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日日影大人
-
2 # Handson嘩嘩看電影
近年來,隨著各大綜藝的熱播,導演背了多年的鍋似乎輕下來不少,現在網友吐槽節目,火力大都集中在編劇,“都是編的”“肯定有劇本”,難道所謂的真人秀綜藝都是假的?其實,在綜藝節目中,“劇本”從未送到嘉賓手中,連導演拿到的都是流程臺本,那麼,綜藝編劇究竟是怎樣神奇的存在?
“都是編的”“肯定有劇本”,現在的網友吐槽節目,火力大都集中在編劇,導演背了多年的鍋也總算輕下來不少。
2013年,湖南衛視從南韓MBC引進《我是歌手》,一個新的工種——綜藝編劇也悄悄地在綜藝節目的幕後團隊中佔據著越來越重要的位置。
綜藝編劇從何而來
提到編劇,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影視劇編劇。演員按照劇本指示,說出臺詞,完成角色塑造。目前大部分開設編劇專業的高校,培養的幾乎都是這類影視劇編劇。
一個行業的專業分工越細說明一個行業的市場化程度越高,不同於影視劇行業目前已經存在的專業細分工種,現階段國內綜藝節目分工並不是很明晰,特別是對於中小成本的節目而言,三個人就能做一檔節目的情況也時有發生,編導就是是綜藝節目的核心創作工種,工作內容涵蓋編劇和導演,有時候還會兼任攝像、場記、導播等其他職位,單純的編劇崗位卻從未在綜藝節目的字幕表中出現過。
1990年左右編劇崗位開始出現在南韓的綜藝圈,到現在已經將近30年。和南韓電視劇一樣,綜藝節目也是“編劇中心制”,編劇的薪酬處於所有工作人員的頂端,大約佔總體制作費的三分之一。
近5年來,隨著與南韓綜藝團隊合作的加深,真人秀劇情化的要求越來越高,編劇這一崗位慢慢進入國內各製作團隊,逐漸成為綜藝節目的常規工種。
節目策劃、節目框架設計等工作內容從原本編導的職責中分離出來,作為編劇的主要職責,而導演的工作則集中在節目的執行上,把編劇紙上的方案在節目中呈現出來。
兩者的關係如同夫妻,分工協作,相互扶持,共同為節目負責。
劇本在誰手裡
真人秀節目常常會被質疑有劇本,嘉賓都是照著劇本來演。一些已經播出多季的現象級綜藝,每期節目時長接近2小時,說它們沒有劇本確實有點像天方夜譚,難以讓人信服。但劇本到底有沒有被送到嘉賓手中才是綜藝節目與戲劇最大的差別。
戲劇是演他人,而真人秀最大的魅力就是真實,嘉賓在當下的真實反映才是真人秀的核心看點。編劇為了讓這個核心看點更加真實,當然會把劇本牢牢地握在自己手中。
在綜藝節目裡,拿在導演手中的劇本其實只是臺本,上面有詳細的節目流程,這些流程會根據節目需求適時透過編劇或者導演透露給嘉賓。為了讓真人秀更好看,綜藝節目和影視劇一樣也會設定規定情境。
在節目中,明星嘉賓或尷尬,或無助,或化險為夷,或想要退出,這些反應都不是編劇事先能確定的。但是編劇在錄製之前肯定會預設A,B,C等多種情況的出現,並根據相應的情況寫出相應的流程。
這種規定情境的設定在現在主流綜藝節目中非常常見,節目中明星的具體語言和動作是沒有劇本的,同時也是不可控的。但這種不可控,並不代表編劇就無作為,編劇的工作就是把這種不可控的情況轉化為可預見的情況。
綜藝編劇具體做什麼
在一個綜藝節目的籌備期,編劇和導演的職責並不會完全區分。而且對於一些籌備週期較長的節目而言,籌備期的工作人員可能只在10人以內,這時所有人的主要工作就是完善節目方案。
在這一階段,每個節目的命運不盡相同,大部分節目會因為種種原因胎死腹中,而剩下的那些幸運兒則開始正式立項,進入錄前準備階段,這時編劇的分工才會逐漸顯現。
