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170979529

    親其師,才能信其道,不要一上來就想著管,約束。深入瞭解一下那些搗蛋的孩子,多用心去了解不愛學的原因,或許他們想要的只是老師的注意,一點都行,不能說絕對沒有壞孩子,但絕大多數孩子都能管過來。只不過付出很多的時間和耐心。加油!

  • 2 # 阿力73878404

    新上崗教師有的確實管不住學生,也不知道如何管,造成的結果就是:亂班,學生起鬨,課堂教學無法繼續,班級成績差;相對於老師來說,家長抱怨,社會上威信降低,學校給差評,績效獎勵靠後。要想當好老師,首先得學會管理學生,多向老教師請教吧,老教師管學生可是因人而異,有喜歡順毛摸摩挲的,那就來軟的唄;有喜歡硬的,那就來橫的。當然,得多積累管班的經驗,多長心,多用腦。腦子是好東西,你得會用!管不了學生的話,老師這碗飯你還吃得了嗎?

  • 3 # 教師枕邊書

    《教學新兵三十六計》

    前一陣兒,閨蜜向我訴苦:“這兩天和家長鬧矛盾,正準備辭職呢。”

    我一聽趕緊勸她:“別啊,想開點兒, 這事兒我經常遇到,你看我現在不是乾的好好的。”

    她嘆了口氣,問:“你怎麼做到的?”

    怎麼做到的?!從2013年畢業到現在,我教過小學、初中、高中,經常與不同年齡段的孩子鬥智鬥勇,揣摩出一套教師新兵教學法。

    殺雞儆猴

    我剛接手的班級紀律特別差,有一節晚自習,看著學生正在做習題,突然,一陣燒焦味傳來。

    我抬眼掃描下方,看見一個出了名的“刺頭”學生的桌子上燒黑了一大片。

    我把他叫到了講臺前,問他:“桌子怎麼回事?”

    他一臉無所謂:“桌子沒事。”

    我拍案而起,憤怒地問:“不說實話是吧!”

    也許是我表情太猙獰,語氣太不善,使全班靜的彷彿能聽見呼吸聲。他愣了一下,低頭承認:“課桌上塗的修正液著火了。”

    我知道,全班幾十雙眼睛正看著呢,拼演技的時刻到了

    我伸出手。

    刺頭學生乖乖交出打火機。

    我教過化學,太知道什麼力度,什麼角度,能摔爆打火機了。

    “嘭”地一聲,在他不遠處,打火機爆了,全班嚇了一跳。

    我色厲內荏:“說,還敢不敢了?!”

    他顫抖著聲音:“我不敢了。”

    從那以後,班級的紀律和風氣要好很多。

    《教師法》就像神壇,一旦我們打了、罵了,就會被整個社會推出去“獻祭”。

    可是,犯了錯誤,總是大事化了,輕而易舉地原諒,就會讓他覺得,哦,那我先認個錯吧,下次再試下燒教室。

    你總是溫言軟語地做著“思想工作”,他也會很給面子地表示“下不為例”,但是下次調皮搗蛋的人群裡,還是少不了他。

    搞破壞、認錯,陷入惡性的無限迴圈。這種不走心的表演,說實話,老師和學生都累。

    菩薩和怒目金剛之間,要學會角色的自由切換。

    借刀殺人

    可他的家人都沒給我回復,最後,我打電話叫來了他的媽媽。

    他媽媽剛來,還沒等我說什麼,卻先發制人,“老師,孩子的成績怎麼一退再退呢,再這樣下去,能考上什麼學校啊!”

    講真,這種居高臨下的質問語氣,分分鐘讓人想原地爆炸。

    壓住火氣,我開口:“說實話,孩子剛轉過來的成績,和現在比,相差不大,但是……”

    不等我說完,家長立馬炸毛了:“你什麼意思啊,孩子學不好和你沒關係麼?想推卸責任啊?”

    我遞給她個本子,“我雖然是他班主任,可我最多隻能監督他八小時,孩子成績沒上來,可能和我有一定的關係,但是他更多的時間是在家裡。這是孩子的作文,在孩子的筆下,爸爸總是很忙,媽媽卻又懶得管他,家庭教育的缺失,說起責任,你這個當媽的是不是也該反省一下。”

    接過作文,家長滿臉通紅,支支吾吾,“我這不是忙麼,再說我輔導不下來啊,我要是會的話,還送學校來幹嘛啊。”

    最悲哀的,就是這種家長,明明在教育中“不作為”,卻又處心積慮地讓學校背鍋。

    “我在家長群裡下通知、核對學籍資訊、佈置作業,@你無數次,你從不配合,我也一直以為你很忙,可是孩子說媽媽沒有工作啊,你可以不輔導,但最起碼的監督、關注、陪伴,你哪樣兒都沒做到啊!”

