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有趣的墨子間詁
-
2 # 經典守望者
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
西漢梁孝王劉武是漢文帝的兒子,漢景帝的同母兄弟,在漢文帝執政時期就非常受寵。漢文帝繼位後,分封劉武為代王。要知道這可是漢文帝的龍興之地,所有的軍政方針都是皇帝親自制定。漢文帝分封劉武在自己過去稱王的封國,足以看出對於劉武的恩寵與重視。
漢文帝去世後,漢景帝最初和這個弟弟的關係也非常融洽,經常和他同乘一輛馬車,而且特許梁王可以長期留居長安,靠攏政治中心,甚至一度想要傳位給梁王。而梁王本身又是一位文武雙全的王爺,在七國之亂中英勇抗擊敵兵,立有大功,又得到太后和皇帝的寵愛,難免日益驕縱起來。他在梁國大興土木,建造宮殿,從宮殿連線到平臺長達三十多里。外出隨從千乘萬騎,排場之壯盛擬似天子。出入宮殿,清道禁絕行人,言警稱蹕。四方豪傑像齊人羊勝、公孫詭、鄒陽等人盡歸梁國。他的言行舉止越發像漢初謀反的淮南王劉長和剛剛被誅殺的吳王劉濞。這自然就引起了大臣的不滿,而劉武竟然變本加厲,派人刺殺反對他的大臣,弄得人心惶惶,最後景帝只是誅殺了梁王身邊的人,但是對於梁王也越來越疏遠。
居功自傲,恃寵而驕是梁王出局,無緣皇位的最大原因。畢竟梁王並非正統的皇位繼承人,在漢景帝有兒子的前提下,本來就很難有繼位的可能。可是他的不甘心最終仍舊化為泡影,鬱鬱而終。
防備諸侯,漢家舊制在西漢初年,漢高祖掃除異姓王之後。漢朝中央和諸侯國的關係其實一直以來都是非常緊張的。西漢時期的法律規定,嚴禁漢朝人口流向諸侯國,違者要受到嚴重的處罰。並且禁止向諸侯國私自運輸違禁物品,包括良馬和鐵器。即使是同姓諸侯王,到了年紀也必須離開長安。
雖然漢景帝和梁孝王是同宗同族的手足兄弟,在這種防範諸侯國的大背景下,諸侯由外藩入繼皇統大宗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並且,自呂氏之亂平息之後,中央所保有的軍隊數量一直維持在一個很高的水平。也是得益於此,聲勢浩大的吳楚七國之亂才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可以平息。這場戰亂後,各地諸侯王的勢力都有了一定的削弱,而削弱的部分則都是進入了漢朝的版圖之中。漢朝的實力也由此得到提高,漢景帝也不可能把這樣發展良好的國家交給自己的弟弟,而是必然會交到兒子的手中。綜上可知,劉武的皇帝夢只是他自己編織出來的Phantom,根本就不實際可行。
回覆列表
漢文帝時候賈誼就提出推恩令和削番但是劉桓沒同意。後來出了劉興居造反和淮南王劉長圖謀聯絡匈奴造反的事情後,賈誼建議加強梁國擴大梁國的地盤讓梁國成為長安的屏障。漢文帝同意了,把分了的齊國和淮南國的一部分土地劃給梁國,並且把兒子劉武分封在梁國。文帝死後,太子劉啟登基,重用太子令晁錯著手削番。劉啟當太子時和進京的吳王劉鼻的兒子下棋時起了衝突,拿棋盤砸死了吳國王子。劉鼻因此就有了反心,拒絕再入長安。對此,漢文帝選擇了安撫為主。文帝死後,景帝要削番。削番則諸侯必反。光靠長安的力量未必擋的住諸侯,因此劉啟必須得把梁國這個屏障抓在手裡。所以對梁王劉武是極盡拉攏。梁國封國達40多座城,土地肥沃。梁王修城池修的極大,府庫珍寶比京城還多,且到處招攬豪傑,可以說是當時最強大的藩王。