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不正經的軍棍
-
2 # 闕魚肥
1941年慘烈的蘇德戰爭爆發,德國先是高歌猛蘇聯採用“堅壁清野,誘敵深入”的策略,讓德華人感受蘇聯的冬天和炮火有多猛烈?德國打蘇聯可以理解,為什麼英法和蘇聯這個名義上的盟軍也不對付呢?看看不夠全面的原因有哪些吧?
一、蘇俄政權和英法政權屬於對立面1917年沙俄一聲槍響,十月革命爆發俄國無產階級取得政權,建立了當時世界上第一個並且唯一一個蘇維埃政權。並提出解放殖民地和號召世界無產階級武裝奪取政權。這可讓擁有很多殖民地的英國法國慌了,而且作為第二次工業革命發展起來的英國和法國,擁有著龐大的工人階級,並且蘇聯並不是口頭宣傳而是用行動支援各國革命。對於動搖自己國家根本的蘇聯,資本主義國家英法自然恨得牙癢癢。
二、蘇聯國土遼闊實力雄厚在腐朽的沙俄時代俄國都沒有停下擴張的腳步,而比沙俄英明的蘇聯政權實力更加不得了。沙俄時代由於工業和經濟落後以及統治階級腐敗,導致一戰沙俄表現不佳。而俄國蘇維埃建立後,對外打退國干涉勢力,對內鐵血鎮壓國內叛亂。之後悶聲發展工業幾個五年計劃下來,蘇聯國家實力迅速提升。
三、蘇聯成立後的經濟政策損害英法利益蘇維埃政權建立之前的俄國,向英法等資本主義國家借了很多外債,而蘇俄成立後直接不承認欠外債的事情。另外把蘇聯國家裡的所有外國公司收歸國有,實行計劃經濟使得市場經濟的英法在蘇聯沒了公司還進入不了蘇聯市場。兩種社會性質,導致他們必定相互仇視!
四、蘇聯和德國到處劃分其他國家。蘇聯政府當時的名聲並不好,不斷輸出革命,不斷蠶食周邊小國,壯大自己的國土面積。另外面對英法的封鎖,蘇聯和德國走得很近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蘇聯和德國就把波蘭給瓜分了,最讓英國和法國不爽的就是蘇聯動了芬蘭。要不是蘇聯在芬蘭吃了打虧,讓德國看到蘇聯不強大的假像,恐怕德國也不會那麼快和蘇聯鬧翻。結果讓自己東西兩線開戰,蘇聯憑藉這些年的發展把德國給打殘了。
木秀於林風必吹之,蘇聯的政權性質,經濟政策,等等和英法不同必然會引發衝突,英法不甘心被自己壓著的國家崛起,可是二戰結束蘇聯成了歐洲最強,英法沒落要不是拉著美國建立北約抗衡蘇聯,恐怕!!
-
3 # 生活問道
歐洲事情無論怎麼看,都像是一家子娘們在為了油鹽醬醋的雞毛蒜皮小事打嘴仗,打著打著就動起手來了。動起手來不要緊,“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旁邊的鄰居想躲也躲不開。
還是來分析一下到底咋回事,一個一個的來吧。既然都對前蘇聯(俄羅斯)不滿,那就來分析這三家吧!
法國:
歷史上歐洲傳統貴族,但所有的歷史光環似乎都集中在拿破崙時代,毋庸置疑,那一定是和拿破崙時代有關了。
拿破崙之前,這倆國家還真沒有什麼交集。離的太遠,下雨都淋不到一起。可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當年的拿破崙所征服的地帶原本不包含俄羅斯,對於歐洲人來說,俄羅斯太遠了。直到今天,歐洲人心裡都在排斥俄羅斯的歐洲地位。
拿破崙悍然發動對沙俄的戰爭
拿破崙征服了傳統歐洲範圍的幾乎所有地域,除了土耳其和英國。土耳其連線歐亞大陸,一時半會還真不在拿破崙考慮之內。關鍵是英國,作為傳統宗主國,英國偏於一隅,卻有異常強大的海軍,英吉利海峽成為了拿破崙不可逾越的天塹。無計可施的拿破崙無計可施,使用了經濟封鎖這條路-----不知道現在的美國是不是和拿破崙學的?
