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穆說語文
-
2 # 瑩老師
家長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提高孩子學習語文的興趣。
[說]:在推動名著閱讀的過程中,筆者曾經舉辦每日演講活動,這種任務驅動,也能有效培養孩子們的學習語文的興趣。
[寫]:針對這樣的孩子,在初一初二時,家長需要堅持讓孩子寫[她喜歡的讀書筆記]。什麼是[她喜歡的讀書筆記]?筆者曾經教過一屆學生,連續三年每週寫讀書筆記,這讀書筆記可以是他們喜歡的形式來呈現,比如繪畫、剪貼、自由創作等,因為是學生自己喜歡的,這份興趣就推動了孩子們學習語文的興趣。
[拓展遷移]在課文學習的基礎上,推薦相關的文字閱讀,也是比較好的方法。比如看了名著《西遊記》,也可以推薦孩子們看《鏡花緣》,同樣的光怪陸離能讓孩子們在比較閱讀中思考。比如上完楊絳先生的《老王》,可以順勢推薦孩子們閱讀《我們仨》,這樣能讓孩子們更深入去了解楊絳,甚至還能繼續拓展讓孩子們去了解錢鍾書,有時就是這樣步步推進,環環相扣,最終讓閱讀之火熊熊燃燒。
希望以上方法對孩子學習語文有幫助。
-
3 # 鴨梨lanoo
對與語文 我們家長或哥哥姐姐一個從自己做起,講普通話,寫規範字。
我作為一個哥哥,覺得這語文是所以學習科目中最簡單的,孩子甚至可以不學自通。我們的母語是全世界最難的語言華人也不可能全學會。
所以我們重視的並不是語言的組織能力,因為在社會中這是每個華人必備的,沒有途徑的 。
唯一的方法就是和他們多交流。加油哦。
可憐天下父母心!
-
4 # 卷書雲學堂
可以先給孩子講一些比較有吸引力的故事,家長也可以自己經常讀書,和孩子交流,耳濡目染,循循善誘,孩子自然就喜歡了
-
5 # 武小五聊人文
根據我學習語文的體會,語文現在重點考察的是閱讀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這方面的能力上去了,語文成績自然不會差。
而這兩種能力的提升,引導孩子產生閱讀興趣非常重要的。開始的時候,建議家長每天能抽出半個小時給孩子讀課外書,包括文學名著、精美散文等,讓孩子感受到語言的魅力,日積月累,就會對語文產生興趣,喜歡上閱讀,到時候就不用家長讀了,他自己會利用課餘時間讀書。書多了,積累多了,閱讀理解和表達能力提高了,考試題中的閱讀理解和作文自然不是問題。
-
6 # 使用者歲月如歌
初一,對小升初的學生來說,是一個積極向上的契機。
新環境,新同學,新老師,一切都充滿新奇和嚮往。
如何利用好這個契機,把學生引入積極健康的學習軌道,是所有初中老師的共同願望。
語文老師的首要任務,就是要努力讓你的學生熱愛你教的語文學科。
如果說興趣是入門的嚮導,則熱愛就是學習的原動力!
語文老師要當好自己學科的嚮導,首先,要從改革教學方法入手,把語文課上出特色。
由於傳統的語文教學,多采用照本宣科、死記硬背的“填鴨”式教學,讓學生厭倦和反感。改革教法,必須充分發掘課文中的文化因子,找出那些學生感興趣的東西,上出語文課的新意和特色,讓學生覺得像在聽音樂、故事,言猶未盡,餘音繚繞。
其次,要培養閱讀積累,講練結合。
語文知識,是靠積“壘”出來的;語文能力,是靠練轉化而成。所以,語文教學的核心,就是要多讀多練。
多讀,就是不能只教課文“單打一”。教師要把與課文有關的文章都納入備課,做到課內外結合,學一篇課文了解多點知識。多練,指方法要多,內容要新,口、筆結合,靈活多樣。比如上次是筆練,下次則改為口練。複述、演講、短評、順口溜,讓學生在興趣中練,不感到枯燥無味。
第三,語文教師要形成自已的教學風格和人格魅力。
語文教師一定要加強修煉,博學多才。語文是一個內容極其豐富多彩的學科,把語文課教出新意,上出特色,需要老師修煉“內功”。
要求豐富備課,多讀多練,本身就為教師提供了一個修煉“內功”的機會。除了知識,教師的多練,還包括教學的語言藝術、板書和主持人的活動設計、應變能力。
教師具備了這些素質,就能用生動、活潑、形象的語言藝術,形成自已的教學風格和人格魅力,讓學生把感性的喜歡變成理性的信任,從而熱愛你和你的學科。這就充分營養了學生的語文興趣,協調和最佳化好教與學的環境,就是學好語文成功的一半!
