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早晨的太陽122
-
2 # 小柏推文
那麼,何為賦呢?賦萌生於戰國,興盛於漢唐,衰於宋元明清。在漢唐時期,有隻作賦而不寫詩的文人,卻幾乎沒有只作詩而不寫賦的才子。建安以後乃至整個六朝時期,對賦的推崇甚至於詩。《史記》中稱屈原的作品為賦,《漢書》也稱屈原等人的作品為賦。後人因推尊《史》、《漢》,所以便把屈原等人作品稱為之賦。
“賦”字用為文體的第一人應推司馬遷。在漢文帝時“詩”已設立博士,成為經學。在這種背景下,稱屈原的作品為詩是極不合適的。但屈原的作品又往往只可誦讀而不能歌唱,若用“歌”稱也名不正言不順。於是,司馬遷就選擇“辭”與“賦”這兩個名稱。不過,他還是傾向於把屈原的作品以“辭”來命名,這是由於屈原的作品富於文采之故。而把宋玉、唐勒、景差等人作品稱為“賦”。真 正把自己作品稱為賦的作家第一人是司馬相如。而後,到西漢末年,文人們就常以“賦”名篇自己的作品了。
賦是介於詩、文之間的邊緣文體。在兩者之間,賦又更近於詩體。從漢至唐初這段時期,賦近於詩而遠於文,從主題上看,楚辭體作品主題較為單一,多為“悲士不遇”。而其形式也比較固定,都是仿效屈原作品體式,象屈原那樣書寫自己的不幸與愁思。 屈原的《招魂》全篇的鋪張誇飾,對漢大賦的影響不言而喻。賦自誕生之日便 帶有濃厚的文人氣息,這就是受楚辭影響極深的原因。騷體賦,多采用楚辭的“香草美人”的比興手法,也常繼用了楚辭的“引類譬喻” 手法。
賦與詩的盤根錯節,互相影響從“賦”字的形成就已開始。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更出現了詩、賦合流的現象。但詩與賦必竟是兩種文體,一般來說,詩大多為情而造文,而賦卻常常為文而造情。詩以抒發情感為重,賦則以敘事狀物為主。清人劉熙載說:“賦別於詩者,詩辭情少而聲情多,賦聲情少而辭情多。”
漢賦的體式上大致有三種,即騷體賦、四言詩體賦和散體賦(或稱大賦)。。從賦的結構、語言方面看,散體、七體、設論體、及唐代文體賦又都比較接近於散文,有的完全可歸於散文的範疇。賦的似詩似文的特徵,與現代文學中的散文詩有些相像。 它主要有三個特點:一、語句上以四、六字句為主,並追求駢偶;二、語音上要求聲律諧協;三、文辭上講究藻飾和用典。 排偶和藻飾是漢賦的一大特徵。
駢文受賦的影響很大,駢比起於東漢,成熟於南北朝。在文章中廣泛用賦的駢比形式,是漢代文人的常習。以至於有些以賦名篇的文章都被人視作駢文。象南朝劉宋的鮑照的《蕪城賦》、謝惠連的《雪賦》及謝莊的《月賦》等。
檢視全文
-
3 # 蘭影竹風
詩歌裡的歌、行,指《樂府》中用來入樂的詩。古詩體裁·歌行
古風·歌行體
出自樂府詩,樂府詩的一體。後從樂府發展為古詩的一種體裁,音節、格律一般比較自由;採用五言、七言、雜言,形式也多變化。歸屬於古體詩!
