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勇戰王聊歷史

    應該不會供奉。

    岳飛抗金名將,金國是女真族。而滿族是女真族發展過來的。在建立清朝之前,努爾哈赤建立的國家就是金,史稱後金。

    這個道理,就如同漢族人不會供奉鐵木真,努爾哈赤一樣。"狹隘的"民族感情是不能忽視的。

  • 2 # 石頭說歷史

    可以肯定的回答你,滿族人是供奉岳飛的,不過供奉的級別降低了。岳飛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他是南宋著名愛國將領,抗金英雄,戰功赫赫,深受民眾愛戴。或許是因為功高蓋主,後來受到秦檜的陷害,以“莫須有”的罪名被處死。岳飛死後,他的形象經過元明兩朝的不斷豐富,地位也在逐漸提高。特別在明朝時期,岳飛的地位到達頂峰。朱元璋對岳飛很崇敬,他下詔將岳飛列為歷代三十七名臣之一,並把岳飛的祭祀地位提到了宋太祖之後。明神宗時期,封岳飛為“三界靖魔大帝忠孝妙法天尊嶽聖帝君”,將他和關羽並祀為武聖。

    到了清朝,岳飛的處境就比較尷尬了。岳飛是抗金英雄,而清朝是女真人後代建立的朝代。所滿族人從內心上來說,是不願意供奉岳飛的。但岳飛的影響力實在是太大了,清朝統治者為了顧及漢族臣民的感受,也為了岳飛宣揚忠君愛國的精神,不能禁止對岳飛的供奉。所以清朝想了一個折中的辦法,雍正繼位後把岳飛從武廟剔除,同時拔高關羽的形象和地位,甚至讓關羽三代都接受供奉。清朝統治者希望把人們的注意力全部轉移到關羽身上,繼而淡化岳飛的影響力。在此影響下,關羽成了滿族人極度崇拜的物件,只要有滿族人聚居的地方,必然有關帝廟。乾隆皇帝對岳飛的看法有所改變,1751年乾隆親自祭典岳飛,並寫下:“惟爾公忠秉性,智勇超倫”的祭文,賜金匾“偉烈純忠”。不過這都是表面工作罷了。整個清朝,岳飛的地位大不如前代。

  • 3 # 使用者夏天的風

    還是供奉的而且禮制還不低,滿人入關後為了收買漢人的人心尤其是三番之亂後為了給世人看他們表章忠臣的舉動他們大修岳廟重塑金身還在岳廟立了秦檜等的鐵橡……。康熙乾隆下江南去岳廟都是大禮參拜!

  • 4 # 宋安之

    就清朝官方供奉最權威的武廟來說,之前明朝是將關羽與岳飛並祀為武聖,清朝時將岳飛趕出武廟,開始抬高關羽武聖地位,但沒有刻意打壓岳飛的地位,民間還是允許供奉岳飛的,滿族人肯定包括在其中的。

    就如今來看,56個民族是一家,地球村的概念之下,很多民族傳統和生活習俗是一樣的,滿族與漢族其實都差不多一樣,滿族同胞供奉岳飛也是有的。

    清朝之所以將岳飛請出武廟,主要在於當時的歷史背景有些尷尬,岳飛在宋朝是抗金英雄。金國是女真族建立的,而清朝是由滿族建立的,滿族的前身就是女真族。也就是說岳飛當年抵抗了滿族的老祖先,所以清朝官方就將岳飛趕出武廟,降低影響力,抬高關羽地位。

    雖然因為抗金岳飛被趕出了武廟,但同時為了不影響滿漢一家的提倡,落下打壓漢人口實,清朝皇帝並沒有再刻意打壓。

    雍正九年,雍正皇帝的心腹李衛重修了岳飛祠墓,當地知縣李惺也重鑄了秦檜等四跪像。

    乾隆帝時對岳飛的名言“文官不愛錢,武官不怕死”非常欽佩,親自書詞稱讚為“惟爾公忠秉性,智勇超倫”,賜金匾“偉烈純忠”。

    之後嘉慶、同治、光緒年間清廷地方官員也陸陸續續重修過岳飛祠墓,重鑄了四跪像。

  • 5 # 王斌兔斯基

    滿族人也是供奉岳飛的。

    但是,滿族人,或者說清朝政府對於岳飛的感情是很複雜的。

    首先岳飛身上是帶有兩個標籤的,第一是反抗異族的侵略,保家衛國;第二則是忠於君主,哪怕被陷害,也沒有造反。

    上面的兩個標籤,正常的封建朝代的統治者都進行了大力的宣傳。比如說元朝,而到了明朝,太祖朱元璋曾下詔將岳飛列為歷代三十七名臣之一,“從祀歷代王廟,配宋太祖享”。到了明朝萬曆年間,甚至將岳飛列入神位,名為“三界靖魔大帝”。

