時期,“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在登位前,在外流亡十九年。一次,晉文公一行絕糧了,所有的隨臣都找不到東西吃,大家都陷入了絕望之中,生死攸關,卻無能為力。介子推在此時卻從大腿上割下一塊肉來,煮了一碗肉湯給晉文公喝,保全了他的性命,晉文公感動得落下了眼淚。

    後來,晉文公即位,封賞了當年所有的隨臣,卻唯獨忘記了割肉救命的介子推。很多人為介子推鳴不平,勸他去向晉文公討要封賞。介子推對這種行為十分鄙視,自己悄悄地到綿山隱居去了。晉文公聽說之後,羞愧莫及,親自帶人去請介子推 ,然而介子推已離家去了綿山。綿山山高路險,樹木茂密,找尋一個人談何容易,有人獻計,從三面火燒綿山,逼出介子推。大火燒遍綿山,卻沒見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後,人們才發現揹著老母親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樹下死了。晉文公見狀,慟哭。裝殮時,從樹洞裡發現一血書,上寫道:“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為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

    第二年晉文公率眾臣登山祭奠,發現老柳樹死而復活。便賜老柳樹為“清明柳”,並曉諭天下,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人們經常在這一天掃墓祭祖、踏青郊遊,因此清明節的心情可想而知,容易讓人低沉。

    說到清明,自然會聯想到“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的千古名句,接下來一同來賞析下這首詩吧!

    清明——晚唐 • 杜牧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江南清明時節細雨紛紛,路上羈旅的行人個個落魄斷魂。借問當地之人何處買酒澆愁?牧童笑而不答遙指杏花山村。

    這是晚唐著名詩人杜牧所寫的一首清明遇雨的七言絕句。杜牧,世稱“小杜”,區別於“大杜”詩聖杜甫,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

    詩的開頭直接從“清明時節”起興,這四個字瞬間就把整首詩的基調定為淒冷低沉的了。本來“清明”就情緒低沉,卻還恰逢“雨紛紛”,春雨紛紛而下,讓人心頭更加紛亂。清明遇雨,寫雨兼寫人心,雙重意象的疊加,營造出心緒紛亂,情緒低沉的氛圍。

    “路上行人慾斷魂”,“斷魂”可不是讓靈魂斷滅,沒有那麼誇張。在詩歌裡,“魂”指的多半是精神、情緒方面的事情。“斷魂”,是極力形容那一種十分強烈、可是又並非明白表現在外面的很深隱的感情,比方相愛相思、惆悵失意、暗愁深恨等等。當詩人有這類情緒的時候,就常常愛用“斷魂”這一詞語來表達他的心境。路上的行人本就飄零天涯,獨在異鄉,卻在時間上遭遇追思祭奠先祖的清明節,在天氣上恰逢紛飛不休的綿綿春雨,把幾種深層的情緒就那麼層層纏繞過來,愁緒充滿,不斷魂才怪。頭兩句情景交融,以景寫情,景後面的情更加濃烈地透出來。

    如此境況,如何是好?當然是借酒澆愁。詩人借問酒家何處有,最後一句極妙:“牧童遙指杏花村。”首先完整了一場對話,詩人借問酒家,牧童回答,但回答的方式不是以口作答,而是“遙指”,隱去了聲音,用動作更鮮明有力地進行了回答。畫面忽然就生動起來,而且給讀者留下了無盡的想象空間,後面詩人如何去找酒家,找到之後如何避雨,如何飲酒消愁都留給了讀者,有著餘韻不絕的詩意美。

    古人曾說過,好的詩,能夠“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在於言外”。杜牧的這首《清明》在一定意義上,也是當之無愧的。

    這首小詩,一個難字也沒有,一個典故也不用,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語言,寫得自如之極,毫無經營造作之痕。音節和諧圓滿,景象清新生動,而又境界優美、興味隱躍,餘韻邈然,耐人尋味。

    清明時節雨紛紛,一景一花皆醉人。雅士從來師造化,養成浩氣見精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縱觀清史三百年,為何曹振鏞能夠與擁有百萬傳記的和珅共同馳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