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白露為霜65799235
-
2 # 陣雨3828
這個問題要從哪個角度來看了。如果從秦國的發展方向來說,秦晉之間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比如秦國要東擴,晉國這個龐然大物正好堵住了他的東進道路,所以衝突不可避免。從晉國的稱霸天下的戰略來說,秦國是他必須打壓的一個物件。這樣來看,就沒有什麼是非對錯。這是國家利益的衝突問題。
如果從道德來講,晉國屢次背信棄義,這是肯定對不住秦國的。
-
3 # sunjin6278
常說結為秦晉之好,我們一般會認為兩家要結為兒女親家。這裡的秦就是秦國,晉就是晉國,都是春秋時期的諸侯國,秦國和晉國交好,最主要的都是姻親紐帶。可見兩國以前關係是何等的親密友好。那麼兩國從何時開始交惡了呢?這還是在晉文公時期,作為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糾集秦等國家共同伐不尊禮法的鄭國。鄭國面臨滅國之危,這時鄭國有一個很有謀略且愛國的商人燭之武,他不惜用自己的牛羊犒勞秦師,又讓鄭國國君把他送到秦國軍隊中,抓住秦穆公貪利的心裡,分化秦晉聯軍。他向秦穆公分析了利害關係,主動提出了秦國退軍鄭可給的好處,由此說動穆公先撤回了秦軍,只落晉國伐鄭,力不從心,晉文公也只得撤軍,鄭國由此擺脫危機。當時晉國有大臣勸晉文公攻打不守信用的秦軍,但因穆公對文公有扶持得國的大恩,文公沒有進攻秦軍,但從此兩國有了隔閡,結了仇怨。後來晉文公去世,秦穆公趁晉國國喪,派秦軍越過晉國去攻打晉國附屬國滑國,回軍時被晉軍堵在崤山,發生了崤之戰,秦國大敗。從此兩國結下深仇,表面友好,實則暗中較力,為復仇不斷髮生戰爭,互有勝負,到呂相絕秦,兩國矛盾已不可和解。其實國與國之間交往,也和兩家兩個人一樣,都是以各自名利為重,好好歹歹,如果雙方都只重利益不重道義,那麼遲早要成為仇敵,因為相互來往,矛盾是無時不在的。因此,雙利雙贏,互利互惠,才是長久交好之道。
-
4 # 沉140769451
當然是晉國的錯。秦國幫助晉國公子小白回國復位,穆公還把妹妹嫁給他,結成秦晉之好。結果公子小白當上晉公後,許諾給秦國的城邑不給了。後晉國遭災,向秦國借糧,穆公不因公子小白不守信義,借給了晉國糧食,結果當秦國遭災缺糧,秦國向晉國借糧,小白不但不借,還趁機攻打秦國,秦國擊敗了晉國,還俘虜了小白,不但沒殺他洩憤,還放走了他。
後來小白死,穆公又幫助晉文公重耳回國繼位,還把女兒嫁給他。晉文公聯絡秦國攻打鄭國,鄭國派人說穆公,提及晉國過住的背信棄義,及鄭國與秦國之間隔著晉國,秦國幫晉國滅鄭國,等於資助晉國強大,反而更會危害到秦國,如果秦鄭結好,鄭國還可以從後面牽制晉國,所以秦國撤兵,還派兵幫鄭國守城。
晉文公死後,穆公又想偷襲鄭國,不聽百里奚的勸告,派孟、西、白三將率軍偷襲,結果鄭國己有防備,沒有成功,三將順手滅滑國,在回國路上,被晉軍偷襲,秦軍盡沒,三將被俘,後經晉公之母——秦國公主勸說,放三將回國,穆公未懲罰三將,責自己之過,仍信用三將,三將誓死報晉國偷襲之仇,三次攻晉,終於擊敗晉國,令晉人不敢出戰,穆公親赴當年秦軍遇伏之地,全軍哭祭陣亡將士,迎骸骨回國,自此,穆公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晉國背信棄義、趁火打劫、毫無道義可言。