拿破崙迫使歐洲所有國家簽署了《大陸封鎖令》對英國實施制裁。說實話,英國被制裁的老慘了,但更慘的還真不是英國,英國依靠全球殖民,每天還是有大量的所需物資透過海上源源不斷的運抵英國,只是成本高了些而已。可是歐洲其他沒有那麼多殖民地,完全依靠貿易往來的國家可就慘了。做為戰敗國普魯士,奧地利等國只敢偷偷摸摸的和英國做生意,類似於現在的黑市。
拿破崙對沙俄戰爭
最慘的是俄羅斯(沙俄),他的貿易結構單一,渠道單一,英國的被封鎖,俄羅斯苦不堪言。最初還是偷偷摸摸,後來乾脆放開了,我的肚子幹嘛要來你做主?索性敞開了和英國的貿易。
拿破崙自炮轟巴黎開始,沒有人敢這麼冒犯他的虎威,於是拿破崙先是用聯姻來噁心了一把沙俄君主亞歷山大一世,並對戰前做了堪稱完美的準備。對人文,地理,天氣等都做了詳細的分析,並集合了多個國家60萬大軍。亞歷山大一世能用的兵力加上奇兵和地方武裝僅有30萬人左右。
戰爭順利的如拿破崙預料的那樣,可戰爭後期的殘酷性也如反對戰爭的人預料的一樣。拿破崙太注重速度,忽略了沙俄龐大的身軀能吞噬一切,因此並沒有準備充足的後勤,就如同二戰德國一樣,最終被天氣打敗。
戰敗後的拿破崙和他的法國迅速走下了神壇,強大的法國就如流星一樣,炫耀卻短暫。自此之後,法國再也沒有能以大國身份出現在歷史舞臺。即如一戰勝利,二戰後常任理事國,也只是紙面文章。
可以說,拿破崙時代的法俄交惡導致的法國衰敗,是法華人心中永久的痛。
英國
我們再來看看英國。大英帝國在十九世紀屬於神的存在,全世界所有殖民地加起來面積超過3000萬平方公里,比世界第一大國沙俄還要大近一千萬平方公里。英國皇家海軍依仗船堅炮利,打遍八方。
英國和沙俄因克里米亞開戰前局勢圖
沙俄和英國的矛盾在這個時候因為克里米亞問題而徹底爆發。首先是沙俄的擴張主義已經在土耳其海峽威脅到英國傳統勢力,緊接著,沙俄勢力向巴爾幹半島擴充套件,一旦沙俄成功進入巴爾幹半島,歐洲相當於敞開了大門。於是英國聯合法國,普魯士,奧斯曼帝國等幾個國家在克里米亞對沙俄開戰。
戰爭的失敗,沙俄就像病倒的巨人, 革命勢不可擋
戰爭從1853年開始,至1856年結束,歷時三年,離開了廣袤大地的沙俄就像是拔了牙齒的西伯利亞虎,被多國部隊按在地上蹂躪了一番。沙俄以失敗告終,英國雖然贏得了勝利,但是對沙俄的敵意已經埋下了種子。
德國
德國對於蘇聯就簡單明瞭多了,只看二戰就能知道。當時蘇德雖然簽署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但是幾個原因決定了德國不得不對蘇聯開戰:
一,戰爭是轉移國內經濟壓力的最有效手段;二,蘇聯的戰略價值大於任何一個歐洲國家;三,進攻英國顧慮重重,只有先取蘇聯後謀其他;
四,最重要的,蘇聯當時已經在謀劃對德的戰爭,在邊境陳兵百萬,只是還沒有準備好戰爭。德國被迫只有先下手為強!