歌行是古代漢族詩歌體裁之一,是初唐時期在漢魏六朝樂府詩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歌行體。是南朝宋的鮑照所創,鮑照模擬和學習樂府,經過充分地消化吸收和熔鑄創造,不僅得其風神氣骨,自創格調,而且發展了七言詩,創造了以七言體為主的歌行體。劉希夷的《代悲白頭吟》與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的出現,可說是這種體裁正式形成的標誌。
明代文學家徐師曾在《詩體明辨》中對“歌”、“行”及“歌行”作了如下解釋:“放情長言,雜而無方者曰歌;步驟馳騁,疏而不滯者曰行;兼之者曰歌行。”
宋 姜夔 《白石詩話》:“體如行書曰行,放情曰歌,兼之曰歌行。” 明 胡震亨 《唐音癸籤·體凡》:“﹝樂府﹞題或名歌,亦或名行,或兼名歌行。歌,曲之總名。衍其事而歌之曰行。歌最古;行與歌行皆始漢 , 唐 人因之。” 明 徐師曾 《文體明辨序說·樂府》:“放情長言,雜而無方者曰歌;步驟馳騁,疏而不滯者曰行;兼之曰歌行。” 明 徐師曾 《文體明辨序說·近體歌行》:“歌行有有聲有詞者,樂府載諸歌是也;有有詞無聲者,後人所作諸歌是也。”
特點
一、篇幅可短可長
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共十八句,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就有二十四句,白居易的《長恨歌》竟有一百二十句。杜甫的《兵車行》 有三十七句,白居易的《琵琶行》則有八十八句,其中唐代最長的歌行體詩歌為韋莊的《秦婦吟》,共有二百三十八句之多。
二、保留著古樂府敘事的特點
把記人物、記言談、發議論、抒感慨融為一體,內容充實而生動。
三、聲律、韻腳比較自由
平仄不拘,可以換韻。
“歌行”體詩歌在格律、音韻方面衝破了格律詩的束縛,由於它要“放情長言”,因而句子也多,再要一韻到底,平仄講究就很困難了。
歌行體的形式比較自由,是由內容所決定的。
四、句式比較靈活,一般是七言
也有的是以七言為主,其中又穿插了三、五、九言的句子。
五、通常用“歌”、“行”、“歌行”命名
如白居易的《長恨歌》、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白居易的《琵琶行》、杜甫的《兵車行》、高適的《燕歌行》等等。
與樂府詩的關係和區別
出自樂府詩,《漢書·藝文志》記: “自孝武帝立樂府而採歌謠, 於是有趙,代之謳,秦,楚之風,皆感於哀樂, 緣事而發, 亦可以觀風俗, 知薄厚雲。”漢武帝采詩, 除為考察民隱外, 亦在豐富樂府的樂章, 以供娛樂。
六朝時, 樂府乃由機關的名稱變為一種帶有音樂性的詩體的名稱。
兩者區別:歌行體詩是古代詩歌的一體,漢魏以下的樂府詩常題名為“歌”或“行”,二者名雖不同,其實並無嚴格的區別。後遂統稱“歌行體”。
《唐音審體》謂:“歌行本出自樂府,然指事詠物……形式較自由”。語言通俗流暢,文辭比較鋪展。“行”,有“樂曲”的意思。
賦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有韻文體,介於詩和散文之間,類似於後世的散文詩。它講求文采、韻律,兼具詩歌和散文的性質。其特點是“鋪採摛文,體物寫志”,側重於寫景,借景抒情。以“頌美”和“諷喻”為目的的一種有韻文體。它多用鋪陳敘事的手法,賦必須押韻,這是賦區別於其他文體的一個主要特徵。 起於戰國,盛於兩漢。
