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文舀
-
2 # 史曉生
兩大失誤,第一下令任何人對朱棣不得傷害,這就給朱棣穿上了隱形防彈衣,而且還是無敵的,第二,任用李景隆,最後被起反叛,親自為朱棣開的城門
-
3 # 二曲人
靖難之役中,朱允炆的政治、軍事戰略均有大問題!首先,削藩太急。立藩王以拱衛朝庭,保朱家江山萬萬年,是朱元璋的既定戰略。朱允炆是靠朱元璋的提攜越級坐上皇位的,妄聽黃子澄、齊泰等一干人之言,以為中央穩固、皇權在握,就可以揮斥天下,為所欲為。老皇帝屍骨未寒,就可以改變其既定戰略。先捏了幾個軟柿子,覺得可行,便想動朱棣等有實權的皇叔。結果,碰了大釘子,直至千百萬人頭落地,自己丟了皇權、家國俱破。削藩之事,古以有之,有成功、有失敗,經驗累累。值朱允炆之時,不是不能削藩,而是太急、方法不對,應本著老朱皇帝之意,借藩王之力,鞏固邊防、內振國力。對專橫不法之藩王,查實糾辦;對無實據之藩王,如漢武帝,宜行漸次削弱之法,最終達到削藩之目的。
其次,戰端既開,就要以血腥手段鎮壓,決不能再存“毋令我背殺叔父之名”的愚蠢想法與作法。戰略戰術應因應當時情況,宜攻則攻,宜守則守,宜圍則圍,其權變策略應賦予大將,而不是由一幫書生瞎嚷嚷。在前線激戰方酣之際,朱允炆整天被一幫無戰時經驗的大臣圍者,聽他們閉門造車,折戟沉沙者不嚴辦,有實戰經驗者不信任,沒有持久戰的思想準備,沒有應對兵臨城下的策略。等到朱棣兵進長江,就毫無辦法了。
朱允炆靖難役之敗,從戰略上說,是必然的!從戰術上說,更是不可避免的。這是由朱允炆的性格及識見所決定的。
-
4 # 阿甘普拉斯
話說朱元璋死後把皇位傳給了自己的孫子朱允炆,這個孫子上位後第一件事就是削藩,不到一年的時間,把自己的叔叔們周王、岷王、湘王、齊王、代王先後廢黜。這時候朱允炆的四叔朱棣坐不住了,眼看著自己的侄子要收拾自己了,怎麼辦?反唄。於是一場侄子打叔叔,叔叔打侄子的“靖難之役”開始了。
戰爭開始後,朝廷命長興侯耿炳文為大將軍,領兵四十萬開始北伐,駐軍真定。燕王朱棣身披甲冑,親率大軍攻打涿州,連敗耿炳文的政府軍,迫使耿炳文退守真定。話說這耿炳文也是開國元勳,而且是碩果僅存的老將。朱元璋把開國元勳殺了個乾淨,致使建文帝無趁手的大將可用。耿炳文的敗守,引起了建文帝的不安。
這時,太常卿黃子澄卻認為不足為慮,他向建文帝推薦了曹國公李景隆代替耿炳文。建文帝急著削藩也是採納了這個黃子澄的建議。這李景隆是個標準的官二代,老爹是開國元勳李文忠,可這個官二代是個膏粱子弟,也沒學過帶兵打仗,哪裡是身經百戰的朱棣的對手。雙方經過幾次拉鋸戰,李景隆大敗,單騎逃往山東德州。李景隆所率政府軍被斬首及溺死者十餘萬,橫屍數百里。
後朱棣破德州,圍濟南,這次朱棣遇到了硬茬子,山東參政鐵鉉。鐵鉉堅守濟南三個月,朱棣硬是攻不破鐵鉉的防守,只好暫時退兵。建文帝又命左都督盛庸為大將軍,再次率兵北伐。經過數次拉鋸戰,最終在藁城擊敗政府軍,斬首六萬餘人。
其實自朱棣起兵三年以來,燕軍和政府軍始終是處於僵持狀態,雙方你來我往,打的其實是拉鋸戰,誰都佔不了大便宜。說來也巧,有幾個被朝廷開除了的宦官從南京來投奔燕王,還透露了一個機密給朱棣,就是南京的佈防情況,此時南京城防空虛,立等可取。正是這條訊息給朱棣帶來了必勝的決心,他決定迅速了結這場戰爭,“臨江一決,不復反顧!”
