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育兒心典

    如何讓孩子親近自然,其實題主的這個問題是育兒中很關鍵但又容易被忽視的話題,娜媽就想借助這個話題聊聊自己的想法。

    人本來就是自然之子。大自然的山川河流、花草樹木、蟲鳥禽獸、風霜雨雪、電閃雷鳴似乎時刻在向孩子發出呼喚。奇妙的大自然是孩子學習的天然課堂,更是孩子成長的快樂園地。而作為大自然的一份子,其實我們和所有生物一樣,先天就有著對大自然的敏感、接納與融入,而且在我們成長過程中會有一個特殊階段,我們稱之為“自然敏感期”。所以在具體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讓我們先從這個所謂先天的“敏感期”聊起。

     【敏感期,是生物的本能】

    “敏感期”是由荷蘭生物學家德.弗裡在研究動物成長時所提出的一個名詞,是動物的一種本能。例如蝴蝶會把卵產在安全隱蔽但是離嫩芽有一定距離的地方,當幼蟲破卵後,在沒有接受任何指導的情況下,幼蟲本能地對光線非常敏感,跟著光線朝樹梢爬去,最終找到了賴以為生的食物。當幼蟲長大到能以粗糙食物為生時,它對光的敏感性就消失了,對光線的敏感期就消失了。而此時,長大的幼蟲也會相應地開始學習其他謀生方法和生活經驗。在這樣一個過程中,幼蟲完成了由無意識地本能轉化到了有意識的學習。

     【孩子的“自然敏感期”】

    義大利的幼兒教育家瑪麗婭.蒙臺梭利在長期與兒童的接觸中,發現人的發展也存在著敏感期。表現為:兒童在每一個特定的時期,都有一種特殊的感受能力,這種感受能力促使他對環境中的某些事物很敏感,對有關事物的注意力很集中又有耐心,而對其他事物則置若罔聞。

    自然敏感期,就是兒童成長中的眾多敏感期的其中一種。它是指孩子在特定年齡段(5~6歲區間),對大自然、生物、生命以及外界所有的事物產生越來越濃厚興趣的時期。在這一個時期,我們通常可以發現孩子對大自然的興趣與探索的慾望顯著增強,例如對明知道很髒的泥沙感興趣,越來越喜歡玩兒水,開始注意嫩芽的發育和鮮花地盛開,看到可愛的小動物,就會釋放同情心,總喜歡到戶外撒歡不喜歡呆在家,看見草坪就想打滾,甚至開始對自己的到來產生濃厚的興趣,問爸爸媽媽:“我是怎麼來的?等等。

    自然敏感期是孩子成長的本能,也是自然賦予孩子的某種天賦,所以培養孩子親近自然的能力,這個時期尤為關鍵。因為把握好這個時期,把這種本能透過引導轉化為孩子的能力或者性格特點,就是培養自信、有愛、有責任心的孩子事半功倍的關鍵。

    【該如何引導孩子親近大自然呢?】

     1.戶外活動:戶外活動是一種簡便易行的親近自然的方式。家長不妨透過戶外遊戲引導孩子探索大自然的奧秘,體驗其中的樂趣。諸如放風箏是在大自然中進行的運動,週末的時候,一家三口找個適合放風箏的地方,陪著孩子放風箏吧。相信孩子一定很喜歡,這種自由自在,拉著風箏線奔跑的感覺。玩雪:數雪花、滾雪球、堆雪人、打雪仗、滑雪。玩沙土:堆小山、築城堡等,沙土遊戲能充分發展孩子的想象力。

     2.郊遊休閒:郊遊是孩子親近大自然的又一良方。利用節假日,家長應儘可能地領孩子去郊外踏青、遠足、爬山、放風箏、游泳等;多帶他們去去公園,公園裡面有很多花草樹木,一副大自然的景象,教會孩子認識各種花草,(但要注意,不要破壞公園環境,傷害樹木)還可以帶孩子去農場體驗採摘,例如摘草莓,摘櫻桃、摘葡萄等,讓孩子體驗農作物的快樂,也讓孩子瞭解種植的不易。在增加親子互動的同時順便教他們認識五穀雜糧、蔬菜瓜果。

