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檸檬愛K歌
-
2 # 弱水2842
不知道提問者,是指科學知識中的暗物質,還是特指哲學意識中的暗物質,如果是前者,那裡不可能有人的存在,如果是後者,則是有可能的,人們常說的心有靈犀,心靈感應,夢……,亦或還有我們未知的領域,總而言之,時間空間的無限性和人類認識的不平衡性,直接或間接推動人類去不斷地探索意識的中的潛意識裡的暗物質的奧秘。
-
3 # 多點智匯
暗物質,英語叫Dark matter,是相對於我們常說的可見物質、普通物質,或者叫可觀測物質來說的,這種物質無法被人類直接看見或者觀測到。平時我們肉眼看不見的天體或者宇宙中的物質,我們可以透過望遠鏡或者各種微波接收器去探測這些物質,我們可以把它的樣子合成出來,但是有一種東西時至今日我們還幾乎不知道它的所有性質,我們只能證明它的存在,我們知道黑洞的東西比這種被稱為暗物質的東西還多。
通俗點說,我們肉眼看不見的天體或者宇宙物質,我們可以透過各種望遠鏡和儀器監測它的存在和合成它的圖片,即使是黑洞我們都給他拍照了,但是暗物質我們完全不能監測到它的存在,只能透過它產生的引力效應而證明它的存在。
暗物質和暗能量的發現是基於上世紀對天體執行的研究,包括星系團的執行、星系旋轉曲線與彌散速度分佈、宇宙大尺度結構的形成、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觀測等等,都證實了宇宙中存在大量不可見的物質,才會有如今的狀態,否則根據現代物理引力場理論就完全不是這個樣子。
但是常規物質世界的星系結構與暗物質密不可分的客觀現實,不得不使人類推想暗物質是一種除引力之外不和常規物質世界發生任何關係特殊粒子系統。它們就瀰漫在我們的身邊。因為它比常規物質多得多的佔比量,這使我們有理由相信,暗物質粒子比我們常規世界的物質粒子丰度要高出許多倍,因此我們也有理由相信,它們一樣會形成暗物質恆星、暗物質行星、暗物質星系、暗物質星雲,甚至於在那裡早已孕育出了暗物質生命,並且它們就在我們身邊,和我們近在咫尺。
但是請不要幻想著看見它們或者他們能看見我們。因為從理論上來講,我們屬於不同的物質世界和物質體系,目前我們只能互相猜測或感知到對方的存在,人類還沒有任何儀器可以讓我們觀測到它們。當然也不難懷疑,和人類一樣,它們也在想方設法探測到我們。
-
4 # 開心小魚
人只能生活在地球表面,想離開也沒能力離開。暗物質世界裡,更不可能有人存在。你應該問暗物質世界是否有智慧生命比較合適。
目前可以確定人類所在的可見宇宙,佔我們宇宙總能量的4.9%。標標準準的少數派。而佔宇宙總能量95%的不可見世界,由26.8%的暗物質和68.3%的暗能量組成。這透過對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各項異性精確測定。
暗物質的存在,目前在理論上和間接證據上,得到了廣泛的認可。但是我們的科技水平,現在還沒有能力發現,監測到到它們,顯得如此神秘莫測。
目前已知的暗物質屬性只有幾個方面 1:暗物質參與引力相互作用,具有質量。2:暗物質結構高度穩定。3:基本不參與強互作用力,電磁力和弱互作用力。與光子不發生反應。如此,用光,電的方式都無法探測。唯一的引力人類還未曾掌握。綜上,暗物質的世界與我們所見世界完全不同,甚至於基本的組成單位☞粒子,都不同於我們的世界。
好了,暗物質現在看都沒辦法看到,僅有的這些已知,如何去判斷有無智慧生命呢?我們自己的世界,只佔這宇宙5%,都無邊無際,浩瀚無邊。都沒法去肯定有沒有其他智慧文明,怎麼去確定更廣闊龐大的暗物質世界呢?
