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反物質71321394

    稱不上明君,也稱不上合格!前期合格,後期一個昏君!!

    安史之亂對中華民族來說是大災難!而這個大災是李隆基造成的!

  • 2 # 週週說古今

    唐玄宗是否明君,要看什麼時段。其前半生平叛勘亂,奮發有為,一手開啟了開元盛世,經濟、軍事、文化達到中國封建時代少有的高峰,堪稱明君;後半生慵懶怠政、思想昏聵、生活奢靡,又一手把大唐王朝推向深淵,不折不扣的昏君。人總是複雜多元的,評價一個君王更不能簡單概括!

    唐玄宗李隆基是歷史上極其複雜的一位皇帝。是皇帝都不簡單,但李隆基絕非不簡單可以概括,而是極其的不簡單!為什麼這麼說? 因為在他身上頭上籠罩了太多光環,傳奇和異議。歷史上很多皇帝可以用一句話總結,但在他這裡卻很難用一句話乃至一段話說清楚。如果一定要歸納成一句話,那也許是,他的一生就是極端的一生!

    李隆基享年77歲,公元712年至756年在位,在位44年,是唐朝最久的皇帝。他即位以後,改變了唐朝屢次兵變的現象,開創了一個開元盛世,使唐朝達到了鼎盛時期。從神龍政變,唐隆政變到先天政變;從撥亂反正,勵精圖治到開元盛世;從奢侈靡廢,到安史之亂,再到黯然離世。李隆基從一個又一個困難中走出來,又扎入一個又一個困難之中,最終在自己導演的這場悲喜劇中撒手人寰。可以說李隆基的一生是傳奇一生,更是極盡人間喜樂的一生,曠古罕有!

    對於如此複雜的人生經歷,學者的解釋多為前明後暗,前勤後怠。這當然是最直接的原因,李隆基的人生際遇與自己的表現聯絡緊密,呈高度的正相關關係。如果沒有他的英明神武,勵精圖治,就沒有盛極古代的開元盛世;如果沒有他的錯信奸相,就不會造成兵力外接,地方做大,為唐中後期的大亂世埋下伏筆;如果沒有他的任性玩樂,恣意妄為,也絕不會有蕃人安祿山的反戈一擊。

    話說回來,這樣跌宕起伏的人生大劇,儘管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但是在那樣的環境下,這樣的情節似乎又不是第一次出現。換句話說,把李隆基換作其他人,這樣的情況也必然再次發生,甚至會發生得更糟糕。遠的不說,英明神武的太宗李世民,縱然有光輝燦爛的上半生,但其中晚期的執政成績也有灰暗的記載。君不見暮年的李世民不只大興土木,驕奢淫逸,而且貪戀酒色,網羅美女,醉心於煉丹事業。其實歷朝歷代的許多皇帝和英雄人物,一旦他們的根基逐步穩固、事業蓬勃發展,欣欣向榮時,便不可避免地開始驕傲自滿、追求起聲色犬馬和個人享樂。 這是歷史的宿命,更是這是人性的必然,即使有著強烈進取心和權勢欲的唐太宗也概莫能外。

    權力先天就是任性的,在沒有制度約束和強力監督的環境下,權力單憑個人意志和道德情操來規範,可能維持一時,但不可能永續。在封建王朝,皇權至高無上的理論體系下,這樣的要求無異於與虎謀皮。基於這點,李隆基也好,李世民也好,其先明後暗的軌跡就不可避免,更何況他們執政時間超長,功績那麼大。相較於另外絕大多數的皇帝,他們能有超凡的能力和超強的個人要求,已實屬不易。君不見,歷史上為數不少的由暗到暗,一暗到底的執政者呢!

    上帝的視覺看歷史很簡單,但要以歷史的角度換位思考,又有幾人能夠超脫?