-
5 # 大師6692
秦穆和晉文這兩位都是明君,也都是大大的奸雄!兩人的志向都是壯大己國從而霸天下所以秦晉之間有合作有爭霸互為對手,誰都不會放過捅對方一刀的機會!秦晉之好只是一句場面上的好話。秦晉互不攻伐是發生在秦穆和晉文死後秦國國內能臣死亡殆盡國力倒退,晉國國內士族爭權互相侵軋外部又同楚國為霸權爭的不可開交實在無力雙面受敵的大形勢下,所以不得不採取西和秦東楚爭的方針。從而才有了秦楚在春秋末年幾十年的時間段內互不攻伐的所謂秦晉之好的格局。
-
6 # 潘不安講究史
謝謝邀請!後世以秦晉之好比喻兩姓聯姻,但看似透過婚姻締結親密的情感關係,背後實際只是兩家間利益的同盟。因而在利益面前並沒有對錯之分,對各自的平民來說,從所能得到的資訊角度來說,自然都是對方的錯誤!秦晉之好背後的利益同盟
在春秋時期,秦晉聯姻共有三次,最早始於公元前656年,秦穆公迎娶晉獻公之女為夫人,即秦穆姬,她是“晉太子申生姊也”。
但這場婚姻之下,實際是秦晉兩國基於當時天下局勢的一場政治同盟。公元前686年,齊國公子小白繼位,史稱齊桓公,並以管仲為相,對內力行改革,整頓朝政,對外大舉尊王攘夷的旗號,一時間國力鼎盛,四處征伐。
公元前678,“幽地會盟”中齊國被公推為盟主,終於奠定了其霸主的地位。而在這個過程中,晉國不僅全面處於下風,甚至被四面孤立,岌岌可危。東面是霸主齊國的威脅,南面有強大的楚國,西北又被戎狄包圍,同時秦國此時又迅速的壯大。
面對困局,晉國必須要想出破局的辦法,這時候新興的秦國進入了晉國君臣的視線。秦國和晉國一樣面臨著西北戎狄的威脅,相互結盟,可以以秦國為屏障,大大的緩解晉國西北方的壓力。
同時對於秦國來說,長期處於西北之地,習俗已經非常接近於戎狄,因此受到中原各國的歧視。和晉國聯姻不僅可以消除來自中原的威脅,全力對付戎狄向西北擴張,更可以提高秦國的國際地位,擺脫蠻夷身份的尷尬,還可以透過晉國吸取中原的先進文化、科技。
在共同的利益之下,晉國和秦國進行了頻繁的外交往來,全面加深了戰略合作伙伴關係,並最終相互聯姻,希望以血緣的紐帶締結“永世牢固”的同盟。
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但是在兩國利益之間,一切誓言都是謊言。秦晉同盟只是秦國提升自己地位,尋求進入中原的跳板,在兩國聯姻的同年秋天,秦國就與晉國發生軍事衝突,“穆公自將代晉,戰於河曲”。聯姻也只不過在兩國間起到了粘合劑的作用。
公元前656年晉國發生“驪姬之亂”,夷吾、重耳外逃,其中夷吾逃到了接近秦國的梁國,希望透過聯姻關係得到秦國的支援,為以後迴歸晉國做準備。但藉助秦國的力量,不可能是免費的午餐,因此夷吾以聯姻為藉口,不惜以國土換取秦國的支援。
而秦國為什麼會支援夷吾呢?首先,夷吾以河西五城作為交換,不得不說是非常誘人的。其次,扶立軟弱無德的夷吾為君,建立受秦國控制的傀儡政權,不僅可以威懾中原各國,提高秦國地位,更能進一步緩解來自東方的壓力。
但秦穆公沒有想到的是,他希望立一個無德的傀儡晉君,方便自己控制,卻沒有想到這個無德的晉惠公夷吾從一開始就存著政治欺詐的目的。晉惠公回國後立刻反悔,並以“地者先君之地,君亡在外,何以得擅許秦者?”為藉口,拒絕兌現承諾。
公元前647年,晉國發生饑荒,向秦國購糧,在百里奚的建議下,秦穆公同意晉惠公的請求。但在次年秦國遭遇饑荒時,晉惠公卻聽從舅舅虢射之言,乘虛攻打秦國。秦穆公大怒,也發兵攻打晉國。