    她反覆翻著作文,就像拿捏著自己的把柄,最終像洩了氣的皮球,端正了態度,開始和我進行有效的溝通。

    和一些“高段位”家長過招,我都要提前“佈局”,才能不處於被動。

    對於工作,我問心無愧,對於癥結所在,我一清二楚,如果我直接指出她的不是,只會兩敗俱傷,孩子的作文是最好的刀,知己知彼,方能“借刀殺人”。

    兵禮藝術

    偌大的操場上,孩子們正玩兒的開心。不遠處,三年級班主任領著個小同學怒氣衝衝地向我走來。

    原來我們班小明推了小同學一下,使小同學摔倒,手掌心擦破了皮。

    很小的一件事兒,但我也能理解班主任“護犢子”的心。

    我拉過小明,身後是一群看熱鬧的同學,眼前是正義凜然地三年級班主任。

    小明控訴,“是他先罵我的!”

    “他罵人是不對,但你可以和我或者他的班主任說,我們都會解決,可是你為什麼動手呢,全中國,不論走到哪兒,先動手的人理虧,這是通用的規則。

    大庭廣眾之下,我的批評沒有含糊,小明不情不願地道了歉,又忍氣吞聲地下了保證。

    三年級班主任領著小同學滿意地離開了,小明也迅速地回身,往教室跑。

    我知道,如果今天我不給這個孩子解釋,他會因為同樣是班主任,我沒有護著他而恨我。

    我趕忙跑過去,拉住他,苦口婆心地勸他:“你今天不道歉,人家班主任就會要求你父母來校給個說法。你是男子漢麼,是的話就應該一人做事一人當!”

    小明別過臉,氣的肩膀仍然一聳一聳。

    他轉過身,帶著哭腔,“老師,我錯了,我以後再也不動手了。”

    打個巴掌能讓他清醒地記住教訓,給個甜棗能有效地消除師生之間的隔閡。

    但是對待家長,卻要反其道而行之。

    我親眼見過某老師叫來家長,一上來就開始羅列孩子的“罪行”,當著一屋子老師的面兒數落孩子,家長面子掛不住,一巴掌揮到孩子臉上。且不說誰對誰錯,這一巴掌,打的是孩子,疼的是家長,下不來臺的是老師,不管最終怎麼處理了,三者以後沒有嫌隙是不可能的。我還見過另一個老師,叫來“問題學生”的家長時,總會先給孩子“戴高帽”。

    在我們看來這孩子已經“無藥可救”了,他卻總能找到讚美的詞:熱愛勞動,集體榮譽感特別強,很樂觀……

    家長提心吊膽地來了,聽見他的話後,長長地舒了口氣,一直繃著的那根弦也鬆了鬆,都會和他很愉快地溝通,最後都願意積極配合。

    批評心理學有個詞叫“三明治效應”,意思把批評的內容夾在兩個表揚中,會使人更容易接受批評。

    無論先兵後禮,還是先禮後兵,初衷都是為了孩子。

    所以,不管對待學生還是家長,一味的指責,只會把彼此推向對立面,批評更要講究藝術。

    當頭一棒

    都說:你永遠也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

    笑話,為什麼要叫醒他?你給他一棒子試試,看看他醒不醒。

    我帶高三畢業班那年,我們班一個成績平平的男同學和個外班女同學談戀愛了。

    我把他叫到了教學樓頂樓,頂樓長長的走廊,貼滿了各個高校的宣傳彩頁,有風吹過,彩頁晃動,夢想也在最美的年華里招搖。

    我問他,你父母是做什麼的。

    他無所謂地回答:進城打工。

    我開始放大招,“看你總是有恃無恐,對待學習三心二意,我一直以為你是官二代、富二代呢!”

    他臉漲得通紅,我又繼續“激”他,“你剛才說父母是做什麼的,再說一遍。”

    “打工”,他聲音弱了很多。

    “大點聲!幹什麼的!”

    “打工”

    “再說一遍”

    “打工!打工!打工!”

    他又連喊了三聲,在第三聲喊完後,眼眶紅了。

    我知道,我戳到他的痛處了。

    他低下頭,手攥成了拳。

    我繼續火上澆油,“一無所有的年紀,去吹噓一個美好未來,很可笑,你說說,不對父母的辛勞負責,不為自己的前途負責,哪個姑娘敢指望你將來對她負責?”

    他別過臉,緊抿著嘴角,眼神也開始黯淡。

    “老師不是不尊重你的感情,老師只是覺得,每個年紀都有該放在首位的事兒,如果你和她一樣考入985院校,真走到一起,老師會第一個去送祝福。”

    “當然,這些美好的後話,前提都得是你先好好學習。”

    身後的彩頁在風中微擺,像為夢想鼓掌,他抬眼看向一排排的宣傳頁,眼神也更加堅定。

    幸運的是,那天過後,他突然覺悟了,最後勢如破竹,真的考入一所985。

    人民日報曾發聲:孩子,希望你能遇見一位手持戒尺、眼中有光的老師。

    我沒有動手,但我確實打他了,那根讓他痛的戒尺,就是他的家庭條件、他的成績。

    誠然,作為一個新老師,我還沒有做到“眼中有愛,心中有光”。

    但是在摸摸索索中,總會和學生一樣,不斷成長。

    教學講究策略,兵法三十六計,硬著頭皮上,總有解決的辦法,但是不論何種辦法,離職只能暫時性規避困難。

    走,永遠是下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李盈瑩不接一傳能在國家隊站得住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