劉武每次來長安,劉啟都派使節用天子的車架來接梁王。連梁王的侍中和郎官都有登記可以和宦官一樣進去宮中。漢景帝三年景帝和和梁王一起喝酒,當時景帝未立太子,在酒宴上說死後可以傳位給你梁王。當時竇太后很高興,因為梁王是自己最寵愛的小兒子,梁王當皇帝和劉啟當皇帝對她來說沒區別。而梁王也很高興,雖然梁王知道劉啟說的話是假話,但是傳位的話說出口後自己就有了上位機會和名分。於是梁王和景帝的攻守同盟正式締結了。六國造反後,梁王死守梁國,擋住了最強大的吳王和楚王的聯軍。吳,楚進退兩難又沒法繞過樑國,被周亞夫從容斷了糧道給擊破了。滅吳楚的主功記在周亞夫頭上。平亂後,景帝立長子劉榮為他子,梁王劉武的第一次機會沒了,但景帝給了補償讓梁王用天子儀仗。後面景帝廢了太子劉榮,梁王認為又有了機會,謀士公孫詭讓梁王求諸於太后,竇太后在一次酒宴上就把立梁王為太子這事情給挑出來了,景帝劉啟還真答應了。宴後劉啟問大臣,袁盎以宋宣公舊事說不可。梁王就此恨上了袁盎和其他建議不可以的人,派刺客下手殺袁盎等人。刺客沒抓到,但景帝認為就是梁王派人乾的,派人抓公孫詭和羊勝。對梁王的罪責不追究和過問。但是疏遠了梁王,梁王死後,封國馬上一分為四。
梁王和景帝還有竇太后三個人的關係就像是鄭伯和公叔段和他兩母親之間關係的另外版本。景帝以傳皇位給梁王為餌,給了梁王即位的希望吊住了梁王,把梁王綁在了戰車上給自己擋住諸侯。在七國之亂後卻又立刻立了兒子劉榮為太子。劉榮廢了後,又在酒宴上答應立竇太后梁王為太子,酒後卻找臣子商議後反悔了。一再刺激梁王,梁王果然撒氣在袁盎等人頭上,昏了頭派刺客殺人。刺客沒抓到,但景帝卻直接認定是梁王乾的,派人抓捕了梁王的兩手下。就此梁王徹底沒了機會上位。
從劉啟對待晁錯和周亞夫這兩人可以看出劉啟手段和心都足夠狠,梁王就像是被胡蘿蔔吊在眼前的驢,被玩弄鼓掌之中。
景帝前元七年(公元前150年),安陵城門外發生了一起刺殺案件:西漢名臣袁盎被刺身亡。
這一案件震動朝野。根據刺客留在袁盎身上的那把劍,破案人員詢問長安城中製作刀劍的工匠,有工匠說這把劍是梁國的郎官某人定做的。於是官府很快捕獲了刺客,經審訊得知,此次刺殺案件的背後指使者是梁王劉武,暗殺名單列有十多人,都是漢朝大臣。
梁王劉武(?--公元前144年),諡號“孝王”,漢文帝劉恆嫡次子,漢景帝劉啟同母弟,生母竇太后,前178年封代王,前176年改封淮陰王,前168年,梁王劉揖薨,無嗣,劉武繼嗣梁王。“七國之亂”期間,曾率兵抵禦吳王劉濞,保衛了國都長安,功勞極大。
景帝的這位弟弟沒有枉生帝王之家,有兄長和母親大人的嬌寵,佔據天下肥沃富饒的地區。地界北到泰山,西邊到高陽,有四十多座城,大多是大縣。皇帝賞賜給他的財寶不計其數。有了財富支撐,他開始大興土木,建造宮殿,外交禮儀類似天子。梁國也製造了大量兵器,弩弓、戈矛達幾十萬件,而且府庫裡的金錢將近一百萬萬,珠玉、寶器比京師還多。
梁王每次進京朝見景帝都與景帝一同乘坐輦車,出宮就同車遊獵。梁國的侍中、郎官、謁者只須登記名冊,便和漢朝官吏沒有區別,進出天子宮殿。
“驕子不孝”,梁王意在成為景帝之後的繼任者。
但是眾多大臣阻攔,他們引經據典說了一大通皇位不能傳給弟弟,只能傳給兒子的理由。望著高高的權位不能獲得,他開始意亂情迷,得知堅持傳子不傳弟的意見來自於袁盎等大臣時,心生怨恨,制定刺殺計劃,並付諸實施。袁盎因此命喪安陵城門外。
梁王的任性真是到了極致,那位皇帝哥哥能夠忍受得了嗎?你別說,他還真的忍受了,沒有對弟弟動粗,這是為什麼?
