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55213537977
-
2 # 歷史收集錄
玄奘在唐朝是洛州緱氏人,就是今天的河南洛陽偃師。他的先祖是潁川人。
他的俗名叫做“陳禕(yī)”,玄奘是他的法名。
被尊稱為“三藏法師”,在後世俗稱“唐僧”,與鳩摩羅什、真諦並稱為中國佛教三大翻譯家。
歷史上的玄奘真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嗎?我想說:眾所周知,在《西遊記》中唐玄奘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方才取得真經而歸。
其實這個故事就是以唐朝時期的玄奘取經為原型改編的。
玄奘他克服了途中的千難萬險...出玉門關,穿沙漠,走高昌,翻帕米爾,終到達佛天竺。在沙漠裡馬都死了他竟然活著走了出去,想起來都感動的想流淚。
他的行為都是為了他心中的佛。
我想,不信佛的人,哪裡會理解什麼所謂的意義呢?
翻譯佛家經文,著作《大唐西域記》...
在我看來
他玄奘是——
中國千百年來學者的楷模,中國古代最優秀的留學生。
-
3 # 禪思悟語
我來對此問題做一些簡單回答。
玄奘(600——664年)關於他的生卒年,異說頗多,茲採用道宣《續傳》卒於麟德元年、世壽六十五歲之說。俗姓陳,名禕,原籍河南陳留(今河南開封市),生於洛州緱氏縣(今河南偃師市),出身官宦之家。祖父陳康,北齊禮部侍郎;父陳慧,曾任陳留、江陵等縣令,隋末動亂,辭官隱居。玄奘上有兄二人、姊一人。次兄陳素,出家為僧,法名長捷。玄奘幼年時期曾窮研經史,由於家境困頓,十歲時(大業五年,609年)兄長捷攜往東都淨土寺為童行,得到研習佛典的機會,十三歲時,隋煬帝敕於東都度僧,玄奘受度出家,得法號玄奘。
出家後遍訪佛教名師,因惑各派學說分歧,難得定論,便決心至天竺學習佛教。唐太宗貞觀三年(629年),從涼州出玉門關西行,歷經艱難抵達天竺。經過17年,貞觀十九年(645年)回到長安組織譯經,創譯《大菩薩藏經》、《顯揚聖教論》、《解深密經》、《因明入正理論》、《瑜伽師地論》、《大般若經》等經典。
歷史上的玄奘西行取經的路程艱難是真實的,但並沒有說向小說《西遊記》裡說的有九九八十一難。
有史載,玄奘孓身犯險,偷渡關隘,沿途得到高昌王麴文泰和突厥葉護可汗幫助,越大漠,過雪山,穿越鐵門關,風餐露宿,千難萬險,經過一年多跋涉,進入北印度。《大唐三藏聖教序》裡這樣記載著:
“是以翹心淨土,往洲西域,乘危遠邁,仗策孤征。積雪飛展,途間失地,驚沙夕起,空外迷天。萬里山川,撥煙霞而進影;百重寒暑,躡霜露而前蹤。誠重勞輕,求深願達。周遊西宇,十有七年,窮歷道邦,詢求正教......"
從上描述可見,去西行途中的艱難歷程是常人不敢想象的。
-
4 # 看遍山川
玄奘是河南偃師人,俗姓陳,貞觀元年自行前往印度取經,因為沒有得到唐政府的批准,他的西行之旅是非法的,按現在的話講就是“偷渡出境”,他的難處其實就在這裡。在瓜洲有一位叫石盤陀的少數民族男子,把一匹有經驗的老馬給了玄奘,此後迎接玄奘的只有漫漫的戈壁沙漠。
西天取經演繹成小說《西遊記》,說玄奘經過九九八十一次劫難,路途遙遠環境惡劣,鞍馬顛沛補給匱乏,不難想象史實中的玄奘一路西行所遇到的各種困難。但是玄奘真正經歷過的一次生命危險,是他離開瓜洲到達Mustang泉之前。
玄奘在這段路途中失守打翻了賴以生存的水袋,而這一片地區是渺無人煙的戈壁灘,他又迷路了。四五天連續沒有水的日子,玄奘已經奄奄一息,神志恍惚,沒水又沒向導按常理他將葬身於這裡。