  • 3 # 若棄00

    謝邀。不可思議,這個問題和我前幾天釋出的文章題目一模一樣!不知道提問者是否看過本人劣作?既然邀請到了,那麼我順便把原文搬過來大家參考參考吧,應該不算抄襲吧,絕對本人自己寫的。學過歷史的朋友都知道唐朝是華夏極盛王朝之一,為表示尊敬,仰慕華夏文化的外國友人常常以“漢唐”代指中國古代封建文明,“唐裝”、“漢服”更是時尚界的寵兒。而唐朝廣為人知的興盛時期則有以下幾個:“貞觀之治”、“永微之治”、“開元盛世”、“元和中興”、“會昌中興”,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所謂的開元盛世。

    所謂的開元盛世代指唐玄宗在位期間的713--741年,大概二十八年左右,史載其鼎盛時期疆域版圖南至羅伏州(今越南河靜)、北括玄闕州(今俄羅斯安加拉河流域)、西及安息州(今烏茲別克布哈拉)、東臨哥勿州(今吉林通化);國土面積達1076萬平方公里(現陸地面積960萬平方公里左右):全華人口達8000萬。(此段為引用)

    光看以上資料確實稱得上盛世了,唐玄宗早期靠兵變取得政權之後,在“鳳凰”壓制下憤懣渡過十五載春秋的君主和大臣自我感覺總算撥得雲開見日月了,還算齊心協力,大家一起致力於國力發展(畢竟武周搞得還不賴,他們總得要證明這些事情男人比女人更靠譜吧)。但我們今天從另一角度來看看:唐玄宗後期,可能是一手打造了比起祖父還輝煌的盛世,萬邦來朝之下開始志得意滿了,漸漸懈怠朝政,重用阿諛小人,更召了自己兒媳婦為妃,朝政交予親信小人打理,倆人天天你依我儂好不快活!

    朝政在楊國忠、李林甫治理之下,一片亂象,但李隆基仍舊不管不顧,繼續和楊貴妃逍遙快活。軍事上更是糊塗至極:任用大量非漢人為將為兵,其中包括安祿山、高仙芝、哥舒翰等(當然高仙芝和哥舒翰忠於朝廷),唐玄宗時期由於府兵制失敗,漸漸轉化為募兵制,於是在邊緣地區設立了節度使,導致藩鎮尾大不掉。而偏偏唐朝又在南詔打了大敗仗,南詔之戰,從天寶十年鮮于仲通到天寶十三年,唐朝軍隊在南詔死傷20餘萬,至此唐朝能戰之兵大部分都掌握在楊玉環乾兒子---安祿山手上,當時唐朝可戰兵力大概50萬左右,而身兼范陽、平盧、河東三節度使的安祿山一人即擁兵18萬,佔唐朝總兵力三分之一,其餘兵力除了少數可戰之兵全是承平日久的老爺兵!

    不知道為什麼唐朝會大肆任用胡人將領,是李二公子上位後怕後人結交藩鎮效仿其事?天寶十四年末手握重兵的安祿山在范陽起兵並聯絡另一胡人同鄉節度使史思明(史思明握兵8萬左右)一同攻唐。“安史之亂”爆發,並很快攻陷洛陽,身在長安的唐玄宗還把守潼關的高仙芝殺了!雖然說人家堅守不出,但你也不看看情形,這不是亂來嘛,隨後啟用老將哥舒翰,又是同樣做法,逼迫哥舒翰率軍野戰,致使哥舒翰於靈寶之戰兵敗。天寶十五年六月,叛軍攻入長安,期間總共半年左右時間,這個令人咂舌的速度證明了什麼?安祿山天才將領?不!這隻能說明玄宗時期唐朝官員、兵役制度的腐敗和不堪。

    唐玄宗隊伍出逃至馬嵬坡時,憤懣之下計程車兵和將領逼迫李隆基處死楊國忠、楊玉環,隨之逃往成都,其子在朔方即位。至德二年(玄宗兒子李亨即位後年號),叛軍內槓,安祿山被其子所殺,唐軍在漢將郭子儀、李光弼的率領下收復長安,玄宗返回長安被置為太上皇,最後親信被大力清洗,鬱鬱而終,而唐朝再也沒有回到初期鼎盛狀態了,所謂的元和中興”、“會昌中興”只不過是自欺欺人罷了。

    縱觀這一系列變故,唐玄宗難辭其咎,如果不是叛軍內槓加上郭子儀等人的力挽狂瀾,唐朝說不得就此滅亡了,哪還能苟延殘喘百餘年;而引進大量胡人將領、士兵的唐朝又會被糟蹋成什麼樣子?說不得又是一場小型的五胡亂華了,作為罪魁禍首的唐玄宗被誇讚,而第一個建立大一統的秦始皇被人詬病!李隆基的“開元盛世”真能抵除“安史之亂”的遺禍乎?

