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文石齋主

    “熙河開邊”又稱“河湟開邊”,是北宋神宗熙寧年間,在宰相王安石的支援下,由王韶主持,宋朝先後收復了宕(治今甘肅宕昌縣東南)、疊(治今甘肅迭部縣境內)、洮(治今甘肅臨潭縣西南)、岷(治今甘肅岷縣)、河(治今甘肅臨夏)、臨(治今甘肅臨洮)等六州的戰役。“熙河開邊”實現了王韶所預想的使西夏“有腹背受敵之憂”的戰略目標,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邊疆各族人民,使其免受西夏的侵擾和掠奪;市易司的設定及其實踐活動,為“熙寧變法”中的“新法”創造了新的經驗,增添了新的內容;因西夏的掠奪戰爭而阻斷的絲綢之路,又變得暢通起來。

    一、“熙河開邊”的背景

    北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正月,英宗駕崩,年僅20歲的宋神宗繼位,成為北宋的第六位皇帝。當時,北宋政府積貧積弱,面臨著嚴重的內憂外患。明代王夫之在《宋論》中說:此時“君飾太平以誇驕虜,臣立異同以爭口舌,將畏猜嫌而思屏息,兵從放散而恥行枚。率不練之疲民,馭無謀之蹇帥”,“不能得志於一戰而俯首以和”。宋神宗即位後,“勵精圖治,將大有為,”

    以“雪數世之恥”,即位的第三年(1069)就起用王安石,任命他為參知政事,著手改革變法。正是在這一變法圖強的形勢下,王韶向朝廷提出了他的《平戎策》三篇,詳論取西夏之略。《平戎策》的大概構想是:西夏可以攻取。要想攻取西夏,應當先收復河、湟二州,這樣西夏就有腹背受敵之憂。西夏近年攻打青唐(今寧夏西寧),未能攻下,萬一攻打下來,它必定會揮兵南下,大肆掠奪秦(治今甘肅天水秦州區)、渭(治今甘肅隴西東南)二州,牧馬於蘭(治今甘肅蘭州)、會(治今甘肅會寧)之地,切斷古渭交通,征服南山的落後的羌人,西面構築武勝城,時常派兵騷擾洮、河,那麼隴、蜀各郡就都會受到威脅,舊時吐蕃首領唃廝囉的子孫中部落首領瞎徵兄弟、欺巴溫等人的勢力範圍都不超過一二百里,不能能自保,不能與西夏抗衡將,只有董氈稍能自立;武威(今甘肅武威)以南到洮、河、蘭、鄯,都是過去漢代所轄的郡縣,所謂湟中、浩亹、大小榆、枹罕等地,土地肥沃,很適合羌人各部生存,所幸的是現在各羌分裂,互不統屬,正好將他們割裂開來,各個擊破,一旦各部臣服,則唃廝囉部不敢不歸順,唃廝囉部歸順,西夏就會成為我方掌中之物。而在唃廝囉子孫中,瞎徵的勢力相對較強,羌人各部都畏懼他,如果招撫他後,讓他駐紮在武勝(今四川廣安)或者渭源城(今甘肅渭源),以糾合宗黨,統治部族,習用漢人之法,如此則既對大宋有肘腋之助,又可以使夏人各部相互孤立,不能連結在一起,那時夏人雖強,也再不能為患國家。

    《平戎策》既正確分析了熙河地區吐蕃勢力的狀況,又提出瞭解決北宋最急迫的西夏問題的策略,與以宋神宗、王安石為代表的變法派“改易更革”的政治主張一致,得到北宋朝廷的高度重視和採納,王韶被任命為秦鳳路北【宋熙寧五年(1072)分陝西路西部置。治秦州(今甘肅天水市),轄境相當於今寧夏苦水溝、雲霧山、甘肅蒲河、陝西賈趙河以西,長城以南,秦嶺、潘冢山、岷山以北,青海日月山、達坂山以東地】經略司機宜文字(略當今之機要秘書),主持開拓熙河之事務。

    二、王韶其人

    王韶(1030年4月3日-1081年8月1日),字子純,號敷陽子,江州德安(今江西德安縣)人。王韶於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進士及第。授新安縣主簿,升建昌軍司理參軍。後因考取制科失敗,轉而遊歷陝西一帶,採訪西北邊境的風土民情。

