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紅瓜的瓜瓜子
-
2 # 小義老師扯歷史
如果漢武帝絕對殺了司馬遷,他是絕對不會放過司馬遷的,一定會把他殺掉。司馬遷是為了完成《史記》,忍辱負重,選擇以“宮刑”代替“死刑”,這在當時是合法流程。當然,當時,宮刑死亡率也很高。
-
3 # 垓下漫遊君
當時的士大夫犯死刑有兩種途徑可以免死
一種是交五十萬錢,一種是腐刑(宮刑)
司馬遷當然選擇不起第一個,為了史記,也只能選腐刑了
史記成書後,武帝取自己和孝景帝的本紀看了一下,大怒,所以後世流傳下來的130篇其實只有120篇是原著,另外10篇是後來褚少孫補上去的。比如《孝武本紀》裡面的內容大多是和《平淮書》一樣,應該是照搬來的。
所以,武帝雖然沒殺司馬遷,卻使史記散佚了10篇
-
4 # 陸韻峰
漢武帝胸懷寬廣是位偉大的君主!在其當政時人才輩出,董仲舒、張蹇、東方朔、主父偃、衛青、霍去病、李廣、韓安國、竇嬰、嚴助……數不勝數,就連自己的功過都寫在“罪己詔”裡,區區一個“太史公”,只能說後人太抬舉司馬遷啦!就用電視劇《漢武大帝》中劉徹話概括“可以作為一家之言留下吧”!
-
5 # 歐洲軍武通訊
司馬遷是這樣寫漢武帝的,為什麼武帝不殺他,不燒他的"史記"?
有一部歷史劇曾經很受歡迎,現在仍然在網際網路上流行,叫做"漢武帝"。第一集的第一個畫面是漢武帝年事已高,當時司馬遷是跪在漢武帝面前的,漢武帝對他說:"我看了你的書,被氣病了",你的書,折了我一年的陽壽。你認為這還不夠!你想讓我殺了你,這樣你才能讓後代讚揚你的忠誠,並斥責我是個暴君嗎?我我就是不能成全你。你可以拿走這本書,但你不必重新起草。有人勸我燒了你的書。我說了,沒必要。我認為這本書不可以被看作是一個國家的官方歷史,但它可以是你作為一個歷史學家的話。
這位漢武帝真是慷慨呀。
司馬遷大敗匈奴的時候,他想對這個暴君說幾句忠誠的話,但不小心說錯了話,差點連命也丟了。"如果他再這樣大膽地冒犯皇帝,他估計就真的被殺頭了。他怎麼會這麼愚蠢,用批評暴君的話把它展示給暴君看呢?如果書給暴君看了那只有兩個結果,一、是他被殺了,另一個、司馬遷的書被毀。司馬遷也許不怕被殺,但他最怕的是他的書被暴君給燒了。很明顯,他當時正在遭受李陵之禍,司馬遷家裡很窮根本上不起學。在這樣艱難的情況下才寫完的書,司馬遷怎麼可能把書給被人看呢?所以漢武帝不殺司馬遷,不燒掉"史記",是因為司馬遷根本沒有把《史記》交給漢武帝。
漢武帝為什麼要閹割司馬遷 ?
根據"三國志"中的陳壽記載,司馬遷因兩件事被漢武帝閹割。
第一件事是司馬遷在寫"史記"的過程中漢武帝聽說了這件事,於是請司馬遷看他的父親漢景帝和他自己的傳記,拿給他看,漢武帝看了以後大發雷霆,認為司馬遷在書中對他和他父親有誹謗之詞,所以他要求司馬遷把竹子上的字刪掉,然後就把它們弄丟了。司馬遷在這件事上嚴重冒犯了漢武帝,所以漢武帝一直在尋找報復司馬遷的機會,直到李陵事件發生。
第二件事是李陵向匈奴投降,這直接導致司馬遷被判死刑。李陵是名將李廣的孫子。當年曾多次大敗過匈奴,戰功顯赫。當年李廣也跟隨霍去病徵戰匈奴,李陵的父親也是一名軍事將領。因此,可以說他來自一個軍人家庭,所以在他十幾歲的時候,就當上了武官。訊息傳回長安,司馬遷覺得李陵應該假意投降匈奴,然後找機會逃回漢朝。
當漢武帝聽到司馬遷這樣說的時候,他更生氣了。他認為司馬遷是在變相的指責自己用人不當。當初漢武帝就覺得司馬遷在"史記"中冒犯了自己的身份,但現在李陵事件使他對司馬遷更加憤怒,於是下令把司馬遷打入死牢,並以欺騙君主罪判處他死刑。在漢代,如果一個人被判處死刑,有兩種方法可以避免死亡,一種是交錢就可以免死,另一種是閹割。司馬遷沒有錢,只好被閹割。
總結:漢武帝想殺司馬遷但都沒有機會殺司馬遷,也許是漢武帝愛惜人才,所以才沒有殺司馬遷。
-
6 # 水一白聊歷史
換句話說,漢武帝為什麼要殺司馬遷呢?因為司馬遷在《史記》裡面說了很多漢武帝的“壞話”?漢武帝看了《史記》吐血三升,大罵著要把司馬遷大卸八塊?