不過那匹識途的老馬救了玄奘,它自己信馬由韁把玄奘帶到了一眼泉水旁,那就是Mustang泉。玄奘的旅途危險來自缺乏嚮導和穿越戈壁沙漠的經驗,而不是什麼妖魔鬼怪,當他走出戈壁灘後到達哈密,受到當時信奉佛教的高昌國國王的接見,從此玄奘的西行旅程就變得順利起來。
雖然玄奘斷然拒絕了高昌國王請他留下當國師的要求,但國王還是幫他準備了大量西去取經的物資財富和隨從馬匹。給沿途西域各國都出具了國書,以屆時向玄奘提供方便,更重要的是玄奘透過高昌國王得到了西突厥可汗的幫助。當時西突厥是西域諸國的老大,玄奘從此既有了物質上的保障又具有西域大國的政治庇護,他的西行之路暢通無阻。
從高昌國出發到達印度,他沒有再遇到任何麻煩,相反由於他的背景硬氣和財力豐厚,玄奘反而成了一路施捨的“金主”。先後如此天壤之別的遭遇,玄奘一直認為他是祈禱觀世音菩薩的結果,不過人要是自己不努力不自救,上天也不會眷顧你的,是不是這個道理呢。
-
5 # 紫荷看世界
玄奘出生於河南洛州一個農家小院。他的父親叫陳惠,歷任陳留、江陵等地縣令,是當地名士。他看不慣官場上的爭名奪利,一心想和家人過悠然自得的安穩日子。他為第4個兒子取名為“禕”,禕後來出家,法號“玄奘”。
玄奘出生於隋文帝楊堅在位期間,隋文帝駕崩時,陳禕過著安穩平和的農村生活,受父親的影響,自幼喜愛讀書,最喜歡和自己的二哥陳素一起讀書。
可惜,陳禕4歲那年,母親去世,陳禕第一次直面死亡,對他打擊很大。隋煬帝上臺後,父親陳惠辭官歸家專心撫養孩子,教他們學習四書五經。
陳禕天資聰穎,8歲即可快速、準確地理解書籍真意,父親親授他曾子的《孝經》。
然而,對兒女疼愛有加的父親,在陳禕9歲那年突然撒手人寰,二哥前往東都洛陽,到淨土寺落髮出家,法號“長捷”。
在家無立足之地的陳禕,也在貧困與失落中,背起行囊,投奔二哥而去。陳禕雖然只有10歲,二哥知道他的能力,已具備了相當高的佛法誦讀能力,便推薦他當了一名少年行者,也就是童僧,先從育讀、學習經典開始。雖說隋朝皇帝大力推廣佛法,但當時還不是誰想出家就能出家的。
那一年,隋煬帝下敕文,要在洛陽選拔27人剃度為僧。然而,對剛剛年滿十歲、尚未出家的陳禕而言,即使每天專心讀經,也很難從已經學有所成的數百人裡脫穎而出,被選為度僧。
陳禕是落寞的,也心有不甘,只能巴巴地在衙門邊上看著。不想卻被當時負責遴選的使者鄭善果慧眼識中,一下子注意到他,問了他幾個問題。陳禕面無懼色,非常漂亮地回答了問題:“意欲遠紹如來,近光遺法。”也許這只是當時陳禕一時的志向,深得鄭善果的喜愛。陳禕破格提拔,得以剃度出家,法號“玄奘”。
成為淨土寺僧人的玄奘,在聽完本寺僧人景法師所講的《涅槃經》後,深深為之著迷。為了理解其中的奧義,他勤學苦讀。
當時描寫佛祖釋迦牟尼圓寂經過及其深遠意義的經典,已有多個漢譯版本,既有小乘佛教也有大乘佛教,眾說紛紜。玄奘在潛心學習的同時,心中自然也有許多困惑。
戰亂時期,他和二哥曾到過長安,後到成都定居。20歲時,在受具足戒後,他取得了正工僧職,成為空慧寺的住僧。一心向學的玄奘,在學完了蜀地經論後,與二哥分手,想要重返長安。沿途,他仍不忘向名師請教。25歲回到長安的玄奘,已開始看清自己應該走的遊學之路。
當時中國的佛典多是由西方人翻譯的,並沒有華人親自閱讀原典,嚴格忠於原文進行翻譯。也就是說,當時讀的佛典都是二手資料,翻譯過程中,難免有些詞不達意。於是,玄奘萌生了“一睹明法了義真文”的想法。他要去看一看第一手資料,要前往印度,向原典“問明所惑,再將自己的學習成果,反映到經文的翻譯中,把”真文“奧義,傳達給眾多華人。