這是因為這位皇帝哥哥有一怕!
當然,景帝不是懼怕弟弟,身為一朝天子他比一個梁王有絕對的優勢。他是懼怕自己的母親。
梁王惹禍之後,竇太后就開始哭泣,而且絕食,“景帝甚憂之”,向公卿大臣詢問解決的辦法。結果,選派了兩個懂經術、知大禮的官吏去處理這個案子。二人結案後一把火燒掉了梁王謀反的供詞,回來彙報說梁王不知情。參與這件事的只是他的倖臣羊勝、公孫詭。我們謹按法律誅殺了他倆,梁王安然無恙。景帝聽了之後非常高興,說:“趕緊去見太后。”“太后聞之,立起坐餐,氣平復”。
寵孩子寵到這個份上也夠可以的了,而皇帝好像也沒有任何脾氣,在他心目中,只要母親高興就行。
梁王知道自己犯上了,於是就透過自己的姐姐館陶長公主(因其封邑在館陶縣,所以稱館陶)向太后認罪,得到寬恕。當他聽說哥哥怒氣漸漸消了,就上書請求朝見。得到允許後,梁王聽從屬下的建議,把大隊人馬留在函谷關,自己乘坐布車,帶了二個隨從進京,竟藏匿在館陶長公主的園中。朝廷派人去函谷關接梁王,卻找不見他。他母親就哭著說:“皇帝殺了我兒!”你看,這個皇帝有多冤!但是母親一哭一鬧,皇帝又開始憂心恐懼起來。好在還是弟弟自己走出來,見了母親和他。
梁王活著由母親罩著,梁王死了,母親照樣罩著他的後代。當他的死訊傳到了京城,竇太后哀聲慟哭,又開始絕食,而且又說:“皇帝果然殺了我兒!”“景帝哀懼,不知所為。”皇帝嚇得手足無措,沒了主意。怎麼辦?家裡的事還是找家裡人商量吧,於是跟姐姐商量分梁為五國,把梁王的五個兒子全部封為王,五個女兒全部賜給湯沐邑。這下,太后高興了,還特意為景帝加了一餐。
由此可見,景帝憚於母威,凡是涉及到弟弟的事,非要做到母親滿意為止。
因此,梁王圖謀皇帝位與母親的溺愛和不分是非有極大的關係。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景帝的一些做法也促成了梁王的不軌。
景帝立太子前,一次與梁王一起宴飲,曾經不加思索地說:“我百年之後,傳位給你。”梁王儘管推辭,也知道這並非皇帝哥哥的真心話,但是聽了之後和母親著實高興了一番。
君無戲言!景帝也忒隨意了些。
所以,景帝廢了慄太子時,竇太后就想立梁王為繼承人。袁盎等大臣力阻,方才罷了,竟釀成一場流血事件。
梁王可以說是隨心所欲,天馬行空,不受皇家禮儀的限制,他驕橫傲慢已經很久了,但是景帝往往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他早先擴建宮室,車馬服飾模擬天子,其行為已經構成僭越。這如果發生在別人身上,一定是大罪。而他,作為皇帝親弟弟,竟然無事。
還有,通常別的王十多年才有一次進京機會,而且在京城停留的時間都有規定,可是這位梁王連年進京朝見,而且來了還不願意走,趁機留在宮中,甚至一留就達半年之久。這也違反了漢朝的儀法,放在別人身上也是萬萬不可的。
這就是梁王,受著竇太后的溺愛,依仗著哥哥是皇帝,就這麼任性!
這一切,漢景帝是負有責任的。
蘇轍在評價景帝這段歷史的時候,就一針見血指出:“梁王武,母弟也,驕而從之,幾致其死。”
景帝一朝,與父親文帝共稱“文景之治”。
但是,就其執政成就而言,與其父不可比。那麼從其對梁王所作所為的容忍,對母親的唯唯諾諾,我們對他的執政瑕疵是不是可以窺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