建文四年,朱棣揮師南下,雙方又經過拉鋸死戰,最終朱棣強渡長江。諷刺的是,開啟南京城金川門迎降的正是李景隆這個不學無術的官二代。後來的事,大家都知道了,朱允炆下落不明,朱棣終於趕跑了自己的侄子,當上了永樂大帝。
其實縱觀靖難之役,政府軍的整體實力一直是在燕軍之上的,朱棣勝在破釜沉舟,而朱允炆敗在自己的“嫩”。他一點也沒繼承他爺爺朱元璋殺伐果斷的性格,和老練的朱棣比起來,他太“嫩”了。
-
5 # 香茗史館
朱允炆以全國對一隅,結果四年敗北,要說他的戰略沒有問題,顯然是不可能的。而且,朱允炆的問題全部暴露在了戰略全域性方面,戰略規劃、武將選拔、軍隊調派方面全部暴露出了巨大缺陷。
△朱允炆
戰略規劃方面:既想當婊子又想立牌坊這一點,體現在朱允炆的整個削藩過程中。削藩其實並沒有問題,但朱允炆卻缺少削藩的雷霆手段,一方面想要徹底剷除藩王們對自己的威脅,另一方面則不想因此對自己的名望有所損傷。於是乎,他每次要削藩,總會給這些王爺羅列罪名,以此作為削藩的藉口。
△朱允炆
可笑的是,朱允炆給這些王爺羅列的罪名,竟然大多都是謀反,以謀反罪削其爵位,不僅名正言順,而且還能體現出自己寬宏大量的一面,畢竟謀反可是重罪,不被殺就已經要感恩戴德了。可朱允炆完全是一廂情願,王爺們並不傻,文武百官也不傻,天下百姓更不傻,朱元璋剛剛去世一年,這麼多王爺就突然全要造反了嗎?尤其是湘王朱柏不堪受辱舉家自焚,更是狠狠扇了朱允炆一記耳光。
朱允炆的削藩之舉,就是典型的“既想當婊子又想立牌坊”,不僅給了朱棣充分的準備時間,而且還喪失了百官和天下人心,這是造成之後靖難之役中,朱允炆雖坐擁天下,卻根本無法呼叫天下資源的主要原因。
△朱棣
再說靖難之役中,朱允炆任命耿炳文為帥,竟然對其說“今爾將士與燕王對壘,務體此意,毋使朕有殺叔父名”。朱允炆要耿炳文體會自己的意思,他什麼意思呢?顯然就是在暗示耿炳文“只要死燕王,不要活朱棣”,這可是擺明了要主帥替自己背黑鍋,可是主帥敢背嗎?弄不好回來還是個死,這反而讓前線主帥束手束腳了起來。
武將選拔方面:畏手畏腳,任人唯親整個靖難四年,朱允炆先後任用耿炳文、李景隆、梅殷三人為帥,這裡面除了耿炳文曾有一定的戰陣經驗外,李景隆只參與過練兵,卻從無帶兵經驗,而梅殷更是隻有過一次檢閱鳳陽留守司軍隊的經歷。
結果呢?耿炳文這個唯一有過戰陣經驗的老將,在初戰失利之後便被撤換,換上了由黃子澄推薦的李景隆,結果呢?李景隆率領大軍五十萬卻在鄭村壩之戰中遭遇慘敗,朱允炆竟然沒有撤換他,反而派遣援軍之後鼓勵其再戰,結果白溝河一戰差點全軍覆沒,如果不是鐵鉉、盛庸堅守濟南,這一次朱允炆就已經危險了。
然而嘴周,朱允炆更是派遣出了沒有一點經驗的駙馬梅殷,甚至連保衛京城的京營都抽調出來交給了他,讓其鎮守淮安。結果這位老兄果然就紮在了淮安,朱棣大軍在附近交戰,他不聞不問;朱棣大軍南下渡河,他仍然不聞不問;朱棣大軍抵達南京,他還是不聞不問。
△李景隆
雖說朱元璋臨死之前將功勳階層殺的差不多了,可朝廷真的沒有能征善戰之將了嗎?從整個靖難過程來看,平安、徐輝祖、瞿能等人表現極為出色,然而卻始終未得重用,有的是畏手畏腳、不敢大膽啟用,有的則是因為與朱棣有關,不敢予以重用。
更可笑的是,在朱棣大軍已經殺到南京城下之際,朱允炆竟然再度啟用李景隆和谷王朱橞鎮守金川門,結果李景隆和朱橞兩人大開城門,放燕軍入城,固若金湯的南京城就此失守。