    但是這兩個標籤讓清朝選的話,就很尷尬了。滿清只可選第二個,選不了第一個,由此清朝政府的種種舉措也大多在宣揚精忠報國,不再提倡抵抗異族入侵了。

    比如說在雍正四年,也就是1726年,雍正皇帝下令將岳飛移出武聖廟,要知道岳飛已經在武廟供奉了幾百年。岳飛被移除武廟後,代之以的是漢將關羽三代,現階段我們所能看到的關帝廟大多是從雍正時期修建的。這就是為了讓人們學關羽的一個忠字,而不要去學其他的什麼抵抗外族入侵啦之類的。

    再有有清一代,曾五次重鑄秦檜像,包括雍正9年,李衛重修岳飛祠墓,錢塘知縣李惺重鑄四跪像;

    還有乾隆12年,布政使唐模重鑄四跪像;

    嘉慶7年,重鑄四跪像;

    甚至在清末的同治4年,還有布政使蔣益澧重修岳飛祠墓,又重鑄四跪像;

    到光緒23年,此時已經是1887年,布政使張祖翼再次重鑄四跪像。

    滿清政府一直希望治下的人們學岳飛的精忠,並且將注意力投放到對於奸臣小人的咒罵破壞上。

    因此,最終滿族人供奉岳飛嗎?答案是肯定的。但這種供奉的情感是比較複雜的。

  • 6 # 覃仕勇說史

    答:從滿族王公貴族尊嶽、崇嶽的態度來看,滿族人是供奉岳飛的。

    民間流傳有一種說法:岳飛是抗金英雄,滿族卻是大金帝國女真人後裔,所以,他們對岳飛恨之入骨。清廷入關後,他們抬關公壓岳飛,毀嶽貶嶽,讓岳飛不得翻身。

    這是普通民眾的想法,不是政治家的想法。

    作為成熟的政治家,就算骨子裡恨某人,但為了政治上的需要,是可以犧牲掉自己的部分情感愛憎的。

    何況,岳飛是一個頂天立地的大英雄、大豪傑,天下熱血男兒無不敬之仰之,一來滿族並非金國女真後裔,二來就算真是金國女真後裔,那也已是事過幾百年,所有是非恩怨都已成風,又哪裡值得執著不放、耿耿於懷以至於萬世萬代?

    再有,真正的抗清英雄,如袁崇煥、如史可法、如閻應元等等,清朝統治者不也是給他們追諡立祠嗎?

    所以,滿族人供奉岳飛,並沒什麼大驚小怪的。

    某著名大學教授、管理學大師曾在電視節目中說,現在的華人拜關公,不拜岳飛,是乾隆皇帝搞得鬼。

    為此,他還煞有介事地講了一段故事:說,乾隆之前的人是拜岳飛,不怎麼拜關羽的。乾隆非常反感,覺得岳飛是打我的祖先女真的,是仇人,必須決定改變這種情況。但是又不能強行禁止,擔心那樣做會適得其反。怎麼辦?他想了一計,裝神弄鬼,連續兩次上朝時聲稱自己背後有人,大呼小叫:你是誰?背後有聲音回答:我是關公,我在保佑你。乾隆於是推金山、倒玉柱,一雙無比尊貴的膝頭跪在地下,納頭叩拜關公。並且經常有事無事叩拜。這麼一來,上行下效,全國逐步推廣,百姓拜關公漸漸取代了拜岳飛。

    大師這番鬼話,絕不能信。

    清朝諸帝中,最推崇岳飛的就是乾隆。

    乾隆曾多次到杭州岳飛廟造訪,並親自撰寫《嶽武穆論》,其文有“以公之精誠,雖死於秦檜之手,而天下後世而仰望風烈,實可與日月爭光矣”之句。

    乾隆因仰慕岳家軍戰無不勝,又對岳飛名言“文官不愛錢,武官不怕死”激賞不已,故有作詩讚頌稱“兩言臣則師千古,百戰兵威震一時”。

    還有,目前的嶽王廟大多是清代建築。

    清廷在入關後的第八年,即順治八年,就大規模重修杭州岳廟。

    以後康熙廿一年,雍正九年,漸次擴大規模。

    康熙帝曾欽賜給岳飛23世裔孫、刑部掌印嶽鎮九伴朝鑾駕和蟒服。

    雍正帝則在岳飛墓前親題“碧血丹心”四個大字。

    1751年,乾隆親自祭典岳飛,所賜金匾“偉烈純忠”至今仍在。

    後來的嘉慶、同治、光緒諸帝也同樣尊嶽崇嶽,先後三次重鑄嶽墓前秦檜等四人跪像——有清一代,共重鑄過八次秦檜等醜類鐵像。

    如果說康熙、雍正、乾隆等人的崇嶽是在玩政治手法、籠絡民心,那麼特別要說說清太祖努爾哈赤。

    努爾哈赤的花花腸子可沒有他那些後代那麼多,他雖然殘暴兇悍,但相對真率質樸。他敬仰英雄岳飛,就讓兩個子孫改名為嶽,其中代善的長子叫嶽託,阿巴泰的第四子叫嶽樂。

    2005年6月,岳氏家族在編纂《中華岳氏統譜》時,岳飛後裔嶽喜高在邵陽會議上還有提到:天下岳氏並非都是岳飛的後裔,但均是炎黃子孫龍的傳人,凡願意編入本統譜的一律同卷編輯。