當然,歷史上的玄奘並非真的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但比九九八十一難更難。首先,他得解決語言問題。為了深入理解原著精髓,他首先必須通曉梵語;其次,他還學習了西域各國的語言,這樣才能與人交流啊。玄奘非常有語言天賦,在旅途中發揮得淋漓盡致。
一個重要的難關就是通行安全問題,當時畢竟是戰亂時期。他收集了大量的來自印度、粟特等地的西域人士帶來的最新訊息,這些也不能保證他的安全,因為形勢是瞬息萬變的。而且,他的交通工具,主要就是一雙腳。
與《西遊記》裡唐僧不同的是,玄奘的出國申請並未得到批准。當時的朝廷為維護國內社會穩定,仍嚴格限制國境線上的往來。但玄奘心意已決,趁國局動盪朝廷無暇他顧,他匆匆備好行裝,手執一根柺杖,毫不猶豫地離開了長安。
據傳,玄奘離開長安前夜,夢到了已故多年的母親,母親問他要去哪裡,他回答道:“我要去尋求佛法。”這就是他離開長安背井離鄉前往西域的理由。
西域的入口是涼州。從長安到秦州有8百多里,玄奘順著渭水沿岸走了好幾天才抵達秦州,再從秦州——蘭州——涼州——甘州張掖、肅州酒泉——河西走廊——西部關口玉門關。各州吏雖然收到通牒要求將玄奘 遣返,但他們對他網開一面。
本來玄奘請了一個胡人作嚮導,幫他度過玉門關,可才靠近第一座烽火臺,胡人就拒絕同行,不願再繼續冒險了。玄奘無奈之下,只能獨自前行。在第一座烽火臺,玄奘就被發現了,箭矢迎面飛來,他最終被帶到烽火臺內。在這裡,他又得到一個人的慷慨相助,並告訴他應該選擇第四座烽火臺,從那裡出去,就是莫賀延磧。上無飛鳥下無走獸的莫賀延磧即“沙河”,全長八百餘里。
玄奘真可謂是歷經九死一生,才穿過沙漠,與沙漠東端的伊吾遙遙相望。這還是玄奘萬里長征的第一步。
從伊吾到高昌到龜茲,翻越天山,“冰雪所聚,積而為凌”,連找一塊乾燥睡覺的地方都沒有,只能睡在凍土上。玄奘苦戰了七天才終於出山,據他的記載,在這場艱難旅途中“凍死者十有三四,牛馬逾甚”,當年的慘狀多年後仍讓他心有餘悸。前行的道路是曲折的、艱難危險的,然而玄奘只是加快自己的腳步,永不停息。
在玄奘17年的遊學過程中,到底經歷了多少磨難,無人知曉。即使在現代,也沒人完全走完他的全程。這種追求理想的精神,至今仍值得我們學習。
-
6 # 讀史觀影
玄奘是哪裡人?看完這個故事就能知道:
隋大業二年,在江陵通往豫州(今洛陽,隋大業元年(605年),隋煬帝遷都洛陽。同年,改洛州為豫州,三年又改河南郡,十四年復置洛州)的官道上,兩輛牛車吱吱扭扭的走著,車頭前都掛著黑白的挽幛,側面插著一面招魂幡。前面的牛車罩著藍色的布廂,後面的牛車上兩個身著重孝的青年男子一個抱著靈牌,一個扶著靈棺。
頭車旁有一位身形高瘦的中年男子騎著一匹老馬,他身著素衣,愁容滿面,臉龐消瘦,但天庭飽滿,劍眉挺鼻,雖然眼眸中不時流淌出幾許憂傷和憤懣,但依然無法掩蓋他褒衣博帶,玉樹臨風的魏晉名士風度,要是年輕個二十歲,無疑是一位大大的帥哥。
這是車簾被挑開了一角,一位明目皓齒,冰肌玉骨,大約十六七的俊俏女孩往外看了看,男子也回頭和女孩對視了一眼,一剎那,男子鼻子一酸,差點眼淚流下。
“太像了,太像我那逝去的夫人!”
“爹,褘(念會)兒醒了。”
隨著女孩的一聲呼喚將男子從記憶中拽了回來,男子急忙眨了幾下眼睛,將淚水嚥下,忙不迭地將身子俯下朝車內看去:
一個膚色白皙,唇紅齒白的漂亮小男孩正偎依在女孩腿上,他那雙透徹黑亮的眼睛中還含著淚珠,用稚嫩的聲音輕輕的叫了聲:“爹……”
“褘兒醒了,醒了就好,趕緊讓你姐姐餵你點水,吃點東西吧!”