  • 4 # 歷史總探長

    評價一位帝王,如果一心盯著他的過錯來看,未免也太過有失偏頗。

    唐玄宗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因為開元盛世被抬高了一個檔次,也因為安史之亂被貶低了一個檔次。

    無論是開元盛世還是安史之亂,這兩大重要的事件都離不開玄宗皇帝李隆基這個人。

    李隆基能夠開創開元盛世,在很大的程度上離不開唐初歷代帝王的餘蔭。無論是高祖皇帝、太宗皇帝、高宗皇帝,還是女帝王武則天,他們都為後來的開元盛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玄宗皇帝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位兩極分化的帝王。

    他能夠帶領唐王朝步入盛世,他也能夠將唐王朝墜入戰亂的沼澤。

    盛世之下頗得人心的帝王被一場安史之亂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可是玄宗皇帝李隆基總是幸運的,在安史之亂爆發之後,一場馬嵬驛之變讓更多的人重新認識到了一位多情的帝王。

    唐玄宗的一生都在經歷這種戲劇性的荒誕鬧劇。

    玄宗時代的唐王朝作為一個極盛的時代,有輝煌,也有沒落。

    一場安祿山引導的安史之亂,徹底讓唐王朝陷入了戰亂的深淵,此後的唐王朝在歷經多年戰亂的荼毒,變得愈加的脆弱,也變得愈加的頹靡。

    毫無疑問的是,這場長達八年的戰亂所帶來後果是致命的。

    藩鎮林立、宦官弄權、朝臣黨爭這些對於古代王朝最為致命的因素幾乎在一瞬間噴薄而出,曾經的那個以犁庭掃穴之姿橫掃各地的唐王朝開始漸漸沒落,成為了眾人待宰的羔羊。

    安史之亂的隱患問題,玄宗皇帝當然是難辭其咎。

    可是,亂世之前玄宗皇帝所做出的努力也一定不能輕鬆抹殺,因為他畢竟是曾經實實在在存在過的。

    萬國來朝,萬邦臣服。

    這是何等的榮耀!

    在中國曆代帝王中,能夠有如此功績的帝王可以說是少之又少。

    只不過,後期的玄宗皇帝過度的沉浸在了他所締造的盛世中,甚至無法自拔。

    可是恰恰如此,這種無法自拔的沉浸毀掉了他自己,也毀掉了他所締造盛世的功績。

    論明君而言,玄宗皇帝的前半生當享此殊榮,因為他的確讓唐王朝的子民安居樂業,喜享盛世太平。

    可是,把安史之亂的誘發因素加在他的身上,他的後半生又是昏庸、懦弱的帝王,曾經透過政變上臺的帝王,他的猜忌,他的憂心,已經被這場戰亂再一次徹底激發,胡亂誅殺陣前戰將,臨陣逃亡長安城激發馬嵬驛之變。

    這一連串的事件讓我們不得不懷疑曾經的那位英明睿智的帝王哪裡去了?

    王朝亂象環生之際,最容易看的出來一位帝王的個人能力,玄宗皇帝在安史之亂的種種表現,我們大抵已經看的出來,沉浸在盛世中的玄宗皇帝並不是沒有能力解決這一切,而是他不想走出盛世的榮耀,他已經不想面對這一切。

    對於半百之年的他,及時逃離才是他最好的選擇。可是,他不會想到自己的懦弱行徑已經徹底毀掉了他。

  • 5 # 贛西子路

    李基隆算得上是一個明君。他開創了“開元盛世”,使唐朝達到了頂峰。他還英明的看到,隨著社會財富的增大,各個利益集團的爭奪也越劇烈,由此產生的社會危機也越來越嚴重。唐玄宗他想改變這種狀況,於是就把他的年號由“開元”改為“天寶”,也採取了一些人事變動,取用年青的妻兄楊國忠為宰相,藉此想來改變國運,避免危機。但是,利益集團由小滾成龐大是停不下來的,最終,李基隆沒有找到剎車的辦法,無力迴天。楊國忠利益集團和安祿山利益集團終於暴發大沖突,悲催地斷送了唐帝國的黃金時代,唐朝也從此走向沒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別克新君威高配的示寬燈是什麼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