雖然對於現代人來說,賦遠不及詩詞、散文、小說那樣膾炙人口。但在古代,特別在漢唐時詩與賦往往並舉連稱,從曹丕的“詩賦欲麗”和陸機的“詩緣情而綺靡,賦體物而瀏亮”可窺端倪。賦萌生於戰國,興盛於漢唐,衰於宋元明清。在漢唐時期,有隻作賦而不寫詩的文人,卻幾乎沒有只作詩而不寫賦的才子。建安以後乃至整個六朝時期,對賦的推崇甚於詩。《史記》中稱屈原的作品為賦,《漢書》也稱屈原等人的作品為賦。後人因推尊《史》《漢》,所以便把屈原等人作品稱之為賦。賦是漢代最具代表性、最能彰顯其時代精神的一種文學樣式。它是在遠承《詩經》賦頌傳統,近接《楚辭》,兼收戰國縱橫之文鋪張恣意之風和先秦諸子作品相關因素的基礎上,最後綜合而成的一種新文體。它與漢代的詩文一起,成就了漢代文學的燦爛與輝煌。
“賦”的名稱最早見於戰國後期荀況的《賦篇》。最初的詩詞曲都能歌唱,而賦卻不能歌唱,只能朗誦。它外形似散文,內部又有詩的韻律,是一種介於詩歌和散文之間的文體。
“賦”字用為文體的第一人應推司馬遷。真正把自己作品稱為賦的作家第一人是司馬相如。
賦的發展經歷了幾個階段:最早出現於諸子散文中,叫“短賦”;以屈原為代表的“騷體”是詩向賦的過渡,叫“騷賦”;騷體賦是賦體文學興盛的開端,是從先秦時期到漢高祖時,繼承了楚辭的特點,依舊使用“兮”字,枚乘的《七發》奠定了賦體文學的基礎。漢代正式確立了賦的體例,稱為“辭賦”;魏晉以後,日益向駢對方向發展,叫做“駢賦”;唐代又由駢體轉入律體叫“律賦”;宋代以散文形式寫賦,稱為“文賦”。著名的賦有:杜牧的《阿房宮賦》、曹植的《洛神賦》、歐陽修的《秋聲賦》、蘇軾的《前赤壁賦》、庾信的《哀江南賦》等。
賦是介於詩、文之間的邊緣文體,賦從漢至唐初這段時期,賦近於詩而遠於文。賦的似詩似文的特徵,與現代文學中的散文詩有些相像。在兩者之間,賦又更近於詩體。
賦,除了它的源頭楚辭階段外,經歷了騷賦、漢賦、駢賦、律賦、文賦幾個階段,其中漢賦最具影響。
賦與詩的盤根錯節,互相影響從“賦”字的形成就已開始。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更出現了詩、賦合流的現象。但詩與賦畢竟是兩種文體,一般來說,詩大多為情而造文,而賦卻常常為文而造情。詩以抒發情感為重,賦則以敘事狀物為主。清人劉熙載說:“賦別於詩者,詩辭情少而聲情多,賦聲情少而辭情多。”
駢文受賦的影響很大,駢比起於東漢,成熟於南北朝。在文章中廣泛用賦的駢比形式,是漢代文人的常習。以至於有些以賦名篇的文章都被人視作駢文。像南朝劉宋的鮑照的《蕪城賦》、謝惠連的《雪賦》及謝莊的《月賦》等。
經歷長期的演變過程,發展到中唐,在古文運動的影響下,又出現了散文化的趨勢,不講駢偶、音律,句式參差,押韻也比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暢的氣勢,叫做“文賦”。
表現手法
賦比興是《詩經》的最基本,最常用的主要三種表現手法之一。賦是鋪陳排比的意思,相當於近代的排比修辭方法,南宋的朱熹認為“賦者,敷陳其事而直言者也”。賦不僅受《詩經》文體影響,更繼承了《詩經》諷刺的傳統。
賦,比(比喻),興(起興)(以上三個為表現手法),風(民風民俗),雅(歌功頌德),頌(祭祀)(以上三個為內容)這六者被稱為“六義”。
-
4 # 人生百態S
從時間上來說:歌,一般指元曲和古代的民族美聲唱法,元曲或元雜劇,是盛行於元代的戲曲藝術。賦,萌生於戰國,興盛於漢唐,衰於宋元明清。
從文學體裁上來說,歌,將詩句詠歎為便於傳播的曲子,不識字的百姓也可以唱。賦,兼具詩歌和散文的性質。
從和音樂的關係上來說,歌,是歌詞在文藝學分類上的名稱。入樂與否,是歌和詩的根本區別。
-
5 # 水鏡流雲
都說詩詞歌賦,其實最為古老的應該是歌,歌者是人在勞作和聚會休息時有人閒唱的話。後來奴隸主貴族為了頌揚自己,就有人寫了些褒揚的文字讓人唱頌,這就是賦。以後的文人研習出詩詞。
回覆列表
娛樂一下。
唐詩、宋詞、元曲(樂府、民歌)、漢賦。是古代的四種有嚴格格律的文學寫作形式。賦是有嚴格要求的散文詩。樂府是用來唱的詩,有伴奏、伴舞。
謹學習、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