聽到褘兒醒了,後車的兩位青年也一下子跳下了牛車,急忙掀開後簾探身到前車裡,叫著弟弟的名字……。
這一家人一年前也是走在這條官道上,只不過那時是從豫州緱氏縣的劉河村出發前往江陵。
中年男子名叫陳惠,是洛陽名士之後,東漢名臣陳寔(念拾)的後代,曾祖父陳欽,曾任前朝後魏上黨太守;祖父陳康,以學優出仕北齊,任國子博士,食邑周南(河南洛陽)。
這陳惠,身高八尺、英俊瀟灑,平時潛心學問,博覽經書,像祖上一樣秉性剛直,不侍權貴,頗有魏晉名士之風,年紀輕輕就因為學問人品被舉孝廉,後朝廷聞其大名,幾予委官都被堅辭。
而這一次,新皇剛剛登基。
這位新皇堪稱史上最要面子的皇帝,又是開通京杭大運河,又是搞萬國朝聖,這麼英明的皇帝怎麼能讓名臣雅士賦閒在家呢?快出來為朕撐足面子,奧不,是為國效力啊!什麼?不出來?帶五百驍果軍去(隋煬帝楊廣單獨組建的職業化近衛軍,,驍果取自果敢之意,這支部隊以關西人組成,也有一說這批士兵是以死囚組成。他們個個身高體壯,武藝高強,裝備精良。每人都配有千里馬,裝備騎槍和馬刀,身穿血色的明光鎧甲,頭戴赤金豹頭盔,左臂上刺有血鷹,號稱十萬。),這樣情況下,陳惠不得已帶領全家前往江陵赴任。(江陵,又名荊州城,位於湖北省中部偏南,地處長江中游,江漢平原西部,南臨長江,北依漢水,西控巴蜀,南通湘粵,古稱“七省通衢”。魏晉南北朝時,與當時揚州治所建康齊名,有“江左大鎮,莫過荊揚”之譽。)
陳惠的妻子也是官宦人家的大家閨秀,其父是洛州長史宋欽,這宋氏生的美麗賢惠,嫁到陳家後更是勤儉持家,將陳惠祖上留下的那點家業打理的井井有條,併為陳惠誕下四子一女,其中躺在牛車裡年僅五歲的正是最小的兒子,名叫陳褘。
(其名一說“禕(yī),一說“褘(huī)”。認為用“褘”的理由是:“褘”字出自《禮記》中的句子“夫人副(古代貴族婦女的頭飾)褘”,‘褘’義為一種服飾(或說祭服)。陳褘的二哥名陳素,“素”字也是出自《禮記》中的句子“大夫素帶”,“素”義為白色的生絹(帶),也是一種服飾。這種親兄弟間名字出自同一古籍的原則,應該是有力的證據。
認為用“禕”的理由是:(一)“禕”為美好之義,且多用於人名;(二)玄奘的“奘”字,為壯大之義,根據古人名與字相配的原理,大與美相承,從意義上看“禕”字更加合理。(三)“禕”和“褘”兩字,一個為示字旁,一個為衣字旁,由於這兩個偏旁十分接近,古代常常混用,“褘”字可能是“禕“字的誤寫。這種說法有個關鍵問題,就是把俗名和法號聯絡在一起,這兩者沒有關係的。
而錢文忠教授的《玄奘西遊記》在正文裡都用“陳褘”,但在旁邊加個括號,裡面註明也作“禕”。錢教授解釋說:“為什麼這麼講?因為只有一個地方講他叫陳禕,另外四個同時代的文獻講他叫陳褘,而我們在沒有足夠多的證據情況下,只能取多的一個,不能拿少的否定多的......筆者認同這個說法,故本文中都用“褘”hui。)
牛車中那個小小孩童陳褘,此時捏呆呆的靠在姐姐的腿上,恍惚間好像靠在媽媽的身上,而姐姐像媽媽一樣溫柔的縷著他額前的軟發,用小勺慢慢地喂著糖水,這一幕讓褘兒的思緒又回到了三天前那個秋風瑟瑟的傍晚……
五歲的陳褘對生死還懵懂無知,他只知道媽媽已經好久不能聽褘兒講述《百喻經》裡的故事,也不能微笑著給褘兒分析故事背後那隱藏的寓意,更不能帶著褘兒去看看江陵的山水秀色,聆聽蟲鳴鳥語,欣賞山花爛漫。
她已經在床上躺了很久了。
從陳惠赴任江陵不久,夫人就病倒了,便是陳惠訪遍名醫,也無奈何夫人身體一天天不堪,眼看就熬不過這個深秋。
陳褘的大哥,三哥,都已經是“舞象之年”(舞象之年是男子15歲-20歲時期的稱謂,在古代,是可以上戰場的年齡,“舞象”是成童的代名詞,原本是古武舞名,男子18歲時可以稱之為“舞象之年”。),姐姐也年已及笄。(念基,又叫"既笄"。指古代漢族女子滿15週歲結髮,用笄貫之,因稱女子滿15週歲為及笄。也指已到了結婚的年齡,如"年已及笄"。)
兄妹三人圍在母親的病榻前,眼見著母親氣息垂危,不由得放聲大哭!
褘兒聽聞哭聲,扔下了給母親採摘的蒲公英,那是他隱約聽到郎中說這是藥,想給母親採摘了治病的。
小小瘦弱的褘兒跪在了母親床前,即便再不懂他也知道母親要離他而去了,他心裡好害怕,好難過,他不知道怎麼才能抓住媽媽,褘兒還等著媽媽好起來聽褘兒唸書呢!