只好用機率論來回答你了,肯定有,基於無限大無限可能。並且絕對有能力看到我們,基於暗物質世界結構穩定,遠超我們的世界。有文明就絕對強大於剛剛科技起步的人類文明。還沒發現我們是人類科技史太短,發出的電磁訊號最遠傳播幾十億光年,已經淹沒在宇宙噪聲中。
還是別看到的好,看到就等著捱揍,之後就是西班牙人登陸美洲大陸了。虧好銀河系在宇宙郊區。太陽系又是郊區的郊區。這是我們的幸運啊
回覆列表
呵呵,我很早就聽說過這個詞,但也不太清楚意思,今天跟著你學習了,你說得明物質應該就是能用眼睛或藉助工具看得著的東西吧,不過好像沒有這個詞。 普通物質是那些在一般情況下能用眼睛或藉助工具看得著的東西,近如身邊的一草一木,遠如夜空的繁星點點,都是人們所熟知的。而在65年前,科學家透過天文觀測和理論研究發現,其實在宇宙中,除了普通物質之外還存在著神秘的不可視的暗物質。普通物質總是能與光發生相互作用,抑或在一定的條件下自身就能發光。也就是說,即使普通物質藏身於最黑暗的角落,只要人們拿上手電筒照上一照,總能發現它們。但暗物質恰恰相反,它根本不與光發生作用,更不會發光。因為不發光、與光不發生作用,所以在天文上用光的手段絕對看不到暗物質,不管是電磁波、無線電,還是紅外射線、伽馬射線、X射線,統統這些光的方法都毫無用處。但是暗物質能感覺到,不是靠光,而是靠引力。 現在人們對暗物質的認識是,它起到的惟一的作用就是引力作用。萬物之間存在萬有引力,暗物質就是透過物質的這一特性才被發現的。趙永恆說,太陽系有九大行星圍繞太陽旋轉,越往外其轉動的速度越低,比如地球繞日速度是每秒30公里,高於火星,而火星的速度又高於位於它之外的木星,這是典型的中間有一顆大恆星的行星系表現。但科學家在觀測宇宙其他一些星系(包括銀河系)中的恆星執行速度時,發現越往外,圍繞中心的速度並不都是衰減下去,而是和內圈恆星的速度差不多。這與越往外,物質越少,引力也越小,速度也應該越低的常規不符。由此可以反推,此時雖然外圈的那些能被直接觀測到、數出來的星星數目變少了,但其實內部的物質數量並沒有減少,引力也沒有變小,只不過觀測不到而已,因此這些物質被稱為“暗物質”。 那暗物質的物理組成到底是什麼?這一問題是目前研究的熱點之一。科學家們早先推測它可能由一種不帶電的、質量很輕的、數目繁多的中微子構成,中微子的運動速度很快,可稱之熱暗物質;相對的,候選者還有可能是種質量大的、運動慢、引力大的冷暗物質粒子。天文學家後來在實際的觀測和計算當中發現,答案更傾向於後者。冷暗物質粒子很可能是宇宙早期遺留下來的穩定、弱作用的重粒子(WIMP)。 宇宙的起源和進化是物理學研究的最基本的問題之一。建立在廣義相對論和宇宙學原理(即在宇宙大尺度上,物質的分佈是高度均勻各向同性的)之上的大爆炸宇宙模型告訴我們大約137億年前,大爆炸發生的那一刻,宇宙處於一個極致密、極高溫的狀態,形成了空間和時間,宇宙隨之誕生,並經過膨脹、冷卻演化至今。在這個過程中,宇宙經歷了原初輕元素合成、光子退耦和中性原子形成、第一代恆星形成等幾個重要的時期,星系、地球、空氣、水和生命便在這個不斷膨脹的時空裡逐漸形成。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天文學家哈勃從星系光譜的紅移的觀測中發現宇宙中所有的星系都在彼此遠離退行,距離越遠,退行速度越大,二者成正比,這個比例係數被稱為哈勃常數,這個規律叫哈勃定律。在此基礎上,產生"膨脹宇宙"的概念和"大爆炸宇宙模型"。二十世紀大量的天文觀測和天體物理研究結果都證實這個模型。 