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WILLSON39
-
2 # 中行偃1
歷代中央政府出臺的促進農業發展的措施
1、春秋:齊國管仲改革內政,發展生產。2、戰國:秦國商鞅獎勵耕戰,生產糧帛多者,免除徭役;限制工商業者活動,禁止棄農經商。3、西漢:劉邦實行休養生息政策:士兵復員,免除若干年徭役;戰爭期間逃亡的人回家,恢復原有的田宅;把因飢餓賣身為奴的人釋放為平民;減輕田祖,十五稅一。文帝景帝減輕田租,三十稅一,甚至十多年不收田租,鼓勵農耕。4、東漢:九次下達釋奴和禁止殘害奴婢的命令,減輕賦稅,把田租從十稅一恢復到西漢時期的三十稅一。5、三國:曹操實行屯田,重視保護農桑;魏建國後,統治者繼續重視農業和興修水利;蜀漢諸葛亮實施減輕賦稅、獎勵農耕的政策。6、北朝北魏:孝文帝頒佈均田令,保證農民得到一定的土地。7、唐初:實行均田制和租庸調製,保證農民得到一定土地和生產時間。8、北宋中期:王安石變法推行農田水利法,鼓勵墾荒和修水利。政府積極推廣占城稻,促進南北農作物交流。9、金:金世宗推行一些恢復農業生產的措施,利用黃河故道屯田;減免受荒地區租稅。10、明初:明太祖採取鼓勵墾荒,減免賦役;實行屯田,推廣植棉等措施。11、清初:鼓勵墾荒;康熙實行更名田;雍正實行攤丁入畝和地丁銀製度。
回顧中國歷史,農業一直是歷代王朝的立國之本,推動中國走向農業立國之路的就是——重農抑商。“興兵而伐,則武爵武任,必勝 ;按兵而農,粟爵粟任,則國富”。農是實現強國的物質保證,戰是邁向強國的克敵措施。
漢武帝時期的各種制度多對中國歷史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其中董仲舒主張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與桑弘羊提出的鹽鐵官營,在思想與政策兩方面強化了“崇本抑末”,併成為後世之本。
“崇本抑末”的真正效力在於政策和法律措施給予的保障。朝廷對官員政績考察的主要內容在於“農”而不在於“商”,比如耕地的拓展、人口的增殖和其他與農業相關的指標。
“農為本”的思想一直也沒有被削弱。農業始終是中國古代的支柱性產業,依託農業而誕生的文化也植根在這片土壤之上。它不僅養活了我們,還造就了中華民族兩千多年的輝煌歷史。深厚的黃土與土地上生產的糧食,既孕育了中華文明之光,也讓中華民族在年復一年、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事活動中,形成一種平和求安的性格。
-
3 # 良人執戟2
農業在古代是立業之本,農業的發展意味著一國經濟的發展。用今天的話來講就是:“龍頭產業”。
古代用得最多的詞語就是“江山社稷”,而“稷”則是谷的意思。
民間有:“當兵吃糧”的說法。
古代的封建王朝甚至在遠古時期,人們就採取了兩項保證農業生產的措施
1.國家扶助農業發展的政策。
2.大力興建水利工程建設。
分別敘述如下
1.井田制
井田制是中國古代社會的土地國有制度,出現於商朝,到西周時期已經發展得很成熟。到春秋時期,由於鐵製農具和牛耕的普及等因素,井田制逐漸瓦解。
2.農業的精耕細作時期
在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770-公元前476)中國由於炒鐵技術的成熟,新的農業工具和畜力使用,大大推動了農業生產的大發展。
3.中國廣大的北方地區旱地的耕作技術進入了成熟期,大型複雜的農具先後發明和推廣應用。在生產研究和理論研究上出現了著名農學家賈思勰寫作的大型農業百科全書《齊民要術》。
在秦孝公三年(公元前359年)時,著名的商鞅正式成為國家的重要改革領導人。他的改革措施中,“重農抑商”政策引人注目。他制定“徠民“政策,即招徠三晉大地百姓前去秦國懇荒。
當時秦國地廣人稀,人手不足,商鞅對遷來的人口進行獎勵政策,於是大大充實了秦國勞動力和兵法。
商鞅變法的重大意義在於,它適應了奴隸制崩潰,封建制確立的大變革時期,又反過來催化了這種變革的進展。所以商鞅變法在以後的實踐中,證實了它非同凡響的意義。
4.南方水田的精耕細作
從隋朝至元朝(公元581一公元1368年)
經濟重心由北方轉向南方,南方水田技術配套形成,水田專用農具發明與普及,技術理論書籍的繁榮,士地利用方式增加,南北方農業同時獲得大發展。
5.精耕細作進入更加深入發展階段
明清時期(公元1368年一公元1840年)這個時期人口最多,土地面臨緊張,於是在深耕細作上挖潛力,同時引進美州新大陸農作物品種,對中國的農作物結構發生重大影響,多種經營和多熟種植成為農業生產主要方式。
2.興修水利
1.舉例太湖地區的“馬家浜”文化時期,人們已經開始種植水稻,發展到錢山漾下層時期,生產工具、生產技術都達到相當水平,這個時期是“良渚文化”時期,已經發現了一種“木製千篰”,用於戽水和捻河泥,由此可見當時已經有了人工灌溉的可能。
2.大禹治水的夏代,人們已經熟悉這個經過,不多說。值得一提的是四川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建設,它不僅代表古代重視水利建設,而且在這個工程中充分體現了老子主張的“道法自然“思想,它順應水性的自然,成為治水的最高準則。