一剎那,褘兒突然挺直了腰身,雙手合十,用稚嫩清澈的聲音大聲誦讀起《佛說阿彌陀經》: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羅漢。眾所知識。……
爾時。佛告長老舍利弗。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
舍利弗。彼土何故名為極樂。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
(譯註:有一天,釋迦牟尼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裡說法,在場的有佛陀的常隨弟子出家眾一千兩百五十人。這一千兩百五十人都是大阿羅漢……。
這時,佛陀告訴長老舍利弗說:在這世界的西方,越過十萬億佛土有一個世界叫做極樂國。那裡有一尊佛叫阿彌陀佛,現在正在說法。
舍利弗,你知道那地方為什麼叫極樂世界嗎?因為那裡的眾生只有快樂而沒有眾苦,所以叫做極樂世界。)
梵音入耳,如清流涓涓,似乎一下洗滌了人間的悲苦,冥冥中,綵衣飛舞的飛天簇擁著大慈大悲的觀音菩薩徐徐下凡,遠方佛光盡顯,那裡,無有眾苦,但受諸樂……
眼淚雖從褘兒眼角滑落,但一縷斜陽正透過窗格照在身上,褘兒靈光環繞,如同一尊小小的佛,誦讀聲越發堅定!陳惠和三個孩子也被褘兒的舉動驚住了,他們凝神靜氣聽著褘兒誦經,一起雙手合十祈禱。
窗外的秋風停止了肆虐的呼嘯,燭火一下子拔高了寸許,房間亮多了,病床上的母親微微轉過了頭,嘴角露出淡淡的笑意。
是的,她聽到了褘兒的誦經……
那是在劉河村那條彎彎的小河,河中佈滿碩大的蓮葉和盛開的蓮花,在烏蓬小船上,褘兒正拼命的用手划著水,飛舞的蝴蝶,戲水的魚兒,沁人的花香,這是褘兒的快樂老家,快樂童年。
突然,褘兒停止了划水,抬起頭,奶聲奶氣的問媽媽:“娘,你聽過放龜歸水嗎?”
不等母親回答,褘兒就搖頭晃腦的講了起來,
“從前,有一個小孩,在陸地上玩耍,捉到一隻大烏龜。他想殺死這隻烏龜,但不知用什麼辦法,就問別人。有人告訴他:‘你只要把它投入水裡,它就會被淹死。’小孩相信了這個人的話,就把烏龜投入水裡。烏龜到了水裡,立即遊走了。”褘兒講完自顧自的大笑起來,
“娘,你說這個孩子傻不傻啊?烏龜到水裡不就是放生了嗎?”(《百喻經》放龜歸水)
母親也笑起來,她知道這是褘兒看了靈巖寺寂空長老借閱的《百喻經》中的故事,
“那褘兒,你會和這個孩子一樣傻嗎?”
“不,娘,我會直接把烏龜放了。”
“為什麼?”
“寂空長老說:‘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業,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故六道眾生,皆是我父母,而殺而食者,即殺我父母,亦殺我故身,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風是我本體,故常行放生,生生受生,常住之法,教人放生。若見世人殺畜生時,應方便救護,解其苦難。’”(出自《梵網戒義疏》,隋又編撰為《菩薩戒義疏》,即後世的《梵網經》。)
母親知道褘兒從小就聰慧過人,讀書過目不忘,但沒想到這樣一長段經文褘兒竟能朗朗而出。
“那褘兒,為娘倒要問你,剛才這段故事的寓意你知道嗎?”
“不知道。”
褘兒從剛才的得意中稍稍收斂了一些,寂空大師借給他這卷經書時,只是說《百喻經》有一百個小故事,都闡發了佛教的理義,你要從故事中反覆揣度,頓悟其中的佛理。
母親微笑著說道:
“褘兒,以後很多事情都會有人教你這樣做,有人教你那樣做,但我們遇事要多思,不可輕信,不可盲從。就像做學問,不能因為有人告訴你遊戲遠比讀書有意思,你就放鬆學習,那以後無論多麼好聽的故事你都讀不到了。”
褘兒恍然大悟,原來這些有趣的故事裡竟然還有這樣的道理在裡面。
燭火跳動搖曳著,母親在這梵音中不過是迴光返照,她輕微咳嗽了幾下,思緒迴轉,用飽含眷戀的目光從先生,大兒,三兒,女兒身上逐一掃過,大兒已成家立業,這次因為自己病重專門從洛陽趕來,二兒也已定下姻緣,如果不是自己病了,早應該洞房花燭了。女兒也定親於洛陽大戶人家,想必今後不會受什麼委屈!只有這一老一小,讓她難以放下!
先生成天沉浸於聖人詩書中,哪裡知道持家的柴米油鹽,褘兒才五歲,以後怎麼辦?一想到這,母親的目光落在褘兒身上,就如同繩索束縛一樣一刻不能離開,她的腦海裡浮現出褘兒降生前的那個夢:
天邊彩雲間,一匹白馬,載著一個錦衣少年,朝著她瀟灑走來!他是如此出眾,以至於霞光都無法遮蔽他的風采,這是上天賜予她世上最珍貴的禮物!