公元前645年,秦國饑荒緩解,秦穆公大舉攻晉,發生了秦晉韓原之戰。晉惠公戰敗被俘,在秦穆公夫人穆姬的哀求下才得以保全性命。
戰後晉惠公向秦國割讓河西北城,並以太子圉為人質,女兒妾也留在秦國作為侍女。秦穆公將公族之女懷嬴嫁給圉為妻子,這是秦晉之間第二次聯姻,但是此次聯姻對於晉國來說是充滿屈辱性的。
公元前638年,晉惠公病重,圉逃回晉國,次年惠公病逝,圉繼位為晉懷公。懷嬴不肯離去,留在了秦國。
第二次的聯姻中,秦國佔據主動地位,希望透過控制晉國太子圉,進一步控制晉國,從而避免秦晉之間軍事衝突擴大,維持目前的同盟關係。為的是在和戎狄對抗中創造穩定的後方,以及防備中國各國的東部屏障。
扶持晉文,秦晉蜜月期但是這種聯姻對於晉國來說是屈辱的,所以在晉惠公病逝,晉懷公繼位後,兩國的關係又重新趨於緊張。
因而才有了“秦怨圉亡去,乃迎公子重耳於楚”,希望的是重新扶立一個親近秦國的晉國國君,取代仇視態度的晉懷公。
重耳入秦後,秦穆公希望將圉的妻子,留在秦國的懷嬴嫁給重耳。開始重耳非常看不起懷嬴,可能也是對圉的遭遇心有餘悸,因而想要推辭掉。
但從臣司空季子對當時的政治形勢非常的清楚,對重耳說:“其國且伐,況其故妻乎!且受以結秦親而求入,子乃拘小禮,忘大丑乎!”
重耳採納了司空季子的建議,迎娶懷嬴,為秦晉之間第三次聯姻,從此秦穆公對重耳禮遇有加,並派兵助重耳獲得君位,為晉文公。
晉文公對外繼續保持和秦國的友好關係,使兩國進入了一段蜜月期,對內又利用秦國的支援解決國內的矛盾,從而使晉國迅速恢復強盛。
公元前632年,晉楚之間爆發城濮之戰,最終晉文公以“退避三舍”取得勝利。同年,晉文公以周天子的命令召集諸侯,與齊、宋、魯、蔡、鄭、衛、莒諸國在踐土會盟成為新的霸主。
公元前631年,晉文公以鄭國在城濮之戰中曾幫助過楚國為由,策劃聯合秦國滅鄭。但是在圍攻鄭國的過程中,燭之武向秦穆公分析利害關係,最後促成秦鄭結成同盟,對晉國不告而別。這就是語文課本中的《燭之武退秦師》。
秦晉矛盾凸顯燭之武其實是提出了秦晉兩國在發展中一直存在的核心利益衝突,在兩國有共同敵人時隱藏了起來,但在秦晉強盛,都有意問鼎中原時凸顯了出來。
第一,晉國是秦國抵禦中原各國的屏障,同時也是阻礙秦國向中原發展最大的助力。“燭之武退秦師”就是最好的例子。
第二,欲要稱霸,必要“挾天子以令諸侯”,但周天子只有一個。公元前636年,周襄王避難於鄭,秦穆公聞訊將軍隊駐紮在黃河,準備護送周天子入周解決叛亂。
同時晉國趙衰也認為:“求霸莫如入王尊周。周晉同姓,晉不先入王,後秦入之,毋以令於天下。方今尊王,晉之資也。”因而搶先一步,從而獲得了稱霸的機會,相對秦穆公則失去了這次機會。
正是這兩個矛盾,使得秦晉兩國在各自稱霸的過程中,開始分道揚鑣。但是當時晉國正直強盛,所以秦穆公一直隱忍。這也是為什麼,公元前628年,晉文公卒後,秦穆公馬上趁著晉國國喪期間,越過晉國國境進攻鄭國,並在戰略意圖暴露後,轉而滅掉了晉國的盟友滑國。
從此秦晉之好正式破裂,在秦國歸師途中遭到晉國伏擊,全軍覆沒,三名主將被擒。從此晉國成為了秦國東向發展最大的助力,兩國從“秦晉之好”逐漸發展成為“世仇”。
回覆列表
主要是晉國錯。
秦穆公人品在帝王裡面簡直就是極品好人,而對應的晉國幾個君主,從獻公開始個頂個的,一直到文公,都不是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