3.開通大運河等方式增加水源的調配
甘
-
4 # 雲捲雲舒152754837
因為中國封建君主專制統治社會,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始終是封建社會農業發展的主流……
封建統治者大多數都會透過,輕賦稅、薄徭役、興修水利、防止土地兼併等措施來保障和促進農業生產的發展。
-
5 # 舊照片裡的故事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民以食為天”,這些話語都無疑深刻地揭露出歷代王朝對農業的重視。為什麼這麼多王朝,都很難逃過三百年而國滅這個魔咒?其背後最終的原因,就是和土地的流轉、兼併密切相關。農業事關封建政權的存續,自然被列為立國之本。
封建王朝為何將農業定為立國之本在封建王朝,農民的地位是遠遠高於商人的,“士農工商”的社會地位排序也說明了問題。
“國之所以興者,農戰也。”封建王朝之所以把農業立為國本,採取各種措施保障和促進農業發展,其根本目的是,用國家政策來保護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的小農經濟。這是封建政權的經濟基礎,國家的稅收和士兵的來源,都深度依賴於農業。只有農業搞好了,封建政權才能穩固。所以,歷來王朝往往採取重農抑商的措施。
封建王朝採取哪些措施來促進農業發展民之內事,莫苦於農……最苦而贏利少,不如商賈技巧之人。所以在很早之前,封建統治者就認識到,農業生產是個很辛苦的事情。最辛苦而又贏利最少,因此需要在制度上予以保障。如此才能維護自己的稅收和士兵來源,進而維護自己的封建統治。因此,封建統治者設計了許多有利於農業的制度保障。
政治地位。在古代,對於商人做出了許多限制。從穿著到仕途的方方面面,都有嚴格的規定,甚至要波及到他們的子孫。商人的戶籍也往往和普通農民不同,稱之為“市籍”,朝廷往往採取措施打擊這些人,從而造成重農業而輕商人的共識。
官吏考核。古代考察官吏的政績,最直接的就是每年轄境之內增加了多少人,開墾了多少荒田,多打了多少糧食。因為只有開墾的土地越多,生產的糧食越多,才能養得起更多的人,賦稅和兵源才能源源不斷。如此迴圈下去,封建政權自然可以達到所謂的盛世。
經濟制度。漢初採取輕徭薄賦,十五稅一甚至三十稅一,無疑減輕了農民負擔,也激發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隋唐時期,計口授田,實行租庸調製,賦稅根據土地、人口多寡承擔,無疑是合理的。到了清代,“攤丁入畝”、規定火耗等等措施,其出發點亦是減輕農民負擔。
在宋朝的時候,實行的青苗法,就是在農民遇到生產困難的時候,以極低的利息借錢給農民,使得田地在生產季節不荒蕪。等到有了收成,再歸還官府欠款。有時官府還配以耕牛、種子,都是為了促進農業發展。
賑災制度。在古時候,生產力比較低下。一般生產三年,能有一年的節餘(三年能生產四年吃的糧食)。但是遇到災荒年月,朝廷也往往給予免除田賦,甚至派人前去賑災。這樣固然有邀取人心之意,避免流民造反,但亦是對農民、農業的一種保護。
其他具體措施。比如改進農業生產工具,耕地用的犁和澆水用的水車,在歷史上就得到多次改進。從其他地方引進優良種子,比如土豆、地瓜等高產作物的引進,宋朝時優良稻種“占城稻”的普及,都是為了促進農業發展。
此外,農業種植需要精密的歷法,各朝各代對於曆法也往往推陳出新,更加精密。興修水利、大興屯田更是幾乎能見諸於歷朝歷代。為了把農民嚴格限制在土地上,官府還編訂鄉里制度,加強了對農民監管的同時,亦促進了農業的生產。
這些促進農業生產的措施,固然使我們的古代農業取得了光輝的成就,但也阻礙了社會的正常發展。後期隨著土地兼併的越來越嚴重,封建政權無力阻止,到最後只能推倒重建,又開始新一輪的迴圈。這也是許多封建王朝,無法逃離只有三百年壽命的魔咒。
尤其是在近代,這種慣性使得我們忽視了海權而重陸權,資本主義的萌發也遭到打壓,閉關鎖國的政策得以長期實行,帶給我們慘痛的教訓。但不可否認的是,在明朝及以前,歷代封建王朝對於農業所做出的種種努力,給了勞動人民以休養生息的機會,這份大功勞是不容抹殺的。
回覆列表
古代,科技並不發達,因此,勞動生產力低下,工業也不過是主要為農業生產、軍事裝備、商業貿易等服務的手工業,而軍事、商業、包括人口的發展,也都有賴於農業生產。總之,一句話:首先得要保障生存,然後才能談得上發展。所以,農業毫無疑問是立國之本。
在沒有機械化、生產主要依靠勞動力的條件下,促進農業發展的措施主要是:
一、掠奪、佔領優質土地、水利資源。
二、打破封建的土地壟斷,以井田制、均田制等措施保障耕者有其田;鼓勵荒地開墾、土地買賣,使有勞動力、生產資料者可以得到發揮。
三、減免稅負,獎勵農耕、管控商貿,促進人口的發展。
四、修築水利、交通設施。
五、鼓勵農業及相關的小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