    王韶雖是文人,卻足智多謀,富於韜略,喜軍事,善於指揮作戰。熙寧元年(1068)向宋神宗上《平戎策》,提出“收復河湟,招撫羌族,孤立西夏”方略,為宋神宗所採納,被任命為秦鳳路經略司機宜文字,率軍擊潰羌人、西夏的軍隊,設定熙州,主導熙河之役,收復熙、河、洮、岷、宕、亹五州,拓邊二千餘里,對西夏形成包圍之勢。王韶用兵,“每戰必捷”,清朝學者蔡上翔評價:“韶以書生知兵,誠為不出之才。而謀必勝,攻必克,宋世文臣籌邊,功未有過焉者也。”

    王韶在“熙河開邊”期間,屢次得到朝廷的提拔,先後任觀文殿學士、禮部侍郎等職,厚官至國家最高軍政機構樞密院的副主管樞密副使,以“奇計、奇捷、奇賞”著稱,人稱“三奇副使”。

    王安石變法失敗後,王韶於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被貶出朝廷,任洪州(治今江西南昌)知州,後改任鄂州(治今湖北武漢)知州。元豐四年(1081),王韶去世,享年五十二歲,追贈金紫光祿大夫,諡號“襄敏”。宋徽宗政和四年(1114),追贈太尉、司空、燕國公。

    三、“熙河開邊”的過程

    王韶到任秦鳳路時,吐蕃俞龍珂部在青唐一帶勢力最大,俞龍珂意欲控制渭源的所有羌人,甚至想“節制”西夏。秦鳳路將帥討論,想討伐俞龍珂。王韶當時正“糾察”邊境,帶領幾名騎兵直到俞龍珂的帳中,向他分析其成敗勝負,當晚又留宿在那裡。第二天早晨,一些吐蕃重要首領隨王韶東去。很長時間後,俞龍珂部龍珂率領其部屬十二萬多人臣服朝廷,這就是所說的包順。

    王韶認為:渭源到秦州一帶,良田棄置無人耕種的有上萬頃。希望設定市易司,以求商賈之利,將經商所得拿來治理農田。宋神宗採納了他的意見。但經略使李師中認為:王韶這樣做是想侵佔守衛邊境的弓箭手的田地,又計劃將市易司移到古渭,秦州的麻煩事只怕會越來越多了,得不償失。但王安石支援王韶的意見,罷免了李師中,讓竇舜卿接替他,並派李若愚對此事進行調查。李若愚到後,問王韶他所說的荒棄不耕的農田在哪裡,王韶無言以對。李若愚上奏宋神宗,說王韶所謂的荒田是謊報,為此王安石又罷免了竇舜卿而任命韓縝。韓縝於是附會王韶,說他奏報的是事實,王韶升任太子中允、秘閣校理。後來將領郭逵上奏說王韶偷偷地貸市易錢,王安石認為郭逵所說證據不足,將他調任到涇原。

    宋神宗志在收復河、隴,於是修築古渭城,組建通遠軍(治今甘肅隴西),任命王韶為“知軍”。

    熙寧四年(1071),吐蕃大將穆爾、結舒克巴等集結於抹邦山(今臨洮嵐觀坪),直逼狄道城(今甘肅臨洮)。熙寧五年(1072)七月,王韶派兵至渭源堡(今甘肅渭源)和乞神坪(今甘肅渭源西南),擊敗了蒙羅角、抹耳水巴等部族。開始,羌人據守險要之地,一些將領打算將部隊佈置在空曠的平地,王韶說:“敵人如果不離開險要之地,我們只有徒勞而歸。現在既然已涉入險要之地,就應當佔領它,使它為我所有。”帶領部隊直趨抹邦山,與羌軍對壘,並下令:“誰敢說退兵,就將他斬首。”敵軍居高臨下攻擊,宋軍稍受挫折。王韶親自披掛上陣,指揮部隊反攻,羌人大敗,他們將營房帳篷焚燒後撤退了,洮西大為震動。

    穆爾、結舒克巴等戰敗,瞎徵帶兵渡洮河來援救,被擊散的敵軍又集結起來。王韶令部下將領由竹牛嶺路出動,虛張聲勢,以牽制敵人,暗中讓部隊攻打武勝,與瞎徵部下首領瞎藥等部相遇,雙方激戰,宋軍大敗瞎藥等部,進駐武勝,建為鎮洮軍,接著又擊走瞎徵,降其部落二萬人。宋朝將鎮洮軍更名為熙州,劃熙、河、洮、岷、通遠為一路,任命王韶為熙州知州。