對於大型真人秀來說,編劇團隊少則4-5人,多達20-30人。總編劇對節目總體創意負責,有藝人和選手出現的節目會區分藝人編劇和選手編劇。
藝人編劇要求很高,多為經常和藝人合作,經驗豐富的編劇;選手編劇在選秀節目中用得非常多,選手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都是靠選手編劇的挖掘。
編劇在錄製之前會確定節目主題,設計整體框架,同時也需要足夠了解節目嘉賓,撰寫人物小傳。
戲劇編劇在創作人物時,通常是先有性格,後有人物的行為,但是真人秀面臨的都是活生生的個體,編劇只能從人物的行為來分析其性格,再透過對人物性格的把握來創作可以發生故事的情境,並預設嘉賓反應,這種預設與實際情況之間的差距就是考驗一個編劇成熟與否的標誌。
在節目錄制期間,如果人員充足,每位嘉賓都會配備相應的編劇,他們會貼身跟隨嘉賓,有些嘉賓會主動進入節目所設的規定情境,有些則需要編劇及時與嘉賓溝通,引導嘉賓進入情境。
在戲劇領域,編劇追求“圓形人物”,即追求主要人物性格的飽滿;而在綜藝節目中,編劇則偏好“扁平人物”,他們常常會給人物加上一個人設,通常是一個人最容易被人記住的一方面,這樣方便觀眾在一週後再次觀看節目時還能想起這個人物。
人設也不是一成不變的,編劇在和嘉賓相處過程中,會暗中觀察嘉賓適不適合這個人設,如果不適合,就會及時做出調整。
在不同的節目中,嘉賓面臨著不同的規定情境,同一嘉賓可能會有不同的人設,因為嘉賓在兩檔節目中所要完成任務不同,表現出來的行為也可能會大相徑庭。
在節目錄制結束,後期剪輯又是編劇發揮作用的另一個戰場。編劇們會根據前期的錄製整理出一個剪輯大綱,再根據需要把素材填充進每一段落。有時候,同一期節目的素材,可以剪輯出完全不同的劇情。
這種劇情的取捨,一般都是編劇們綜合考慮節目的整體需要才做出決定,然後讓剪輯師剪輯出想讓觀眾看到的故事。
成片,多方博弈的成果
當然這只是理想狀態,在國內目前的節目製作環境下,編劇不可能一言獨大,最終的成片一定是多方博弈下的成果。明星嘉賓們在綜藝節目裡表現出來的“他們”可能不到本尊的百分之十,所以太認真你就輸了。
當前,國內的真人秀越來越追求故事化,也出現了類似《明星大偵探》這種故事需要強大邏輯支撐的綜藝節目,對於編劇的要求也越來高。
但是目前綜藝節目編劇相較於南韓編劇還處於新生狀態,大量編劇缺乏系統的學習和經驗的累積,在節目中話語權較小,薪酬也和普通編導沒有什麼差別。整個綜藝編劇行業還需要時間和實踐的打磨,才能走向成熟。
-
3 # 糖果愛追星
幾乎都是吧,明星人設翻車的事件不少見吧,有的是根據明星自己的一個點然後特意放大,比如林更新吃辣條接地氣,可能確實林更新本人在現實中比較生活化,團隊就把這個點刻意的放大去炒作,給大眾一個記憶點,林更新自己也說自己也沒有那麼常吃辣條,但是給大眾的感覺,林更新就是一個愛吃辣條的一個屌絲人設
-
4 # 娛雜記
可以明確的說,只要故意設“人設”的明星,那就是假的!很簡單的一個道理,人設需要去經營、去維護。如果哪天說的話、做的事不在“人設”範圍就會被人詬病說“原來以前都是裝的”!舉幾個例子。
1、成龍、洪金寶、李連杰
誰能告訴成龍、洪金寶、李連杰是什麼“人設”?他們有人設嗎?是學霸、還是吃貨、還是好男人?亦或是好爸爸?他們沒有“人設”!有現在的地位,那也是實打實的靠成績來說話的!即使現在跑來代言傳奇遊戲,誰說過他們“人設”崩了?照樣演戲拍戲,照樣活躍在演藝圈!在事業上一點都不受影響!