    接著,他特別提到清太祖努力爾哈赤之孫嶽託、嶽樂的後裔,白旗人嶽禮的後裔,鑲芝旗人嶽琪的後裔等。

    此外,還有提到,從岳飛後裔第二十二代起,有乾隆皇帝欽賜“崇修喜彩、崇得喜彩”等字輩。

    以上種種,可知滿族人是供奉岳飛的。

  • 7 # 祁特理阿克頓

    供奉岳飛沒聽說啊,不過岳飛的後代在清朝為官,明朝袁崇煥的後代也入了漢八旗。就是黑龍江將軍壽山將軍。1900年,俄羅斯入侵黑龍江,壽山將軍,讓程德全去談判。程說我們可以投降,但是,不能炮轟我們齊齊哈爾市。這時,俄軍繼續炮轟齊齊哈爾市。程就趴在俄軍大炮上,要炮轟先打死我。他的英勇無畏的行為,讓俄軍停止了炮轟。壽山將軍讓程談判,但是,將軍不投降。躺在棺材裡,吞金自殺。還讓手下開槍殺了他,手下手抖,打偏了。將軍大罵,這樣,膽量如何能殺敵。後來,又讓自己兒子開槍打死了自己。

    這些,真實的故事大家可能都不知道吧

  • 8 # 直江信綱

    供奉。

    比如有清一代,曾經四次重修岳飛墓前的跪像(秦檜等人的跪像,現在當然是已經保護起來不能隨便破壞了,當初可是遊人洩憤的工具,經常因為被某位氣性大的遊客砸了需要重換);乾隆下江南的時候,還專門寫了文章尊奉岳飛。

    “知有君而不知有身,知有君命而不知惜己命,知班師必為秦檜所構,而君命在身,不敢久握重權於分疆之外。”

    就這樣,在乾隆的欽定之下,尊崇岳飛的人把主要著眼點放在了其君臣之義、忠奸之辨上,而弱化了對於其抗擊女真這部分的描述。清代的《說岳全傳》,就是很好的一個例子。

    清代之所以供奉關羽更多一些,是因為在明代的遼東地區,關公信仰就已經家家戶戶遍地都是,清代自然隨之。北韓人柳成龍在進京途中就曾經對這種現象大惑不解:“自遼東至帝京數千裡,名城大邑及閭閻眾盛處,無不立廟宇,以祀漢將壽亭侯關公......”因為北韓的關羽信仰,是萬曆北韓戰爭期間由明軍帶去的。

    另外,明太祖起於草莽,洪武27年就曾經在南京建關羽廟,與歷代帝王廟等並稱。而岳飛,此時在歷代帝王廟裡配享。所以民間信仰這一塊,岳飛的聲望一直不如關公,直到今天也是。我們經常在港片裡看到某黑社會大佬召集手下開會的鏡頭,上首必然擺一尊關公像,這就是很好的例子。

  • 9 # 海條子

    不啦,岳飛在清朝之前就是戰神、武神、武聖爺。清朝由於舉著後金的旗幟(岳飛當年抗金),所以抑制岳飛是必然的。於是,推出關公,大肆宣傳,時間長了,大家也就忘記了。於是現在大家都拜關公。

  • 10 # 春先生的世界

    滿族人會不會貢奉岳飛,要從一定的時間階段分析,原因是一是岳飛在抗金戰爭中殺了很多金人,也就是滿人的老祖宗,說起來是滿族的仇人,當時的人應該不會貢奉岳飛的。

    二是乾隆皇朝時,乾隆皇帝也是十分推崇岳飛,覺得岳飛忠君報國的思想值得讚揚,甚至修復岳飛廟,鑄造新的秦跪像。從這個意義上說,滿族皇帝代表滿人,表明了滿人的貢奉的意思。

  • 11 # 中原一哥

    滿族人不供奉岳飛。

    清朝時期,雍正皇帝下令把岳飛像移出武聖廟,把關羽像搬進廟裡。

    南宋時,當時,存在元、金、西夏、大理等幾個國,在當時情況下,元、西夏、金為異族,面對異族入侵,出現一大批名將,岳飛就是名將代表,和蒙古人也交戰過,在人民心中嶽飛是民族英雄。

    清朝是滿清統治天下,大家供奉岳飛,民族英雄,滿清統治不允許這種這種情況,為了更好的統治,要漢人服從統治,必須要一個英勇、忠義的代表,關羽像就被搬進廟堂。

    為了便於統治,被稱為民族英雄的岳飛像不能在廟堂,所以不供奉岳飛。

    隨著時間的推移,直到現在,老祖宗留下的規矩,滿清不供奉岳飛。

  • 12 # 勇行萬里路

    滿人也是華夏文化圈的民族,所以供奉華夏英雄是很正常的。

    不供奉甚至是毀掉嶽王廟嶽王墓的都不是華夏民族,他們不敢面對精忠報國的嶽王爺,嶽王廟的存在都是對他們的羞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面對全程英語教學,如何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