去年威爾金森微波背景各向異性探測器(WMAP)和斯隆數字巡天(SDSS)天文觀測以其對宇宙學引數的精確測量,進一步強有力地支援了這一模型。這在人類探索宇宙奧秘和物質基本結構的道路上無疑是一個光輝的成就。WMAP的結果告訴我們,宇宙中普通物質只佔4%,23%的物質為暗物質,73%是暗能量, SDSS 也給出類似的結果。從物質基本結構的觀點出發,普通的物質,如樹木、桌子以及我們人類本身,是由分子、原子構成。然而分子、原子不是最基本的,目前已知的最基本的粒子是由粒子物理標準模型所描述的夸克和輕子以及傳遞相互作用的粒子(如光子,膠子等)。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就是系統地研究其中的粲(charm)夸克和陶(tau)輕子。 什麼是暗物質呢?暗物質是不發光的,但是它有顯著的引力效應。比如,對於一個星系考慮距其中心遠處的天體的旋轉速度,如果物質存在的區域和光存在的區域是一樣的話,由牛頓引力定律可知,距離中心越遠,速度應該越小。可是天文觀測事實不是這樣的,這就說明當中有看不見的暗物質。目前各種天文觀測和結構形成理論強有力地表明宇宙中有大約三分之一是暗物質。中微子是一種暗物質粒子,但WMAP和SDSS的結果說明,它的質量應當非常小,在暗物質中只能佔微小的比例,絕大部分應是所謂的中性的弱作用重粒子。它們究竟是什麼目前還不清楚。理論物理學家猜測,它們可能是超對稱理論中的最輕的超對稱粒子,是穩定的,在宇宙演化過程中像微波背景光子一樣被遺留下來。目前世界各國科學家,例如中意科學家合作組DAMA實驗,丁肇中先生領導的AMS實驗,正在進行著各種加速器和非加速器實驗,試圖找到這種暗物質粒子。 暗能量是近年宇宙學研究的一個里程碑性的重大成果。支援暗能量的主要證據有兩個。一是對遙遠的超新星所進行的大量觀測表明,宇宙在加速膨脹,星系膨脹的速度不象哈勃定律描述的那樣,是恆定的,而是在不斷加速。按照愛因斯坦引力場方程,加速膨脹的現象推論出宇宙中存在著壓強為負的"暗能量"。另一個證據來自於近年對微波背景輻射的研究精確地測量出宇宙中物質的總密度。但是,我們知道所有的普通物質與暗物質加起來大約只佔其1/3左右,所以仍有約2/3的短缺。這一短缺的物質稱為暗能量,其基本特徵是具有負壓,在宇宙空間中幾乎均勻分佈或完全不結團。最近WMAP資料顯示,暗能量在宇宙中佔總物質的73%。值得注意的是,對於通常的能量(輻射)、重子和冷暗物質,壓強都是非負的,所以必定存在著一種未知的負壓物質主導今天的宇宙。 然而現在物理學的基本理論還無法解釋觀測到的這一暗能量。暗能量是二十一世紀物理面臨的最大的挑戰。物理學對暗能量這種新型別物質的探索才剛剛開始。眾說紛紜,但僅僅是一些猜測和設想,遠沒有形成一個基本合理的解釋。科學家正在計劃發射新的探測衛星,對於宇宙大尺度空間進行更多更精確更系統的觀測,進一步研究宇宙加速膨脹的規律,確定暗能量的形式和物理特徵,不同的暗能量形式將導致非常不同的宇宙膨脹的規律。解決這一問題需要新的理論,這樣的理論一旦被找到,很可能是人們長期追求的包括引力在內的各種相互作用統一的量子理論。這將是一場重大的物理學革命。 綜上所述,研究暗物質、暗能量這些新的問題需要將描述微觀世界的粒子物理與描述宇觀世界的宇宙學結合起來。這一極大與極小的聯絡是21世紀物理學和天文學研究的一個新特點。 參考文獻:中國經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