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朵朵佬爺

    脂硯齋應該也被曹雪芹寫入了《紅樓夢》,哪到底是書中的哪一位?我開始也傾向於史湘雲,後來在書中發現幾處暗示,更傾向於探春。脂硯齋,頭一個字,暗示為女性,寶玉愛吃胭脂。第二個字,硯,研墨用的,我發現探春大廳就是書房,桌上有幾十方寶硯,說明探春對寶硯情有獨鍾,黛玉幾乎是一個文學家,也沒這麼多寶硯,寶玉也常題詞,也沒有這麼多寶硯,我認為是草蛇灰線。探春住所叫秋爽齋,這在大觀園唯一用齋字命名的處所。這樣,脂硯齋三字,探春全應了。秋爽,一般文人都是“秋殺”,用秋爽,有誰笑到最後誰就笑的最好。更令人奇怪的是七十二回的一段對話與脂批,我摘錄如下:

    邢夫人道:“如今你娘死了,從前看來你兩個的娘,只有你娘比如今趙姨娘強十倍的,你該比探丫頭強才是。怎麼反不及他一半!誰知竟不然,這可不是異事。倒是我一生無兒無女的,一生乾淨,也不能惹人笑話議論為高。” 【庚辰雙行夾批:最可恨婦人無嗣者引此話是說。】旁邊伺侯的媳婦們便趁機道:“我們的姑娘老實仁德,那裡像他們三姑娘伶牙俐齒,會要姊妹們的強。他們明知姐姐這樣,他竟不顧恤一點兒。”【庚辰雙行夾批:殺殺殺!此輩專生離異。餘因實受其蠱,今讀此文,直欲拔劍劈紙。又不知作者多少眼淚灑出此回也。又問:不知如何顧恤些?又不知有何可顧恤之處?直令人不解愚奴賤婢之言。酷肖之至。】

    脂硯齋這樣激動,這麼氣憤,彷彿邢夫人等人對探春的責備,就是講的自己,立即予以反擊。那口氣,有如口誅筆伐,脂硯齋把自己當探春了。

    探春第一次登場,與寶玉對話,二人關係十分密切。探春把自己零花錢交給寶玉買點小玩兒,感情與其他姐妹親密得多,故有“一芹一脂”的脂批。曹雪芹在探春身上,寄予了政治理想,就是大觀園搞承包,開源節流,有治國之才。

  • 2 # 紅樓夢真神

    《紅樓夢》的偉大之處:讓沒有歷史常識,文學常識的名人窩頭翻個現大眼

    四大名著之《紅樓夢》是一部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小說,是舉世公認的中國古典小說巔峰之作,中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紅樓夢》的偉大之處是讓沒有歷史常識,文學常識的名人窩頭翻個現大眼。這樣說有人會不太同意,沒關係,要用歷史常識,文學常識,人性常識等證據來說明一下。

    先看看《紅樓夢》書裡自己帶的100條歷史常識:

    門前蹲著兩個大石獅子,寧國府是皇帝下旨建造的,寧國府正面是五個東西走向的大門,這說的是中國大地上獨一無二說的北京天安門。“主子和奴才”是清朝滿人專用詞語,明朝時期,太監稱為“廠臣”、“內臣”,大臣統統自稱為“臣”,並無奴才稱謂。到了清朝,皇宮內的太監、侍女便自稱奴才。賈寶玉的賈家大院天天張口主子,閉口奴才,這在大清朝的中國大地上只有一家,愛新覺羅家族的皇宮。

    賈寶玉家大院有穿龍繡裝的人物出現,封建社會規定繡龍服是皇家專用服飾,是皇帝和皇子才可以穿的。賈寶玉家過年祭祖裡的描寫:抱廈前上面懸著只有皇帝家才能掛的九龍金匾。賈寶玉家大院滿院子跑太醫,太醫是幹啥工作的?學過歷史和會查字典的同學都知道。滿院子跑太醫的地方除了皇宮就是太醫院。賈寶玉家大院到處都是進貢的用品,就連過年放的煙火也是各處進貢的。進貢:指封建時代藩屬對宗主國或臣民對君主呈獻禮品。給皇帝送東西稱為進貢,皇帝給別人東西叫賞賜。

    這些歷史常識只要知道就可以了,不需要猜測和推理思考,歷史常識都不知道的紅學家應該不是土生土長的華人。

    再看看漢語文學常識:

    歷史記載曹寅號“雪樵”, 胡周先生說曹寅有個孫子號“雪芹”,當然曹寅家族的家譜裡找不到曹雪芹這個人。按胡周先生說法就是一個號:雪樵,一個號:雪芹,爺倆成哥倆。《紅樓夢》書裡說的明白,借林黛玉的母親賈敏告訴廣大讀者,中華民族是百善孝為先的民族,中國封建社會歷來有為尊者名諱的傳統,在封建社會如果遇到與長輩尊者名字相同或相似讀音的字,要回避或加以變通,所謂耳可聞,口不能道也。結果是曹雪芹老先生剛說完,紅學家就讓曹曹雪芹老先生自己打臉,曹雪芹對其爺爺曹寅的名諱從來不避開,《紅樓夢》書裡多次出現“寅”字。紅學家這就是說曹雪芹老先生大逆不道,毫無孝順可言。還裝模作樣在書裡告訴林黛玉要知道為尊者名諱的傳統。

    說曹雪芹是《紅樓夢》的作者,說曹雪芹是曹寅孫子的紅學家竟然沒了人性常識:

    紅學家說《紅樓夢》是以曹雪芹家為背景原型寫成的小說,曹雪芹就是賈寶玉。結果悲催了。老僕焦大的嘴罵起人來可以說是很黑的,因為他用漢語言中兇狠,惡毒的話在罵人:爬灰的爬灰,養小叔子的養小叔子。這是當著賈寶玉和王熙鳳及很多族人的面罵的。紅學家讓曹雪芹自己寫書自己去撿罵,不要臉的極端表現,紅學家看來是不要臉習慣了!

    《紅樓夢》書裡最狠毒的是柳湘蓮的跌足罵:“這事不好,斷乎做不得了。你們東府裡除了那兩個石頭獅子乾淨,只怕連貓兒狗兒都不乾淨。歷史有這樣喪心病狂的給自己家族臉上貼罵的的嗎?不學有術紅學家得多麼恨曹雪芹啊!竟然讓曹雪芹老先生毫無人性的找人用最惡毒和無恥的話罵曹氏家族,最後還讓曹雪芹老先生自己寫出來,告訴廣大讀者罵的有道理。中華文人的精神分裂到這樣的程度了嗎?善良的華人沒人會相信的。這是不學有術紅學家沒有人性的陰謀詭計。不學有術紅學家是在侮辱所有喜歡看《紅樓夢》的善良讀者的智慧。

    一些所謂文化名人研究號稱百科全書的《紅樓夢》,這些沒有中國歷史常識,漢語言文學常識,人性常識的文化名人表演了窩頭翻個現大眼!《紅樓夢》的讀者都是上過學,念過書的,對歷史常識,文學常識,人性常識都是知道的,這些沒常識的紅學家騙人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 3 # 高挺真

    先宣告,我下面說的只是根據書中提供的資訊所作的推測,不一定對,只供參考。

    脂硯齋這個署名有廣義和狹義兩個內涵。廣義的外延是幾個人,狹義的外延是一個人。

    先說廣義的。書中提供的依據有四:一是怡紅院的牆外是綠柳周垂。書中將賈政比作五柳先生陶淵明,說明賈政是柳樹之一,即是周垂就不只一棵,是很多棵圍護著怡紅院,象徵著很多人圍護著曹雪芹著書的“悼紅軒“。二是書的四個別名。名義上是五個人命名,實際是五個人參與了全書的策劃。象設定真假兩個文字的建議就是空空道人提出的,這個空空道人就是甄士隱原型,空是否定詞,否定之否定就是肯定,道指的是救國救民的道理。風月寶鑑的主意是孔梅溪出的,就是將血腥的屠殺蒙上一層風月的面紗。用紅樓朱樓指代漢族的主意是吳玉峰出的,這個無御封應該是有官職品級的賈政原型。堅持自己在書中使用史筆,將蘇州織造李家設定姓史的主意是史湘雲原型要求的,她在書中基本上是按生活原貌表述的。最後是曹雪芹自已設定以金陵十二釵為書中主角,並以此為線索牽出隱寓的真事。三是硯臺。賈政作的燈謎其謎底就是硯臺,這個硯臺的特點書中有提示,“紅暈若施脂",這是曹璽傳下來的寶貝。因它屬於家族而不是個人,所以這個胭脂硯應該指代家族。四是齋字。齋通常用於指書房,如果這個書房的主人是一個人,那當然是指這個人了,問題是書房裡不是一個人,至少有賈政和史湘雲原型。所以齋字也表明這個署名是家族公用的。