2、瞿天臨
這位大家都知道吧,“學霸”人設,北大博士後、還在微博曬錄取通知書。可想想結果,一個博士後不知道啥叫“知網”,一點都不知道怎麼去經營“人設”,倒塌是必然的。想想真正的學霸喻恩泰、撒貝南、李健這些人,他們從不去經營。因為人是多面性的,不可能只存在一面!
有句話常說:一個人越缺什麼、就越愛炫耀什麼,真正的有知識的人就不會去刻意展現自己!
3、黃磊
黃磊從《爸爸去哪兒》開始等上綜藝舞臺,什麼“好父親、好老公、好男人、老狐狸、好老師……”要什麼有什麼標籤。一個“萬能好男人”的“人設”來了。在《嚮往的生活》中,黃磊因為和新來的小鮮肉不熟,說了一些話就被罵上熱搜了。網友都說什麼原來好男人的人設都是假的,還是什麼老師,一點素質都沒有,人設崩塌!你換個人試試?如果是郭德綱說這句話還能被罵?這其實就是一句非常正常的抱怨而已,沒有過多的含義在。
明星賣“人設”也是可以的,但不能無線放大、不能虛有其表!就像劉德華一樣什麼“好男人、最敬業的演員、最努力的演員、勞模、正能量藝人……”他能賣一輩子,這種已經生根發芽在骨子裡的東西,不服都不行,他這種我原意買!人設更多的是一種品牌、是一種表面和內外一致的東西。現在很多娛樂圈的人把“人設”設立成一種討好人的表面結構,它是被無線放大後的假象!所以沒有人設是最好的。
-
5 # 娛樂看一點
首當其衝就是翟天臨。
2019年畢業季時,不知道有多少大學生,一面痛苦的寫著論文,一面在心裡或者社交網站上罵著翟天臨。翟天臨的人設崩塌,絕對是落差最大,且最真實的。
翟天臨自從在北影讀碩士研究生時,就開始打造自己的“學霸”人設,宣傳通稿裡“學霸戲痴”、“學霸影帝”屢見不鮮,他自己也不忘賣弄,比如在微博曬出自己寫畢業論文的圖片,圖片中滿滿的都是稿紙和筆記,然後做作地將頭“埋”在了一堆論文草稿中,看上去十分痛苦。
接受訪談時,時不時扯一扯自己的高考和學業計劃,直到2019年1月這種賣弄達到頂峰,他在微博上曬出了一張錄取通知書,表示自己已被北大光華管理學院錄取為博士後。
而後就是一落千丈,被全網打假和質疑,從博士後、博士、研究生到本科,甚至其在國內的九年義務教育也是不完整,堪稱全線告急,最終驚動了教育部,要求有關方面迅速進行核查。
隨後,北京大學釋出關於招募翟天臨為博士後的調查說明:確認翟天臨存在學術不端行為,同意翟天臨退站,責成光華管理學院作出深刻檢查。 2019年2月19日, 北京電影學院釋出關於“翟天臨涉嫌學術不端”等問題的調查進展情況說明,宣佈撤銷翟天臨博士學位。
至此,翟天臨的“學霸人設”算是徹底崩塌,也說明了其之前維護的人設有多假。
回覆列表
人設假不假可能有時候本人都不清楚,明星是幹什麼的,就是人來喜歡的。秀都是有劇本的,你還想完美造個劇中人嗎。劇中人和演員只有相似度,契合度。對人設半信半疑,可以說疑更多,這年頭平頭小百姓都要帶著好幾副面孔,更別說這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