-
7 # 羅小龍
首先家長在家中多看書,自然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如果自己整天抱著手機,而要求孩子去看書寫作業,你覺得孩子會心服口服嗎?家長做什麼孩子會無意識的受到影響,書看得多了語文水平自然就上去了,還有就是要多與孩子交流,多帶孩子出去,語文就是語言的應用,多交流多見識都會有非常大的幫助。
-
8 # 親子語文
的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孩子語文興趣不高,在我們這樣的學校教育背景下,父母為孩子付出努力是必須的。
尋找切入點語文包括的面很廣,比如書寫、閱讀、朗誦、演講等。父母需要細心觀察瞭解,如果孩子在某一方面有特長,或者在某一次有了出色的表現,都需要我們大力強化,也就是培養或鞏固他的興趣。我的一名學生,語文成績屬於中下等,但他的朗誦能力很強,在課堂上朗讀課文或者參加朗誦比賽都很積極。而且他愛好閱讀,提到一些名著內容,往往能夠說得頭頭是道。他的家長因為經常與我溝通,瞭解到這種情況後,在家裡或者熟人面前經常誇獎孩子,大大激發了他的語文學習興趣,語文課成了他最喜歡的課堂——因為他找到了自信。
求助於老師從上文您可以發現,做一個細心的家長並且經常與老師溝通是非常必要的。初中教育,班級人數較多,而且孩子大部分的語文學習時間都是在課堂上,如果讓自己的孩子在班級裡有良好的語文學習狀態,問題就迎刃而解了。一位學生家長經常向我傳送孩子在家學習語文的圖片,我也經常把這些表揚給全體同學,效果非常明顯。
一個孩子是否喜歡學習語文,跟他的老師有很大關係。往往喜歡這一學科的老師,就喜歡這一學科。所以,家長要尊重現任老師,不要在孩子面前指責老師,不要把孩子不喜歡語文的原因歸結在老師身上,盡力協助孩子與老師建立和諧愉快的合作關係。當然,如果咱孩子的語文老師的確不稱職,有條件的話,可以在外面聘請。
運用同伴影響同伴可以是父母,也可以是同學或者朋友。父母在家裡如果經常閱讀、練字或者與孩子交流與語文相關的東西,無疑有益於孩子興趣的培養。至於同伴影響,我有這樣一段經歷分享。我在上初二的時候,在《語文週報》上發表了一首小詩,得到了老師的表揚和同學們的羨慕,在我的周圍一度掀起了寫詩的小熱潮。在這方面依然需要家長細心觀察,積極引導。
回覆列表
老穆解析問:“……平時書沒少讀,詩詞也喜歡,但不知道為什麼,語文成績奇差……”
穆老師在解析問題之前,有兩點疑惑:
一、關於如何讀書的問題
您說孩子平時沒少讀書,穆老師想問:
〖1〗您孩子讀的是哪一類書籍?
〖2〗在何種條件下讀的書?
是自願讀書,還是在老師要求下讀的書?
〖3〗在什麼環境下讀的書?
吵鬧?安靜?乾淨整潔?雜亂無章?……
〖4〗讀書是否有思考、有感悟?
〖5〗讀書是否有筆記?
如果僅僅停留在追求故事情節的層面上,是很難有成績上的體現。
二、關於喜歡詩詞的問題
孩子喜歡詩詞,穆老師有幾個問題想問:
〖1〗喜歡詩詞,是喜歡聽還是喜歡讀?
〖2〗喜歡詩詞,有研究詩詞的韻律嗎?
〖3〗喜歡詩詞,是否知曉詩詞的作者?是否瞭解詩詞的創作背景?是否思考過詩詞的寫作手法?是否讀懂詩詞的蘊意?
〖4〗喜歡詩詞,有嘗試去寫嗎?
如果僅僅停留在喜歡的層面上,那麼在考試成績上是很難有體現的。
接下來,穆老師再來分析一下,孩子為什麼會不喜歡語文?
〖1〗成績上的挫敗感,讓孩子失去了信心
〖2〗或許是不喜歡老師的教學方式
〖3〗語文的考試內容多、廣、深、難
a.文學常識面廣
b.古詩詞鑑賞、文言文難讀懂,試題難度大
c.閱讀理解閱讀量大,有的學生就不喜歡讀,尤其是遇到散文,再加上試題難且深,學生自然不喜歡
d.作文一寫就600字,而且還要構思,學生難免會生煩
〖4〗寫的多,思考更多
數學寫的少,英語寫的少,語文一寫就很多
〖5〗答案具有靈活性
數學的答案往往是固定的,而語文卻不是。同樣的意思有不同的表達,不同的表達,得分卻不一樣。
當然,孩子不喜歡語文的因素還有很多,穆老師就不再一一列舉。
接下來,穆老師將為家長朋友和孩子支招,感興趣的同學可以接著往下看!
老穆支招一、家長要和孩子進行深入溝通,給予孩子自信心。
二、讓孩子知道語文的重要性
中考語文,乃至高考語文,不僅試題難度大,而且是容易拉開差距且短時間內難以提上去的。
三、制定一個詳細具體的學習計劃和目標,慢慢享受進步帶來的快樂。
不要指望一口吃成胖子,要有計劃的慢慢進步,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
四、如果條件允許,可以找一個適合孩子的老師,引領孩子。
老師一句話,勝過家長苦口婆心十句話。
五、有條件、有能力的家長,可以從生活現象、時事熱點、奇聞趣事、歷史故事等方面入手,再結合語文考點,進行解析,這樣孩子的興趣自然會提升。
六、家庭可以營造文學氛圍,在環境佈置上做出改變。
七、購買一些文學典籍,即使孩子不看,也要放在最顯眼的位置。
八、孩子自身心態要做出調整,如果自己不改變,任何人都很難幫助到你。
說一千,道一萬,只要孩子願意學,成績一定能上來,只不過是多少的問題。如果孩子不願意改變,再好的方法也沒用。
穆老師認為,面對青春期的孩子,你指望孩子突然間頓悟,這種可能性微乎其微,不發生一些“故事”,很難改變。所以說,教育要從娃娃抓起。
好啦!問題就分析到這,你們都明白了嗎?加油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