    但是,寫批語最多的是史湘雲原型,從這個意義上說,有些批語則專指史湘雲原型一個人。問題這就來了,有什麼根據說寫批語的人中有史湘雲原型呢?書中提供的依據主要有:一、這就是我在前面講過的白玉堂和白海棠,證明寶釵和湘雲是寶玉正式結婚的妻子,這裡從略。二、兩隻仙鶴。寒塘渡鶴影表明,鶴指代湘雲,另一隻指麝月原型。瀟湘館的後院種著梨花和芭蕉,梨花指代寶釵,芭蕉和怡紅院的芭蕉一樣都指代妙玉。這個細節隱寓的是,黛玉死後,寶釵和妙玉在半年之後也都死了,所以這兩人都不是另一隻鶴。三、白首雙星。大金麒麟本是曹家人(秦鍾原型)給妙玉的定親信物,秦鍾死後,張道士還給了曹家。湘雲撿到它等於與這個信物有緣,後來幾經輾轉,兩個金麒麟又湊到了一起,自然暗示寶玉湘雲兩個人走到了一起。四、其它詩句的暗示。如“非關倩女亦離魂",“霜清紙帳來新夢",“看來惟有我知音",“相對原宜惜寸陰",特別是第五回中的判曲,再明顯不過地點明湘雲和寶玉的夫妻關係。“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山中高士指的就是湘雲。所謂空和寶釵有所不同,謎底是湘雲提到的藥圃和醉臥時石凳和芍藥花,湘雲睡山洞落下了病根,常年吃藥,終身不育。

    湘雲有文才,又和寶玉原型住在一起,當寶玉著書時,她又豈能袖手旁觀?

  • 4 # 情棋書畫

    《紅樓夢》的取名藝術非常高超,而以諧音取名更是其最突出的特色。

    賈語充言,真事隱去,原應嘆惜,千紅一哭,萬豔同悲。襲人襲擊人,可卿情可輕,秦鍾是情種,晴雯晴天雯,賈環即賈壞,賈政假正經。很多名字還有歷史典故,文化意蘊。

    脂硯齋何人?自言齋是也。脂即紅顏,脂硯乃專為紅顏請命代言的硯。

    反觀脂硯齋之評語,非博學如曹公不能作如此精深評價,而明清兩代美學盛行,葉晝、葉燮、金聖嘆、孫貽讓、王夫之等美學大家星光燦爛,曹雪芹為什麼僅侷限於寫小說呢?

  • 5 # 致力中國

    關於脂硯齋其人現在有六種說法:

    一,作者本人說。

    二,作者堂兄弟說。

    三,作者的叔父說。

    四,作者的妻子說。包括史湘雲。

    五,民國之人冒充說。

    六,作者之妹賈探春說。

    雖說有六種說法。經過大浪淘沙,沙裡澄金,事實越來越請楚地表明只有探春最符合脂硯齋的身份。

    一是脂硯齋就影射著秋爽齋。

    二是鳳姐點戲脂硯執筆而又與作者關係親蜜者非探春莫屬。

    三是賈家被抄家,唯一不受牽連的十二釵,而且有能力扶持作者的只有探春了。

    四是十二釵中文化修養較高而且死在作者之後的也只有探春了。所以根椐以上四點應該確認脂硯齋就是探春無疑了。

    五是為什麼《紅樓夢》整整前八十回既有作者的原著又有脂硯齋的批語。而八十回就全不見脂硯齋的批語和原著了呢,既便有人借去一小部分丟失未還,那還應該有一大部分在脂硯齋的手裡,為什麼脂硯齋不繼續傳抄和批註下去了呢。可能是脂硯齋對後四十回的寫作不滿意(即沒有按草蛇灰線伏脈千里來寫),或嫌過於暴露她們家的家事,也可能對趙姨娘結果的描寫讓她很不滿意,因此隱瞞而不再傳抄下去,便撒謊說書未成作者淚盡而逝。

    探春說雖然很有力,但卻缺乏證據,反而是叔父說倒有一些現實的證據,我們還是重證據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哪種形態的氮容易被果樹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