總結:
二戰只是個引子。即使沒有二戰,歐洲傳統強國對於蘇聯(俄羅斯)的敵視也不會減輕。除了上述原因,還有更主要的歷史因素:
俄羅斯(前蘇聯,沙俄)一直以歐洲國家自居,但歐洲諸國卻始終拒俄羅斯(前蘇聯,沙俄)於千里之外。歐洲大多是日耳曼人或後裔,但俄羅斯(前蘇聯,沙俄)是蒙古利亞人種,韃靼人,人種優越論在歐洲根深蒂固,因此,歐洲強國從心理上就歧視俄羅斯(前蘇聯,沙俄)。
再有,地域上,俄羅斯(前蘇聯,沙俄)地跨歐亞大陸,也是歐洲不承認俄羅斯(前蘇聯,沙俄)的原因。
還有最深的一層。俄羅斯(前蘇聯,沙俄)信奉東正教,因為文化傳統的不同,雙方歷經百多年戰爭,仇怨早就深深埋下。而一戰中後期蘇聯十月革命選擇了不同於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道路,將雙方的仇怨加深到水火不容的地步。這份仇怨,已經是無法調和的了。
-
4 # 麥田軍事觀察
這個表述有點問題吧,但是也確實在反應當時的各國關係非常複雜的。
二戰之前,各國之間的關係很難分清,像蘇聯由於採用社會主義制度的原因,在意識形態上,一直面臨著西方的壓力,一度屬於政治正確級別。在當時的背景之下,法國,英國一直是支援反蘇政策的國家,連丘吉爾都不否認這一點。
德國與蘇聯的關係也不是人們想的那麼好,即便雙方在一戰之後,有過一段時間的秘密軍事合作關係,在公開來說,雙方的關係不是很友好,即便在二戰前期,雙方曾籤互不侵犯條約,實際上從來就沒有真正友好過,而是相互提防。
德國實際上是一直將蘇聯作為潛在的對手來看待,這才有了1941年的負責戰爭爆發,英法在1941年以前實際上也曾經試圖與蘇聯進行合作,實際上是失敗的,蘇聯還沒有想好與英國等國進行聯合對德政策。
總的來說就是複雜的歷史關係,不是很簡單用幾句表述!
回覆列表
以前看過一些地攤文,說英法制定計劃要進攻蘇聯,要炸掉巴庫油田,要滅了蘇聯,這個時間是1940年。這個未免有點異想天開了,1940年前幾個月,雖說沒什麼戰事,但是英法還是如坐針氈,畢竟和德國是一個戰爭狀態,當時的英法全力備戰對德國的戰事。至於蘇聯,英法頂多想一下。
蘇德戰爭前,蘇聯和英法確實矛盾重重,1939年,英國法國蘇聯在莫斯科談判,談判內容是,讓蘇聯保障波蘭安全,而蘇聯要求英法保障波羅的海三國的安全。蘇聯提出的是,派蘇軍進入波蘭提供保護,三方針對的就是德國,但是英法拒絕了。而派兵進入波蘭則是一個必要條件,沒有軍隊的介入,光憑几個人在那說兩句,根本就沒法保護。
蘇聯眼中,是兩大帝國主義矛盾不可調和,而納粹德國最具威脅。蘇聯提倡建立反法西斯戰線,英法一概不同意。而英法對於蘇聯的警覺則高過了對德國的警覺。而英法既想讓蘇聯保護波蘭,又不想讓蘇軍進入波蘭,這種只有政治協定而沒有軍事協定的聯盟根本就沒什麼意義。
蘇聯制定的條件其實是很符合反法西斯戰線所需的條件的,蘇聯也確實很清楚德國的威脅,這點美華人也是承認的。而英法卻只顧自己利益,對蘇聯的要求各種反對。這場四五個月的談判,最終還是以破產告終。
與此同時,德華人向蘇聯丟擲了橄欖枝,蘇聯和德國簽訂了條約。隨後德華人就發動了襲擊,突襲波蘭,而後蘇聯也跟著派兵進入波蘭。這個時候,英法坐不住了。
英法禍水東引的策略基本破產,英法能看蘇聯順眼才怪。不過,國與國之間的事情,只能是利益為重。而後蘇德戰爭爆發,英國還是一樣要援助蘇聯,目的並不是幫蘇聯,主要目的是不能讓德國得逞。
英國,說實話,就是歐洲的一根攪屎棍,英國和歐洲從來都不是一德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