    熙寧六年(1073)三月,王韶攻取河州,熙河地區羌族首領木徵逃走。不久後,羌集兵數千反擊香子城(今甘肅和政),搶掠宋軍輜重,侍禁田瓊率700兵救援,進抵牛精谷(今址不詳),遭羌部襲擊,兵敗被殺。王韶緊急派先鋒將苗授等自河州回擊,大敗羌部兵。苗授接著與鈐轄奚起合兵,再攻牛精谷諸部,再次獲勝,還守香子城。三月二十四日,王韶又派德順軍(治今寧夏龍德)知軍景思立開啟通道,盡奪羌部所掠輜重。王韶引軍回擊,木徵復入河州,致使宋軍首尾不能相顧。王韶先築香子城,控扼要地,復遣軍渡洮河(在今甘肅碌曲、岷縣地區),攻克康樂城(今屬甘肅),自率軍破珂諾城(後改名定羌城,今甘肅廣河)。四月下旬,王韶回到熙州,派部隊攻取南山之地(今甘肅臨夏東)、建康樂城、劉家川堡(今甘肅廣河東)與結河堡(今甘肅臨洮西北),打通餉道,繼而率軍攻破踏白城(今甘肅臨夏西北),轉兵香子城。六月,宋神宗下詔,令德順軍知軍景思立率領2000軍隊進築河州。王韶率軍前去探視,發現羌部兵伏南山,欲待宋軍渡洮河時斷其歸路,集兵保天險摩宗城(俗稱鐵城子,今甘肅岷縣東)。王韶命部將王君萬取捷徑襲取摩宗。八月中旬,由露骨山(今臨夏西南)入洮州境,因道險隘狹,下馬步行。木徵留部將結彪守河州,親自率領精銳部隊尾隨宋軍之後。王韶分兵兩道,一道由部將率領進圍河州,一道自率擊木徵。宋軍連戰皆勝,木徵敗走,結彪開城門投降。王韶平定河州,再克宕州(今甘肅宕昌),打通洮河路。九月十八日,宋軍入岷州,該地羌族首領瞎吳叱、木令徵等降。旋即,王韶分兵破青龍族於綽羅川(今青海東部與甘肅交界處),迭(今甘肅迭部)、洮州羌族首領欽令徵、郭廝敦相繼以城投降。巴氈角亦以其族依附宋朝。

    王韶親率大軍轉戰五十四天,跋涉一千八百多里,拿下五個州,殺敵數千人,繳獲牛、羊、馬數以萬計。

    然而。隨著“熙寧變法”遇到挫折,王安石下臺,“熙河開邊”戰事停歇。北宋末年蔡京專權,又主開邊事宜,宋徽宗崇寧二年(1103)六月,王厚、高永年再次攻取湟州,次年四月攻取青唐。

    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金兵南下,北宋朝危在旦夕,無暇顧及西北邊事,唃廝囉自立,首領益麻黨徵被宋朝任命為“措置湟鄯事”,賜名趙懷恩。宋高宗紹興四年(1134),趙懷恩前往閬州(今四川閬中)依附南宋,宋朝對河湟的統治權正式告終。

    四、“熙河開邊”的影響

    在開拓熙河的過程中,王韶採取招撫、征討、屯田、興商、辦學相結合的戰略方針,取得了“鑿空開邊”的重大勝利,拓邊二千餘里,收復熙、河、洮、岷、疊、宕六州,恢復了安史之亂前由中原王朝控制這一地區的局面。熙河之役的勝利,“是北宋王朝在結束了十國割據局面之後,八十年來所取得的一次最大的軍事勝利”,使北宋對西夏形成了包圍之勢,實現了使西夏“有腹背受敵之憂”的戰略目標。

    王韶經略熙河以前,甘肅以及青海地區的吐蕃諸部四分五裂,互不相屬,不僅受到外部武力的威脅,而且內部各部族之間常年爭戰不休,嚴重地影響著各族人民的生活和社會經濟的發展。王韶招撫吐蕃各部族,使之歸於北宋王朝統一政權的保護之下,減少了內耗和戰爭,而北宋政府設定的營田司、市易司和蕃漢學等經濟文化機構,客觀上促進了甘肅以及青海地區各民族的團結與融和,促進了社會安定和經濟文化的發展。

    由於熙河之役的成功,被西夏的掠奪戰爭而阻斷的絲綢之路,也再次暢通、繁榮起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何二戰德軍一直打到45年,之前不趁早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