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倚劍觀書

    “義”在古代是“公正合理應當做”的意思,也指“重信守諾”。屬於三綱五常中的“五常”之一。三綱五常作為古人判斷是非對錯重要的道德標準,對每個人在社會生活中的言談舉止,安身立命,都具有重要的規範作用。所以我覺得不光是古人,我們現代的每一個人,都應該把這份“義”堅守下去,讓社會充滿“公平正義”,讓我們每個人都有“民族大義”。

  • 2 # 張真華1

    為什麼古人,情深義重。源於古人對儒家文化的信仰和敬畏,西漢時期的董仲舒《春秋繁露》一書對道德的原則作出規範。即,孔子,提出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仁義禮智。孟子,者出父子有親、君臣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倫道德。因此,董仲舒,總結出了三綱之道和五常之理,三綱為,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為,仁義禮智信。西漢時期,董仲舒對孔子儒家文化進行了空前絕後的改造。也可以說在兩漢400年,他把儒家思想,把三綱五常推向了高點。他認為天和人息息相關,黃帝要按照天辦事,要用儒家思想統一天下,其他學派一律禁止,讓天人感應、君權神授。後來漢武帝罷但是黜百家,獨尊儒術!因此,三綱大於命,義大於命,最終的目的是利用宗教和信仰,來統治國家和個人。漢文化兩千多年來,不管經歷多麼黑暗的時代,漢文儒家思想一直在默默傳承。但是到今天很多漢文化的精髓漸漸被遺失。當個民族被教化的像一隻羊、以德報怨的時候,正是統治者最想看到成就。可當面對外敵、餓狼、和禽獸、撲面而來的時候將是一場浩劫。公元304年五胡亂華拉開帷幕,生靈塗炭,漢人,十室九空、華夏漢人墜入萬丈深淵。這是歷史第一次對漢文化和儒家信仰的打擊。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把荒蠻、無知、愚昧、碾軋的一無是處。從公元420年一580年曆史上是南北朝時期,這一時期是歷史上的文化沙漠,儒家思想和漢文化幾乎斷層。但是就在這個時候佛教大面積傳入中國。佛教文化的傳入,也對本土儒道文化造成了極大的衝擊,可以說隋唐佛教文化在儒道文化之上。後來唐武宗發起了滅佛運動,唐武宗信奉的是道教,滅佛運動和他信奉道教有關。雖然他不會像漢武帝一樣,“獨尊儒術”但是,很好的保護了儒道文化的發展。從根本上來說:保護了儒道文化就是保護了道義文化。宋朝時重文輕武的時代,宋朝宰相趙普,以半部論語治天下的理論,讓儒家思想再次崛起。可以說做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綱大於死、義大於死、五常大於死。臣民被教化成了羔羊,終不抵外敵,南宋末年,崖山海戰十萬軍民跳海自殺,自此以後再無中華,漢文化,儒家文化再次受到毀滅性的打擊。經過元朝鐵騎的踐踏,漢文化、儒家文化,已經奄奄一息,明朝漢人竭力重拾儒家思想,怎奈儒學退化一代不如一代,“獨尊儒術”成了維持皇權,儒表法裡。而清朝的儒家思想只是治漢的文化工具,已被篡改的面目全非,淪為滿文化的一個附庸……因為我們心中已經沒有了信仰,所以看古人義大命,為了義不惜去死,感覺不能理解。

  • 3 # 荼蘼香晚

    你怕是搞錯了吧?古代稱得上有忠義的人極少極少。儒家骨子裡都是投降派,老祖宗孔子都說了:“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無所謂忠不忠,義不義,那個勢力強去那個勢力,那個勢力有機會當官就去那個勢力當官,孔子自己就是這麼做的,孔家2000多年來也一直這麼做的。你何嘗聽說有衍聖公死社稷不?都是國未滅,身先降。

    至儒家讀書人更是沒任何心理負擔,怎麼可以說是投降呢?這叫知進退!“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仕”,家天下家天下,先有家,才有國,家之不存,有國何用?儒家學說,對自己是不講忠義的,忠義是用來要求別人的。

    什麼是“義”?義者,宜也。宜不宜,又沒什麼硬標準,個體自己把握標準尺度,理由說得過去就是宜。於是投降,是宜,想死,也是宜。

    至於忠就更搞笑了。讀書人的忠連太監都不如,死在崇禎身邊的是太監王承恩。滅宋的張弘範都說了“江淮多少英雄將,厚祿肥家學倒戈”,譏笑宋文武官員連個女子都不如,滅個南宋比剿匪還容易。

    儒家文化沒有忠義,忠義只在草莽間,所以嘛,還有句話“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這是讀書人自己總結的。

  • 4 # 待曉兒

    這和古人的義利觀有關,從孟子開始,中國士人將兩者對立起來,捨生取義的事情被看成是很大的榮耀。

    孟子將義和利變成了單項選擇題

    孟子之前的時代,像孔子等人,並不會把“義”和“利”對立,他們追求的是透過不違背道義的前提下,取得合理的“利”。比如孔子行事就比較圓滑,並不會很激烈,不觸及根本道義的前提下,也會開開玩笑,或者變通一下。之所以不被待見,不是其思想錯了,而是方法不對。

    到孟子的時代,開始講求“義”,反對“利”。比如:

    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

    孟子認為,“義”和“利”只能選其一去其一。最大的利就是生命,但為了道義,生命同樣可以拋棄,這就是“捨生取義”的根源。

    言傳身教的影響下,這是一個民族的傳承

    儒家獨尊之後,孟子的思想是所有讀書人不得不學習的。尤其是出現理學之後,把這種義利觀無限放大,甚至出現了寡婦改嫁都有“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的論調。

