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謝小樓
-
2 # 絳珠仙草林黛玉
因為這句詩不僅對仗工整,而且通俗易懂。白露秋霜,盡顯淒涼,望月思鄉,思念益濃。月是故鄉明其實是愛屋及烏的體現,家是最好的,引起了共鳴,故流傳千古
-
3 # 老張教育新思享
思親懷友,是古典詩歌中最常見的題材,題材常見,寫的人就多,要寫好這類詩,就要不落俗套,力避平庸。杜甫這首《月夜憶舍弟》,手法匠心獨運,語言出神入化,故能成為這類詩歌中的千古名篇。
詩文創作背景
《月夜憶舍弟》
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這首詩是乾元二年(759)秋杜甫在秦州所作。天寶十四年(755),安史之亂爆發,乾元二年九月,叛軍安祿山、史思明從范陽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進洛陽,山東、河南都處於戰亂之中。
當時,杜甫的幾個弟弟正分散在這一帶,由於戰事阻隔,音信不通,他特別想念離散的兄弟。
戍樓上響起禁止通行的鼓聲,秋天的邊境傳來一隻孤雁的哀鳴。今夜就進入了白露節氣,月亮還是故鄉的最明亮。我有兄弟卻都分散了,沒有家無法打探他們的訊息。寄往洛陽城的家書常常不能送達,因為天下依舊戰亂不能太平。
舍弟,是指家弟。杜甫有四個弟弟:杜潁、杜觀、杜豐、杜佔。為什麼說沒有家可回?安史之亂時,杜甫在洛陽附近的家就被毀了,而此時,還在打仗。
詩文賞析
杜甫創作的這首五言律詩。這首詩託物詠懷,層次井然。首聯和頷聯寫景,烘托出戰爭的氛圍。頸聯和尾聯在此基礎上寫兄弟因戰亂而離散,居無定處,杏無音信,於是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特別是在入秋以後的白露時節,在戌樓上的鼓聲和失群孤雁的哀鳴聲的映襯之下,這種思念之情越發顯得深沉和濃烈。全詩語句精工,格調沉鬱哀傷,真摯感人。
這首詩是乾元二年(759)秋杜甫在秦州所作。這年九月,史思明從范陽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進洛陽,山東、河南都處於戰亂之中。當時,杜甫的幾個弟弟正分散在這一帶,由於戰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強烈的憂慮和思念。《月夜憶舍弟》即是他當時思想感情的真實記錄。在古典詩歌中,思親懷友是常見的題材,這類作品要力避平庸,不落俗套,單憑作者生活體驗是不夠的,還必須在表現手法上匠心獨運。杜甫正是在對這類常見題材的處理中,顯出了他的大家本色。
這首詩首聯即突兀不平。題目是“月夜”,作者卻不從月夜寫起,而是首先描繪了一幅邊塞秋天的圖景:“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路斷行人,寫出所見;戍鼓雁聲,寫出所聞。耳目所及皆是一片淒涼景象。沉重單調的更鼓和天邊孤雁的叫聲不僅沒有帶來一絲活氣,反而使本來就荒涼不堪的邊塞顯得更加冷落沉寂。“斷人行”點明社會環境,說明戰事仍然頻繁、激烈,道路為之阻隔。兩句詩渲染了濃重悲涼的氣氛,點明“月夜”的背景。
頷聯點題。“露從今夜白”,既寫景,也點明時令。那是在白露節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頓生寒意。“月是故鄉明”,也是寫景,卻與上句略有不同。作者所寫的不完全是客觀實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觀感情。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輪明月,本無差別,偏要說故鄉的月亮最明;明明是作者自己的心理幻覺,偏要說得那麼肯定,不容質疑。然而,這種以幻作真的手法卻使人覺得合乎情理,這是因為它深刻地表現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對故鄉的感懷。這兩句在煉句上也很見功力,它要說的不過是“今夜露白”,“故鄉月明”,只是將詞序這麼一換,語氣便分外矯健有力。
上兩聯信手揮寫,若不經意,看似與憶弟無關,其實不然。不僅望月懷鄉寫出“憶”,就是聞戍鼓,聽雁聲,見寒露,也無不使作者感物傷懷,引起思念之情。所以是字字憶弟,句句有情。
頸聯由望月轉入抒情,過渡十分自然。月光常會引人遐想,更容易勾起思鄉之念。詩人今遭逢離亂,又在這清冷的月夜,更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在他的綿綿愁思中夾雜著生離死別的焦慮不安,語氣也分外沉痛。“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上句說弟兄離散,天各一方;下句說家已不存,生死難卜,寫得傷心折腸,感人至深。這兩句詩也概括了安史之亂中人民飽經憂患喪亂的普遍遭遇。
尾聯緊承頸聯進一步抒發內心的憂慮之情。親人們四處流散,平時寄書尚且常常不達,更何況戰事頻仍,生死茫茫當更難逆料。含蓄蘊藉,一結無限深情。
全詩層次井然,首尾照應,承轉圓熟,結構嚴謹。“未休兵”則“斷人行”,望月則“憶舍弟”,“無家”則“寄書不達”,人“分散”則“死生”不明,一句一轉,一氣呵成。懷鄉思親之情悽楚哀感,沉鬱頓挫。
在藝術上,首先,全詩層次井然,首尾照應,結構嚴謹。其次,視覺聽覺描寫的結合,提高詩歌的審美境界。再次,語言質樸,但含意厚重,極富感染力。
頷聯名家點評