可這個少年,此時轉過身,揮揮手,踩著七彩祥雲一路向西遠去!
她看到了開頭,她也一下明白了結尾,儘管一路坎坷,但我的褘兒一定會做出一番驚天偉業,佛祖會保佑褘兒一生平安,我可以放心離開這個娑婆(念:梭婆)世界!
(娑婆世界為釋迦牟尼佛教化的世界。此界眾生安於十惡,堪於忍受諸苦惱而不肯出離,為三惡五趣雜會之所。娑婆是梵語的音譯,也譯作索訶、娑河等,意為堪忍,也就是說這個世界的眾生忍苦的能力相當強。根據佛教的說法,世人所在的世界被稱為娑婆世界。)
斜陽落寞,烏雲罩頂,風聲淒厲,蠟炬成灰。母親帶著一絲欣慰和無盡的不捨而去了。
那個中氣十足而又稚嫩無比的童音戛然而止。他才五歲,讓他現在就如同參透人間悲苦的佛陀一樣坦然面對世上最親之人的離去,那是太殘忍的事情!
樹梢上的烏鴉啞啞的哀叫著,那是在一聲聲呼喚著母親,
佛祖太遠,西天極樂世界看不到,
褘兒從此以後就是那沒孃的孩兒!
君不見:
慈烏失其母,啞啞吐哀音。晝夜不飛去,經年守故林。夜夜夜半啼,聞者為沾襟。聲中如告訴,未盡反哺心。百鳥豈無母,爾獨哀怨深。應是母慈重,使爾悲不任。
牛車輾轉數天後終於回到了洛陽緱氏縣的陳河村(今河南省偃師市緱氏鎮陳河村)。
緱氏縣位於洛陽東南八十里地北側,北依景山,南望嵩嶽,東南為轘(念環)轅古關,西南臨近伊闕龍門,原野平坦,河谷縱橫,自古便為洛京畿輔之地。
而位於鳳凰山下鳳凰谷的陳河村的後山,也就是被鳳凰谷環抱的陽山半腰處,一座新墳正被披麻戴孝的老少五人跪拜著。
仍在輕聲啜泣的陳褘緊緊靠在姐姐的身旁,從失去母親後,他潛意識中就把姐姐當做母親。
從江陵出發,陳褘一路昏睡了三天,姐姐焦急的一直將他摟抱在懷裡,從母親去世的那一刻起,她的心裡就一下明白了母親的牽掛,雖然一年後就得遠嫁,但僅剩的這些時日,她也要像母親一樣照顧好爹爹和小弟。
她時而看看車外的父親,父親的眼裡總是充滿了憂慮,為這個國家,為世上百姓,為他的鬱郁不得志,而今,又添上了喪妻之痛。
更多時候她將眼光凝聚在懷中的小弟,他的臉廓繼承了父親的英俊偉岸,就像三個哥哥一樣,而眼睛像極了媽媽,清澈透底中總是帶著淡淡的哀愁和慈悲。
她的小弟聰慧至極,不同凡人。從出生起就是劉河村乃至緱氏縣的傳奇。
姐姐清楚的記得,那天是仁壽二年(602年)的三月初九,老人們講,小弟出生的那一刻,鳳凰谷突然瑞光普照,霞光萬里,千百隻鳥兒起落在鳳凰臺。須臾,一隻五彩斑斕的鳳凰圍繞他家的院落盤旋鳴叫,久久不落。老人們都說,這是預示貴人降臨啊。
從小弟降生起,陳家大院那口乾涸許久的井裡竟然又冒出了清涼甘甜的泉水,陳褘就是喝著這口井的水長大。村民們都說陳家小少爺是喝了這口井的水才聰慧過人,所以又把這口井叫“慧泉”。三歲起,陳褘便開始在父母的教誨下識字讀書,很快,《千字文》便熟讀在胸,而後《啟蒙記》也不在話下。(周興嗣的《千字文》,顧愷之的《啟蒙記》都是魏晉南北朝後流行的啟蒙讀物)五歲不到,陳褘便開始在父親的引導下接觸《論語》,《孝經》等。
對小弟的聰穎好學、天賦迥異,父親時常欣喜掛在臉上。雖然陳惠本人對仕途喪失信心,但學而優則仕,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始終是天下讀書人的理想。
眼見著當今聖上一統天下,結束了前朝的割據紛爭,而且一改那腐朽的九品官人法,推出科舉取士,天下讀書人無不蠢蠢欲動。或許,褘兒就可重現祖上的光芒,登堂入室,成為匡扶社稷的一代賢臣。
可是,眼前的小弟,嘴角還在微微下撇,眼角處不時還有淚珠,喃喃中輕聲呼喚著娘,
貴人為何多劫難?