事實上,種種跡象表明,漢武帝並沒有看過《史記》,也不知道司馬遷的《史記》裡有沒有說他“壞話”。當然,我們現在也無法知道當初司馬遷筆下的《史記》裡《武帝本紀》寫的什麼了,畢竟那部分已經佚失了,現在我們看到的版本是後人補記的。
漢武帝有一次差點“殺”了司馬遷,不過卻不是因為《史記》公元前99年,李廣的孫子李陵,因不甘於給貳師將軍李廣利做後勤,向漢武帝自請五千步兵涉匈奴單于庭。結果可想而知,雖然李陵戰鬥力驚人,雖然被無數匈奴兵團團圍困,卻殺死了匈奴萬餘人,最終因寡不敵眾,兵敗被擒,投降匈奴。
因為被派去迎李陵的公孫敖軍未果,於是對李陵大加汙衊。群臣亦附和,唯有太史令司馬遷正義心爆棚,替李陵說了幾句好話,尤其是他認為李陵不會投降,結果被李陵狠狠打了臉。隨即送去廷尉審理。漢武帝時期,正是量刑最嚴苛的時期,結果,司馬遷被定了個“欺君誣上”的罪名,論罪當斬。
但是,漢武帝當時的法律有些罪過是可以拿錢或者受宮刑來抵死罪的。只不過,司馬遷當時家裡可拿不出來那麼多錢,再加上他這些年來,為了寫《史記》,也沒什麼時間應酬,自然也就沒什麼朋友,沒人借錢,也沒人給他求情。最後,為了完成其父司馬談完成《史記》的夙願,司馬遷還是蒙受恥辱而接受了宮刑。
受刑後的司馬遷為什麼說司馬遷受宮刑不是由於《史記》而被漢武帝報復呢,因為司馬遷受了刑以後,反而還升官了。
司馬遷後來搖身一變,成為了朝廷的中書令,而且還很可能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中書令。中書是漢武帝增設的了一個內廷宦官機構,與外廷丞相等朝臣相對應,其主要職責是負責在皇帝書房整理宮內的文庫檔案等,與皇帝有頻繁接觸的機會,而中書的主官即為中書令,可見其地位之尊貴。
所以,後來,任安後來給司馬遷寫信,勸他多給漢武帝推薦人才。司馬遷的回信《報任安書》裡寫了他的事情。他也懷念當初義氣風發的少年時光,也深感宮刑之恥辱,因自卑而心灰意冷,他只想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而不願去做一些額外的工作了。變到他與李陵的關係,司馬遷說他跟李陵並不算好友,只不過是相識一場,對他的人品、功績較為讚賞,才為李陵救情,結果被冠對“詆譭貳師將軍而替李陵開脫”的罪責,終受宮刑之苦。
司馬遷寫《史記》的過程之苦,外人是很難想象的。其孤寂狀態遠超我們的想象。幸好,後來由其外孫楊惲,將《史記》獻予漢宣帝。後世雖然因為政治原因對《史記》進行了很多修改,但終究使漢這部鉅著流傳於世,疏為後世之幸。
回覆列表
《史記·酷吏列傳》記武帝一朝,刑罰之濫,直叫人肌慄骨寒。僅在杜周做廷尉之時,二千石的大官,觸怒皇帝而下獄者,就達百餘人,每年上報的案件一千多起,大案牽連數百人,小案牽連數十人,凡有舉報,必令被告只能照著所告罪名招認,不服就打,打到服為止。廷尉及京師諸官府,奉詔逮捕六七萬人,屬吏又在此之外,增捕十餘萬人。生活在這樣的盛世,得是多大的不幸。