    3.飼養小動物:家長可以在家中餵養烏龜、金魚、小貓、小狗等小動物,讓孩子瞭解各種小動物的生活習性和飼養方法。孩子親眼見到小動物在自己的照料下成長,在體會勞動愉悅的同時,還能同小動物建立起良好的情感,對小動物產生責任感。這種情感能夠遷移到孩子生活的其他方面,促進他們成為情感豐富的人。

    4.栽花種草:很多孩子都喜歡植物。喜歡植物的孩子大都具有同情心,個性溫和善良。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種一些花草,既可美化家庭環境,又能增長孩子的知識,陶冶性情。如果有條件,還可以開闢一塊空地,種些向日葵、西紅柿、絲瓜、黃瓜等植物。播種時,先讓孩子學會分辨各種種子的形狀、顏色,待出芽、長葉之後,引導他們繼續觀察,給他們講述植物生長的規律。

     總之,多帶領孩子走進自然,接觸自然,是孩子主動學習的重要條件,同時開闊了孩子的視野,陶冶孩子的情操,豐富孩子的科學常識,還能加強孩子觀察能力、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並增強身體素質,促進了孩童全面和諧地發展。讓孩子對自然的認識由表及裡,逐漸深化,更能激發了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所以多解放孩子的時間和空間,多讓孩子在無拘無束的大自然中釋放情懷,尋求大自然的奧秘吧。

  • 2 # 夜惋馨空

    讓孩子親近自然,最直接的做法,是帶著孩子走進大自然。

    我們每個人都是自然界中一個個小小的個體,孩子對於自然界的各種事物都會有好奇心,讓孩子親近自然,可以帶孩子去觀察地上的小螞蟻,各式昆蟲,陪著孩子一起去感受自然界的美好。

    可以先給孩子看一些有關自然界各種動植物等等的繪本。邊給孩子講述,邊告訴孩子在哪裡可以看到繪本里的各種動植物,讓孩子對此有所期待,願意自己去探索自然界的奧秘。先從繪本中開啟孩子的視野,再帶孩子去親近自然。

    讓孩子親近自然,必須走出來,用自己的身體去親身體會。

  • 3 # sunny每天都晴天

    1

    常去山間水邊度假。生活在大都市裡的孩子,滿耳聽到的是噪音,滿眼看到的是光怪陸離的色彩,更不用說吸入肺葉的都是有毒的工業或交通廢氣了。於是家長們便紛紛利用週末或節假日去山間水邊走走,讓孩子們親眼觀察田野是如何向人類提供糧食、蔬菜和水果的,森林是如何向人類奉獻木材和更為寶貴的新鮮空氣的,江河湖泊是如何向人類供應水源以及魚蝦等水產的,大山是如何向人類敞開自己的懷抱呈獻上無價的礦藏的……

    由此,孩子們不僅會學到許多書本里和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而且更為重要的是:一種對大自然的巨大“感恩”之情會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中油然而生。

    2

    把大自然帶回家中。這也不失為一個滿足孩子熱愛自然的好方法。如在家裡添置一個魚缸呀,養幾盆小花呀,餵養幾隻小動物呀,等等。孩子們在與動物、植物的親密接觸過程中,自然會對大自然產生越來越親密的感情。

    3

    4

    有目的地引導閱讀跟大自然有關的圖書,教會孩子透過書籍來解答疑難、查詢資料,由此也增添了對大自然的崇敬、嚮往和好奇。

    5

    鼓勵孩子投入相關的活動。如有的中小學發起“以望遠鏡取代彈弓”———那些淘氣的男孩再也不拿彈弓來射殺無辜的鳥兒,而是在清晨或傍晚,用望遠鏡觀察各種各樣的鳥兒如何哺育子女,如何談情說愛,如何交配繁殖。奇特的“錄音大賽”要求孩子們錄下種種“動聽的自然聲音”,結果有的錄下了飛翔蜜蜂的嗡嗡聲,有的錄下了雨打芭蕉葉的啪啪聲,有的錄下了夜鶯銀鈴般的啼鳴,有的錄下了輕若遊絲的風聲,有的錄下了雨後莊稼“巴吱巴吱”的拔節聲,但最後榮獲冠軍者卻更為獨具匠心———其作品竟然是一盤在森林裡錄下的完全無聲的磁帶!錄製者的解釋是:“動聽的聲音”其實隨處可覓,但在如今充斥了各種噪音的世界上,“絕對的寧靜”卻絕對難找!