姐姐想到這,心中劇痛,不由將小弟緊緊地摟住。
昏睡的陳褘不時喃喃自語,姐姐仔細的聽著,他似乎還再說:佛、菩薩、涅槃,極樂世界……
是的,昏睡的三天,陳褘的腦海中始終在母親的身影和靈巖寺的佛堂中穿梭:
那是在褘兒四歲的時候,父母帶著四個孩子來到靈巖寺求佛祖保佑一家平安。(靈巖寺始建於北魏,幼年的玄奘曾多次到該寺聆聽佛法,玄奘歸國後改名為“興善寺",後人為表示對玄奘法師的懷念,又改名為唐僧寺。1996年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老居士拜謁唐僧寺,提議更名為“玄奘寺"並親題“玄奘寺"匾額。),
那天,初次進寺的陳褘對一切都那麼好奇,為什麼佛祖端坐而手勢不同?為什麼羅漢千姿百態而面目各異?直到一種渾厚而空靈的聲音傳入耳中,褘兒的小心臟被這個奇妙的聲音擊中,彷彿身體從最深處到每一個毛孔都無比舒適。他一路小跑,循音而去!
終於他站在了這梵音前:一排排的僧人盤腿打坐,誦讀早課。
陳褘怯生生地學著眾僧盤腿坐下,他看著僧人膝上開啟的書,輕輕唸到“又舍利弗。極樂國土。有七寶池。八功德水。充滿其中。池底純以金沙布地。四邊階道。”(《佛說阿彌陀經》選段)
片刻,早課結束,褘兒身旁的僧人率先站起,滿眼帶著驚訝招呼眾僧,
“快來看看,這小菩薩會念經文!”
“哎呦,真的厲害,這誰家的孩子,這麼點就能誦讀經書呀!”
眾僧七嘴八舌的說道,陳褘不由得羞紅了臉,低下了小腦袋。
當父母上完香,求完籤,告別山門時,靈巖寺主持寂空大師對陳惠說道:
“檀越施主,老衲觀貴公子悟性非凡,頗具慧根,這一本《百喻經》贈與小施主,我佛有緣,阿彌陀佛。”
靈巖寺,現稱為玄奘寺
傳說陳家大院的慧泉
佛教自傳入中原,興衰幾度,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一度非常盛行,北周武帝時期,佛教弟子多達三百萬,佔當時全華人口的十分之一,寺廟數萬所,僧眾免服各種徭役,寺廟免交各種賦稅。而周武帝宇文邕(念湧)為增加國庫收入,穩固政權,增加徵兵人口,開始大力打壓佛教,拆除寺廟,強制僧眾還俗。到了隋朝後,隋文帝,隋煬帝兩代天子又開始大興佛教,大建寺院,佛教迎來了春天。
在這種氣氛下,加上小陳褘對佛教天然的親近,使得這稚嫩小兒成了靈巖寺的常客,很快,一般僧人已經無法回答陳褘那千奇百怪,濤濤不休的問題,只好由寂空大師來作答了。
“長老,佛是什麼?”
“佛,梵語‘佛陀’,是覺悟宇宙真理的人,他覺知三世一切諸法無常,緣起性空;他已‘三覺圓滿,萬德具足’,解脫自在,具足福慧,以自證之德,度化一切眾生,令離煩惱苦,得涅槃樂。”
“那長老,佛原來不是那個最大的神像,他就是一個大智慧,慈悲為懷的大好人嘍!”
“可以這麼理解!”
“佛說度化一切眾生,令離煩惱苦,得涅槃樂,難道眾生都在苦海中嗎?”
寂空大師看著歪著腦袋,閃著明光的小陳褘,不由樂了,“這孩子對佛學的探究可不是一般人可比。”
“眾生皆在苦海中,褘兒,你要用你的眼睛,你的腦瓜,去看去想去悟。”
陳褘若有所思,卻又不得其解,在他四歲的年齡裡,世界是如此美好,小草,春風,飛鳥,鳴蟲,河流,小魚……,哪一樣都讓他流連忘返,還有慈愛的母親,博學的父親,可親的姐姐!
“那菩薩呢?”
“菩薩是‘菩提薩埵’的意思。菩提,是覺醒、覺悟。薩埵,是大有情。
簡單說菩薩就是覺悟的有情人,同時菩薩也讓有情的眾生覺悟。”
“有情人?菩薩是石頭,是泥塑,哪裡來的情?”褘兒覺得好奇怪!