司馬遷這樣寫漢武帝,武帝為什麼沒有殺他,也沒有燒掉他的《史記》呢?有一個曾經很紅,並且至今仍在網上紅著的歷史劇,叫《漢武大帝》,第一集第一個畫面,就是垂垂老矣的漢武帝對著跪在下面的司馬遷說:“朕讀了你的書,朕氣病了。少說也折了朕一年的陽壽。你還嫌不夠嗎!你是想讓朕殺你,好讓千秋萬代都頌揚你的忠烈,而唾罵朕是個暴君嗎?朕偏不成全你。書你可以拿去,但重新起草大可不必。有人勸過朕,要燒掉你的這部書。朕說,沒必要。你的這部書,朕看雖然不能作為國家的正史,但是可以作為你這位史官的一家之言。”這個漢武帝還真是大度啊。可惜這不是司馬遷所認識的那個漢武帝。
司馬遷在李陵降匈奴的時候,曾經試著給這位暴君進幾句忠言,結果一不小心,就把命根丟了。若再這樣冒冒失失地試他一試,可就要連命也丟掉了。他怎麼可能有這樣笨,拿著批判暴君的文字去給暴君看。給暴君看的後果有兩個,一是自己被殺,二是書稿被毀。自己被殺,他也許不怕,但書稿被毀,是他最怕的。
《報任安書》裡寫得很明白,他當年遭李陵之禍,家貧不足以自贖,交遊莫救,之所以選擇以腐刑代替死刑,隱忍苟活,就是因為書還沒有寫完。他會在好不容易寫完之後,高高興興拿去給出版總署審查嗎?漢武帝之所以不殺司馬遷,不燒《史記》,是因為他根本沒有看過《史記》。記言記事,雖自古就是太史的職責,但漢時的太史令,僅掌天文曆法,嚴格說來,司馬遷並非史官,而且《史記》成書之時,他早已受過腐刑,由太史令遷任中書令,掌政事,這都表明,他的《史記》實屬私家著史,是秘密寫作,所謂“藏之名山,傳之其人”是也。《漢書·司馬遷傳》說:“遷既死後,其書稍出。宣帝時,遷外孫平通侯楊惲祖述其書,遂宣佈焉。”這是說,《史記》是直到宣帝時,才由其外孫楊惲所公開的。《漢書舊儀注》《三國志·王肅傳》,都說武帝聽說司馬遷寫了一部史書,於是索看他父親景帝以及他自己的《本紀》,看完大怒,遂將這兩篇刪去,並且懷恨在心,後來出了李陵這件事,武帝舊怨新仇一起報,將司馬遷閹了。(《漢書舊儀注》:“太史公作《景帝本紀》,極言其短及武帝過,武帝怒而削去,後坐舉李陵,陵降匈奴,故下太史公蠶室。”《三國志·王肅傳》:“漢武帝聞其述《史記》,取孝景及己本紀覽之,於是大怒,削而投之。於今此兩紀有錄無書。後遭李陵事,遂下遷蠶室。”)然而,《太史公自序》與《報任安書》都作於受腐刑之後,《太史公自序》所列目錄中,明確列有《孝景本紀》《今上本紀》(《孝武本紀》),而《報任安書》說有“本紀十二”,篇目完整,並沒有被武帝“削去”。(以上三段,於王國維《太史公行年考》多有參考。)《孝武本紀》後來的確失傳了,但是《孝景本紀》,據《史記會注考證》所考,確為太史公原文,並未失傳。而且,《史記》中批判漢武帝的文字可並不是集中在《孝武本紀》,而是分散於各篇各段的,漢武帝要是知道這傢伙在寫自己壞話,豈有隻刪兩篇草草了事而不徹底清查的道理?乾隆皇帝發現漢人寫書很不老實,言語中常譏刺朝廷,於是把全國的書都找來刪一遍呢。凡皇帝忌諱的事,處理起來是從來不會嫌麻煩了。從《史記》《漢書》所記武帝性情來看,他如果看過《史記》,絕無放過司馬遷的道理。他連兒子女兒都殺,何況是司馬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