軍隊調派方面:不該動用京營力量其實縱觀整個靖難四年,朱棣雖然屢戰屢勝,但實際上大多數時間都僅僅侷限於河北、山東地界,其他各地名義上仍在朱允炆的掌握之中,然而朱允炆先後動用近百萬軍隊,卻始終徵調的京城周圍軍隊,這應該與明初藩王擁有兵權有關,朱允炆怕各地軍隊不夠忠心,不敢予以徵調。但他最大的失誤則在於,不應該動用京營的力量。
△靖難四年交戰地點基本都在河北、山東
洪武年間,為了保證京城的安全,設有京軍有48衛,按照明朝制度,每衛滿編5600人,光是京營就有多大27萬的軍隊,如果再加上京城內部的兵力和京城周邊的兵力,這支軍隊至少有近40萬。如果朱允炆沒有抽調京營的兵力,憑藉這40萬兵力,朱棣很難在度過長江之後,便一口氣順利殺至南京城下,進而攻破擁有完備防禦工事的南京城。當然,南京城破有李景隆大開城門的功勞。
除了以上問題外,朱允炆任用方黃齊三人,導致朝廷一片烏煙瘴氣,軍隊人心喪失,各地守軍紛紛反叛,同樣也是造成朱允炆失敗的主要原因。
-
6 # 藍天白雲吳子榮
朱允炆說的好聽,是個善良人,但心善之人成不了大事,就憑這一句不要傷害我叔,使我背上殺叔之惡名,朱元璋要知道了非抽他鞭子不可,差評一個,如果他是朱由檢,也是個亡國之君
-
7 # 盛唐新州
其實說句老實話,如果朱允炆不是遇見了朱棣,安穩做一個守成君主應該是一個仁君,算是一個好皇帝的。
其實在靖難之役朱允炆的失敗在於他的性格,首先他很像父親朱標,性情優雅溫和,主張仁政。如果天下太平,朝局穩定的話問題不大,可是有朱棣在啊!明洪武十年(1377年)12月5日,朱允炆出生於應天府(今南京),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其父朱標病死,朱允炆被立為皇太孫,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繼位為帝,朱允炆在位期間增強文官在國政中的作用,有點重文輕武,寬刑省獄,嚴懲宦官,同時改變其祖父朱元璋的一些弊政 ,史稱“建文新政”。
剛登基皇位還沒有坐穩,也沒有系統的分析朝局和各藩皇的實力,就聽從黃子澄、齊泰、方孝孺的建議急於實行新政。所以朱允炆從一開始就缺乏統攬全域性,胸懷大志的才能,受儒家思想薰陶太深,他的失敗跟以上三者很大的關係靖難之役發生後,朱允炆也在用人上缺乏自信和主見,耿炳文是朱元璋留給朱允炆的,由於明初功臣幾乎都被朱元璋殺得差不多了,他也意識到朱允炆的短板,也明白朱棣並非池中物,不會安份做一個藩王的,所以把耿炳文留給孫子。但是耿炳文一時的失利就被李景龍替換了,一個紙上談兵的官二代註定打不過老謀深算的朱棣的。其實靖難之役初期又是還是在朱允炆這邊的,大將有耿炳文,徐達之子徐輝祖都是人才,可是朱允炆的性格文弱,優柔寡斷,而叔叔知道剛毅果斷,老謀深算,再加上朱允炆過分依賴黃子澄、齊泰、方孝孺等人,失敗是註定的,奈何遇上了朱棣啊!所以靖難之役朱允炆的戰略是有問題的,結果是最好的說明。大家認為呢?
回覆列表
1398年朱元璋死,嫡孫朱允炆即位,採納齊泰,黃子澄建議削藩,已削了周王,燕王朱棣以清君則名義起兵,發起靖難之役。不日打過黃河,進逼南京,朱允炆發兵抵禦失敗,燕軍破南京,殺齊泰,黃子澄,惠帝朱允炆出逃,不知所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