寂空大師長嘆道:“世間最有情的就是菩薩,他們寧願自己受苦,也要讓眾生快樂和幸福。”
“那我娘就是菩薩!”褘兒高興的說到。
“對啊,父母皆是佛菩薩!釋迦牟尼佛曾告諸比丘:‘父母於子,有大增益,乳哺長養,隨時將育,四大得成。右肩負父、左肩負母,經歷千年,正使便利背上,然無有怨心於父母,此子猶不足報父母恩。’”(出自《佛說父母恩難報經》真經,而非《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偽經。)
寂空大師繼續說到:“如果世間眾生皆如父母多情,待子女般待眾生,以子女的苦為自己的苦,讓眾生去掉執著、去掉貪慳、去掉愚痴等這些痛苦的根源而覺悟,則眾生皆為菩薩。”
陳褘眨麼著眼睛,似懂非懂,突然說到:
“我記住了,對別人我們一定要常懷慈悲之心。”
寂空大師不由心中波瀾起伏,鼻頭髮酸,微微顫聲說:
“孩子,眾生為我,還是我為眾生,只此一念,你便是菩薩。
小菩薩,老衲有禮了。”
言罷,雙手合十,目光慈愛,注視著這個心存善根,悟性極高的孩子。
陳褘也莊重的雙手合十向寂空大師回禮。
讓時空再轉回到那咿咿扭扭的牛車,陳褘在昏睡的三天裡,每當想起逝去的母親就會想起佛經的教誨,時而清醒,時而糊塗,時而明白,時而困惑,他試圖用佛理化解心中的悲痛,用佛理去解開母親那久留在他身上最後一抹目光中的含義……!
直到二十二年後,陳褘毅然走上十萬八千里,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求得真經解惑!
那時,他已經被尊稱為:玄奘大師!
安葬完妻子,陳惠帶著兒女回到了闊別一年的陳家大院,理想與現實的反差,摯愛之人的離去讓這個挺拔的漢子盡顯老態。沒了精於持家的賢內助,他只好開起了書館維持生計。
一晃三年過去了,大兒,二兒已經生子為人父,懂事的女兒也早已嫁人,身邊只有這個八歲的小兒陪伴,聰慧乖巧的褘兒已經讀完了平常人十七八歲才能讀完的聖賢之書。更多時候,他穿梭於家和靈巖寺之間,陳惠知道,那裡有他一生的恩師,有他一輩子探尋的真經。
陳河村的村民異樣地看著這個沒孃的孩子,他從不和同齡的孩子嬉鬧,似乎那些玩伴間的遊戲,那些少年才有的囂洩均與他無關。他常常一個人坐在家門前的梧桐樹下,手捧書,痴痴呆呆而念,時而眉頭緊鎖,時而長嘆頓悟。
“這娃兒是不是櫱呆了?”
“他大娘,給孩子拿過去幾個饃,一天了,淨看書,飯吃了沒都不知道。”
“陳先生的這個娃兒,以後是當狀元的,咱們村從來就沒有一個娃兒這麼愛讀書!”
村民們雖然議論紛紛,但與生俱來的善良和陳家的忠厚為鄰讓他們對陳褘還是倍加呵護。
每當這個時候,陳褘都畢恭畢敬的鞠躬,感謝爺爺奶奶、大叔大娘的恩情。
“大師,我天性愚鈍,又脾氣怪異,官場是容不下的!而褘兒天資聰慧,為人處世又頗有雅士之風,我想讓他參加科舉,報效朝廷。”
寂空大師無奈地苦笑道:
“陳施主,褘兒是天資聰慧,善理人際,但他心存大善,慈悲為懷,敏感多情,更不可為官啊!況且當今朝廷……”
說到這裡,寂空大師停頓了許久!問陳惠到:
“施主可聽說長白民變?”
(此時的大隋,處在風雨飄搖的前夜,隋煬帝完成了營造東都,開鑿大運河,修葺長城的壯舉,對內則開設科舉,三巡揚州,隨後又親征平定了吐谷渾,一時間,好似文攻武略登峰造極,而長期沉重的徭役賦稅卻最終導致百姓揭竿而起。大業七年,王薄率領民眾在長白山(今山東章丘東北)起義,隋末民變終於爆發。)
陳惠重重的嘆了口氣,寂空大師這一番話著實說到了他的心底。
“那大師以為?”
欲知後事如何,請看《和尚的故事——玄奘和他的西域行》
第一章、佛緣 二、少年的執著
回覆列表
玄奘,歷史上確有其人!
玄奘俗名:陳禕(yī),其先祖為潁川人,今河南洛陽偃師人。
我們所知的九九八十一難,是西遊記作者吳承恩,在玄奘西行取經,所著書《大唐西域記》改編而來。
唐貞觀年間,玄奘為探究佛教各派學說分歧,西行五萬裡,歷經艱辛到達印度佛教中心那爛陀寺取真經。
貞觀十九年正月二十五日,玄奘返祗長安。史載當時“道俗奔迎,傾都罷市”。不久,唐太宗接見並勸其還俗出仕,玄奘婉言辭謝。
此後,玄奘餘生一直致力於翻譯佛經。並口述,由人代筆完成了《大唐西域記》這一珍貴史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