    但這也正是中國能傳承下來的一種精神,即面對邦國危難的時候,總是有一些人寧可去死也不願意違背道義。所以才有了了文天祥、陸秀夫、譚嗣同等人,近代有了黃花崗的七十二烈士,有了鄒容的《革命軍》,有了楊靖宇的鋼鐵志,建國之後同樣有了焦裕祿、錢學森這樣的人。

    可以說義與利的對立雖然在很多時候是比較偏激的,但正是這種思想才能讓民族強大起來,說它是民族魂也不為過。

    正所謂:

    睡至二三更時凡功名都成幻境想到一百年後無少長俱是古人

    要知道,人活著的時間多說也就百餘年,但被評價時間卻是無限久。

  • 5 # 萌之帆

    因為傳統的儒學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植到了古人的血液之中。

    我們都背過孟子的《魚我所欲也》,裡邊最經典也是最核心的一句話便是“生,我所欲也,義,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孟子是將義大過於性命發揚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而他之所以要提出如此觀點,除了鞏固儒家思想的地位之外,與古人本身的節氣也是分不開的。

    古代的讀書人又是有傲骨的,他們胸懷天下,熱愛自己的國家,即使在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讀書人依然有著非常堅定的理想。

    我們學過《崔杼弒其君》,崔杼的老婆與齊王通姦給崔杼帶了綠帽子,崔杼將齊王殺死,並且想要記錄歷史的史官不要將自己的行為記錄達到史書當中,但是在他一連殺了多位史官之後“崔杼弒其君”五個大字依然赫然在列,這便是那時讀書人心中的大義,是非恩怨,對錯與非都建立在義氣的基礎上。

    為什麼我們崇拜關羽、岳飛、文天祥等英雄,就是因為他們那義薄雲天的氣節,經過長時間的思想的灌輸和陶冶,中華文明對於義的理解已經到了一個非常深刻的地步,而且至今雖然已不外露,但是到了關鍵時刻,亦是會毫無保留的顯露釋放出來。

    十四年的浴血奮戰,我們取得了抗日戰爭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歸根結底便在於我們中華民族團結一致抵抗外侮的民族情懷,這也是義的表現。

    所以義從來就不是單單隻存在於古人的身上,直到如今依然流淌於我們的血液之中,並且會繼續的傳承和發揚下去,成為永不磨滅的番號。

  • 6 # 綠野農夫961

    這只是封建社會宣傳的結果,古人沒那麼二,真正為了義去死的人沒有那麼多。什麼是義

    所謂義,簡言之,就是符合公理或者維護公理的行為。那麼什麼是公理呢?就是指在社會生活中,需要公眾都共同去遵守的道理。在封建社會,公理的主要內容有忠、孝、仁、信等內容。這些內容都可以稱之為義,現在生活中,無論古今,也多有忠義、孝義、仁義、信義的說法。這些說法和內容也構成了中國傳統文化、教育的主體。

    義本身並沒有和生命對立的意思,維持義也不一定要以生命為代價。畢竟,包括義在內的所有的公理,其根本的目的是為了讓人活得更好,而不是死得更快。那麼義和生命是怎麼對立起來的呢?

    是誰把義和命對立起來了

    這方面最早的說法是由儒家提出來的。《論語.衛靈公》中記錄了這樣的一句話: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無獨有偶,孟夫子後來在《孟子.告子上》中也說這一樣的一句:

    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至此,殺身成仁,捨生取義就成了很多人掛在嘴邊的話了。尤其是在封建傳統教育中,這更是不得不教,不得不學的話。到了宋及宋以後,朱熹的一句存天理,滅人慾,更是將為義而死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也帶到了一個新的方向。

    捨生取義的對與錯

    關於孔夫子和孟夫子的這兩句話,有其先進的方面。即便是在今日,能夠為了正義,為了公義,獻出生命的人和事,也是值得我們去敬仰和學習的。畢竟,面對有違正義,有違公義的邪惡,很多時候,不是講道理就能解決問題的。另一方面,從古代封建統治者的角度來說,這對維護封建統治也是極為有利的。這也是這句話能流傳幾千年的一個重要原因。

    有多少古人做到了為義而死

    儘管,這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內容,也是封建傳統文化的主要內容,但是幾千年來,能夠做到這一點的人並不多。畢竟,生命對任何人來說都只有一次。

    孔夫子這樣說了,但並沒有這樣做過,孔夫子的後人,歷代的衍聖公們,也沒有人這樣做過,他們更奉行的是”識時務者為俊傑“,以熱愛生命,熱愛和來為己任。千百年來,飽讀聖人書的文人們也沒有多少人做到。要不然,就不會有”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的話了。

    遍翻史料,令人汗顏的是,在為義而死的這個事情上,記載最多的倒是貞節烈婦,有賴程朱學派的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婦女們為節,為義而死成了必然。

    或問:”孀婦於理似不可娶,如何?“伊川先生(程頤)曰:”然,凡娶,以配身也,若娶失節者以配身,是己失節也。“又問:”或有孤孀貧窮無託者,可再嫁否?“曰:”只是後世怕寒餓死,故有是說,然餓死事極小,失節事極大。“明清兩朝的皇帝實錄,幾乎卷卷都有貞節烈婦為義而死的事情,比那些仁人志士多多了,不知聖人怎麼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有人說借500元就不能再借了?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