    “兒童水鳥畫”比賽則每年都吸引數以百萬計的英國孩子的熱心參與,當然參賽者在創作之前必須對各種水鳥滿懷愛心地進行耐心、細緻的觀察研究。

    曾榮獲過大賽第一名的約尼爾披露,為了能把蘇格蘭翠鳥畫得栩栩如生,他在父親的幫助下利用長焦距鏡頭相機,花了整整一個暑假的時間,拍攝到了1000餘幅翠鳥的照片。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期間他沒有讓一隻翠鳥受到傷害,甚至哪怕受到驚嚇。

    6

    英國孩子特別鍾情於看馬戲。為了使馬戲對孩子更具吸引力,有的馬戲團的老闆竟然讓一些動物演員服用興奮劑。果然,服藥後的猩猩在作表演時變得更好動了因而也更顯可愛了,威嚴的老虎則像小貓似地捉起了迷藏,袋鼠“興奮”地活蹦亂跳———馬戲表演確實更好看了,但自從一名知情的動物保護專家揭露了其中的陰謀後,孩子們都被激怒了。因為他們明白:這樣的“好看”是須用危害動物的健康為高昂代價的,有的動物還因此而大大縮短了壽命。

    後來,在一些學校和動物保護組織的倡導下,曾有成千上萬英國兒童投入了“拒絕‘邪惡馬戲’”運動。這樣的運動不僅有效地制止了不法馬戲團的“邪惡活動”,而且加強了孩子與動物之間的聯絡紐帶,因而可以說也是親近大自然的另外一種表現形式。

    7

    眼見倫敦動物園內的許多動物由於缺少活動而健康狀況直線下降,年僅7歲的小學生迪克靈機一動:何不讓它們在動物園裡也“積極”參加“體育活動”?迪克的想法儘管有點異想天開,但卻得到了生物老師的讚賞。在同學們的支援下,迪克募捐到了一筆錢並買來了皮球、鞦韆、跳板、爬竿等運動器具安置在動物園裡,專供動物們“使用”。

    說來有趣,幾乎所有動物的體質有了明顯提高,孩子們心裡為此也樂開了花!

    8

    英國地處溫帶,本無熱帶雨林,但倫敦23所小學的小學生,在教師的指導和家長的鼓勵下,利用一家廢棄的展覽館,成功地“人造”了一片總面積達1500平方米的熱帶雨林,專供各地同齡人前來參觀。

    人造雨林的總設計師是12歲的布魯卡,他介紹說,雨林中生長的40多種熱帶植物來自南美、東南亞和中非等地區,還有一片300平方米大小的小沼澤地———在人造Sunny的照射下,沼澤地騰起陣陣水氣,腐敗枝葉散發出的氣味迎面撲來。突然一聲悶雷炸響了,瓢潑大雨接踵而至。到了夜間,各種各樣的蛙鳴蟲吟不絕於耳,而舉頭一望,透明的夜空中掛著一輪明月……當然,創辦該人造雨林不是為了好玩,而是增添孩子們對大自然的深情。

  • 4 # 一然韌性

    有一些小遊戲是比較推薦的:

    1.集合幾個孩子一起在公園,大草地上等,組織孩子們用大自然的萬物取名字,並說出理由。用大自然為自己命名,然後大家都給予鼓勵。

    3.在孩子們的手上繞一圈透明膠,把膠面對外,然後帶著孩子們出去撿一些小葉子,小花兒來裝飾自己獨一無二的手環。

    有一些親子的活動也可以嘗試:

    1.帶孩子們去海邊挖螃蟹或者在泥地裡挖蚯蚓。

    2.很多植物的小實驗都可以帶著孩子們做做。帶孩子們種容易發芽的小植物,讓孩子觀察記錄。

    3.動物小實驗,比如調製一杯芥末水倒入泥土裡,看看蚯蚓們是不是會都會鑽出泥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婚姻的“門當戶對”要如何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