頷聯點題。“露從今夜白”,既寫景,也點明時令。那是在白露節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頓生寒意。“月是故鄉明”,也是寫景,卻與上句略有不同。作者所寫的不完全是客觀實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觀感情。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輪明月,本無差別,偏要說故鄉的月亮最明;明明是作者自己的心理幻覺,偏要說得那麼肯定,不容質疑。然而,這種以幻作真的手法卻並不使人覺得於情理不合,這是因為它極深刻地表現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對故鄉的感懷。
這兩句在煉句上也很見功力,王得臣說:“子美善於用事及常語,多離析或倒句,則語健而體峻,意亦深穩。”讀者從這裡也可以看出杜甫化平凡為神奇的本領。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這一聯被古人譽為“妙絕千古”,實脫胎於江淹《別賦》:“至乃秋露如珠,秋月如珪,明月白露,光陰往來,與子之別,思心徘徊。”此夜的白露與故鄉同時也,而此地的明月竟不及故鄉之明亮。人生總是這樣,在故鄉時,會覺得異鄉的月亮圓;而在異鄉,反思念故鄉的月亮明。實則,月何曾有變化,變化的是人的心境。尤其在去國千里,蕭瑟邊關,秋雁哀鳴,兄弟離散之際,“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別賦》本就是寫離別,翻入杜詩,與主題十分契合。杜甫將“明月白露”四字拆開,翻作兩句十字,將尋常之語離析倒裝用之,十分新奇,遂成妙絕古今的名句。這首古詩是杜甫最知名的思鄉詩,也是其寫明月最精彩的詩句。“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言之不盡的韻味,時隔千年依然打動人心。
對明月而憶弟,覺露增其白,但月不如故鄉之明,憶在故鄉兄弟之故也,蓋情異而景為之變也。(明王嗣奭《杜臆》卷三)
李因篤曰:“‘白露’後則秋清而月倍明,故曰‘故鄉明’乃硬下語。然不照骨肉則虛也,‘月是故鄉明’,正以照故鄉之人也。月是人非,故思鄉益切。”(清劉濬《杜詩集評》卷八引)
“戍鼓”、“休兵”,起結呼應。未落筆以前,含蓄許多兵戈擾攘語在句先,故不覺提筆直書曰“戍鼓斷人行”。既歇筆之時,又蓄無限道途阻隔意在句後,故倒拖一句曰“況乃未休兵”。此情至之詩,而起承轉結,八面玲瓏,則又法元不備,莫目為公率易之篇,未經錘鍊也!(清吳瞻泰《杜詩提要》卷七)
上四,突然而來,若不為弟者,精神乃字字憶弟,句裡有魂也。“書長不達”,平時猶可,“況未休兵”,可保元事耶?二句從五、六申寫。(清浦起龍《讀杜心解》卷三之二)
梁啟超在“情聖杜甫”一文裡曾這麼寫道:“我以為工部最少可以當得起情聖的徽號,因為他的情感的內容,是極豐富的,極真實的,極深刻的。他的表情方法又極熟練,能鞭闢到深處,能將他全部反映不走樣子,能像電氣一般一振一蕩的打到別人的心絃上。中國文學界寫情聖手,沒有人比得上,他所以我叫他做情聖”。從這樣的角度來看杜甫,其實也沒什麼錯,他是多情,但他的多情卻是極寬廣、極深厚的那種,是「人民愛物」的人道精神,所以,他的詩篇能寫的好,能像電氣一樣的振盪人心不無道理。而這首《月夜憶舍弟》所給人的感動和衝擊,正是如上所說的那樣。
回覆列表
杜甫的《月夜憶舍弟》懷親詩中的經典名篇,這首詩中,最為人稱道的是頷聯“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這一聯對仗工整,用詞新奇,可謂是千古佳對。
全詩如下:
月夜憶舍弟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為什麼說杜甫的《月夜憶舍弟》頷聯是千古佳對?1)造語新奇
宋人王得臣《詩人玉屑》中說:杜子美善於用故事及常語,多離析或顛倒其句而用之,蓋如此則語崚而體健,意亦深穩矣(《麈史》)。如“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之類是也。
“露從今月白,月是故鄉明”本是從江淹的《別賦》中來,江淹《別賦》有云:“明月白露,光陰往來,與子之別,思心徘徊。”《別賦》本就是寫離別,翻入杜詩,與主題十分契合。杜甫將“明月白露”四字拆開,翻作兩句十字,將尋常之語離析倒裝用之,十分新奇,遂成妙絕古今的名句。
2)對仗極工。
格律詩要求頷聯要對仗,但對對仗的要求並不是十分嚴格,而這兩句詩的對仗,卻是十分工整。
“月”與“露”對,是以物對物,兩者都有清寒之意,“從”與“是”動詞相對,“今夜”與“故鄉”以時對地,還含有今昔之對比,"明"與“白”是事物的特性相對。
3)藝術美感。
詩並不是因為技巧高超就能成為千古佳句的,要成為千古佳句,必須是運用這些高超的技巧能產生美的藝術效果。
“露從今夜白”,本來就是表達今天就是白露的意思,但杜甫卻將兩字拆開顛倒,加入“從今夜”三字,這樣的表達有什麼好處呢?“從”字是一個動詞,它表達了一種變化,這樣寫就呈現了一個節氣變化的過程,還蘊含了天氣會越來越冷的意思,更能傳達杜甫淒涼的心境。
同樣,“月是故鄉明”,“是”是一個強調,有他鄉之月與故鄉之月的對比,空間的遷移讓詩境更加空闊,更能體現詩人內心微妙的心理。
杜甫透過詞語的拆分顛倒,表達的匠心獨運,呈現出了一個更為空闊清冷的詩意空間,讀之有一種獨特的藝術美感,故稱其為“千古佳對”,並非虛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